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8800000042

第42章 大杂院里办婚宴

北京的大杂院不同于原四合院那种一家(或一个家族)一户的居住形式。大杂院内一般居住着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民族的人们。实际上,自解放后,特别是“文革”中,老北京更多的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我原住在位于现在北京站口的一条胡同(已于20年前拆迁)里,胡同里大杂院很多,我所住的院也住着8户人家。

俗话说:“锅碗难免碰铲勺”。一家人都难免有争吵,大杂院的住户间出现各种矛盾也不足为怪。但是,共同的风俗和人生中共有的大事,往往是化解邻里之间矛盾、促进和谐、消除隔阂的纽带。“婚宴”,便是最典型的有利契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当时习俗等原因,人们的婚礼、婚宴很少在饭店举办,大杂院经常成为举行婚礼和设宴的场所。老北京大杂院里的人们对结婚大事非常重视,谁家儿子娶媳妇或聘闺女,不论生活条件如何,都要摆上几桌宴席招待亲友。届时,即便有过矛盾的住户也会不计前嫌送礼致贺,借此缓和矛盾,所以那时的“婚宴”也是解决邻里之间隔阂的有利契机。

大杂院内的人们和现在楼房里的人家不一样,每天进出院抬头不见低头见,谁家办喜事,都像自家办事一样。那时,大杂院住户多,院内非常拥挤,如果有一家要办喜事,大家便主动腾地方,如把各家的自行车主动存放到邻院,把院子里的东西尽量搬进屋内,孩子多的人家当天把孩子打发到亲戚家等。办事时,全院各家的桌椅板凳几乎都集中起来,把比较宽敞些的屋子腾出作为办事人家接待亲友的客厅,就连餐具也从各家借来共用,开宴时,屋里屋外都坐满了人,红红火火,热闹非常。

1981年国庆节,我弟弟结婚时就举行了一场大杂院里的“婚宴”。我们院子里的8户人家在我弟弟举行婚礼的前几天,便帮我们张罗,其中有一家把自己的厨房腾出来供放婚宴物品。当时许多人家还没有电冰箱,而且电冰箱似乎当时还没有进入市场。所以,那三面通风的院内厨房,放进鱼、肉、菜等,尽管天气较热,但一半天还不会坏。而且那时候,胡同里养猫的住户极少,养狗的根本没有,因此不用担心鱼呀肉呀的被猫狗叼去。

结婚当日,我家在院里和各屋共摆了十几桌。当时请的厨师是我父亲的老朋友刘师傅,他是老北京一位有名的厨师,那时已70多岁了。看过斯琴高娃、张丰毅主演的电影《骆驼祥子》的人们可能记得,在给刘四爷做寿的一场戏中有个老师傅切菜的镜头,那位老师傅便是他。刘师傅来我家时挑着两个木箱子,里面装着做饭用的锅和碗、盘、勺等餐具。我弟弟结婚前一天,刘师傅便带着徒弟来做准备工作了,砌炉灶、备菜等。一位年轻的师傅砌灶非常麻利,不一会儿便在院中砌成一座炉灶。备菜的师傅也非常利索,将鱼、肉等切的切、煎的煎、炸的炸,老话管这叫“落定”。婚礼当天,其他的师傅基本就是打下手的配角,就看刘师傅大显身手。那天,每桌凉热菜共十几个,整个“婚宴”热热闹闹,圆圆满满,办得非常体面。这里应该佩服我父母的慷慨和远见,提前购买了比刘师傅要求的量几乎多一倍的菜。这是由于刘师傅菜做得太好吃了,即使每个盘碗中的菜量都很大,不少桌的菜还是补充了二回,结果大家吃得非常满意,个个对刘师傅的技艺赞不绝口。

那天,我们家还准备了大量的酒,有啤酒及几样高档白酒。由于菜好,宴席上能喝酒的人基本都是“痛饮”,但是这些人素质确实高,整个婚宴没有一个喝醉或出“洋相”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大杂院内的住户大多已搬进高楼,人们的生活日新月异,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人们的婚礼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什么洋式婚礼、新式婚礼,各式各样。但不管是什么形式,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即婚宴都摆在了大饭店。大杂院内办婚宴已成为历史和人们的美好回忆。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皇室家庭教育

    中国历代帝王的育子心法,现代家庭教育的皇室培养秘笈。本书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揭开了皇室教育的神秘面纱,也为世人揭示了皇帝的另一面:他们不仅仅是不可一世的帝王,也是谆谆善诱的慈父。同时,也将古人的教育经验现代化,使其更具有指导性,使原来只在深宫大院的教育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
  • 大明公子爷

    大明公子爷

    阅尽圣人书,暮登天子堂,手持君王剑,身伴美娇娘,这里是大明公子风、流的时代,这里是莺歌燕舞堕落的时代。一个来自后世穿越者,憋屈的顶起了京城第一人渣的头衔,看他如何借用七斗庸才,四车废学,蒙混在大明贤才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娶娇妻,追表妹,不是很黄,却很牛叉。当昏官,斗才子,不是很屌,却很暴力。
  • 英雄与女人上

    英雄与女人上

    一个15岁继承王位的英雄却因为爱情缘故,四十五岁就退位,且把王位传给心爱的女人的儿子,并废掉了前太子,补料却被自己培养的接班人饿死在行宫之中。爱江山还是爱美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可是为了所爱的女人丧失江山和生命到底值不值?
  •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这本书,通过很多亲临印缅战场的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这场战争的进程。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然后用两个月时间占据了东南亚大片土地,切断滇缅公路,中国与外界连接的最后一条通道被卡断。1942年3月,中国十万远征军出国作战,然而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远征军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几个月后,大部分远征军回到国内,少部分撤往印度。一年后,中国重组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在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
热门推荐
  • 粉嫩皇后是神偷:皇上要淡定

    粉嫩皇后是神偷:皇上要淡定

    本神偷的宗旨:女人是用来疼的,男人是用来整的,宝贝是用来偷的,钱是用来骗的,人是用来差遣的,本大小姐穿越了当然要将这几个宗旨发扬光大发誓做一个绝色的优秀神偷。皇宫算什么、江湖算什么,谁富谁就是本小姐的目标!!什么??被本小姐光顾过的人都粘上来了?玩笑开大了一点吧,带着一大票人怎么去偷东西啊。就那一句话:姐是神偷,但是,姐不想玩偷心!!
  • 大世界小人物

    大世界小人物

    “小二,你累吗?”“累!”“那你为什么不躺下来休息休息?”“因为我怕我一躺下来,就再也起不来了......我要活下去......”
  • 月色撩人

    月色撩人

    她是青楼妓女,怜花楼中风靡天下的花魁;她是千金小姐,郦国丞相府中的二小姐;她是妖娆美妇,墨国将军府中的乖巧儿媳;她是个美娇娘,俊美痴儿口中的“月儿娘子”;她是皇上的妃子,雪月宫的主人;她只想守住小小的幸福,却在阴谋算计之中尝尽人间苦楚,至此,失了爱,绝了情,她将心冻结成冰。谁能来化解她的恨?谁可以再温暖她的心?
  • 我的男票是大将军

    我的男票是大将军

    小乔从来没想到她会遇到一个叫周瑜的人而且当她想转身的时候他还能在原地等他我的男票叫周瑜是个大将军,我喜欢叫他公瑾,他喜欢叫我乔婉
  • 江湖遥:惑乱武林

    江湖遥:惑乱武林

    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林;有武林的地方就有争夺。在这场争夺中,究竟,谁才是最终获胜者?颜如玉,一个动漫制作师,莫名穿越到了这场争夺中。天真的她以为她所爱之人是真心待她,所结交之人是真心朋友,但,最后她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假象,他们接近她,只是为了她手中的秘籍。在这场争夺中,她渐渐成长。最终,对于他是放手或是白首偕老?她也不知。因为,她心中已别无所求。
  • 系统大爆炸

    系统大爆炸

    穿越了,重生了,而且还是一个平行世界那么,按照正常的情况不是应该有一个金手指的吗?哈哈~超级作家系统~!!!嗯嗯~看来,注定是要让我成为一代文豪的节奏啊额??超级歌神系统?超级厨师系统?怎么回事?怎么会这么多?不是吧~!还有.......
  • 我的丈夫是警察

    我的丈夫是警察

    “她,还好吗。”坐在书桌前的男人点燃了一支烟。“唐小姐已经习惯了。”穿着执勤服的男人站在书桌旁,“不过,主人。既然您这么在意唐小姐,为什么还要这样做?您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了你……”男人吸了一口烟,望着吐出的烟圈,“叶勤,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办法吗。”叫叶勤的男人楞了一下:“不能了,主人。”“我爱她。”“只信她,只有她。”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紫冰帝国

    紫冰帝国

    一场破灭,铸就了一代传奇。这是一个镖行天下,转而征战天下的故事。
  • 纵横天莽

    纵横天莽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问谁能逍遥万世,纵横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