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5300000006

第6章 浪荡之初(6)

算起来,到目前为止,乔布斯的强硬已经取得了不少胜利了。他说服了父母转学、同居、择校;他说服了惠普的创始人休特利免费送他电子元件;他说服了奥尔康同意雇用他;再加上这一次公款出行,可谓是硕果累累了。既然他从未因肆无忌惮提要求而碰壁(或者说即便碰壁,他也要破壁而出),所有的成果叠加强化,也就让他日益变得唯我独尊,自命不凡。

乔布斯到了印度,和好友科特克会合,开始了他们的朝圣苦旅。他们长途跋涉,拜访瑜伽导师。他们参加聚会,行礼如仪。在恒河边上,他们看到葬礼上燃起熊熊的火堆,看到死尸在恒河中顺流漂下。在一个静修处,一位古鲁(印度北部锡克教的宗教领袖)将他的嬉皮士长发一剃而光,但大师并没有让他“醍醐灌顶”。

乔布斯当初不信仰基督教,就是因为他少年时问讯牧师后得知“全知全能”的上帝对世间的贫困“全知”,却没有展现其“全能”予以拯救而深感失望。

乔布斯在印度逗留了很多时日,他的本意是想通过印度朝圣之旅来找到了悟人生的捷径,但印度贫困的现实让乔布斯很失望。追寻人生的开悟,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踏踏实实在一日一日的人生历程中逐日磨炼,逐日精进。

乔布斯看到了印度真实状况与其神圣光环之间巨大的差距。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也许托马斯·爱迪生对改变世界做出的贡献,比卡尔·马克思和尼姆·卡洛里·巴巴两个人加在一起还要多吧。”

这是乔布斯平生第一次这样思考。这一瞬间的思想火花在经过时间的发酵后,让他得以在几十年后成为一个像爱迪生那样永远被世人缅怀的人物。

心理感悟:聪明人最终将会发现,追寻人生的捷径是他们最不聪明的选择。

09二一不会添作五

1974年秋天,乔布斯回到雅达利继续工作。因为在印度得了一场痢疾,乔布斯人很消瘦,头发也变短了。他变得沉默寡言,经常陷入沉思。

在洛斯阿尔托斯有一座禅宗的修炼中心,主持者是一个名叫乙川弘文(KobinChino,也被译为“千野考宾”)的日裔僧人。乙川弘文是铃木俊隆的弟子。乔布斯经常和丹·科特克一起去那里参禅、喝茶、聊天。乔布斯对铃木俊隆禅师所著的《禅者的初心》这本书推崇备至。乙川弘文也因此成了乔布斯终生的“精神导师”。

乔布斯曾经在《全球概览》杂志的封底看到过一句格言:求胜若饥,独行若愚(Stayhungry,stayfoolish)。他觉得这正是保持“初心”的最佳方式而铭记在心。乔布斯的理解也许并不是禅者的本意。但每个人都存在“选择性认知”。他当然认为自己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所以奉行不怠。

(一般将“StayHungry,StayFoolish”译成“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但这是不准确的。在乔布斯的字典上,从来就没有“虚心”这个词。推测他的本意,应该是“如饥似渴地追求成功与胜利,不管世人如何冷嘲热讽,依然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就像一个无知无觉的傻子一样”。故而译成“求胜若饥,独行若愚”。而所谓的初心,在乔布斯看来,也是像一个孩子般,想要就要,想做就做,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也从不在乎他人的评价。)

在俄勒冈州尤金镇,还有一个“俄勒冈感觉中心”。这个中心提供为期12周的心理治疗,据说可以帮助患者进行情感大扫除。治疗中,患者们不停地说着“爸爸,请你对我好一点。妈妈,我爱你”诸如此类的话。乔布斯花了1000美元参加这个治疗。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充满了对遗弃他的亲生父母的念想。在治疗的时候,他经常会痛哭流涕。他所喜爱的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JohnLennon)也参加过这一治疗。列侬少年时也被父亲抛弃,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据此写了一首《妈妈》,里面有一段旋律非常感人:“妈妈不要走,爸爸快回家……”乔布斯经常放这首歌,沉浸在对自己身世的遐想中。但最终这一治疗没能消除心病。他开始想方设法打探父母的消息。

与此同时,在惠普公司上班的他的好友沃兹尼亚克对于现有的工作十分满意,他下定决心,这辈子都不离开惠普了。

沃兹尼亚克喜欢上了玩电子游戏。乔布斯上晚班的时候正好是独自一人,所以,沃兹尼亚克经常晚上到雅达利公司找乔布斯,蹭玩电子游戏,还经常顺手帮乔布斯解决一些技术难题。

雅达利公司想要开发一款新游戏,让玩家用弹子球来击毁一堵砖墙。公司把这项任务交给了乔布斯,而且工期只有短短的4天。颇有些“滥竽充数”的乔布斯知道自己无法独立完成这项任务,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因为他手中有一张名叫“沃兹尼亚克”的王牌。

乔布斯的爽快应承,实属“无知者无畏”。当他找来沃兹尼亚克,轻描淡写地说明了这项任务后,沃兹尼亚克一下子急了眼。设计游戏机需要将大量的芯片、电线一一连接起来,还要进行测试,至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但是,乔布斯还是很轻松地“说服”了沃兹尼亚克。两个人关在屋子里四天四夜,不眠不休,天才的沃兹尼亚克竟然真的在4天时间里开发成功,而且仅仅用了45块芯片,比先前的游戏机整整节省了50块芯片。乔布斯所做的工作就是给沃兹尼亚克打下手,再弄点面包饮料之类的。

这一成功给乔布斯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首先,他对沃兹尼亚克惊人的技术天才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更深的信任。其次,他第一次领会到了技术的潜力是无限的,优秀的工程师的潜力是无限的。日后他在技术开发上采取的不讲道理的强势态度实是肇因于此。

没错,只要你敢提出要求,只要你能提出要求,一切都能如期实现!

乔布斯对沃兹尼亚克说:“这个项目的酬金是600美元。我们两个平分吧。”

沃兹尼亚克本来就不是为了钱来参与这个项目的。当这个极具挑战性的项目如期完成后,他就已经深感满足了。所以,尽管他是绝对主力,乔布斯只是打打下手而已,他对平分报酬也没有丝毫意见。但是,沃兹尼亚克绝对没有想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竟然在这件事情上欺骗了他。

原来,雅达利公司给乔布斯的真实酬金是1000美元。他事先隐瞒了400美元。这样,功劳最大的沃兹尼亚克只拿到了300美元,而乔布斯在平分的幌子下却拿走了700美元。

乔布斯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是他具备狡诈的卑劣个性吗?还是他认定沃兹尼亚克老实可欺?

德国经济学家维尔纳·古斯于1982年设计的“最后通牒实验”有助于我们揭开谜底。

两名参加实验的人员,其中一名被给予10美元,并被赋予以任意比例分配这笔钱给参加实验的另一名人员的权力,剩下的钱就归自己所有。当然,拥有分配权的人也可以不给对方一分钱。但是,对方也有否决权,如果对方拒绝这个分配方案的话,那么,两个人就什么也得不到。

这个实验之所以被称为“最后通牒实验”,是因为双方不允许沟通,只有一次机会。拥有分配权的人第一次提出的分配方案就是最终方案。

实验的结果是,拥有分配权的人平均愿意付出略高于30%的钱。

回到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的真实情境。因为两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沃兹尼亚克不可能知道真实的报酬,所以乔布斯的提议就可以视为“最后通牒”,即最终的分配方案。

有意思的是,乔布斯内心真实的想法正好是给沃兹尼亚克30%的钱。看来,自私是人类的通病。尽管乔布斯特立独行,但一旦涉及利益分配,他依然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俗人。

请记住30%这个神奇的比例,在很多事关利益分配的场合,它都会若隐若现地体现在拥有分配权的人的脑海里。

关于这一事件,还另有一个补充版本。雅达利公司在基本报酬之外还提供了节省芯片奖。新设计的游戏机每节省一个芯片,就额外奖励100美元。沃兹尼亚克的设计比先前少用了50个芯片,这样,乔布斯就额外拿到了一笔5000美元的巨款。显然,他丝毫没有对沃兹尼亚克提起这笔钱,而是一个人独吞了。

乔布斯的这个心理则可以用“最后通牒实验”的升级版——“独裁者实验”来加以解释。独裁者实验与最后通牒实验的不同之处在于:实验的另一方不具有拒绝权,独裁者无论提出什么样的分配方案,都可以照此实施。

不出所料的是,绝大多数的独裁者都做出了给予对方0美元的决定。这也恰好与乔布斯的实际行为非常吻合。他确实独吞了额外的5 000美元。乔布斯所处的位置,正是一个标准的独裁者。在乔布斯的心目中,芯片节省奖是基本报酬之外的,沃兹尼亚克已经从基本报酬中得到回报了,就无须再参与分配了。

这一事件暴露了乔布斯在金钱方面的吝啬、自私,也暴露出了他性格中的阴暗面。这也许和他自小在一个说不上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长大很有关系。从小捉襟见肘过日子的人,对金钱的渴望与重视,确实要胜过从小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或许,这样的分配方式也体现了乔布斯内心秘而不宣的公平观。他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吝啬分配方式是公平合理的。乔布斯的这个特性后来也不断地出现在他的职业生涯中。

沃兹尼亚克对此一直不知情,直到10多年后,他在飞机上巧遇雅达利公司的奥尔康才得知真相。事实上,雅达利公司根本就不知道新的游戏机是沃兹尼亚克开发的。尽管早已时过境迁,但在获知真相的那一刻,沃兹尼亚克还是被乔布斯的自私行为深深地伤害。这也成了他离开苹果公司的原因之一。如果沃兹尼亚克当时就知道了真相,恐怕两位史蒂夫早就一拍两散,分道扬镳了,根本不可能再开创后来的伟大事业。

时光荏苒,很快进入了1975年。这一年的3月,一个被称为“家酿电脑俱乐部”(HomebrewComputerClub)的组织在圣克拉拉谷(“硅谷”的名号还要再过一阵才能广为人知)成立了。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也充满热情地加入其中。

不久,埃德·罗伯茨发明的牛郎星电脑出现在俱乐部中,引起了会员们的阵阵惊叹。“牛郎星”是世界上第一台用微处理器装配的微型计算机。相对于当时的主流产品——体积庞大的商用电脑,牛郎星的小巧体积使其成为当时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个人电脑。尽管如此,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牛郎星的使用还是很不方便的。它没有屏幕,也没有键盘,数据的输入要靠拨动面板上的开关,数据的输出则通过观察面板上指示灯的明灭来完成。

看到牛郎星的时候,比尔·盖茨先是感觉痛失良机,随即“知难而退”,转而与好友艾伦开始研发与其配套的软件来开辟自己的事业。沃兹尼亚克的做法恰好相反,他“迎难而上”,决心开发一台比牛郎星更好的电脑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无论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都是面对挑战时的一种策略性思考。比尔·盖茨的“知难而退”,体现了他对电脑行业发展趋势的另一种深邃洞察力。沃兹尼亚克的“迎难而上”则用全新的样态定义了个人电脑的概念。如果没有沃兹尼亚克,即便我们今天所用的电脑面目不会大为不同,但我们拥有这样的电脑的时间肯定会大大推迟。

毫不夸张地说,沃兹尼亚克其实就是为设计个人电脑而生的。从上高中到上大学,很多上课的时间他看似昏昏欲睡,丝毫没有听课,但他的大脑都在思考着如何设计电脑。当他大二转学回到硅谷,就在邻居比尔·费尔南德斯的帮助下设计完成了“奶油苏打水”电脑。在受到牛郎星的启发后,天才的沃兹尼亚克又激发了新的灵感。两三个月后的6月29日,沃兹尼亚克完成了他的设计。史上第一次,电脑主板与键盘、显示器(黑白电视机的屏幕)连接在了一起。只要在键盘上键入一个字符,那个字符就会同步出现在电视机屏幕上。尽管这台电脑没有机箱,只是一块布满芯片的电路板,但相对于牛郎星的二进制输入输出,已经是一个革命性的进步了。

沃兹尼亚克满怀激情,在家酿俱乐部展示他的成果。他甚至无私地广为散发设计原理图,以帮助有同样想法的人尽快设计出自己的电脑。但是,他的杰作并没有得到俱乐部成员的太多认可……

心理感悟:不要因为一个人的自私而否定他的一切。

10数字是最高明的骗子

原因很简单,沃兹尼亚克的思路太超前了。大部分电脑爱好者还处于对“二进制”电脑的惯性认知中。在这些电脑极客看来,人和电脑之间的沟通,就该用“0”和“1”的二进制来进行。

改变人的惯性认知与固有观念是很难的一件事。做一个先行者往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上层出不穷的开创性先驱很悲惨地变成了先烈。沃兹尼亚克的天才设计在遭受冷遇打击后,很可能也就此偃旗息鼓。毕竟,他目前还是很喜欢为惠普公司设计新的计算器。如果真是这样,整个个人电脑的历史就要被重写了。

幸运的是,还是有一个人看到了沃兹尼亚克作品的价值。他隐隐觉得,这块看上去还很粗糙的电路板,也许是另一个蓝匣子,也许可以让他们再赚到一些小钱……

这个人当然就是乔布斯了。

制造售卖蓝匣子的经历使乔布斯领悟到,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具备电话黑客的技术,可以自己制造蓝匣子的。但确实有很多人需要蓝匣子。现在,沃兹尼亚克发明的电路板也是这样。如果将制造好的电路板成品卖给那些对自制电脑感兴趣的人,他们在这个基础上,插上芯片,接上电源、键盘、屏幕,就可以大大减小制作难度并节省制造时间。

尽管乔布斯这时候的眼光尚未远大到预见电脑会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但比起那些固执地认为电脑只能用于科研及商业的人(包括当时的比尔·盖茨),已经很超前了。

乔布斯极力鼓动沃兹尼亚克批量生产这块尚未命名的电路板。沃兹尼亚克设计新的电路板就像当年他整蛊搞怪一样,只是想要满足一种展示欲。他并没有通过电路板赚一笔钱的想法。他对在惠普的工作非常满意,而且他刚刚结婚,对家庭生活也十分满意。所以,他对乔布斯的提议不太感兴趣。

但是,乔布斯可是个从来不知道拒绝是什么玩意的主儿。就像他当年劝沃兹尼亚克制造蓝匣子一样,乔布斯再一次说服了沃兹尼亚克。

乔布斯给沃兹尼亚克算了一笔账:一块电路板的成本是25美元,他们至少可以销掉100块,如果每块卖50美元,两个人就可以净赚2500美元。

数字天然的准确性带来了一种天然的客观性,从而具备了强大的说服力。哪怕是虚假的、捏造的数字都很容易取信于人。这方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要数美国参议员麦卡锡的政治谎言了。

同类推荐
  •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本书以特殊的“领袖史”视角,写出了毛泽东被选择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历史必然性,以及毛泽东当年的沉浮,并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史实。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季羡林人生智慧全集(珍藏版)

    纵览季老的人生,那些朴实无华的文字再次将心灵打动。他的每一句话都那样严肃、真情而又生动。没有华丽辉煌的殿宇,却留给人们一座硕果累累的庄园。从季老丰富的阅历中抽取那些最能体现其锋芒、感情与人生转折的片段,加以淳朴、本色而富有敬意的点评,编织成一本智慧的集锦,希望可以通过本书继承先生的学识,发扬先生的学风,秉承先生的遗志,广大先生的精神。
  •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 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武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彭桓式的名字是与中国的核反应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和基础物理写在一起的,然而,他却为许多中国人所不识。彭桓武,这位不著名的著名科学家在我国军事科学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作家王霞的笔下,彭桓武是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在很多人眼中,彭桓武还是个怪人。蕙心兰质、自然天成。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潇洒风流的个性无一不印证他崇高完美的追求和自然超俗的秉性。彭桓武,一个既平凡又非凡的科学家,经历了怎样传奇而辉煌的人生?
热门推荐
  • 龙珠之众生像

    龙珠之众生像

    重生在龙珠世界,翻云覆雨的故事,虽然故事老套,但我会用心写的,本人第一部小说,希望能够坚持下去吧。
  • 豪门霸宠

    豪门霸宠

    陆素素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哪里能够想到,有一天,会有这么一个少年,突兀的出现在她的生命当中,自此之后,她的这一辈子,永永远远,都是和这人搅和在了一起……无法逃离,也不愿逃离。某少年:卖萌,装酷,只要能够娶得媳妇欢心,怎样都行。ps:此文是甜宠,甜宠,甜宠文。此文是姐弟文,姐弟文,姐弟文。
  • 独家尤物:前夫别套路

    独家尤物:前夫别套路

    那个男人深沉,稳重,有着世界上最完美的容颜。可,那只是表面。唐小婉以为满口敬语的叫他叔叔,应该换来相同的尊重,谁知她的‘夜星’叔却每天都想着怎么把她吃干抹净。“夜星叔叔,能不能不要老是在小婉的面前不穿衣服乱晃。”夜星走近:“那?近一点,我们慢慢晃?”真爱过的人才会懂,深爱两字是刻骨,宠爱两字是铭心。
  •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

    《五代史演义》共有六十回,起于朱全忠建立后梁,终于赵匡胤代周建立宋朝。这个时代局势纷乱,军阀轻易称帝。朱全忠建立了后梁政权,却被另一个藩镇军阀李存勖击败,后者成立了后唐政权。儿皇帝石敬瑭依靠契丹建立后晋政权,而政权却亡于契丹。后汉的刘知远逐走契丹,却也被坐大了的郭威取而代之。后周也同样的下场,赵匡胤成为时代的终结者。
  •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帝在天一路走好

    上帝在天一路走好

    某男:“我睡你是你的荣幸,你还委屈了!我还没嫌弃你呢!”那一夜,某女也不知道怎么,就这样委屈地被人睡了,还说是她的荣幸,她简直气到爆炸,可又能怎么办?因为一次欠债,她没钱还,又把身子给了某男。人生就是这样,有苦有乐,最后结局怎样我也不知道,希望大家观看萌萌第一本小说《你是我见过最美的眼睛》,
  • 执事修炼手册

    执事修炼手册

    黑暗在沉默,执事在起舞,夜里的贵族开始行动。凶险在靠近,谜团未解开,堕魔的夏尔该何去何从。【新人物,新恶魔,不一样的情节发展。】【我以恶魔之名,预告本书将受您所喜】
  • 限时逼婚:新婚宠妻太难缠

    限时逼婚:新婚宠妻太难缠

    继母逼婚,她签下了一纸协议。男人:婚不是我想结的,你不是我想要的,两年后你自动走人。她冷笑:你以为我想要你?半夜,他爬上她的床,将她吃干抹净后,她肚子里顶着一个球逃向国外当他找到她时,他问:谁允许你逃?她:协议写的很清楚,我们没关系了。他将她压在身下,薄唇贴在她耳畔,“想走,我吃够了再说。”
  • 独家宠妻

    独家宠妻

    “初次见面……”就这四个字让大学时代扮过她“男友”、不久前偶遇得到她人的易宁霖暴怒不已,这个健忘的小女人,看我怎么收拾你!闪婚娶回家,大总裁决定好好帮这迷糊娇妻回忆起她过去恶劣的种种事迹,这一回,绝对不能让她将自己再次抛之脑后!
  • 赠予十三椿

    赠予十三椿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传说,奇石玉环封印着远古两大神兽。来年湘西桃花落入西子湖畔,时而半响,亭台邂逅,又是申时元宵佳节。你经过人间,并无多言,四季赠予你这十三椿。行至百花深处,见旧时古都,却奈何,不知归处。不觉不觉,此去多言,了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