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82400000032

第32章 唐太宗鼓励进谏

李世民,唐高祖李渊次子。在唐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李世民亲自带兵,先后剿灭了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等多股割据势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尽管他的功业远远超过李建成和李元吉,但由于身为次子,不能继承皇位。李世民不甘雌伏,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李建成、李元吉,逼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称帝,改元贞观,是为唐太宗。

在历代帝王中,唐太宗以其“雄才大略而又从谏如流,位及人主而兼听纳下”的开明作风而闻名于世。他主动引导大臣评论朝政,采取多种方式让臣下把意见反映出来。为了给大臣创造批评朝政的条件,唐太宗特意从制度入手,允许谏官、史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样一来,谏官能够及时了解朝政内幕,政策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指出,三省长官也就不敢谎报政绩,而史官可以更好地记录皇帝和大臣的言行,撰写史书,起到监督作用。

在这种政策的鼓励之下,他的身边聚集着一大批敢于进谏的耿直忠心之臣。唐太宗不仅有鼓励纳谏的举措,更有接受批评的度量。有时候,对那些坚持原则但言语失当的直谏之臣,他也能不予计较,以宽容的心态去包容。

比如,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还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

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徵,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徵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徵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做可以纠正自己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徵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如今魏徵去世,朕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在这短短的二十三年里,唐王朝走出了隋末战乱的阴影,出现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为国家走向全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历史上被称为贞观之治。

——选自《旧唐书·太宗本纪》

【智慧心得】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唐太宗是明智的政治家,善于采纳大臣的批评意见,能接受别人指出他的言行之“非”。他以前朝兴衰为鉴,诚恳要求大臣们进谏,鼓舞他们说:“朕每思之,若欲君臣长久,国无危败,君有违失,臣须极言。”在他的倡导下,贞观年间,进谏和纳谏蔚然成风。有效避免了各种错误政策的颁布,及时改正了执政者的过失,这才有了震古烁今的贞观之治。可善始者未必能善终,唐太宗晚年就变得十分骄横不可一世,他不顾褚遂良等朝臣强烈反对,劳师动众远征高丽,结果无功而返,成为他一生当中少有的败笔。

翻阅历史不难发现与之相似的规律:为政者不听“逆耳”之言,偏信顺耳之言,必然会堵塞言路,最终造成乱世;反之,为政者不怕“逆耳”之言,从谏如流,必然会广开言路,进而开创治世。史载,周厉王为政残暴,国人议论纷纷。于是厉王广派密探,重惩批评时政者。使得百姓不敢相互交流,只能通过眉目传情。厉王见了感到十分满意,洋洋自得地对召公说:“你看,我是多么善于消除诽谤啊!”召公告诫他说:“堵住人的嘴,不让人说话,比堵住河流还要危险哪!治水必须疏通河道,让水流到大海;治理国家也是一样,必须引导百姓说话。硬堵住河流,就要决口;硬堵住人的嘴,是要闯大祸的呀!”厉王不仅不听,反而变本加厉。不久,国人暴动,厉王被逐。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秋时郑国的子产不怕人批评,甚至还鼓励百姓指出他的错误和缺点。郑国的都城有一乡校,国人多于此聚会,纵论时政,褒贬官吏。朝廷大夫然明恐怕这种反面的言论会祸乱国家,就劝当时的执政卿子产把乡校撤掉。子产听了以后说:“兴废总得有缘由,你说为何要毁掉乡校呢?”他说:“这些人议论政事,是关心国家,褒贬之语,都有利于国家,他们认为好的,执掌权柄的人就应该立即推行,他们认为不好的,我们就应该改正或者不做,这样的议论,堪为我的老师,决不能撤毁乡校。以诚善对人,可减少怨恨,却没听说用威势和暴力能防止怨恨。用权威当然能立刻制止议论,可人们的不平憋在心里,早晚还是要爆发出来的。河不可堵水,人不可堵嘴。否则河决堤伤人更多,人憋久喷发的仇恨更大。不如让乡校存在下去,让人们去议论吧。我们听到这些议论,等于有了治理国家的良药,这不很好吗?”这样一来,言路畅通,国家政治修明,内部安定。当子产去世的时候,郑国的百姓都痛哭失声像死了亲人一样。就连孔子也称赞子产说:“古人的仁爱,只有在子产身上才得以重现呀!”

每个人都乐于听取顺从和赞扬自己的话,不愿意接受批评之言,这是人之常情。可以十分肯定地说,无论是唐太宗,还是子产,在听到批评自己的言论时,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气愤的。但由于他们清楚集体的智慧是很强大的,集思广益,总能胜过孤军奋战。因此,虚心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是避免失误的一个有效途径。正因为想到这些,他们才最终由怒变喜。正如韩非子所说:“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遗憾的是,有些领导干部喜听顺耳之言,厌听逆耳之言。在这样的领导干部那里,善于溜须拍马的人就会乘虚而入,用甜言蜜语达到营私舞弊的目的,既害了民众,最终也会坑了自己。周厉王就是这类人的代表!

当然,因为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逆耳之言”也不可能全对。我们倾听不同意见的时候,也应该判断是非,择善而从,如果择非而从,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同样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古人还提出了接受批评意见的同时要学会“察言”,“三思而后行”。

那么,这里就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如果我们明明知道真理是站在自己一方的,可是反对者仍然一味地坚持他们的观点,这时对他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比较可行的一种方式就是得理不饶人,对反对者挥以大棒。比如秦始皇嬴政在推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的时候,就是采取的这种方式。

秦始皇兼并六国实现大一统后,为了巩固皇权,避免出现周朝那样天下分裂、各自为政的局面,秦始皇与自己的得力助手李斯决定推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各地的政权由中央委派的官吏掌握,而不是如奴隶制时代分封给皇帝的子孙。

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嬴氏家族维持统治的角度,这一方案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当时的儒生和大部分朝臣却泥古不化,纷纷表示反对,要求恢复分封制。丞相李斯建议秦始皇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信。”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张,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医药、农耕等书籍以外,凡有私藏《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办死罪;谁要是拿古代的制度来批评现在,就满门抄斩。最后,大批的珍贵图书化为灰烬,四百六十多个持不同政见的儒生被残忍地活埋。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的观点本来是无可非议的,对反对者实施必要的弹压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万事有度,过犹不及。秦始皇的镇压手段过于残暴和激进,一阵腥风血雨过后,举国上下噤若寒蝉,能够留在朝廷上的也只剩下专会阿谀奉承、欺上瞒下的奸贼如赵高之流,或者是善于见风使舵、老奸巨猾的李斯之徒。

谁也不能否认嬴政的智慧和才能,但是毕竟人无完人,嬴政不能永远明察秋毫,洞悉世间。他晚年在统治天下时犯了过于苛刻的错误,在个人生活上又穷奢极侈。仅凭这两点就使得秦朝百姓置身水火,性命倒悬。秦始皇也由一个一呼百应的开国之君,变成了人人欲食其肉、寝其皮的独夫民贼。可是,尽管下面民怨沸腾,秦始皇却毫不知情,还以为秦国如日中天。原因是没有人敢说与帝王的观点不一致的话了。就这样风光一时的秦国,不仅没有能够像秦始皇想的那样,一世、二世、三世,直至万世这样传承下去,反而在始皇帝的时候就已经危机四伏,最后到二世而亡了。

由于人们之间的能力水平有高下之别,对某一领域又有专业与外行的区分,因此,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反对声音。如果这时候,我们依仗自己的权威加以打击,就会令周围的人或者对你陷入盲目的崇拜,认为只要是你做出的决策一定是对的,或者担心万一自己的想法真的不正确,将来会惹祸上身。时间长了,你就会同秦始皇一样的闭目塞听了。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古时候有一则千金买马的寓言,十分形象地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寓言讲的是古时候有个国君愿用千金买一匹千里马,可是三年过去,无人入宫献马。

后来一位侍臣带了千金去寻求良马。三个月后,侍臣返回。他花了五百金买回来的竟是一副千里马的骨头。君王见了十分生气,怒斥道:“我想要的是活着的千里马,你用五百金买一匹死马做什么?”侍臣回答说:“这样才表明国君寻求良马的诚意!”

果然,过了不到一年,就有三个人来献千里马。如果一个人真心希望在自己决策的过程中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以避免铸成大错,就应该具有千金买骨的精神。对提出批评意见的人采取宽容的态度,即使明知对方的观点错误,自己不会采纳,但决不应该去压制或者惩罚,甚至予以保护和鼓励,帮助他们共同进步。这样的姿态会使大家觉得:领导对提出错误言论的人尚且以礼相待,那么我们将来就不必有所顾虑了。不久,就会有人向你提供真知灼见了。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仅凭一个人的智慧和精力有时很难拨开迷雾,抓住本质。唐太宗的才智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人能与其伯仲相称的,但有时也难免作出错误的判断,办出荒唐的事来,普通人就更不必说了。因此,我们要谨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警训。以不避良药之苦的精神,积极接受反面意见。

同类推荐
  • 重生之江山红颜

    重生之江山红颜

    一个年轻的销售员,因为一次意外,灵魂穿越到异界天启帝国军方重臣,一等侯爵之子的身上。本想就此富贵一生,混吃等死。不料,天下崩裂,乾坤倾覆。小销售员无奈,振衣而起,从此后,江山如画,美人如玉
  • 农明

    农明

    五里城外,十里墎。谁家牧童画山河,万里江山,万里屋。谁道天下换金乌。
  • 晋楚风云

    晋楚风云

    春秋时期,各国争霸,其中晋、楚两个超级大国人才辈出,冲突不断。两国亦开始了八十多年的争霸之战,道德与诡诈;忠诚与背叛;真实与虚伪;善良与残忍;阳谋与阴谋,在这段历史时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段尘封的历史背后则蕴含了无数先人智慧的结晶:生存之道、治国之道、为人之道。
  •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谋划世界的100次会议(上)

    本书对世界历史的真实过程做了纵深的透视,对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做了全面的阐述,它从浩瀚的历史文库中,撷取精华、汇聚经典、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分析介绍,向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一扇历史的窗口,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在历史的天空中遨游、于探幽寻秘中启迪智慧,启发思考,启示未来。
  • 幻想之三国志

    幻想之三国志

    现代的学生凌星辰,因为一本名为《幻想之三国志》的书而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因为自身独特的原因,而开始了一段梦幻般的三国之旅……
热门推荐
  • 颜元、李塨评传

    颜元、李塨评传

    本书对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的颜李学派代表——颜元、李塨的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较为深入的剖析。作为启蒙学者的颜元,在对宋明理学的全面清算与批判基础上,构筑了“以事功为首”的功利论为宗旨的思想体系。这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功利论的高峰,并对后世尤其是近代中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李塨作为颜元的学生,对颜学的发扬与光大作出了巨大贡献。本书在颜元对“孔颜乐处”的希求以及颜李二人浓郁的圣人崇拜观念等以往学术界很少涉及的内容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嫡女耀世:王爷请勿扰

    嫡女耀世:王爷请勿扰

    她,是国公之女,也是新帝之后。人前她雍容华贵,人后她单纯无比册封当晚,当庶姐巧笑嫣然的端着一碗砒霜,喂她喝下时,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她,而是从地狱归来的一朵曼珠沙华。辱我者,反辱之;欺我者,反欺之!伪善庶姐陷害?反陷害回去!恶毒继母贪财?叫你双倍返还!只不过这位王爷,我和你真的不熟,请你别打扰我了!某人曰:顾柒苒,本王可以不插手你的事,但你要记住,本王才是那个能陪你一生一世,让你这只倦鸟归巢的人!
  • 罪恶之眼

    罪恶之眼

    那天老偷窥我的房东儿子死了,发现了我身体里有只眼,从此之后恶灵缠身。家人因我身体中眼遭遇劫难,朋友因为我身体里的眼而死亡!绝望之际,为保护身边的人,我不得不使用我身体里这罪恶之眼!
  • 佳偶奈何天成

    佳偶奈何天成

    一日相恋,终生相守。“没关系,我知道你默认了,你喜欢我,你只用负责安安静静认认真真地喜欢我就好,其他的都有我来做。”陈天成这家伙到底哪来的自信,不过成佳偶到觉得他说的很对!相爱其实很简单!一份真心足矣!(上完结)
  • 朴灿烈之我是女配,怪我咯

    朴灿烈之我是女配,怪我咯

    【新书:《三生三世屈原殇》支持支持哦~】“当我开始反击你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从前的徐北儿。”“诗妍,你知道吗?我当初甚至愚蠢的认为,徐北儿这辈子都学不会反击。”...带给你不一样的重生文,溜了~
  • 弃永生录

    弃永生录

    古有仙灵气,今有体源修。历经屠城之变,碎骨之痛的少年,一年后突然从天而降,携带着天下第一传承,和艰巨的使命,且看他如何在这,体修称霸,圣金夺目的大陆,挣得那唯一一份永生传说!
  • 一朝穿越成帝宠:整蛊千金

    一朝穿越成帝宠:整蛊千金

    穿越第一天,成了将军府的千金小姐,享尽富贵荣华。穿越第三天,刺客追杀,家族破灭,成了朝廷的逃犯。穿越第七天,被凶残的王爷纵马踩伤,进而被送到皇宫里做了小太监。还好,皇宫里美男无数,俊美的皇帝,邪魅的王爷,冷酷的侍卫长,温柔的御医……
  • 天城皇

    天城皇

    世界主宰—赤,天界皇—千。原本的兄弟二人在母后的选择中背负着不同的命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一个万众敬仰,一个世人唾弃。但是这背后却是光和影的斗争
  • 宠妻无度:无良邪帝嚣张后

    宠妻无度:无良邪帝嚣张后

    兽王令出,万兽均从之。得召唤师者得天下。那站在众生之巅,睥睨天下的感觉,让整个天下都为之心动。谁人不想俯视众生,看天下驰骋在你的脚下!对不起,她就不想。没错,她的确俯视了,站在高空,看一大群黑压压的万兽: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甚至连飘的都有,各式各样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看不到的。看她闯天下,有美男陪身边。本文一对一,男主专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