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春风吹拂,柳条浮动,新生的野草、麦苗,绿油油一片。
将军终于踏进了这片土地。
村庄里,燃烧后的房屋有的还散发着缕缕青烟,沾血的兵器、风干的血、断臂残腿,甚至头颅、躯干,不时闯入将军的眼帘。昨天,这里经历了一场最残酷的厮杀。
将军清楚,叛军虽然被全部消灭,但叛军的影响在这里根深蒂固,老百姓中反对将军甚至欲与将军同归于尽的不在少数。将军决不能掉以轻心。
将军来到一座院落前。一个妇人,弯着腰,一手抱婴儿,一手捡地上的柴草。将军刚跨进院门,身边的枪响了,妇人一头栽倒。将军转头厌恶地看着开枪的卫兵,卫兵弯腰从妇人的柴草里拿出了一把冲锋枪。将军闭上眼,叹口气,命令将婴儿送回营中,好生养育。
将军穿过了村庄。他精明的卫兵开了五次枪,五人毙命。将军的眉头很凝重。
一个破败的院前,将军饿了,蹲下身,拿出面包,慢慢吃起来。
一会儿,将军站起身,拍拍身上的面包屑,往回走去。当将军回头看见刚才吃面包的地方蹲着一个小女孩的时候,站住了。小女孩正仔细地捡拾着地上的面包屑,每捡一次,就小心地放到嘴里。看得出,小女孩为能吃上面包屑而兴奋。
将军拿出两块面包向小女孩走去,卫兵赶紧拦住。将军愤怒地推开卫兵。
将军来到小女孩身边。小女孩的手伸向裤袋的同时,卫兵的枪也瞄了过去。将军扑身护住小女孩,将面包塞进她的手里。将军对卫兵说:“谁要是再让我听到枪声,我就毙了谁!”将军的语气是那样的坚定。
将军抱着小女孩,问什么名字,几岁了?小女孩吃着面包,高兴地回答着。将军问小女孩会不会玩“将军骑马”?小女孩睁着惊恐的眼睛,摇摇头。将军笑了,说:“你真是大笨蛋,我们家莹莹和你一样大,一样漂亮,早就会‘将军骑马’了。”小女孩露出羞涩的样子。将军摸着她的头说:“不会玩,叔叔这就来教你。”
卫兵抱住将军,哀求将军不能这样做,提醒将军别忘了这是什么地方,都是什么样的人。将军却命令卫兵后退五十步。
将军伏下高大的身子,一手落地,另一只手将小女孩扶上自己的背。将军慢慢爬动着,小女孩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将军径直爬到墙边,头抵着墙,撞一下,退回来,再撞。小女孩连忙说:“别撞了,叔叔,疼!”将军这才侧过头,竖过一只耳朵,说:“大马是瞎子,你不帮大马转弯,它知道往哪儿转呀?要是我们家莹莹,早就揪着大马的耳朵转弯啦。”小女孩一听,兴奋地揪起将军的耳朵,发着“驾!驾!”的吆喝声,忽左忽右地驰骋起来。
一会儿,只见将军胳膊肘慢慢弯下,拄地,头一耷拉,不动了。小女孩吃惊地问:“叔叔,累了?歇会儿吧。”小女孩就要下“马”。将军“呼噜、呼噜”两声,笑着说:“大马是懒东西,你不用鞭子抽打,大马就睡懒觉咯。”小女孩高兴地“哦”一声,骑在将军背上,眼睛向四周寻找着可作鞭子的东西。忽然,小女孩浑身一激灵,接着,以迅雷之势掏出裤袋里那把雪亮的匕首,对准将军的背心,狠狠地插了进去。
将军没有叫,只是快速翻过身,赶在卫兵的枪响前将小女孩紧紧搂在怀里。
卫兵哭叫着:“将军,杀了她!杀了她!”
“听着,谁也不许……伤害她。”将军的脸紧紧地贴着小女孩的脸,微笑着,“你……你和我们家莹莹……一样大,一样聪明,这么快就……会骑大马了。不过,你……比莹莹……勇敢,你是……不……不怕死……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