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97000000047

第47章 记(2)

由此可见,《太极图》以简驭繁,无论在天文上还是在人体内,都表现出知识的高度凝聚性,这在上古时期是难以想象的。只有这种综合性的整体知识模型,唯一有联系外星球的高级文明,才能找到一个较完满的解释。

7、《聊斋志异》是何时成书的

《聊斋志异》这部作品,使蒲松龄跻身于优秀文学家之林,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蒲松龄的巨作

蒲松龄一生在文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的创作遍用各种文体,有诗词、骈散文、戏曲、俚曲等等。

在研究《聊斋志异》的过程中,学者们对小说创作年代及成书年代这一问题发生了争论。最早提出《聊斋志异》成书年代的是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写到:“小说初刻,多有序跋可知成书年代及其撰人”鲁迅先生根据研究认为:《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应为“康熙十八年己未”。游国恩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中也持这一观点,认为《聊斋志异》“在蒲松龄四十岁左右已基本完成,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蒲松龄四十左右也就是在康熙十八年前后。

关于成书的疑问

但是随着对《聊斋志异》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蒲松龄亲手写定的半部手稿的发现,使人们对《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产生了怀疑。袁志硕先生认为:蒲松龄从康熙初年刚刚成年便开始记异事、撰狐狸故事。康熙十八年初次总结手稿,取名为《聊斋志异》,而真正的成书时间大约在康熙四十五年前后。《聊斋志异》的创作历程有四十年之久,在蒲松龄还没有最后搁笔之时,就已芳名远扬了。

学者观点

郑云波与袁志硕持同一观点,他们推断的主要根据是蒲松龄儿子的《祭父文》。郑云波认为,不管怎么解释,都不能说《聊斋志异》成书于作者四十岁前后。章培恒先生通过对《聊斋志异》原稿本与铸雪斋的手抄本进行了对校,认为该书全部成书应在康熙四十六年以后,其创作前后历经四十多年。

学者们对《聊斋志异》的成书时间各执己见,争论不休,这一问题成为文坛上的一个疑谜。

8、圣诞节的来历

全世界基督教徒的传统节日——圣诞节,如今已是许多国家和民族不可缺少的节日,而它的来历却至今难作定论。

耶稣诞生日

据《圣经》记载,在巴勒斯坦小城拿撒勒住着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少女,玛丽亚因受圣灵感应而怀孕,生下了一个孩子。

这位降生于耶路撒冷附近一座马棚里的小生命,即是基督教徒的救世主——耶稣。事隔三百多年,罗马教会规定:耶稣降生的这一天——12月25日为圣诞节。

需要指出的是,《圣经》里并未提到耶稣降生的具体日期,而罗马教会确定的圣诞日,又是在三百年之后。因此,圣诞节的来历,就让人难以确定了。

耶稣是否真有其人,本来一直有争议,因此这位因圣灵感应而降生于世的万物之主,他来到人间的时候就更难以确定了。

公元354年,一本拉丁文史料记载:“主于元年12月25日,月望,耶稣降生。”

而罗马教会将耶稣降生那天定为公元元年,这已是三百多年以后的事。在此这前,有关耶稣降生的日期并无文字记载。

学者的疑问

可见,12月25日这个圣诞日,其可信度使人产生了怀疑。

现今大多数学者认为,圣诞节很可能来自罗马帝国时期的传统节日——太阳神节。罗马人认为,从冬至开始,每天夜短昼长,太阳给人带来的温暖日益增多,使人享受阳光的恩赐,因此,太阳神节也就自然产生了。而且,与基督教颇为相似的密司拉教主神太阳神的诞辰日恰好是12月25日。

这是否是一种巧合呢?现在还无法确定。

四、科学探索

1、史前脑外科手术的千古之谜

19世纪60年代,美国外交家、人类学家斯奎尔在秘鲁发掘到一个石器时代人的头盖骨,它的上面有两条切割得非常精确的平行细沟槽,另有两条槽与其相交,四条沟槽围住那块完整的头骨,显然是曾被人打开过。于是,一宗史前的脑外科手术遗迹被发现了,这种开切的方法现在叫作环钻术。经最有权威的体质人类学家布洛卡博士实验,证实颅骨是远古那个人活着的时候被打开的。并断定切口周围的骨头有感染迹象,病人在开刀后大概只活了15天。

史前的手术

其后20年,从俄国的西部到大西洋沿岸的各处考古场,都发现了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人类施用环钻术做手术的证据。这些颅骨上的切口的形状和大小不尽相同,最多见的是圆形、椭圆形、菱形和四方`形。更令人惊讶的是,1936年在巴勒斯坦发现的两个开颅颅骨,上面的割锯方式竟与远隔重洋、在秘鲁所发现的那个完全一样。

杰出的古医生

史实证明,直到20世纪初,太平洋各岛国仍有人采用环钻术做手术。有鉴于此,人类学家向现代“石器时代”的钻脑医师提出几个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在这样做手术的过程中,医师是如何对付病人流血和减除其痛苦的呢?

原来,这些岛民和史前的钻脑医师一样,对人脑的功能一无所知,因此做起手术来毫无顾忌。他们看见有人因脑部受伤而昏迷,便想清理伤口和取出嵌入里面的颅骨碎片。他们认为痉挛、头痛、昏睡和抑郁症都是因为颅内存在有害的东西而引起的,必须把它们清理出来才能痊愈。当时做开颅手术非常普遍和经常,从6岁至60岁的男女都有,有一个颅骨上面竟被开有7个圆形切口。

但从术后颅骨切口愈合的例子看,石器时代的环钻术成功率非常高。据统计,波兰和捷克出土的一批颅骨,80%以上有愈合迹象。在美洲发现的颅骨上的214处环钻痕迹,近56%显示完全愈合,16%显示部分愈合。而在近现代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环钻手术的成功率充其量还超不过25%。

精密切割术

石器时代的人类是怎么进行这么精细切割的呢?经研究证明,实施这种手术时,最常见的办法似乎并不是锯开,而是沿着所要切开的直线或弧线,多次用压力刮削。手术时间一定很长,因为薄薄的石刀片如果受力太大,刀刃就会崩裂,并会在伤口内留下碎屑。现代外科手术靠麻醉剂来减轻病人的疼痛,靠抗菌素来预防感染。而从石器时代这些病人的生存率来看,史前人类较现代人在忍痛和抗菌方面的能力要强得多,感染的迹象极为罕见。另外,人类学家还发现了原始人类用植物制成的止痛剂和各种草药,这些也有镇痛的效能。

在俄罗斯西瓦湖附近,人们掘出了一个距今4000年前的女尸。她的头部有个约0.6厘米长的伤口。科学家们发现,伤口处塞入了一小块动物骨头,并已经和女尸的颅骨重新愈合在一块了。这表明,人类在4000年以前,就已成功地施行过外科手术。

在另外发现的一个头颅上,科学家们发现它那更大的裂口,是古人施行开颅手术后留下来的。

到底4000年前医生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如何施行手术的?这正是现在人们要寻找的答案。

奇特的弹孔

1921年,科学家们在赞比亚发现了一个人类头颅。据考古学家们分析,它属于尼安德特人头颅,生活于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北非及西非的一个族类,距今至少已有数万年了。奇怪的是这个头颅的左边有一个圆孔,科学家们经过长期的分析及考证后认定:这个圆孔是由高速冲击物所造成的。如果以现代人的科技而言,只有子弹才能造成这样的创伤。

头颅发掘的地点加深了这个谜的疑问,它是从离地面60英尺深的地下发掘出来的。这就是说,如果死者属于数个世纪以前的人,当时的枪械又是首次传入中非的话,它是不可能埋在这么深的地底下的。

在前苏联时期的俄罗斯,考古学家从地下挖出了一块已经绝种的古代欧洲野牛的骨头。它的头部也有个类似弹孔的圆洞。这说明人类在几千万年前,已经能够使用比石斧更为锐利的武器了。然而那到底是什么武器呢?这却是个令科学家们伤脑筋的问题。

从这头野牛骨头的愈合面来看,还带来另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它是在受伤多年后才死去的。这无形中间接说明了人类当时已经施行“外科手术”了。

1975年,埃里希·邓尼肯拍摄了一部名为《关于未来的回忆》的纪录片,说在莫斯科古生物学博物馆里,一具数千年前的野牛头的眉间,有一个圆圆的小洞,其大小恰好能穿过一颗九毫米直径的子弹。这又是一个千古之谜,在旧石器时代,难道有谁在用卡宾枪猎杀野牛不成?

2、震惊世界的心脏起搏器

古代埃及的木乃伊有不少保留到了今天,例如新王国时期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就在埃及保存着。

水晶起搏器

最近,一名埃及祭司在卢索伊城郊外出土的一具木乃伊身上,听到它的体内有声响,大感诧异,他怀疑有什么有害的东西收藏在木乃伊体内,便将这具木乃伊原封不动地运到开罗医院,医生对这具干枯的尸体进行解剖,在尸体内的心脏附近发现一具起搏器。人们可以很清楚地听到这具起搏器促使心脏跳动的声响,每分钟跳80次。虽然那个心脏已经存在了2500年,早已干枯,但它仍然跟随起搏器的韵律跳动,始终没有改变。用科学仪器测试,知道这个心脏起搏器是用黑色水晶制造的。由于黑水晶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故而能够不断地跳跃。经化验之后,医生将这个起搏器再纳入干尸内,任由别的科学家前来参观、研究。

难以置信的智慧

这件事震惊了全世界的考古学家以及电子科学家,有些人立刻赶到埃及开罗医院,参观那具藏有心脏起搏器的木乃伊。大家不知道这块黑色水晶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的。因为现在找到的水晶全是白色的,只有少数水晶含有浅红色或紫色。黑色的水晶从未发现过。另外,大家还觉得惊奇的是,即使古埃及有些人懂得黑水晶含有放射性的物质,可以使心脏保持跳动,但他们又是怎样放进胸腔里面去的呢?

外星科学家

最近,在埃及更有惊人的发现,考古学家称金字塔内藏有外星人或生物。保罗·加柏博士与其他考古专家对埃及金字塔的内部设计技术进行研究时,偶然发现塔内密室中藏有一具冰封的物件,探测仪器显示该物件内有心跳频率及血压显示,相信它已存在5000年。专家们还认为,冰封底下是一具仍有生命力的生物。科学家们又据该塔内发现的一卷用象形文字记载的文献获知,约距今5000年前,有一辆被称为“飞天马车”的东西撞向开罗附近,并有一名生还者。该卷文献称此“生还者”为设计师,考古学家相信这个外太空人便是金字塔的设计及建造者,而金字塔是作为通知外太空的同类前往救援的记号。但令科学家们迷惑不解的是,那外太空人如何制造了一个如此稳固、不会溶解的冰格,并把自己藏身于内?读者也许对唤醒这个冰藏外星人更感到兴趣。

3、哪里是哥窑瓷器的产地

在我国数千年陶瓷发展历史上,哥窑瓷器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被列为制瓷业兴盛时期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但它是如何烧制而成的,它是在哪里烧制的?迄今为止还是一个谜。

史科记载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哥窑瓷器在元末明初还在烧制,并且有新旧之分,新哥窑是元末烧的,而旧哥窑烧制的地点和时间还不清楚,但以后大量的史料证明哥窑的窑址在浙江龙泉县。

接近答案

然而事实并不像史料记载的那么简单。1960年,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龙泉县的大窑、金村遗址进行了挖掘。在大窑和溪口等五处窑址都发现了一种身带耳片的黑胎青瓷器,其特征与史料中的哥窑特征非常相似,而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那种传世哥窑瓷器完全不同,这说明传世哥窑瓷器不是在龙泉烧造的。根据这一发现,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对龙泉胎青瓷、景德镇仿哥窑等瓷片进行了化验、分析和考究,结果表明,史料里所说的哥窑是龙泉窑的哥窑,而不是烧造传世瓷器的哥窑。

未尽的寻觅

这样,烧造传世瓷器的哥窑究竟在哪里,又成了一个考古学家探讨的问题。有人认为它可能在江西景德镇,因为明清两代景德镇哥瓷烧得很成功,但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宋元时的传世哥窑也在那里。也有人判断也许在吉州窑的产地江西吉安,因为明代曹昭在《格古要论》里提到该地有一个“碎器窑”,但直到现在还没发现这个碎器窑。在另一个明代人高濂《遵生八笺》里谈到哥窑取瓷土于杭州凤凰山下,好像是指瓷窑在这里,有人以此来推断窑址在杭州。目前关于哥窑窑址究竟在何处,人们众说纷纭,考古学家们还在探究,希望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

同类推荐
  • 百思不解的地理谜团(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百思不解的地理谜团(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

    《学生最想知道的未解之谜:百思不解的地理谜团》编排体例合理,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可以满足青少年读者的求知欲,激发其探索“谜底”的兴趣。同时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进行科普教育的参考书,配合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提高青少年素质与思想素质。
  • 网络小狐仙

    网络小狐仙

    本书通过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和幽默的语言对白,勾勒了小红狐狸与臭鼬等鲜活的性格特征。故事惊险曲折,语言幽默俏皮,让人捧腹。
  • 童猴雅什卡

    童猴雅什卡

    本丛书为俄罗斯众多著名作家的动物文学合集,文章生动有趣又不乏诗意,让人在阅读的同时,好似亲身处在朝气蓬勃的大自然里,而那些可爱、单纯的大自然的精灵,就在自己身边…… 本分册包括《童猴雅什卡》《树上的猎人》和《血腥的小兽》等。
  • 中国军事之最

    中国军事之最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今军事史上的军事家、火炮、火箭、手榴弹、战斗机等军事武器、战争史等内容。
  • 彼得·潘

    彼得·潘

    所有的孩子都要长大的,只有一个例外。所有的孩子很快都知道他们将要长大成人。温迪是这样知道的:她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在花园里玩,她摘了一朵花,拿在手里,朝妈妈跑去。我琢磨,她那个小样儿一定是怪讨人喜欢的,因为,达林太太把手按着胸口,大声说:“要是你老是这么大该多好呵!”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可是,打那以后,温迪就明白了,她终归是要长大的。人一过两岁就总会知道这一点的。两岁,是个结束,也是个起点。
热门推荐
  • 青春期之疯狂恋曲

    青春期之疯狂恋曲

    她是校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不喜欢被束缚,在学校无法无天,主任管懒得理,校长说直接再见,挡我者一边去,惹我者跪下唱征服,想玩就去校长室打游戏,反正学校是我父母为我建的。在学校建起女人们的大势力。他是冷漠学霸,玩世不恭,一帮铁哥们。老师面前成绩话,同学面前拳头说话。两人相遇,导火线会不会被点燃呢?
  • 易烊千玺之千囚栀愿南栀向暖

    易烊千玺之千囚栀愿南栀向暖

    黎明将至,校园里,栀子花摇曳着身子。少女轻轻低头,嗅着芬芳。身后一个少年笑的灿烂。这个黎明,黎栀终于,再次看到了这个世界。
  • 一倾天下:夜王独宠

    一倾天下:夜王独宠

    她是神明大陆的废材,他是叱刹风云的圣尊,他没回擦出什么火花呢。。。。。。当时间轮回,他能留住她吗?
  • 拾起记忆

    拾起记忆

    剧情的话纠结好久准备写校园悬疑~不惊悚还很甜各位看官请放心!另:处女作思密达大家多支持!评论收藏,推荐小票~~都来!!
  • 废物王爷独宠妃

    废物王爷独宠妃

    她,因为失恋出车祸狗血的魂穿到不知道的年代,成为宰相之女,受尽冷眼和欺负。以公主之名代嫁。他,宝亲王。本是个天之骄子,未来皇储候选人,却遭暗算中毒而不得不装傻。白天装傻迷糊敌人,晚上摇身一变成为门主,运筹帷幄。他和她相遇,故事开始了。
  • 我依然爱你:青春都会痛

    我依然爱你:青春都会痛

    “苏晗,我等了你很久,你去哪了,为什么·····”“我已经不爱你了,听清楚了吗”堔远,你在哪,过得还好吗。“田田,诺,奶茶,别生气啦”“夏侯明,你凭什么带走苏晗。”“季小小,你这个婊子!”十二年的爱情长跑,我们的爱,还会继续吗
  • 绿萧三世情

    绿萧三世情

    前世的她,亲眼目睹爱人的离去,却无能为力,今生上天安排他们再次相见,他们能否再续前缘,还是像前世一样,分隔两地,永不相见?绿缘萧的出现,预告了什么?是魔尊的重见天日,还是人间的灾难,五十年前两族之间到底存在什么样的恩怨?四个姐妹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面对亲情和人间的安宁,她会怎样选择?...让我们带着种种疑惑,走进叶攸琂的回忆里,见证一段绿色情缘,前世今生的奇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观众心理学

    观众心理学

    中国第一本从观众心理入手,系统地研究戏剧家如何了解观众、适应观众、征服观众、提高观众等问题的专著。余秋雨认真钻研了以德国为基础的接受美学和艺术心理学,融会贯通后,由此编成一部教材,并把长期被滥捧或狂贬所歪曲的中国艺术,作为与接受美学碰撞的重要素材。为了避免过于抽象,举了古今中外艺术家的实践来证明。作为学科,它们是新的,但作为学科所传达的审美心理范畴,却从人类拥有艺术以来就一直在发挥作用。因此,它们与艺术实践的遇合,将会两相滋养:既让艺术获得全新的思维高度,又让学术获得悠久的感性支援。
  • 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欲望少一点幸福多一点

    本书结合欲望少一点,幸福就会多一点这个主题展开,通过生活中心灵励志小故事,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了欲望与幸福关系,帮助读者克服各种不良的欲望,引导和保持合理的欲望,以开启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