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那年暑假,因为中考成绩不理想,我面临着复读和谋生的选择。父亲的意思是复读,我心里却暗暗羡慕起村里那几个年龄相仿的外出打工孩子——他们能花上自己挣的钱,能买自己喜欢的衣服,甚至有的都交上了女朋友。父亲知道我的心思,但没有说。
那段时间,父亲在五里外的一个工地上做瓦匠活,每天靠一辆除铃铛不响其他都响的破旧自行车早出晚归。
那天早晨,我从同学家回来,路过父亲的工地,父亲说:“我的活正忙,你帮我拎拎灰桶吧。”看着父亲满身的疲惫,我不好拒绝。
这一天,父亲在我的帮助下,早早地结束了他的活。回来时,父亲的一位工友因为不回家,将自行车借给我。我和父亲一人骑一辆车,赶往回家的路。
这条路是早年用石头和沙子铺的,沙子已被雨水冲刷掉,只剩下菱角尖一样的石头,突兀着,自行车根本无法骑过。倒是路的两侧,因为行人走过的缘故,相比中间,要平整而光滑许多。为了说话的方便,父亲走左侧的路,我走右侧的路——那时乡间很少有机动车,人们基本上是不分左行右行的。
金黄的阳光铺在路面上,很美,可我却渐渐觉得吃力了,而父亲呢,依旧那样的轻松。我纳闷:骑车这方面,我不应该输给父亲的。这样想着,低头一看自己车前的路,虽然的确比中间的路面好得多,但还是凹凸不平。我又转眼看向父亲那边,才发现父亲那边的路要平整得多了,在阳光的照耀下,还发着闪闪的金光——原来是这样!我心里暗暗嘲笑起父亲的自私。
我说:“爸,你那边的路怎么比我这边平呢?”
“是吗?”父亲说着就看看我这边的路,又看看自己那边的路,想说什么却没有说。见我诡秘地笑着他,父亲仿佛意识到我已经发现了他内心的“小”,说:“那我们换一边吧。”
于是我们互换了路。
可是我依然很吃力,甚至觉得比刚才更吃力。于是再看看脚下的路——根本不是我刚才看到的那样平整,更没有闪闪金光,而是凹凸不平。我又看向父亲那边,真是奇怪了,我刚才走在上面时是那样的不平,现在却一下子又变得平整起来了,而且也闪起了金光!
难道是父亲真的太自私?——他明知这段路的左侧不如右侧了,才故意与我调换的?
我已经气喘吁吁了——此时,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是这一天的劳动给我带来的疲乏,而是依然一味地在路上找原因。我又下了车,推车到父亲那边。父亲微笑着说:“莫非我这边的路又变好了?”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点点头。
我和父亲又换回了位置。
走了不多远,父亲说:“你再看看,是不是我这边的路又比你的路好了?”
我没有看,因为我一走上右侧的路就发现它突然又不如左侧的路了。我的脸红了。
父亲说:“很多人都有一个特点: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我骑车刚走这条路的时候,不论走哪侧,都觉得不如另一侧。我是在多次换来换去后才发现,其实两侧的路都一样。之所以老觉得自己这一侧不好,是因为距离近,看得真切,自然就凹凸不平了;而看别人的路呢,因为距离相对远了些,一些坑坑洼洼就看不到,因此看到的自然都是平的。”父亲认真地对我说,“你到底要走哪条路?得靠自己,而不能被别人的路所迷惑!”
我坚定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