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高达20%以上的越南在2008年6月爆发了金融危机,股市、楼市双双“腰斩”。据越南国家统计局2008年8月25日公布的数据,2008年8月,越南通货膨胀率高达28.3%,通胀率上升1.56%,与年初相比上升21.7%,为越南13年来最高值,也是亚洲国家中最严重的。2008年8月,越南食品价格上涨44.1%,房子和建筑材料价格上涨27.4%。越南的高通胀,令货币越南盾大幅贬值。现时越南盾兑美元的报价是1.62万越南盾才兑1美元。而目前越南盾最高面额钞票为50万越南盾,约等于30美元。
虽然越南央行2008年6月10日将基准利率从12%调升至14%,部分银行已将贷款利率设至18%,但由于当前的利率水平仍远低于通胀率,是负利率,所以越南货币政策的从紧力度显然不够。
虽然越南政府已通过提高基准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和下调信贷增长目标等方式,努力放缓基础货币的增长。但是这些举措并木能阻止越南的财富大规模向国外转移的步伐。仅仅是2008年;;前8个月,越南的贸易逆差就高达160亿美元,占出口金额的60%以上,资金流出水平已经开始大幅超越外国资金的流入水平。因为在2008年前5个月,越南外国投资的到位率仅有1/4左右,150多亿美元的合同外资,仅到位了39.5亿美元,高通胀已经给越南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2008年5月,当越南通货膨胀率高达25.2%时,整个亚洲都为之震动。当时的越南通胀高企,越南盾兑美元的黑市汇率开始大幅贬值,股市从前一年10月份的1110点一路跌到2008年6月20日的最低点364点,跌掉近70%,就算从2008年开始算,也跌掉近60%.这样的情景勾起全亚洲对11年前金融风暴的惨痛回忆,大家都在问,金融灾难又来了吗?对于越南,相信他们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正如越南国花——莲花一样,虽有风雨袭来但依然保持靓丽,其成长潜力更是不容忽视。这就像2008年9月初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在8月份政府工作例会上提出的一样。
2009年越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任务是:努力控制通胀,到2009年底将通胀率控制至一位数(2009年全年通胀率仍为15%),2010年通胀率低于一位数。
尽管经过几个月的金融危机洗礼,越南经济危机的迹象现在似乎不是很明显,但对于折合成人民币,月工资只有约730元人民币的胡志明市普通市民来讲,40多元人民币一斤的猪肉,近8元人民币一斤的米价,还是让他们感觉到通胀下巨大的生活压力。
除此之钋,在越南周边,韩国、印度、印尼、新加坡、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国通胀水平也都创下了多年新高,中国最新公布的数据虽然较前几个月稍有回落,但物价随时面临着反弹的可能。菲律宾g%以上的通胀率创近10年新高.2008年6月5日,菲律宾央行也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25%。而作为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印度尼西亚不得不面对已经逾升至两位数的高通胀率,根据印尼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印尼2008年5月的通胀率从4月份的8.96%冲高到10.38%。6.印度:高通胀致央行行长易人由于粮油价格的提升,正在担忧“是否会成为第二个越南”的印度,根据2008年8月9日印度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印度通胀指数就已经高达12.63%,增长了2倍,这远远高于印度中央储备银行所设定的5%的警戒线,创下过去16年以来的新高。其中大部分商品价格指数继续上涨,而上涨最为明显的是燃油和电力类,上涨达17.gg%,食品类商品上涨0.3%,其他30种基本商品的物价涨幅也从6.54%提高到6.74%。
为了遏制通胀,印度央行从2008年6月11日也上调了基准利率,将短期贷款利率从7.75%上调至8%,是14个多月来首次上调,而且随后印度央行连续3次调高利率。
但是2008年7月份通胀蹿上两位数表明,印度紧缩力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央行货币政策的不力,印度的央行行长瑞迪在五年任期结束之时未能获得连任,行长之职转由财政部次长苏巴劳接任。尽管根据印度央行条令,央行行长的任期可以达到五年,但苏巴劳的行长任期只被定为三年,这从一方面表明了印度政府财苏巴劳解决印度目前高通胀、经济增长率下降的能力仍持观望态度。
不过根据印度Yes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的分析,通货膨胀率还未达到最高水平,批发物价指数仍有上涨空间。如果原油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率在2008年12月中旬就会达到最顶峰,约为13.5%。同时受通胀加剧的影响,盂买股票市场SENSEX指数大幅度下挫。因为通胀居高不下意味着政府采取的从紧货币政策不会放松甚至可能继续收紧,对利率敏感的银行、不动产和基础设施类股票都会有很大影响。中期的美元会不会反弹市场风云真是变幻莫测,永远都让人头晕目眩。随着次贷危机的深化,全球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国际金融市场已悄然生变。毫无疑问,对于全球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走向最为敏感的就是美元,美元的走势是全球资金流向的重要风向标。在过去的时间里,受到美国疲软的经济以及美联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美元一直呈现不断走低的态势。不过,现在这种状况正在发生变化。而绕过阴谋论的审视角度,美元已经踏上了中期反弹的道路。伴随着美元急升,商品价格暴跌,全球金融市场一片萧瑟。尽管美国经济大幅降温早在市场预期之中,但日本、欧元区以及一些之前被看好的新兴经济体,也都公布经济增长罕见放缓甚至是多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这着实让上半年急速上涨的商品市场措手不及,不得不以暴跌的价格走势来迎接可能将至的全球经济需求的大幅减少。
难道引领全球通胀的商品价格真的就此止步,200美元的原油、10000美元的伦铜、2000美元的黄金就此宣告只会是神话?一直被全球通胀压制的全球股市就此开始走牛?要想弄清楚商品市场和全球股市的走向,我们首先必须分析清楚美元中期反弹趋势是否已经确立。
自美元突然持续走强以来,创下8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对欧元),涨幅接近2%。美元指数出现了连续11个交易日的上涨,创下8个月以来最高收盘价77.26,但当美元指数再创新高77.41的新高的时候,欧元对美元也跌至半年来低点,欧元对美元报1.48附近,而还曾突破1.6。英镑对美元则连跌11天,在跌至近两年低点的同时,也创下至少37年来最长连续下跌纪录。
对于美元的长期走势,通常认为瑞士信贷陶冬先生的“七年之痒”论比较有说服力。自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美元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美元几乎每隔7年就会有一轮大涨大跌。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美元的上一轮顶部出现在2001年底到2002年初,按此推算,美元再次大反弹的可能性完仝存在。但同时我们也该注意到,尽管美国的贸易赤字曾经因为出口额仓出近四年半来最大涨幅,而使贸易逆差缩减4.1%,至567.7亿美元,但是财政赤字仍在1028亿美元的高位,同比上升182%。贸易与财政双赤字唤起投资者对美国经济的关注及担忧。所以,整体来看,美元的强劲反弹,是在美国巨额“双赤字”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背景下出现的,这一基本面不改变,决定了美元仍会不断地下跌,当前的反弹或许只是美元不断贬值中的插曲。
从长期角度来看,影响美元走势的最重要因素,就是美国的相对国力和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美国经济占全球CDP份额不断下降,并导致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持续削弱的基本判断下,美元汇率长期走软将是一个确定性趋势。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美元仍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其地位下滑的过程仍会相当漫长。
不过就中期走势而言,有两种情况会促使美元走强:其一,当经济衰退时,金融市场出现较大动荡,美元会凸显其重要储备货币的避险功能;其二,在经济繁荣之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美国生产率提升,政府赤字下降,利率走高,也会促使美元上涨。
近期来看,美元指数大幅反弹的主要触发因素,在于市场风险偏好转变以及美国经济数据出现好转。一方面,美元占世界各国新增储备的比例一路下滑,空出的份额很大一部分落人欧元的口袋。并且由于中东以及欧盟区爆发主权信任危机,尤其在希腊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之后,市场风险偏好受挫,避险资金又重新回流美元。随后英国公布低于预期的零售额数据,对欧元区经济的担忧,也给了投资者买进美元的一个基本面理由;另一方面,迓期美国超预期的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对美国经济的乐观评估,也在推动美元上涨。
在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进入到再平衡阶段的大背景之下,美国重振制造业刺激出口也不具过多悬念。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再平衡作为一个长期过程才刚刚开始,未来美国贸易逆差不断缩小不仅可以经从2008年的约700亿美元快速下降到当前的约400亿美元,美元的国际供给正在不断减少。除此之外,随着美国经济的日益好转,美联储货币扩张力度将减弱,刺激性政策也将逐渐退出,美国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是一个确定的趋势。总体来看,未来中期阶段内,无论国际还是国内角度,美元的供给都在不断减少。
不过美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很强大的,美元一旦走强,就可能会导致全球金融市场都发生显著调整,其中的重要影响机制就是利差交易的平仓。美国接近于零的利率水平,一直都在刺激投资者以成本较低的美元作为融资货币购买高收益货币以及其他风险较高的资产,这就致使几乎每一种非美元的储备货币在短期内已经都被过度买人,进行美元的空头回补,这毫无疑问会给美元中期走势带来了提振。而受到市场风险偏好转变和美国经济预期好转的双重因素影响,这些投资者如今正在解除这些头寸。
另外,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金融市场的活动停滞,美联储高举凯恩斯大旗,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改变了市场预期,同时也带动了美元的猛烈下跌。而就在美国经济度过冰冷的寒夜,政府逐步寻找刺激政策退出的合适时点以及途径之时,美联储则开始高调呐喊“强势美元”——没有强势美无,如何填补美联储退出后的资金缺门?当然,这是站在阴谋论的角度来支持美元中期走强的判断。
不过总体来讲,全球通胀的形势是不能因为商品市场的暂时性回调,而断言物价上行压力不复存在。实际上,这一轮全球性通胀的深层次原因,是10多年来经济全球化和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矛盾未能彻底解决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表现。简单讲,预见,并且也具有相当的持续性。事实上,美国月度商品贸易赤字已是全球化因素和美元因素。这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纯粹由石油供给短缺引起的全球物价上涨原因不完全相同。在全球化红利濒临终结、美元中期反转趋势并未确立的情况下,全球通胀也就不可能就此消失。商品牛市的格局也更不会因为美元的偶然反弹而出现大逆转。目前,美国政界和学术界甚是担忧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尽管美国劳工部报告显示,因能源成本飙升已经累计包括汽车、处方药和资本设备在内的其他产品价格。PPI年率上升9.8%,意外刷新27年最高;CPI年率大增5.6%,远高于美联储1.5%~2%的目标上限。但是,对经济前景的担忧让美联储难以果断加息。
所以,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美元短期内仍将维持下跌趋势,中期趋势还很难说已完全确立,其后续走势则更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新兴市场的未雨绸缪
进入2010年,全球主要的经济体刺激政策都有可能退出,有人称之为“退出年”,届时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将面临较大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热钱将何去何从?会从新兴经济体大举撤出吗?新兴市场或许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从大体上讲,新兴市场在2010年继续受到国际资金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