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鲁迅积极参加文化革命运动,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1918年4月,他以“鲁迅”作笔名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用白话写成的第一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在这篇作品中,他通过对狂人的描写,揭露和批判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号召“救救孩子”,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作品深刻有力地鞭挞了中国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是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响亮的春雷。从此以后,鲁迅又有多篇以反封建为主题的作品问世,如《孔乙己》、《药》等,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同一时期,为了适应斗争的需要,鲁迅开始写一些精悍犀利的散文,创造了后来称为“杂文”的文体。
1921年12月,鲁迅写成著名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一个受到残酷的生活压迫和严重精神残害的雇农阿Q的典型,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指出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意义。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1923年后,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相继出版。这两部集子共收集作品25篇,主要写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也鞭挞了一些封建的残渣余孽。此外,散文诗集《野草》也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1926年8月,鲁迅因受反动军阀迫害,离开北京,先后在厦门大学、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9月,鲁迅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定居。从此专门从事文学创作。此后的10年,正是国民党疯狂围剿革命的白色恐怖的10年。鲁迅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先后参加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革命互济会、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主编过《语丝》、《奔流》、《朝华周刊》等革命刊物。他以杂文为武器,和以买办资产阶级文人胡适等,以及国民党的御用文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揭露了他们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走狗的卑鄙嘴脸。
鲁迅为人民辛勤工作,积劳成疾,于1936年10月19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6岁。逝世后,毛泽东、蔡元培、宋庆龄、茅盾组成治丧委员会。上海各界把写有“民族魂”的旗帜盖在鲁迅的遗体上。党中央从陕北发来唁电,称鲁迅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的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
鲁迅把毕生精力献给了革命文学,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光辉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一生著、译近1000万字,其中仅杂文就有135万字,共650多篇。共翻译了300多万字的外国作品和文艺论著。他的文章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广泛流行于世,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他的杂文是政论性和形象性相统一的精品。他的小说思想深刻,是反映中国民主革命趋势的一面镜子;在艺术上,融中外小说技法于一炉,又有新的创造,因而有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和楷模之称。
◆中国新诗奠基者郭沫若
郭沫若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之一,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他不仅是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而且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书法家,更是革命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于1892年11月6日生于四川乐山县,原名郭开贞。后来,他取家乡的沫水和若水两条大河的名字,改名为“沫若”。他四岁半即入私塾读书,并先后在乐山高小和嘉定中学学习。在校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攻读了《红楼梦》、《庄子》等书籍,对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1913年10月,郭沫若赴日本留学。在那里,他接触了泰戈尔、惠特曼、歌德、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等人的诗歌和小说,产生了创作热情。1921年,他出版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优秀的诗集《女神》。
1923年,郭沫若大学毕业回到祖国,参与编辑《创造周报》并大量写诗。1924年,郭沫若较多地接触马克思主义,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影响下,他在1926年夏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北伐,任北伐军政治部副主任。在蒋介石的反动面目暴露后,他于1927年3月写了讨蒋檄文《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介石的反革命嘴脸。此后,他参加了有周恩来、朱德等同志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并任主席团成员,不久即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2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追捕下,郭沫若被迫再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他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先后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著作。1937年,郭沫若回到祖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在《救亡日报》社任社长。次年他接受党的指示赴武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军事委员会中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组织和团结国统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郭沫若无比愤慨,写下了《屈原》、《虎符》等历史剧,借古喻今,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无情的打击。1944年,他写了《甲申三百年祭》,受到毛主席的赞赏,被指定为党内读物。此外,抗日期间,郭沫若还写了不少杂文、随笔,出版了《沸羹集》、《天地玄黄》以及诗集《战声集》等。这些诗文,深刻地揭露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郭沫若担任了繁重的国家事务、教科文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领导工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等职。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郭沫若同志继续从事写作,创作了历史剧《蔡文姬》、《武则天》,诗集《长春集》、《潮汐集》等。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异的著名学者,郭沫若为世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文革前即出版《郭沫若文集》17卷,1977年后又出版《沫若诗词选》、《沫若戏剧选》等。在早期的诗歌创作中,他运用革命的浪漫主义手法,以自己的满腔热情,对现实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剖析,对自由理想和进步事物进行热情的赞颂,并善于从古代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英雄故事和壮美精神作为题材,表达时代精神,抒发自己的理想。在形式上他冲破了旧格律诗的束缚,根据自己感情的需要来选择诗的旋律,使他的诗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此外,他能大胆地运用想象和艺术夸张,语言色彩瑰丽,使他的诗篇充满生机勃勃的气息。在历史剧创作上,郭沫若最大的特点是立足现实,古为今用。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历史精神的发扬,来教育人民。此外,他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学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
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北京逝世,终年86岁。他的多方面成就,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尊敬。在中国现代史上,他堪称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饱经磨难的作家塞万提斯
喜欢文学的青年都知道,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里,有个不朽的典型形象堂·吉诃德。这位游侠骑士大战风车的故事,颇为滑稽可笑。
堂·吉诃德带着侍从桑丘·潘沙长途跋涉,四处冒险。有一天,他们走到一片旷野里,面前出现了三四十架风车。堂·吉诃德一见就对他的侍从说:“你瞧,那边出现了三十多个大得出奇的巨人。我打算去跟他们交手,把他们一个个杀死,咱们得了胜利品,可以发财。”桑丘告诉主人那不是巨人,是风车。可堂·吉诃德却认定那些风车是巨人。他骑着马挥舞着长枪向第一架风车冲杀上去,转得正猛的风车把他连人带马直扫出去,堂·吉诃德滚翻在地,狼狈不堪。
这就是世界文学名著《堂·吉诃德》中的一个片断--堂·吉诃德同风车作战。这部作品的作者就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塞万提斯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1547年,他出生在西班牙中部一个破落贵族家庭,父亲是个不得意的外科医生,常常在几个大城市之间奔走糊口,还因为欠债被控告,所以他只能让儿子读读中学。
1569年,他当上了胡利奥·阿克夸维瓦红衣主教的随从,来到了文艺复兴的发源地意大利。在那里,他游历了佛罗伦萨、米兰、那不勒斯、威尼斯等城市,接触了许多文人,读了许多优秀作品,很受当时新思想的影响。
1571年发生了有名的雷邦德海战。这是西班牙与威尼斯共和国组成的联合舰队,与入侵的土耳其舰队之间的一次激烈战斗,土耳其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塞万提斯参加了这次海战,他作战英勇,三次负伤,被截去左手,成了残废。他在医院里整整躺了一个冬天,出院以后,又转入另一个联队。
1575年,塞万提斯带着满身创伤和上级请求国王把他升为军官的“推荐书”,从驻地回西班牙。途中遇到土耳其海盗,被掳到阿尔及尔,在监狱里过着非人的奴隶生活。他不甘忍受这种残酷的奴役,几次组织俘虏们逃跑,结果都以失败告终。海盗想利用他发财,才没有杀害他。1580年,在他失去5年的人身自由之后,一位好心的神父将他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