襄怜不放心地看看慕灵,又恋恋不舍地偷觑魏清泰几眼,还是顺从地跟着小厮离去。
很快,五色点心配着极品毛尖,由老板亲自端了上来。魏清泰满腹狐疑,小声地说:“这店家好生古怪,茶水点心怕有不妥,勿食勿用!”
慕灵掂起块桂花糖蒸栗粉糕,细细一观,笑道:“不必如此紧张,有人愿为鹊桥,劳心、布置,何必枉费一番好意呢!”或许襄怜年幼又害羞,未曾认出那老板,但慕灵第一眼见他便觉得眼熟,心念一转,此人曾在八阿哥府中出现。恐怕这浸月亭背后真正的主人,正是庄敏呢!
见慕灵毫无顾忌,魏清泰也是个聪明的,隐隐悟出了五六分的意思。知晓他人并无恶意,魏清泰提着的心,吊着的胆放了下来,可是饿了三天的饥虫全一拥上脑。他咽咽唾沫,捉起一块苹果四层糕,尽量斯文地小口吞咽。香甜苹果味,糯腻的口感,掌心大小的四层糕,滑进腹中,令他倍感饥肠辘辘。魏清泰克制不了自己,抓起火腿萝卜丝煎糕,不好意思地看看慕灵。只见慕灵伏身在栏杆上,颇有兴致地看着街上五彩缤纷的花灯。魏清泰趁机连连往嘴里塞着糕点,老板端了碗稀稀的米汤过来,说:“公子,喝碗米汤吧!当心噎着。”
魏清泰接过碗,含糊不清地说着:“谢谢……”
老板暗暗叹气,向襄怜藏匿的地方点点头,依着她的意思拣了碗,清理了碎屑散乱的桌子,呈上热毛巾为他净面。老板重新上了果子蜜饯,样样精巧细致,蜜饯凤梨、双色软糖、五香腰果、奶白葡萄。
魏清泰吃饱喝足,除了头发略显凌乱,已重现神采奕奕的英姿。他见慕灵看得专注,也靠在栏杆向下看去。
这是最后一夜的花灯会,似乎全京城的人都跑到街上来一般,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划旱船、踩高跷、长袖舞,一支支绚丽多姿的花灯队伍前,均有专人高举花牌,上书如“大清国运亨泰”、“吾皇万寿无疆”等吉利话,下面用小字注着赠送官员的名字。最引人注目的,是雍亲王府和八阿哥府敬献两条约长十五米的巨龙彩灯。二龙在锣鼓声中昂首摆尾,蜿蜒游走,争相追逐着那枚硕大的红色宝珠。每只龙下各有十八名疾装劲服的壮汉,举竿操御,迈着碎步,来回奔走。远远望去,长龙好似幻化成一道金光,一道银光高低错落,盘旋飞舞,恍若霞光四射,众口交赞。
慕灵眼前一亮,她发现,巨龙后有一具惟妙惟肖的花灯船缓缓前行,“甲板”上除了八仙外,还站着雍亲王胤禛、八阿哥胤禩。不知是谁带得头,有百姓纷纷跪下叩拜:“雍亲王吉祥!”“八贤王吉祥!”虽然胤禩于康熙四十八年已恢复贝勒身份,但“贤”字并非他的封号。只因胤禩知人善用、仁德忠恕,被诸大臣上奏称之为贤。自此,八贤王英名在外,百姓提起胤禩,第一反应便是竖起大拇指,夸上一句“好”。按册封礼制,胤禩并非王,可百姓中呼唤八贤王的热情,明显示盖过了对雍亲王的拥护。胤禩眼里抹过一丝得意,屡屡抬手,与百姓互动呼应。而雍亲王胤禛依旧面无波澜,冷若冰霜,真不愧是“冷面王”。
胤禩笑道:“四皇兄,别辜负了百姓的爱戴,你这样,会吓坏他们的!”
胤禛拧起眉头,抿紧薄唇,一言不发。康熙旧疾发作,卧病在床,众皇子大臣纷纷借元宵节为其祈福,表明心迹。康熙一直以儒家伦理规范为准则,力图营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家庭氛围。朝中人人心知肚明,四八两党不睦甚久,令康熙好生苦恼。此次,胤禩向胤禛提出共呈花灯的主意,背后的深意不明而喻。对于这种虚情假义的演出,胤禛本想一口拒绝,却被四福晋亦蕊一句“或能让皇父片刻安心”,打动了。
此时,龙灯、花灯船舞到了浸月楼不远处的广场,那儿搭架着高高的戏台。舞龙灯耍得越发热闹,精湛的动作,如“蛟龙漫游”、“金龙追宝珠”、“龙头龙尾齐钻节”等层出不穷,气势壮观。龙灯左右各伴着一只狮子,高低腾跃,摇首摆尾,活灵活现。
“不好!”站在阁楼的慕灵突然发现了惊人的一幕,双瞳骤然放大,苍白而焦急地说,“这舞龙舞狮里有古怪,会不会?八爷有难?”
“古怪?”有衣香丽影的佳人在侧,魏清泰心旌摇曳,被慕灵这么一说,才认真地观察起花灯会的场面。
慕灵心乱如麻,指着龙灯,说:“这龙灯,先前技巧丰富,跌宕起伏,可现在却有些力不从心,分明是缺了操御之人。而原来只有两只狮子,陆续平空多了三只,都围绕在……”她的声音颤抖,双手不由自主地抓住魏清泰的胳膊。
魏清泰定睛望去,那些狮子在花灯船边打转,从船上陆续下来一批人,正是胤禛、胤禩等。
“难道……难道……”慕灵如无头苍蝇般,“不行,我要去提醒他!”她一提裙裾,二话不说,“呯呯”下楼。魏清泰紧随其后,不断高呼:“慕灵,小心啊!小心……”
浸月楼离那戏台,看似只有百步的距离,但欲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着实不易。魏清泰好不容易挤到慕灵身边,用身体护着她,挡掉不必要的伤害。尽管是正月里,二人也已汗流浃背。慕灵见到胤禩的背影,更加着急,大喊起来:“八爷,小心,有人要害你!”她的声音凐灭在鼎沸的锣鼓、炮仗声中,但,事实很快证实她的话。只见那舞狮人将狮袍一掀,十几把明晃晃的钢刀齐齐……向雍亲王胤禛砍去,同时,耳边轰轰地响起爆炸之声,不见五彩的烟花,而是戏台被炸烂燃烧。
“怎么会这样?”与纷纷逃离火灾现场的百姓不同,慕灵呆若木鸡地站在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