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07100000017

第17章 佛教诸神(3)

九华山位于皖南,方圆百公里,最高海拔千米以上,有九峰,称九子山,状如莲花,故称九华山。传说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说法道场。据说唐玄宗时有新罗国(今朝鲜)僧人金乔觉泛舟来到中土,在九华山潜心修行。后来得到本地闵姓山主的捐助,修建佛寺,开辟道场。闵姓山主及其子道明亦先后随他出家。闵山主之子先其父出家,后闵山主出家时,反而拜其子闵道明为师。数十年后,金乔觉坐化去世,而肉身不坏,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与普陀、五台、峨眉齐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每年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诞辰之日,各地前来朝拜的佛教徒络绎不绝。

(三)罗汉

十大弟子

佛祖释迦牟尼佛有十大弟子,他们是:一、大迦叶(头陀第一);二、舍利弗(智慧第一);三、目连(神通第一);四、须菩提(解空第一);五、富楼那(说法第一);六、迦旃延(议论第一);七、阿那律(天眼第一);八、优波离(持律第一);九、阿难(多闻第一);十、罗睺罗(密行第一)。

这十大弟子都是释迦牟尼亲传,他们都亲耳听闻佛陀言教而成为觉悟者,因而都是“声闻”,他们又都获得了阿罗汉果,因而又都是“罗汉”。

罗汉,又称阿罗汉。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而在大乘佛教中则低于佛、菩萨。佛教认为,获得罗汉这一果位,就可以熄灭一切烦恼,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受所谓“生死轮回”之苦。获得阿罗汉果位的人,即为罗汉,可以受到人、天的供养。

十八罗汉

阿罗汉,意为杀贼、应供、不生。在早期佛教中,阿罗汉与佛果无别,但大乘佛教兴起后,将阿罗汉贬低,视为小乘的最高果位而已。其上还有菩萨和佛陀的果位。

罗汉一般不单独供奉,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出现,罗汉造像的共同特征是光头、既无发髻,又不戴帽,一副出家和尚的形象。

十八罗汉是佛陀入灭后,受佛嘱咐住在世间护持佛法的十六大罗汉。十六罗汉从五世纪后期,受到中国众徒广泛的崇拜,并成为佛教艺术重要的创作体裁。唐末至宋初由十六尊罗汉发展成十八尊罗汉流行中国。

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口罗惰阇(长眉罗汉);

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喜庆罗汉):

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惰阇(举钵罗汉);

第四尊者名苏频陀(托塔罗汉);

第五尊者名诺距罗(静坐罗汉);

第六尊者名跋陀罗(过江罗汉);

第七尊者名迦哩迦(骑象罗汉);

第八尊者名伐阇罗弗多罗(笑狮罗汉);

第九尊者名戍博迦(开心罗汉);

第十尊者名半托迦(探手罗汉);

第十一尊者名罗睺罗(密行第一,见十大弟子);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挖耳罗汉);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布袋罗汉);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芭蕉罗汉);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长眉罗汉);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看门罗汉);

如是十六大阿罗汉。后来又增加二位,成为流行的十八罗汉。这后两位,乾隆皇帝把第十七罗汉定为降龙罗汉(迦叶尊者),第十八是伏虎罗汉(弥勒尊者)。

五百罗汉

五百罗汉据说是由十八罗汉繁衍而成,在中国的不少名寺宝刹中都能见到五百罗汉群。关于五百罗汉的来历,佛经中有的说他们是跟随释迦牟尼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有的说他们是第一次结集三藏或第四次结集三藏的五百比丘(和尚)。再有一说他们是佛祖感召的五百强盗,放下屠刀而成罗汉的,在宣扬佛教的感召力。

阿若侨陈如尊者,为“五百罗汉”第一位。

尊者最初乃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太子出家求道之时,他与其他四位侍从亲伴太子在林中苦行修道。后见太子废苦行,遂与其他四人离去。佛陀成道后,访其五人于鹿野苑。五人见其来也,初以其退失净行,相约勿为礼:佛至,不觉肃然致敬。

佛告以“我即是佛,具一切智,寂静无漏,心得自在。沁等须来,当示汝法,教授于汝。汝应听说,如说修行,即于现身得证诸漏。”五人乃执弟子礼,即所谓五比丘是也。五比丘以佛之舍苦行为疑,佛乃进而教之日:“有二种障,一者:心着欲境而不能离,是非解脱之因。二者:不正思维,自苦其身而求出离,永无解脱。离此二边,乃为中道,精勤修习,能至涅。”此中道云者,即八正道,为佛教精义所在;自利、利他,悉应于此中求之。闻法已,阿若侨陈如首先悟入正法。

细观中国寺庙的五百罗汉,满不是那么会事。三教九流,各阶层的人都有。他们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组成了这一栩栩如生的群体。罗汉堂时,每一则塑像,最初大概都伴随着一则民间故事,生活气息很浓,跟印度的那些阿罗汉大不一样。

以昆明筇竹寺的五百罗汉塑像为例。这些塑像分布在大雄宝殿内壁两侧和天台来阁、梵音两厢。根据“佛法平等”的宗教,罗汉们都不是死死板板的远离世间的神,而个个都具普通人特点。有扶售果的果农,也有手捧鲜果的买者;有神情专注交谈的长者;有俯图卷的文人。表情有威猛、温厚、憨直、狡黠、天真、固执、诙谐……各不相同。五蕴罗汉身上还爬着五个小孩,顽皮可爱。有的吸收了古代神话的夸张手法,如长寿揽月,长脚过海、长眉长寿、多目佛心、骑龙驾凤等等。

塑造这五罗汉的民间艺术家叫黎广修,生活于清末,家传技艺,本人有文化,又研读过佛学,四川合州(今合川县)人,早年曾在四川塑过五百罗汉像。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接受筇竹寺主持梦佛和尚约请,带了五六名弟子,历时七年,终于完成,此黎广修已是中年。现存的五百罗汉像,可算他留下的代表作,也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精品之一。他还有大胆的创造,将自己、弟子们及梦佛和尚的塑像都列入五百罗汉之中。筇竹寺堂柱上有一楹联,上联是: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籙。下联是: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至今仍保留。

清王朝的康熙和乾隆二帝信仰佛教,在清帝中更有作为,于是便被请进了罗汉群。宝光寺的第295位“阇夜多”罗汉酷似康熙,第360“直福德”罗汉,酷似乾隆。乾隆还在位时,便在碧云寺当了第414位“破邪者”罗汉。这些罗汉与众罗汉不同的明显特点,不但帝王装扮,而且造像亦似本人。

至今保存完好的罗汉堂,除筇竹寺之外,还有四川新都的宝光寺、武汉的归元寺、上海的龙华寺、苏州的西园寺、北京的碧云寺。四川乐山的乌龙寺,经“文革”的浩劫以后,五百罗汉像重新修复一新。

济公

宋代的高僧,俗名李心远,台州(今浙江临海境内)人。初于杭州灵隐寺出家,后移居净慈寺。出家后法名“道济”。道济不守戒律,常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行为举止癫狂放荡,因此被人们称为“济颠僧”。灵隐寺对面飞来峰的洞穴中,至今留有“济公床”、“济公桌”,相传济公常偷偷躲到这里烧狗肉吃,喝醉了酒就在石床上呼呼大睡。

在民间传说中,济公是个专管人间不平,又神通广大的传奇人物。他惩治嘲弄贪官污吏,路见不平一定要拔刀相助。而他的行动又常常以嬉笑怒骂、幽默逗趣的形式出现,百姓们尊称他为“济公”、“济公活佛”。

由于济公不大遵守“戒律”,所以他常常站在过道里或者坐在房梁上,从不排在罗汉们的队伍中。济公身穿破僧衣,手拿一把破扇,面部表情十分生动,从三个角度欣赏竟有三种不同的表情:从左看满脸笑容,叫做“春风满面”;从右看满脸愁容,叫做“愁眉苦脸”;从正面看更有意思,半边脸哭半边脸笑,正所谓“半嗔半喜”,“哭笑不得”,“啼笑皆非”。

佛教传说将他描绘为很有预知能力、很有悟性的和尚,常常能为寺院募化大量资财;民间则将他描绘为善于与贪官污吏作斗争,为民伸张正义,很有侠义之气的和尚。因此连他的喝酒吃肉,也被形容为行事之前必不可少的程序,缺此便无法办成事。即使是宗教思想很浓厚的传说,他的疯颠之中亦隐含了某种哲理。有的故事说,当佛殿为施主办斋供时,他却杂于僧众之内唱山歌、吃肉,引起监寺愤怒,他却笑道:“你道我佛庄严,难道我济颠不庄严?只怕我这臭皮囊,比土木(指泥塑木雕佛菩萨)还庄严许多!”未将那些无生命的偶像放在眼里。他逝世前,信口作的颂,其中有:“况真不真,假不假,世法难看,且酸的酸,咸的咸,人情已厌。梦醒了,虽一刻也难留,看破了,纵百年亦有限。”真的在蒲团上坐化了。

至今杭州民间还流传济颠的预知能力万分准确,凡对众人不利的事,他就提前告诉,因此大家非常喜欢这位打哈哈的疯颠和尚。一日,他预知峨眉山有座会飞的小山峰,将飞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他竭尽全力动员村民搬家,人们误以为这和尚又在打哈哈,没人理会。济颠情急生智,拦住了一顶花轿,将新娘子背起便跑,一气跑了十几里路。和尚抢亲,太新鲜,男女老少全都跟在背后看热闹。不料,天昏地暗,一座小山不偏不倚把村庄压在底下了。此时,大家才恍然大悟,济颠救了大家。这座山便是“飞来峰”。此类救人于危难的故事比较多,故此济颠在民间很有人缘,被尊为“济公”。

传说济公已证得阿罗汉果,是降龙罗汉的化身。常常以神通示化众人,救人于苦难。

疯僧

在众多阿罗汉中有两位特殊的人物,一是济公,另外一位就是疯僧。他手拿敝帚,身黑如墨。疯僧是南宋初期的一位颇有胆识的和尚,又叫风波和尚,他以“扫秦”事迹而名垂青史。

相传当年奸相秦桧一心要诬害爱国忠将岳飞,就到灵隐寺来求签。在走廊里碰到了风波和尚,和尚大笑道:“曹操也是一世之雄,可今天他哪去了?”秦桧听了暗自一惊。和尚对他说:“天理昭彰,善恶有报,相公身为宰相为何想加害国家栋梁?”风波和尚据理陈词,对秦桧晓以大义,尽述不能加害岳飞的道理。但奸贼哪里肯听,和尚见他天良丧尽,不由得勃然大怒,随手用破扫帚照着秦桧的脸没头没脑地扫了过去,然后扬长而去,瞬息踪迹全无。秦桧则被扫得丧魂落魄半天才清醒过来,狼狈而逃。这就是著名的“疯僧扫秦”的故事。

疯僧与济颠常被同时供奉,一疯一癫相映成趣。疯僧右手拿着破扫帚,左手拿着吹火筒,蓬头垢面,鹑衣百结,口歪眼斜,手残脚破,但两眼却炯炯有神。疯僧以自己的功德证得了阿罗汉果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争相传颂的一位高僧。

(四)佛教高僧

菩提达摩

少林寺位于河南嵩山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1500年前的北魏年间,印度高僧菩提达摩在此首创禅宗。达摩便被尊为初祖,少林寺也成为禅宗祖庭。唐初,少林和尚佐唐太宗开国有功,此后寺僧常习拳术,形成著称于世的少林派拳术。寺内的达摩亭(又称立雪亭)和寺西北的初祖庵都是为纪念达摩师祖而建。

菩提达摩,中国禅宗初祖。南天竺婆罗门人,原名菩提多罗,是南天竺香玉王的第三子。禅宗二十七至祖般若多罗到该国传法,菩提多罗从他学法,很得般若多罗的赏识,就给他改名为达摩,意译为道法,是达摩已通达到法的意思。达摩从般若大师学习大乘佛教教义,按时壁观养性从不懈怠,功成后般若大师叫他出外度人。

梁武帝年间,达摩到达中国南方广州。梁武帝闻其名,迎入金陵,但观念不相契合,达摩悄然北上。途经北江,没有渡江的工具,遂将一束苇草置于江面,足踏而渡。后至北魏,所到之处,以禅法教人。游嵩山少林寺,在那儿独自修习禅定,时人称为壁观婆罗门。达摩在少林寺后山上找到一个天然石洞,便在洞中“九年面壁而坐,终日默然”。这就是著名的“达摩面壁洞”。相传因达摩面壁时间长久,面影身形摄入石中,衣褶仿佛全有,故名“面壁石”又叫“影石”。

当时有位僧人博览群书,慕达摩之名,自断手臂求法。达摩尊者被他的精诚感动,遂传法于他,并帮他改名慧可。经九年,达摩尊者欲归天竺,临走时,传慧可禅宗之要义,授《楞迦经》四卷。达摩在洞中面壁九年,少林寺内僧众全成了他的门徒。

僧徒们便把他请进寺内,达摩成为跋陀之后的少林寺第二代方丈。

达摩的面壁禅定对中国佛教影响很大,人们把达摩提倡的禅定静虑,消除杂念,顿悟成佛的学佛方法称为禅学,他所开创的这一中国佛教宗派即称为禅宗。过不多久,达摩圆寂(归天),葬于熊耳山上林寺。3年后,有人在葱岭遇见达摩手拿着一只靴子,向西方而行。达摩的事迹,随着禅宗的发展,渐趋神异,并成为中国画家所爱的画题。在通俗侠义小说中,菩提达摩也成了少林武功的创始者。

六祖慧能

慧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祖籍范阳(北京城西南)。惠能,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相传慧能到湖北黄梅参拜弘忍大师学法。慧能初见弘忍,弘忍便问他:“你是哪里人?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说:“弟子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他,只求作佛。”弘忍听了仍随口说:“你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这才使弘忍微微吃惊。

弘忍安排慧能随众劳动,慧能乐于从命,干得欢快。当时弘忍的徒众有七百人。在慧能入寺八个月之后,弘忍命各人呈上一首偈语,这实际上是一场考试,他要选择继承人。但慧能没资格参加,因为他只是干杂事的。

同类推荐
  • 浪漫要学法国人

    浪漫要学法国人

    本书主要从法国的美食、服装用品、文化、艺术等方面介绍了法国人浪漫的生活、工作方式。
  •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春联对联大观(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以下九种对联类型:对联基础、春节对联、节日对联、婚嫁对联、贺寿对联、丧葬挽联、居家对联等。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根系文化情共筑中国梦

    本书介绍了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前身为宁夏话剧团从上世纪60年代的鼎盛时期,到80年代的落寞,在90年代通过锐意改革走出困境的经历。
  •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祝酒辞与红白喜事致辞金典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祝酒辞。通过从酒的起源到祝酒辞的兴起、发展、演变,乃至最后成型,对祝酒辞进行了全方位阐述,希望读者了解祝酒辞的“前世今生”,并对酒文化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此外,还遴选出数百例题材丰富的祝酒实例。下篇为红白喜事致辞。书中对红白喜事的礼俗和红白喜事致辞的特色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同样选取了诸如婚礼、生日、节日、会议、商务庆典、送行、就职、升迁、升学、乔迁等多种不同场景的案例供参考。本书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实用性。“一杯美酒,笑迎五湖四海宾客;一本奇书,恭奉千秋万代读者。”
热门推荐
  • 异世茶师

    异世茶师

    叶子说:自身的命理不可违,但也不意味着认命!一边是暗界荼城王族,一边是在人界暗生的情意。身负维护空间和平的使命,究竟能不能强大到使命与情意双收?
  • 千戟雪

    千戟雪

    千玄难言,海冥有泪。婳之衿兮,南雁成双。流落在外的千玄,重回异界,血路难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修灵,炼器,炼丹,契约。天赋异禀,谁挡我路?
  • 选夫有道

    选夫有道

    要我去做皇后,只为季家的地宫图?不!我的幸福我做主!皇上是什么东西?听说除了帅啥也没有!还不如王爷这支潜力股!我季如嫣美貌和智慧兼备,还有富可敌国的宝藏!我的夫婿得是全天下对我最好的人……我得亲自去看看我的未来夫婿是不是值得我嫁,我得亲自去挑一个天下最好的男人……考察爱情的路就此一去不复返啊~
  • 摄政王,太后有喜啦!

    摄政王,太后有喜啦!

    金牌女侦探一朝穿成草包公主,和亲途中遭人暗算!清白被毁,性命堪忧,好不容易混进皇宫,可皇帝却连夜暴毙!渣男竟然让自己殉葬祭天!恶毒嫔妃落井下石!尼玛,还是一切靠自己!斗渣之路乐无穷,但无耻渣男竟然是夺走自己清白的“山贼头目”!暖男掌教竟然为了自己暗中谋反!战神王爷竟然说非卿不可!满脑子都是自由的太后娘娘,很想说!你们看我哪一点,我改就是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贱钟情

    一贱钟情

    浪漫温馨的灯光,悠扬悦耳的琴声,英俊温柔的男伴……这一切,在周陌的眼里都不如眼前的鲍汁蟹黄包来得美味!卓景阡将手中的戒指盒往前轻轻一推。“呵”不用看也知道里面装着什么,周陌抬头轻蔑的望着卓景阡,“这次又想用什么表达你那至死不渝的真心?烟花?玫瑰?还是跑车?可惜这些把戏你都用过了。你不是独身主义吗?单着多好啊!”“陌陌,以前是我一时口快,以后再慢慢惩罚好吗?嫁给我吧!”周陌笑笑,立场坚定,“不!”这个答案也在卓景阡的意料之中,叹了一口气,“乖,不要胡闹,我帮你把戒指带上。”“我偏不戴,你奈我何?”“周陌,”卓景脸色冷了下来,“你这是在逼我出绝招吗?”
  • 三公主之恋

    三公主之恋

    【。。。我开了好多的文,另外在次说一下,舞玥的第二篇文爱你我无怨无悔已经弃文了,这篇文是为了弥补的】
  • 神幻之剑

    神幻之剑

    经过时空的大转换后,身为学生的他,变成了一位剑客......在新的世界,他又能做些什么,是独霸一方,还是......
  • 穿越之剧中戏

    穿越之剧中戏

    炼毒于掌弄蛊于怀的方小远为了兑换一纸高金额的彩票,被车给撞了,穿越到了自家小说中。穿越就穿越了吧,她没啥好说的,但是!为什么剧本不对?!剧本不对就剧本不对吧,没啥关系!但是!这个病蔫蔫的雄性动物是什么?!这个不能忍!绝对不能忍!于是方小远携刀挑战三无挂名王爷!某人微微一笑,亮出尖锐的小刀外加一叠银票——方小远缴械投降:“大爷慢走!”附带短时间哈巴狗模式!
  • 终末讨伐

    终末讨伐

    公元2020年,地球出现新的物种,在人们的不以为然之下,世界末日已经悄然来临。人造武器,黑化魔兽,战争一触即发。
  • 异次元:灵狐小姐,你给我站住

    异次元:灵狐小姐,你给我站住

    你给我一个绚烂的秘密,沉睡在仲夏夜里的美丽梦境中。因为陷害,让慕槿绒的生命从无限变成了有限,本已看淡了生死,想要逍遥快活的过几年,突然有了他的出现,让她的生活从此五彩缤纷。慕槿绒突然害怕死亡,只是因为没有了他的存在。她发现自己已经爱上了他,却又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一直徘徊在爱与不爱间。最后谁又成为了谁的救赎......“慕槿绒,你给我站住!”“你别想再从我身边离开了,永远也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