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是人生的一种痛苦,尤其是内心的孤寂更为可怕。
现代生活中有很多人深受这种痛苦的折磨,他们远离人群,将自己内心紧闭,过着一种自怜自艾的生活。甚至有些人因此而导致性格扭曲,精神异常,这当然更为不值。其实,每一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不幸和挫折,当你面临这种处境,不如面对现实,积极解决,随着时间消逝,你就会走出困境与不幸,何必将自己那颗跳动的心紧闭,让自己的人生陷入痛苦与不安呢?
杯子和水
一次同学聚会,老师很高兴地问我们过得怎么样。不料,一句话就钩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开始抱怨诸多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生活烦恼多,做生意的失利,仕途受阻等。
老师笑而不答,拿出一大堆杯子。杯子各式各样,有瓷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豪华高贵,有的则普通丑陋,老师说:“大家自己倒水喝吧。”
七嘴八舌,大家说得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看中的杯子倒水喝。等大家手上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杯子都是最好看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没有人选中它们。”我们并不奇怪,谁都希望自己拿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非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去选择漂亮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工作地位、钱、权利这些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其实,杯子的好坏,并不影响水的质量。如果过分花心思在杯子上,这不就是自找烦恼了吗?”
人到底还想变成什么
人的烦恼,不是做人,而是“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刚刚牙牙学语之际,大人便问:“你长大后希望做什么呢?”从那一刻起,小孩子便以为人必须要成为另一种东西。再加上自小学起,作文题目必定有“我的志愿”。答案是:我要做医生,我要做律师,我要做护士,我要做总统。
进入社会后,这种比较更多了,成为医生的,想做名医;成为商人的,要赚更多的钱。本来闲来写作的,也紧张焦躁起来,经常思考着某某比我出名、某某的书销量比我好。
人到底还想变成什么呢?老虎只做老虎,猪只做猪,所有生物都只做自己,只有人不是。想成为什么而成不了,便会烦恼、失望。
原始人大概不会失眠,狼也不会忧心,更不会想及好坏。人类怎么看狼,老虎怎么看狼,狼才不理呢。动物吃饱了便悠然自得,想睡就睡。而人却在为各种各样的因素所牵绊。
烦恼不是与生俱来
一只大白鹭从渔人攫捕的鱼中逮住了一条鱼。此时,在树上歇息的一群乌鸦看见了,便开始追逐大白鹭。不管大白鹭飞到哪里,乌鸦都紧追不舍。
大白鹭越飞越心急,一不留神,鱼就从嘴里掉了下来。群鸦立刻转移方向,不再理会这只大白鹭,而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大白鹭这才如释重负,栖息于树枝上。
原来,那条鱼就是根源。失去了那条鱼,反而得到了平安和清静。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烦恼其实不是与生俱来的,烦恼的根源在于欲望的无法满足。人的欲望,就像那条鱼一样:有了欲望,就会成天焦急忧虑,既疲累又痛苦;一旦舍弃了这些欲望,反而获得了纯真本体,享受心灵的宁静。
一个人为何会感到不幸?其原因是其内心过于强烈的物欲无法得到满足。如果你能善于发现和感知身边随处可见的美好事物,同时对于外物的要求也不那么苛刻,那么,你天天都会感动开心。阳光温暖,照在你身上,你会快乐;空气新鲜,你会快乐;天空、花草,你看到同样也会快乐。快乐伴随着你如此多,你会感到幸福。
很喜欢那句口号:“快乐、不快乐都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快乐、烦恼都是自找的。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有所感触。
一位大学生到国外度假,看到当地一名农民不到一刻钟就钓满一篓鱼,准备回家。
大学生问他:“为什么不多钓一些鱼卖钱呢?”
农民说:“够我一家人过日子了,明天再钓吧!”
大学生建议农民多钓一些鱼存够钱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然后再组成捕鱼公司,雇别人去钓鱼;等公司扩大成熟后再组建企业集团,最后让公司股票上市,赚更多的钱。
农民问赚这么多钱做什么?大学生说:“你就可以高枕无忧啦!每天睡到自然醒,都很悠闲。”
农民说:“我现在每一天都是这样过的,又何必等到老了以后才享受呢?”
也许我们在追逐目标的步伐中却迷失了最初的梦想。
也许生活中我们总是抱怨生不逢时,总有曾经沧海的感觉。其实凡事总有好坏两面,看开一些,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沉溺抱怨下去,只能加重心理负担。
欲望是人与生俱来的,只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就逃避不了,有欲望就有烦恼。正如张爱玲所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所以,欲望是生活的动力,麻烦就是生活。”
当我们面对芜杂世俗之事的时候,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一切,平静珍惜一切。正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外云卷云舒。只有保持一分平常心,才能做到宠辱不惊。宠辱不惊不是消极的回避,更不是看破了红尘或甘于沉沦,而是一种远离名利、远离喧嚣的坦然,是在遭受挫折时仍有与花相悦的一份从容。
合理情绪治疗
21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创立了合理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Therapy,简称RET)。合理情绪治疗是认知心理治疗中的一种疗法,因它也采用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被称为一种认知行为治疗的方法。
埃利斯早期曾从事有关家庭、婚姻方面的研究,由此入手开始了婚姻方面的咨询及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理性和情绪》一书。
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理论主要为ABC理论,但要了解这一理论,首先要了解埃利斯及合理情绪治疗对人的基本看法。
埃利斯的ABC理论是建立在他对人的本性的看法之上的,他认为,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是愉快的及行有成效的人。
情绪是伴随着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就会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情绪困扰的持续是由于那些内化语言持续的结果。
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一理论又被称为ABC理论。
ABC来自三个英文字的字首。在ABC理论的模型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性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s)。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其实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直接起因。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对于人们所持有的不合理的信念,韦斯勒(Wessler)等曾总结出下列三个特征:绝对化的要求(demandingness)、过分概括化(overgeneralization)和糟糕至极(awflizing)。
绝对化的要求这一特征在各种不合理的信念中是最常见的。对事物的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这种信念通常是与“必须”(must)和“应该”(should)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的。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怀有这样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规律,不可能按某一个人的意志去运转。对于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埃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一本书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一些人当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文不值”、“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是错误的。
糟糕至极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的,是一场灾难。这种想法会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糟糕的本意就是不好、坏事的意思。但当一个人讲什么事情糟透了、坏极了的时候,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这是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
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自己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物并未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样的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极点了。我们应该努力去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状况,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三种特征。每一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具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具有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更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他们自己是难以自拔的,需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