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的心理学研究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里面写的是有关于梦的心理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阿瑟瑞斯基发现了睡眠过程分为快速眼动睡眠(又称浅眠期,缩写为REM)和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深眠期,缩写为NREM),在深眠期的过程中,人很少做梦,而浅眠期过程则是做梦期,这两个过程整夜交替出现,最后深眠期的时间越来越短而浅眠期睡眠越来越长,这就是人在清晨时做梦较多的原因。
阿瑟瑞斯基之后的学者戴蒙特则发现人每晚都会做梦,于是他试图弄明白如果梦被剥夺人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他采用了镇静药物和唤醒法。结果表明,使用镇静药物能使人的深度睡眠期的周期延长,从而很少做梦,但一旦停止使用药物,就会变得多梦。另外,酒精的作用类似镇静药品,一些嗜酒者一旦停止饮酒,甚至在清醒时也会出现如梦般的幻觉,这被称为酒精性谵妄现象。在唤醒实验中,那些在浅眠期过程不停被唤醒的被试验对象经历了几个夜晚后,大多数人在之后的几个晚上会连续出现做梦时间的增加。戴蒙特实验的结论是人需要梦,若不允许人们做梦,反而会增加人们做梦的压力,需要补偿性地做更多的梦。它还会导致人体一系列生理异常,如血压、脉搏、体温及皮肤的电反应能力均有增高的趋势,植物神经系统机能有所减弱,同时还会引起人的一系列不良心理反应,如出现焦虑不安、紧张、易怒、感知幻觉、记忆障碍、定向障碍等。
于是,按第一个研究结论,那些梦境频繁、梦境具体的人,也许是因为清晨正是他们的浅眠期,所以醒来时就会记得自己在做梦。那些认为自己不做梦的人只不过是因为醒在深睡期。按第二个结论,所有人都做梦,梦是正常的本能并且值得欢迎,不应被抑制和剥夺。
正常的梦境活动,是保证机体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如果长期不做梦,这反而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梦是协调人体心理世界平衡的一种方式由于人在梦中以右侧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而觉醒后则以左侧大脑半球活动占优势,在机体24小时昼夜活动过程中,使醒与梦交替出现,可以达到神经调节和精神活动的动态平衡。因此,梦是协调人体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对人的注意力、情绪和认识活动有较明显的作用。
无梦睡眠不仅质量不好,而且还是大脑受损害或有病的一种征兆。
最近的研究成果也证实了这个观点,即梦是大脑调节中心平衡机体各种功能的结果,是大脑健康发育和维持正常思维的需要。倘若大脑调节中心受损,就形成不了梦,或仅出现一些残缺不全的梦境片断,如果长期无梦睡眠,倒值得人们警惕了。当然,若长期噩梦连连,也常是身体虚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预兆。
实际上,每个人在睡眠时都会做梦。从开始进入睡眠阶段的前一段时间内,身体呈放松状态,脑电波显示为“慢波”人的眼球基本“固定不动”,此时称为“慢波睡眠”;过一段时间后,进入相对比较深度的睡眠,此时如果观察睡眠者的眼球,为较快速的“转动”状态,脑电波的活动“起伏”变化也比较大,而且进入快波状态,此时称为“快波睡眠”。
由于人的大脑在醒着的时候接受了很多信息,在身体各部分都互相“共同协调”的情况下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动作,完成我们所需要的工作、活动等一切行为,并且有很多信息被大脑所储存起来;在人进入睡眠状态后肌体的很多部分开始休息,大脑也有一部分开始休息,但仍有一部分在对醒着的时候接收的信息进行“整理”,所以就开始了“做梦”。由于此时肌体和大脑有部分是休息的,所以大脑在“整理某些信息”时,是不“连贯”的,这样“做出来”的梦,也就是梦境,往往是不连贯、甚至可能是“稀奇古怪”的现象,如果此时由于睡眠姿势或受到某种刺激影响到呼吸的顺畅或血液循环,则大脑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似乎对人有害”的信息的感觉,这个时候人就可能会“做噩梦”了。
一般在正常的情况下,一个“慢波睡眠”和一个“快波睡眠”为一个“睡眠周期”,时间大约为90分钟,在人的整个睡眠时间内,可以有多个睡眠周期出现;如果人在睡眠的快波睡眠周期内被人叫醒或因某种原因醒来,则会记得甚至“非常清楚”地记得快波睡眠时的梦境。至于说很多次或基本每次醒来后都能记得所做的梦,除了由于环境问题无法使人有良好的睡眠外,那就是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