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我国儒家经典文化的启蒙教材,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取材于《论语学而篇》第六章中“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七个部分,共计1080个字,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后经清朝的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尽管《弟子规》年代久远,对生活在当下的现代人来说,它仍具有非常真实的贴近生活的教育意义,是启蒙儿童养正开慧,教育学生养成良好思想行为规范的最优秀的教材。
“少年若天成,习惯成自然。”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国学文化教育的目标。《弟子规》原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精华,本书主要就《弟子规》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进行解析,具体讲解《弟子规》经文背后隐含的深刻道理,就人们生活中言谈举止、行住坐卧、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等方面如何受到他人的认可和欢迎加以阐述。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学习国学文化首先要精准地从中加以选择。针对学生思想单纯、品性善良,我们从养成习惯的角度,选择可操作性强的、内容简单明了、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及接受能力的篇章《弟子规》作为诵读教材的第一篇章,从浅入深形成教材。国学经典对于现代人来说,年代久远,读音不能准确掌握,因此在版本上使用汉语拼音为经典注音,从而让学生正确读诵。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我们按照《弟子规》所阐述的内容,按原文体现的事例分节,从原文、译文、注释、拓展故事、评析、思考及名言欣赏等几个方面准确、合理解析经文,便于读者理解经典,给读者搭建一座全面了解《弟子规》的桥梁。
“原文”尊崇原文。
“译文”按照《弟子规》本身原意解读原文。
“注释”对于原文中的字、词及引申的含义予以解释。
“拓展故事”结合原文,讲述经典故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义。
“评析”对经典原文和故事内涵予以剖析,传递《弟子规》潜藏哲理及其现实意义,帮助读者理解经典。
“思考”与现代工作、生活相结合,理性思考当下人们应该具有的品德和行为意识,并对理解原文中可能存在的困惑加以引申并解读,力求让读者更深刻理解经典。
“名言欣赏”对本节内容的补充,拓展读者视野,有助理解经典。
本书面向学生及国学教育的教师,当然也非常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家长和企业员工,完全可以运用于企业早训、亲子教育等方面。因此,我们不仅采用注音版,而且将《弟子规》做成按自然体例体现的事件来编写,可操作性极强,对背诵经典、理解经典、落实经典及培养国学素养都大有裨益。《弟子规》列为中华文化经典教育教材的第一本,诵读仍是理解和厉行的基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读者要想学好,必须每天至少读一遍,读时要不急不缓,时间在8—10分钟左右为宜,“凡道字,重且舒,勿疾急,勿模糊”,太慢太快都不足以领会原文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背诵、理解和落实。
本书由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传统文化教育课题组老师编写,具体分工如下:
本书由何秀丽担任主编,张维军担任副主编。其中,第一、二、三章由何秀丽负责编写,并负责全书策划、大纲编制。第四章由洪丽编写1~11节初稿,王玲改写1~5节,张维军改写6~10节,宋晓敏编写11~23节。第五章由孙洋编写1~7节,王玲编写8~15节。第六章由李晓勇编写。第七章由赵艳华编写。第八章由马玮编写1~6节,张维军编写7~2节。全书插图由杨海燕绘制。全书由何秀丽和张维军统稿和校对。另外,陈丽君、刘宝华、唐宇、王旸兴等同志参与了本书的策划和整理工作。
以上老师都是辛苦工作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他们利用了大量的业余时间参与本书的编撰和统理的过程中,笔耕不辍,乐在其中,在此,对各位老师的辛苦付出表示由衷地感谢,对各位老师家属的鼎力支持也表示感谢。
在此,感谢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理解,他们为本书的编著和出版提供了丰富的真实故事。
本书在编写和整理的过程中,笔者深深感到,弟子规就是一件照澈心灵的宝鉴,它鞭策行为,激励成长,直击心灵。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目光深遂、表情慈爱、体态庄严的儒家大哲,穿越时空,从古老走来,它与时俱进,在现代生根,它洞悉世间万物规律,考量世态人情,看破人心思想。穆穆儒者,於缉熙敬止。它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毕恭毕敬,细细品读,切磋琢磨。但愿流淌于笔尖的文字,如新鲜的血液注入身体,给每一根筋脉和细胞以活力。但愿我们的努力也能带给同样怀古论今、同样寻求发展、对未来充满期待的您一些启示。传承文化是炎黄子孙共同的责任,进步发展是当代儿女的担当,如何在传承中寻求发展,在进步中蕴含文化,是走在当下时代的我们应该好好思考的话题。
《弟子规之智慧人生》是我们在传承文化八年来的一点感悟和思考,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编写中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书中观点也仅是一家之言,期待和大德学者共同商榷。书中拓展故事参考了大量儒者和传统文化推广者及网上流传的资料,在此要特别感谢,正所谓道不远人,志同道合可以横亘千里,纵行八方而不孤独,感谢在传承经典文化、厉行传统美德路上的每一位师长。当然,本书中如有引用不当之处,敬请交流告之,以期修正,以飨读者。
何秀丽于沈阳
201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