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14100000014

第14章 初出茅庐(5)

诸葛亮望去,乃是虞翻。诸葛亮道:“曹操收并了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然百万之军,也没什么可怕。”

虞翻一听冷笑道:“你们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还说不怕,这可真是大言不惭啊!”

诸葛亮道:“刘备不是只靠几千仁义之师,就能抵抗百万残暴之众的吗?退守夏口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而如今,你们江东兵精粮足,且凭借有长江之天险,有的人却还想要主公孙权屈膝投降曹贼,而竟不顾天下人的耻笑。从这一点来看,刘备难道是怕曹操的吗?”虞翻被说得哑口无言了。

座中又一人发问道:“诸葛亮先生难道想效法张仪和苏秦来游说我们东吴吗?”

诸葛亮一看,是步鹭,回敬道:“步子山先生以为张仪、苏秦是辩士,却大概还不知道他两人也是豪杰吧;苏秦佩挂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谋士,可不是那些畏强欺弱,怕刀怕枪的人所能比的。君等只听曹操虚发的假诈之词,就吓得想去投降,还竟好意思在这里笑话苏秦和张仪?”步鹭也被问得说不出话了。

忽然,又有人问道:“诸葛亮认为曹操是个什么人呢?”

诸葛亮见是薛综,答道:“曹操乃是汉贼,这还用问吗?”

薛综道:“先生说得不对。汉朝历代至今,天数眼看就要完了。如今曹公拥有三分之二天下,人都归心于他。刘备不识天时,要与之纷争,正是好比以卵击石,怎能不败呢?”

诸葛亮这时厉声说道:“薛敬文怎么能出此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之言呢?人生在天地之间,应以忠孝作为立身之本。薛公既然是汉臣,却有不臣之心,应当打消这些思想,才是为臣的正道。曹操的祖宗食汉禄,却不思报效汉室,反怀有篡权叛逆之心,让天下人憎愤,薛公却说天数归之曹操,真是无父无君、没有纲常的人呀!我没有必要同你讲话,请不必多言了!”薛综满面羞惭,无话对答。

座上又有一人应声问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毕竟也是相国曹参的后代。刘备虽自说是所谓中山靖王的苗裔,却没有考证,人们亲眼所见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编草席卖草鞋的俗夫罢了,有什么资格来和曹操抗衡呢!”

诸葛亮看去,原来是陆绩。诸葛亮笑起来,道:“曹操既然是曹相国的后代,就更证明他世代都为汉臣,而如今他却手握王权,肆意横行,欺君罔上,不仅是目无君主,而且是蔑视祖宗,不仅是汉室之乱臣,而且是曹氏之贼子。”

“刘备是堂堂正正的汉室之胄,当今皇帝依据世宗祖谱赐予他官爵,你凭什么说无可查考呢?况且高祖就是从区区亭长开始建业起身的,织席卖鞋又有什么可以为耻辱的呢?我看你真是小儿之见,怎能和高士一起理论!”陆绩不禁闭口塞舌。

席中又一人说道:“诸葛亮所言,都是强词夺理,全不是正经之谈,不必再说了。只请问诸葛亮著有什么经典之论吗?”

诸葛亮看他,是严峻,说道:“寻章摘句,是世上那些迂腐儒士的所为,哪能够依此兴国立事。古时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钓于渭水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邓禹等名士高人都没见他们有什么经典论著。难道说你整天就只是效仿那些酸腐的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吗?”严峻垂头丧气地无以作答。

忽然一个人大声说道:“诸葛公好说大话,未必有真才实学,恐怕到时恰恰要被文人学者所笑呢!”

诸葛亮看那人,乃是程德枢,便回答道:“文人学者有君子与小人之分。作为君子的文人,忠君爱国,坚守正义,憎恶邪佞,尽力为时代作出自己的贡献,美名传于后世。而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年轻时作赋,人老了把经都念完。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就像杨雄那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于草莽强盗之手,走投无路最后跳楼而死。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即使他每天吟诗作赋上万言,可又有什么用呢!”程德枢也不能应对了。

众人见诸葛亮对答如流,全都已惊慌失色。

此时,座中还有人想要问难诸葛亮,忽然有个人从外面走进来,厉声说道:“诸葛亮乃是当世奇才,诸位以唇舌相难,可不是敬客之礼。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商讨退兵之策,光在这里斗嘴!”众人一看,是督粮官黄盖黄公覆。

黄盖对诸葛亮道:“先生何不将金石之论对我主说去?”

诸葛亮道:“诸君不识时务,互相问难,容不得我不答。”

黄盖和鲁肃带诸葛亮入中门,来到大堂上,孙权下阶而迎,厚礼相待,请诸葛亮坐,众文武分列两旁,鲁肃站在诸葛亮边上。

诸葛亮见孙权碧眼紫发,仪表堂堂,暗想,此人相貌不一般,只能用话激他,不能光讲道理。于是,等孙权问起曹操现有多少兵马时,诸葛亮说有一百多万。

孙权道:“怕不是在诈我们吧?”

诸葛亮便将曹操原有的兵力,加上从袁绍、中原和荆州那里新增的兵力算在一起,不过150多万。他方才说100万,是怕吓着江东之士,且曹操手下战将谋士都不下一两千。

鲁肃在旁一听,惊慌失色,连忙向诸葛亮使眼色不让他再说了,诸葛亮却只装作没有看见。

这时孙权又问:“曹操平了荆楚之地,还有其他图谋吗?”

诸葛亮道:“他如今已沿江边安营扎寨,准备战船,不图你们江东,又是想取哪里呢?”

孙权道:“若他真有吞并之意,请先生替我想想该怎么办。”

诸葛亮道:“我有一句话,只怕将军不肯听从。如今曹操势力极大,威震海内,即便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奈他不可。将军要量力而行,若有能力与曹抗衡,不如趁早消灭他;若没有能力对抗,不如听从众谋士的建议,投降曹操算了。如今,将军嘴上说要降曹,心里又不想降曹,形势危急,却总是拿不定主意,大祸可就要临头了!”

孙权道:“若像先生说的这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道:“过去,像田横、齐之那样的壮士都能坚守大义,不容屈辱,何况刘备是汉室宗亲,事之不成乃是天意,怎么能自己就先屈服于他人之下呢!”

孙权听了诸葛亮这番话,不觉脸色顿变,站起身来拂袖而去,众人一见,也都一笑而散了。

鲁肃责怪诸葛亮道:“先生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幸亏我们主公宽宏大度,没有当面责怪你,你的话过于藐视他了。”

诸葛亮仰面笑道:“何必这样不能容人呢!我自有破曹之计,他不问我,我怎敢说呢?”

鲁肃忙道:“原来先生是有良策的,我这就去请主公来向你求教。”

诸葛亮说:“我看曹操的百万大军,不过是一群小蚂蚁罢了,只要我一抬手,它们就都成了粉末。”

鲁肃经这么一说,便立即到后堂去见孙权。孙权一听,转怒为喜说道:“原来他是用话在激我。”于是又出来与诸葛亮互致歉意,讨教良策。

诸葛亮说:“刘备虽新败,但关羽仍带有精兵万人,刘琦在江夏也有万人。曹兵虽多,却是远道而来,征战疲惫,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并且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荆州之民依附于曹操,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而并不是出于本心所愿。将军如果现在能诚心诚意地和刘备结成联盟,破曹之事必成。”

“曹军败了,自然退回北方,那么荆州和东吴的势力也就加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得以成型。成败的关键即在眼下,就看将军怎样决断了。”

孙权听罢大喜,说:“先生的话,使我茅塞顿开。我已经拿定主意,马上就可以商议起兵,共破曹操!”于是孙权叫鲁肃将决定传告下面文武官员,然后送诸葛亮回驿馆休息。

智激周瑜得联盟

虽然诸葛亮给孙权策划了破曹之策,但孙权仍是不踏实,担心兵少将寡,抵挡不住曹操大军。而此时,主降的大臣又议论纷纷,搞得孙权又无所适从,难以决断。

吴国太听说此事,对孙权道:“你兄孙策临终留下话说,‘内务之事难断问张昭,对外之计不决请周瑜’,眼下何不去同公瑾商议呢?”

孙权的大都督周瑜在鄱阳湖训练水师,闻讯急忙赶回柴桑。鲁肃与周瑜关系最为深厚,头一个去迎接他,把事情详细讲了。

周瑜道:“子敬不必烦恼,我自有主张。现在快去把诸葛亮先生请来相见。”

晚上,鲁肃带诸葛亮来拜见周瑜。周瑜出中门迎入,开始,周瑜和鲁肃争辩,故意说自己愿降,诸葛亮只是袖手冷笑。

当问诸葛亮的看法时,他知道周瑜反话正说的意思,于是附和着说道:“曹操善用兵,天下莫敢当。以前有吕布、袁绍、袁木、刘表敢与对敌。今数人皆被曹灭,天下无人矣。独有刘豫州不识时务,强与争衡,今孤身江夏,存亡未保。将军决计降曹,可以保妻子、家富贵。国事迁移,付之天命,何足惜哉!”

鲁肃大怒说道:“你是想教我主屈膝受辱于国贼吗?”

诸葛亮接着说道:“我有一计,可以不用向曹操上贡献印,也不必将军亲自渡江,必须派一个小使者,乘一只小船送两个人到江上。曹操只要得到这两个人,就可令百万之师退兵。”

周瑜便问道:“果然如此的话,那么这是怎样的两个人呢?”

诸葛亮说:“我在隆中时,就听说曹操在漳河新造了一座铜雀台,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聚集于其中。曹操本是好色之徒,早听说江东乔公有两女,长女叫大乔,次女叫小乔,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曹操曾发誓说:‘我的志愿,一是扫平四海,建立霸业,二是得到江东两乔,放在铜雀台中,以乐我晚年。这样到死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如今曹操带百万之师欲图江南,其实就是为了这两个女子。将军何不去寻找乔公,以千金买此两女,派人送与曹操,曹操得到这两个女子,必心满意足,班师撤兵。这正是范蠡献西施之计,何不赶紧去办呢?”

周瑜道:“曹操想得到这两个女子,有什么证明呢?”

诸葛亮道:“曹操的小儿子曹植,下笔便成文。曹操曾命他作一首赋,名作《铜雀台赋》,文中之意说他全家都能称王为帝,誓得两乔。”

周瑜问:“这篇赋先生能背下来吗?”

诸葛亮道:“我喜欢它文辞华美,曾记下来过。”

周瑜说:“那就请先生试着背诵一下。”

诸葛亮当即吟诵起《铜雀台赋》,其中有这样一句道:“立双台于左右兮,有玉龙与金凤。揽两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周瑜听罢,勃然大怒,站起身来用手指着北方道:“老贼欺我太甚!”

诸葛亮忙站起来劝道:“都督这又是何必呢?过去单于多次侵犯我国南疆,汉朝天子将昭君公主许给他和亲,眼下又何必在惜两个民间女子?”

周瑜回答道:“先生有所不知,这大乔乃是孙策将军的主妇,小乔是我的妻子。”

诸葛亮一听,装作并不知晓的样子急忙说道:“我实在不知,失口乱言,死罪!死罪!”

周瑜道:“我与那老贼誓不两立!来日入见主公,便商议起兵。”

诸葛亮道:“若蒙不弃,我愿效犬马之劳,随时听候派遣。”

第二天,东吴的文武官员聚在一起,商谈战降之事。张昭等人主张降曹,陈述了陈词滥调。

周瑜马上站出来反驳说:“曹操虽托名汉相,实乃汉贼。将军以神武雄才,又依仗父兄所付事业,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当以此横行天下,为汉室除残去秽,何况曹操是亲自来送死,怎能说迎降的话呢?”

接着,周瑜列举了曹军的四点不利之处。孙权联想起诸葛亮对他分析曹兵的状况,与周瑜所说有很多地方是一致的,真是英雄所见略同。想到这里,孙权拔出佩剑,猛地向面前的奏案砍去,斩钉截铁地说:“诸将吏敢复有言降曹者,与此案同!”

便将此剑赐周瑜,即封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如文武官将有不听号令者,即以此剑诛之。

孙权最终依诸葛亮之言,立即调拨3万精兵,由周瑜和老将程普分别担任左右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同诸葛亮一起前往樊口与刘备军队会合抗曹。

诸葛亮凭其智慧和口才一下为刘备争取了东吴10万之众,并带回3万东吴精兵,这为扭转当时整个局势起到了关键作用。

立军状草船借箭

周瑜与程普、鲁肃领兵起行,便邀诸葛亮同往。诸葛亮欣然从之。一同登舟,驾起帆樯,迤逦望夏口而进。离三江口二三十公里,船依次第歇定。周瑜在中央下寨,岸上依西山结营,周围屯住。诸葛亮只在一叶小舟内安身。

周瑜越来越感到诸葛亮计谋深远,日后必成大患,实不可留,但若杀了诸葛亮,又怕遭曹操耻笑,于是便想方设法要寻机除掉他。

一日,周瑜聚众将于帐下议事,问诸葛亮道:“近几日就要同曹操交战了,水路交兵,应当先用什么兵器攻战?”

诸葛亮道:“大江之上,应以弓箭为先。”

周瑜道:“先生之言,甚合我意。但是军中正缺箭用,敢烦先生督造十万支箭,以作应敌之用。这是公事,还请先生不要推却。”

诸葛亮道问:“这10万支箭不知道都督什么时候用呢?”

周瑜道:“10日之内,能办妥吗?”

诸葛亮道:“曹操马上就要打过江来了,若等10天,必误大事了。”

周瑜便问:“先生料几日能造完?”

诸葛亮说:“只要3天,就可交上这10万支箭。”

周瑜一惊,道:“军中无戏言。”

诸葛亮笑笑说:“愿立军令状,3天办不成,甘当受罚。来日造起,到第三天,都督可派人来江边搬箭。”

当下,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

诸葛亮走后,鲁肃对周瑜说道:“这个人莫非是在诈我们?”

周瑜摇摇头:“他自己送死,并不是我逼他。你可去探诸葛亮的虚实,然后来告诉我。”

同类推荐
  •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高尔基从流浪儿到文化巨人的故事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发明家、财富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朱元璋人生布局的九九加一突破

    本书对朱元璋的政治谋略进行研究,包括出身布衣篇、霸王出世篇、建功立业篇、建立明朝篇、巩固江山篇、政体改革篇、依法治国篇、教化德治篇、反腐倡廉篇、安居乐业篇。
  •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李自成第四卷:李信与红娘子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热门推荐
  • 鹿泽台

    鹿泽台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亡国之君究竟是天数命定还是咎由自取,皇朝霸业靠的是盖世英雄还是露水红颜?家族倾轧,纵横阴阳,风云诡谲,鹿泽台下血流漂杵,鹿泽台上走马观花。
  • 凤临天下:乞儿王妃

    凤临天下:乞儿王妃

    安陵国四公主,身出皇族,众星捧月,受万千宠爱,却世事难料!安陵辅国公义子与王妃共谋,一朝政变,迫害安陵王,辅佐野子上位!一夜间,国破家亡!昔日凤凰流落异国,为保命,隐姓埋名成为北宫都城草芥乞儿。她,绞尽心计,进入慕青王府,成为军师左使!她,步步为营,踏入北宫皇宫,成为皇帝之妃!她,尔虞我诈,终成后宫之主,一国之后!父母之仇!夺国之恨!我安陵岚月要你们一个一个血债血还!
  • 爱情滴在心口

    爱情滴在心口

    现在生活中,都言薄情郎,可是男人的情感就是这样,爱了会深爱,像个孩子,不爱了,又有什么可以挽回。感情的后面包含了现实,分开了,也许就是永远的分开了。
  • 重生庶女宫心计

    重生庶女宫心计

    天,她这个天才美容师怎么会落得这样的下场?还有,这么多只对她不怀好意的东西,她要怎么解决?好吧,真是一未平一波又起,这嫡姐进宫关她啥事,她咋就苦命的跟着进宫当宫女了呢?这太后,皇后,后妃那都是虎呀!只能小心小心加小心,看看能不能全身而退了!那个,宫里的事她都解决不过来了,感情啥的就先别来烦她了好么?她还小,感情的事还可以先放一放,保命要紧……
  • 神魔变

    神魔变

    穿越异世,续前世情缘;屠龙诛神,我自横刀为红颜;元灵争霸,神魔只在一念间。
  •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青州商家的嫡出大小姐凄惨死去。重生后的她,只有三天的时间,来改变命运——先拯救即将被人暗害的嫡母,和被人抛落水塘溺死的亲弟,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 仙武剑主

    仙武剑主

    十年磨剑,一朝剑出,动天下。任他诸般法术,万千武技,我只一剑灭之。“剑修不为外物所累,唯手中长剑,如此而已”“剑修若不战,何以称剑仙”“剑客之道,向死而生”
  • 快穿之爱情如沫

    快穿之爱情如沫

    自从和系统同流合污之后,苏染夏感脚她的人生就没有再正常过了,纯情校草√冷面军官√嗜血小馆√各种美男应有尽有,美男不要跑,约呗!
  • 狼妻养成:首相大人,缴枪再撩

    狼妻养成:首相大人,缴枪再撩

    他是权倾洛国的首相,她是皇室最后一代公主,他们是史上最完美官配CP,可他却为权力,亲手架空皇室,让她成为家族罪人。“报告首相,公主要拍戏。”“准,剧本要无男主,无男配。”“报告首相,公主想上天。”“准!造个飞船,带她想去的任何地方。”“报告首相,公主她带着小王子逃跑了。”某人大怒,“不准,上天入地,也要把她给我找回来!”五年后,“报告首相……公主她叛国通敌了。”站在她的枪口前,他终于肯承认当年是他错了,他是爱她的,可她却无动于衷,邪狞一笑,“首相大人,缴枪补粮,等我玩够,再杀你!”从此狼妻夜夜强上大长腿,仆人不禁感慨,首相府的床,坏的真快。毕竟是他把她从傻白甜,亲手养成狼妻,跪着也要宠一辈子。
  • 神尊暗宠:步摇花钿缀情长

    神尊暗宠:步摇花钿缀情长

    小雀仙百灵爱上了青霄殿碧园宫的财神爷夜子趣,趁夜子趣去赴瑶台之约归来,酩酊大醉之时,悄悄亲吻了夜子趣的额头。因为初次犯错,忘记替夜子趣擦去额上的红印,次日夜子趣赴凌霄宫时被众仙耻笑。天君的表妹画眉仙子早就中意夜子趣了,故而假装夜子趣额前一吻是来自她的红唇,天君赐婚。婚礼上百灵伤心欲绝,决定私下凡尘,夜子趣担忧百灵在凡尘遭难,便将随身的龙凤珏悬在她脖颈之上,护她周全。百灵下凡,得凤珏庇佑,法力大增,在凡间开了一家卖步摇的铺子,帮助那些不得情缘的痴缠之人圆梦,赚钱享乐,可惜搅了六界秩序,天君愠怒,夜子趣赶在天君惩罚前下界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