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23200000037

第37章 我的尖山情结

第一次亲近尖山, 我就喜欢上了它。

那应该是在1967年12月的中旬, 到八五二农场三分场一队报过到, 匆匆放置好行李, 我们几个伙伴便兴冲冲地跑向了尖山。

我们之所以如此热切地亲近尖山, 一是因为它离我们太近, 生产队驻地就在尖山的北坡上; 再者, 就是它最先向我们展示了北大荒山林的独特风貌!

尖山并不是很高, 到现在我也不清楚它到底海拔多少米。但在四周一片平展展的雪野中, 它那还算有一些坡度的躯体, 确实显得格外突出。

山上分布最广的, 是挂满了枯黄树叶的柞树(这树名当然是后来听老职工介绍的)。天气如此寒冷, 巴掌大的树叶却不落下, 在凛冽的北风中飒飒作响, 让我们这些刚刚从北京城里来的知识青年, 自然感到十分新奇。

当然, 尖山上最使我们着迷的, 还是上上下下布满整个山体的皑皑白雪。

山林间的积雪足有一米来厚, 一脚踩上去, 马上没过膝盖, 直到大腿根儿!

抓起一把雪, 白白净净, 晶莹剔透, 却捏不成团, 随手放开, 撒出去的全是雪粉, 和在北京玩“打雪仗” 的雪团完全不一样。

山坡上满是粗壮的树木, 高高低低, 自然散开, 虽然不成行列, 却各自占据着相当合理的位置, 像是经过精心布置似的, 看上去特别有味道。

映入眼帘的山景, 虽然不是雄奇奥秘的原始山林, 但同样洋溢着一种动人心魄的山野味道。我们倔强地认为, 这应该就是小说和电影中描绘的林海雪原了!

此情此景, 大大激发了我们的热情和好奇心。于是, 我们哥儿几个在树丛中、雪地上, 变换着景物和身形, 拍了不少照片, 打算作为到北大荒后的第一件有意义的礼物, 寄给远在数千里之外的亲友。

北大荒的春天来得迟, 但春天的脚步跑得出奇地快。而最及时地把春天的信息带给我们的, 可能就是尖山了。尖山周边的青草, 突然冒出了嫩芽。鹅黄色的小花, 不知不觉地闪现在尖山隆起的身躯上。说来也怪, 在北大荒的土地上, 最先舒展开花瓣的花朵都是黄色的, 散射在绿茵茵的草地上, 分外可爱。此时, 生长在尖山上的植物, 动作最为“凶猛” 的, 不能不说是山上大大小小的树木。仿佛一夜之间, 满山的乔木和灌木同时抽出了绿芽。树叶生长的速度, 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听老职工说, 如果你静静地站在树丛旁边, 能亲眼看到树叶一点一点地长大、变圆。晚上蹲在树下, 还能听见树叶沙沙生长的声响。

倏忽之间, 尖山一片葱绿, 显现出了勃勃生机。

遗憾的是, 我们几乎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近距离欣赏尖山美妙的春色。

春回大地, 我们要紧张地下地耕作, 开始一年之中最为忙碌的季节。我们毕竟是农业工人嘛, 人人都懂得,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时候, 我们只能远距离地观望尖山, 借以舒缓劳累的双肩。

要说和尖山接触最密切的时节, 是炎热而繁忙的夏季。

前面说过, 我们生产队的驻地在尖山北面的漫坡上, 由于地势倾斜, 不便于修整晒场, 队里的晒场安排在山南面的分场场部。到了麦收季节, 农工们每天都要沿着尖山东边的小路, 翻过一道山坡, 到尖山脚下的晒场上班。

夏日的尖山, 绿树成阴, 成熟而饱满。树丛中不时飞起拖着长长尾巴的山野鸡, 姿势优美地在半空中滑过。据说, 尖山上野兔挺多, 还有狐狸活动, 但那些家伙动作太灵敏, 也太狡诈, 平常很少看到他们的身影。由于乔木连着灌木, 灌木又连着草丛, 交错生长, 山体植被茂密, 上山的道路都被遮盖住了, 绝少有人在这个季节往山上爬。山间道上, 来往最多的可能要数我们一队的农工。清晨,踏着晶莹的露水, 与尖山擦身而过, 看柞树硕大的叶片随风摆动, 听林中不知名的鸟雀鸣啼歌唱; 傍晚时分, 欣赏山上上下被晚霞映照得变色的绿叶, 指点原野上空不时变换的白色云团, 不知不觉地, 一天的劳累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时候, 遇上点儿不愉快的事儿, 心里堵得慌, 我们也喜欢来尖山脚下转一转, 看一看, 迎着山间的清风, 驱散胸中的郁闷。

夏日尖山带给我们的欢乐, 还有很多很多。

麦收时节, 劳动力紧张, 分场场部的不少家属工加入了我们的行列。她们也都是开发北大荒的老员工了, 不但灵巧能干, 而且性情爽快, 给我们的劳动过程增添了相当多的欢快气氛, 通过他们, 我们又认识了一个又一个半师半友的好朋友!

具体点儿说吧, 通过胡佩茹大姐, 我们认识了甄科(在另一篇短文中, 我写了老甄); 通过周英大姐, 认识了陈仰能和陶勤存; 通过小霍(对不起, 实在想不出她的名字了) 大姐, 认识了耿永仁, 还有姚启瑞、武汉三等一批住在尖山脚下的老北大荒人。

这些新结识的朋友, 大都比我们年长十岁以上, 有的还要更大一些。说起来, 他们应该算是我们的忘年交、前辈人物。这些人都很有些来历, 基本上都是当年的转业军人, 八五二农场就是他们开发建设出来的。比如甄科, 参加过抗美援朝, 是八五二农场货真价实的元老, 最早探查和确认农场场址的成员之一。陈仰能和陶勤存, 管理着分场的电影放映组, 他们起早贪黑的辛勤劳作, 给我们送来了那么多笑声和欢乐。虽然, 他们的衣着随便, 有的还打着补丁, 言行举止与普通农工并无二致, 但仔细望去, 他们眉目间传达出的神情, 却常常令人惊诧不已。你能隐隐约约地感受到, 这些人肯定经过严格的训练, 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

说句实话, 当时, 虽然整天念叨着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但心里头并不是十分服气, 嘴里动不动还会说出一些不是很恭敬的话来, 惹得领导和贫下中农动怒。然而, 在分场场部的这些转业军官面前, 我们还真提不起半点傲气来, 他们的文化、教养、学识, 很快地征服了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知识青年。

住在尖山北坡的我们, 借着夏日的阳光, 在尖山南坡觅到了知音和朋友。

陈仰能家低矮的草房, 甄科家热腾腾的土炕, 姚启瑞家临时借住的招待所,成了不少知识青年聚会的场所。

喝一杯热茶, 吃一口和大食堂味道不一样的饭菜, 是一种享受。痛痛快快地聊聊天, 说说天南地北的逸闻铁事, 听听会场(那时候天天都要开会) 之外的家常话, 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而在当时被我们视为最高享受的, 是可以从他们家里寻找到市面上难得一见的书籍和杂志。

最近几年, 看到有些回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生活的文章, 提到当年如何树立理想, 坚持学习, 以待来日报效祖国的经历, 在下确实很是佩服。当年, 我却没有这种伟大的念头, 真的, 一丝一毫都没有。也许, 生活是不允许出现空白的,无论时间还是空间, 都需要实实在在地填满。那时候, 在下只是一门心思地想找书看, 什么书都行, 都想看上几眼。《农村医生手册》看了, 还买了银针, 在自己身上也在伙伴们身上试着寻找穴位。《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看了, 还写了不少笔记。李时珍和他父亲合写的《濒湖脉学》看了不止一遍, 翻坏一本, 后来又买了一本。看这些杂书, 并不是想学个什么, 也不是为寻求什么出路, 纯粹是为了填充时间, 愉悦自己的生活。找书看, 真成了知识青年们的莫大期望。为了找到未曾见过的图书, 我们确实是动足了脑筋。

所以, 当从这些朋友家里悄悄地拿到某些还是“禁书” 的书籍时, 心底的欢腾雀跃, 就不用提了! 而我们同他们之间的关系, 自然一步步地深入, 共同语言一天天增多, 来往日渐频繁, 如同家人一般!

近年来重读《论语》, 看到孔夫子论学习, 有“为己之学” 与“为人之学”

的区分。前者为的是充实、完善自己, 提升自己的品味和修养; 后者为的是让他人认识与评价, 以求他人的赞赏、肯定。孔老夫子当然是提倡为己之学的。

对照着《论语》, 回顾当年在尖山脚下的学习经历, 的确感到很是欣慰。不管怎么说, 我们是在有意无意中和圣人贴近了一回!

后来, 我们连队(成立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之后, 一队改称二十团三营十六连) 搬迁, 北移了大约三公里。离尖山远了, 但我们和尖山的关系却丝毫没有疏远的感觉。

收获时节, 正在晒场上忙乎, 如若远远看到, 顺着尖山北坡飘来一片淡淡的白雾, 敏感的当值管理员老白一定会大惊失色, 那是瓢泼大雨就要降临了。操着一口山西话的老白, 会马上敲响报警的犁片, 刺耳的声音响遍整个营区。正在连队驻地忙碌的所有人员, 都要立马放下手里的工作, 奔赴晒场, 手忙脚乱地抢收摊晒的粮食。那场面, 那气氛, 和战场上的拼杀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有时候, 绿莹莹的尖山顶上, 会突然缠上一团白色的云雾, 停在那儿, 一动不动。连里上上下下都知道, 那叫“尖山戴帽”, 预示着三两天之内将要下大雨,那可真是百试不爽, 十分灵验。遇到这种情况, 连队领导肯定会紧急开会, 改变工作日程安排, 顺应气候的临时变化。

农业生产离不开气象气候, 尖山简直就是我们观察气象变化的晴雨表, 也许, 还应该算是我们连队领导班子的特殊顾问或者参谋吧。

天气由热转凉, 北大荒短暂的秋天来了。尖山也在跟着变化, 原本通体绿色的身躯, 忽然间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彩衣, 一片鹅黄、一片绛紫、一片暗红, 数不清的色泽扑上树梢, 扑入我们的眼帘。

尖山秋景的规模, 虽然难以同北京香山的红叶景区相比, 但这里丰富的秋色, 绝对要远远超出香山! 在难得的“大礼拜” (农忙时连队十天一休, 称之为大礼拜), 顺着尖山西侧的沙石路去分场, 我们都愿意在尖山旁多停留一会儿,近距离地观赏层林尽染的秋日景色, 享受秋天带给我们的乐趣。曾经有人嘲笑我们的这种情感表现是“小资情调”, 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无论怎么嘲笑、怎么批判, “小资情调” 就是丢不掉、改不了, 奈何?

斗转星移, 转瞬之间, 和尖山分手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间, 我拜望过国内很多名山大川, 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祁连山、天山、长白山、青城山, 甚至还到过喜马拉雅山区的珠穆朗玛峰, 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 包括台湾在内的三十四个省、自治区, 都留下过我的足迹。各地的风物景致, 无不优美动人。然而, 细细思量, 在我的记忆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却是在地图上难觅踪迹的尖山!

原因很简单, 名气再大、再雄奇伟岸的山川, 和我只有一面或数面之缘, 顶多算是匆匆过客, 而尖山却与我有着整整十年的关联。

唐代大文学家刘禹锡有言: “山不在高, 有仙则名。” 尖山不高, 也没有仙,但尖山有情, 十年相依相望, 形成了属于我们北大荒人的特殊情感。

我们的结论和体会: 有情往往比有名重要得多!

同类推荐
  •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把心灵抓在手掌上

    是作者高维生的一本散文集,写作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声音和对世界的看法。当白纸上留下真实的、激情的文字,它是留给未来的,而不是过眼云烟,过去后就永远地消失了。《把心灵抓在手掌上》中多的是一些“想法”,对当下和历史的呈现和推理。历史是人创造的,没有了人,历史就不存在了。转身向时空的深处望去,疏散泛黄的浓雾,从一个人的心灵事件,作出判断。作者用木质的情感、朴素的语言,消除一切华丽的修饰,真诚地表达情感的世界。
  •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

    《人生有限公司》是美籍华人亲子教育家、成功学大师董秀珍女士总结提炼大半生丰富职业经历和深刻人生领悟的倾心力作。本书思想观点鲜明实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又独到系统。作者在书中明确透彻地阐述了对人生成功起着不可忽视且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之核心要素,它们是人生价值观、使命感、梦想、目标、态度、情感、习惯、生动、平衡生活、改变等。这些要素相对独立又相互交织、彼此渗透,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工“人生有限公司”日常顺利与稳健运营,从而使“人生股票”高效快速增值产生极其重大的使用。
  •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第四卷)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热门推荐
  • 与君绝:三生三世

    与君绝:三生三世

    三生三世的情,我只能与君绝,不管我是陌灵、彩儿还是云兮,我都还是我,也不管你是乌鳢、樊煜卿还是血煞,你仍是那个带我纵观世事的他,只可惜……
  • 众神之争:美男大大来撩我

    众神之争:美男大大来撩我

    一位自认为是平凡少女的高中女学生。拥有者一群强大的“狐朋狗友”,从此变身为不良少女,抽烟喝酒打架无所不能。唯一的哥哥还对她宠溺到底,你以为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呢?爱慕者都能绕世界一圈了好不好?还搞穿越?穿越了老娘也是最强!
  • 高冷竹马:唯爱混混青梅

    高冷竹马:唯爱混混青梅

    他从小被她保护,所以他从小都崇拜她喜欢她!她从小保护他,所以她一直很嫌弃,可每次打架她总要冲在最前面,因为她答应过他要一直保护他。几年后某酒吧场地喧哗,她一身裹胸短裙,整个人醉醺醺的,拿着台上的麦克风就是一番乱唱“大河向东流啊!……”而台下一群人色眯眯的看着沐云棋,不时还去搭茬,却被一人一脚踢开。冷冷道:“猥琐发育,勿浪!”见她不时卖弄风骚,终于他额头青筋暴露,迈着长腿上台扛着沐云棋离开……新人新文求支持和推荐票~么么哒!
  •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地理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EXO之练习生挚爱

    EXO之练习生挚爱

    还在中国学校上学的“我“被选上S.M.练习生!!!却在韩国S.M经纪公司邂逅了EXO,一大波不可思议的事情来临!!!!预知后事如何??
  • 绝翼

    绝翼

    他是异世界杀手因爱人和最好的朋友背叛死亡从而进入异世界在位面的通道失去所有记忆他的未来该何去何从?
  • 佛般泥洹经

    佛般泥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英雄联盟之魔弓

    英雄联盟之魔弓

    他是计算机天才。不过他酷爱Windows操作系统,由此选择了使用微软旗下的Vs编程软件。他热爱着英雄联盟,只可惜他今年已经是21岁,过了英雄联盟黄金反应年龄。”计算,走位,计算,时差,计算,即使我已经老去,我也要做,最强王者的ADC!“
  • 昔日的叛逆

    昔日的叛逆

    一位少女从学校生活变为社会少女的成长之路,一路上经历了许多坎坷,最后找到了她的真爱,他们一起携手共进!
  • 网游之瘾者传说

    网游之瘾者传说

    现实,不过是为了生存必须依靠之所在,而游戏,才是我真正生活的世界!萧隐,一个重度网瘾患者,一个对现实中的一切毫无兴趣,全靠游戏生活的职业玩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永远活在游戏世界里。直到有一天,一款游戏的横空出世……神之塔!一款风靡世界的虚拟网游,据说登上神之塔顶层打败最终BOSS的勇者将得到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作为职业玩家的萧隐在游戏开服一周后才进入游戏,他又能在这款举世瞩目高手云集的游戏中掀起多大的风浪?————————————————————————————————本书为传统的网游风格,非网游式玄幻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