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父母亲有了过失的时候,做儿女的,要想办法小心地劝导自己的父母改正过来,做正确的事。劝谏的方法是要和颜悦色,声调要柔和,让父母能够接受。父母不听我们的劝谏,我们仍要找机会劝谏,还应该注意在父母面前要脸色柔和,内心诚恳,想办法劝他们改正过失或不良习气,如果父母还是不能接受我们的意见,我们更要态度恳切,内心恭敬,即使因此而痛哭流涕,甚至惹恼父母,自己遭受到责罚,也无怨无悔,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陷父母于不义之中,才不会让父母一错再错,铸成无法挽回的遗憾。
“注释”
过:过错,过失。谏:规劝。更:改变,改换。怡:和悦,愉快。色:脸上表现出的神气、样子。这里指脸色,即对待父母的态度。柔:温和,柔顺。入:进,由外到内,这里指采纳。悦:高兴,愉快。这里还指父母高兴时再次规劝他们改正过失。复:再次。号:拖长声音大声呼叫,或大声哭叫。泣:指眼泪。这里代表抽泣,哭诉。一般指小声哭泣。随:有跟从之意,这里指顺从。无论父母对我们劝谏有什么样的反应,我们都要随顺父母,不能有态度上的不恭,仍然要尊敬父母。挞:用鞭棍打人之意,意即鞭挞。
拓展故事
劝父亲戒烟的故事
黑龙江有这样一位老师,她的父亲抽了一辈子的烟,经常咳嗽。作为女儿听到父亲很大的咳嗽声,心里很不是滋味。特别是半夜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小段时间,父亲咳嗽得特别利害,看医生请专家,都没有什么好办法,都说是吸烟引发的气管炎症。大家都劝老爷子戒烟,老爷子说,要是让他戒烟,那还不如要他的命,还说,抽了一辈子了,不戒了,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老人的意思是说,要是因为这个得了什么毛病也认了。反正是不戒,家里人因为这个也没少劝老人,但老人就是固执,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位老师也跟着着急,她就想,用什么办法能让父亲回心转意呢?她就想,父亲最疼爱她了,一定不愿意让她难过。她就摸准父亲咳嗽的规律,一到父亲要咳嗽的时间,就跑到父亲住的屋子里,拿着水啊,纸啊,等在父亲面前。等到父亲咳嗽得厉害了,就一边侍奉父亲喝水、吐痰,一边就哭,哭得很伤心。她这样地尽心服侍父亲,到半夜也不睡,只要父亲屋里有动静,马上跑到父亲的屋里,侍奉着父亲。看到父亲咳嗽,她就哭得特别伤心,一直坚持了一段时间。她的父亲一看她老是这样,有一天就说了:“好了,我这个烟啊,以后再也不抽了!”大家想一想,为什么父亲会自己说这个烟以后不抽了呢?是的,他不希望自己的这个状态让女儿这样担心啊。儿媳妇用自己的行为感动了父亲,从此不再抽烟。父亲配合着治疗,身体也慢慢地好起来。
这位老师对自己的父亲是用心地孝顺,感动了父亲不再抽烟。对自己的公爹,也想方设法,让他戒烟。她的公爹也非常喜欢抽烟,儿女也多次劝说,老人不听劝阻。这位老师又想了一个办法,她用将近两个月的工资,为公爹买了一包香烟,找了一个公爹高兴的时机,送给公爹,并且诚恳地告诉公爹说:“爸,您老想抽烟,做儿媳妇的,能理解,抽了一辈子的烟了,不抽,心里空落落的。但是,烟确实对人身体有很大的伤害,可是您又想抽,那就抽好烟吧,好烟那些有害的成分能少点,对身体的伤害程度相对来说少一点。”老人看着这位老师拿着的高价烟,当时心里就急啦,这么好的烟,那得多少钱啊,老人生性节俭,如果是自己来买,坚决不会买这么贵的烟的。这位老师赶紧又非常真诚地说:“爸,您就尽管抽,抽完了,我再给您买,以后我的工资就给你买烟。”这下,老人受不了了,急忙说:“哎呀,我老了老了,怎么还能这么不懂事呢,这么高价的烟,哪里是我们这个阶层消费得了的?好吧,从今后,我这烟哪,是不抽了!”老人为什么能够说出“从此后不再抽烟”的话,也是心疼儿子儿媳妇的原因啊,他是不希望自己给儿子儿媳妇的经济上添负担啊!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劝父母改过,也是一个很艰难很智慧的过程,因为直接说,父母不见得会接受;不直接说,父母还不见得明白。那就需要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切入点,想办法让父母能自己明白过来,改正错误。
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黑龙江的这位老师劝其父亲戒烟和劝公爹戒烟采用相同的方法,会有效吗?当然不行,我们规劝父母、劝解他人的时候,方法应该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不同,用在一个人身上的方法有益,用在另一个人身上也许未必管用。这就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只要我们有一个至诚的态度,真心为他人着想,必然会得到对方的理解。
“评析”
“亲有过,谏使更”,这里提到的是父母亲有了过失,做儿女的有责任提醒,令其改正。这里的过失,可能是处理事情时的态度不够恭敬,也许是与人交往说话时言语上比较粗俗,也许是参与社会活动时,举止不够得当,还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坏习惯,例如抽烟酗酒等,还有可能是违背社会公德或国家法律。
其实对于这句经典的理解,我们也可以把这个“亲”的意义延伸一下,扩大一下,就是我们所有的亲人和朋友,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和同事等,如果和我们亲近的这些人有了过失,我们也可以去提醒、规劝。
当然,如果我们要劝谏,就要讲究劝谏的方法、态度。因为劝谏的方法和态度决定了劝谏的效果。《弟子规》告诉我们,要想让被劝的人真正接受你的观点,那就要“怡吾色,柔吾声”,即和悦的脸色、温柔的声音,当然还包括诚恳的态度、平和的语言,人家才肯接受。所以说,劝谏是很有艺术的,我们要掌握好时机,在人家高兴的时候,你去提这件事,才会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当然,即使我们这样做了,也可能不被父母或其他被劝的人接受,那是不是就不劝了呢?对于父母,或是兄弟姐妹,我们当然还要劝下去,只是还要找准合适的机会,仍然要和颜悦色地规劝,即使是因此声泪俱下,甚至痛哭哀号,甚至遭受责罚鞭打,也要让父母懂得你的诚意,你的真挚,不能让父母的过错继续下去,从而造成更大的过错。
除了父母、亲人之外,对待别人的错误,我们也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去规劝吗?这个问题在《弟子规》中没说,我们可以参考《弟子规》,也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以一当十,匆忙决定去规劝或提意见。
儒家经典篇章《论语·里仁》给出了另一种解释:“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君,在古代社会指国君,在现代社会可以指上级。这句话是说同样的建议,给上级多次提出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羞辱;同样的建议,给朋友多次提出来,也可能会使彼此之间的关系疏远。即使这个国君是个贤德的明君,即使这个上级是一个很开明的领导,即使这个朋友是我们非常要好的朋友,假如我们一直在他面前唠叨个没完,重复同样的意见,也可能会招来对方的反感。所以我们对别人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是非常正确的意见,也不能没完没了,重复多次经常提。若是必须得提,也要掌握分寸,把握火候,按照“不同事不同办,不同人不同法”的原则,才不至在领导面前遭遇冷眼,不至朋友之间疏远。
“思考”
父母有了过失,做儿女的,如何劝父母呢?《弟子规》中的话,让我们每个做儿女的人都要反思,我们的父母犯了错,儿女有没有尽全力尽到提醒和劝谏的义务呢?
在当今社会大力倡导“孝”的风气指引下,很多人极端地认为父母不管怎么想,儿女都应该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不管做什么事,儿女都应该认为是对的;父母想要做的,儿女都应该要努力帮助父母完成;一味地从各种角度顺从父母的心意,认为这就是孝顺了。这样做,这样想,就真的是正确的孝顺吗?
这种观点当然有失偏颇。《孝经》中有一句话:“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说的是,父亲要是有一个时刻提醒自己的、劝谏自己的儿子,父亲就更能把握住人生的方向,而不会陷自己于不义之中。人无完人,孰能无过。人有了过失,需要有人及时地指正,作为儿女,我们做得到吗?
名言欣赏
1.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章第十五》
2.用意深而劝戒切,为言信而善恶明也。—欧阳修《魏梁解》
3.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