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寒假,在一段不停的补习中结束了。
1996年的春节,我们也只休了7天。
2月2日,云南丽江发生7。0级地震,死亡200多人,伤1万多人,我校学生会特别组织了一次大家自愿捐款活动,此次共筹集善款五万余元,捐给了中国红十字会。
2月下旬,高一下半年开学了。
这时的东北,气温也在零下20度左右,路面结冰,早晚都非常冷,还是处在冬季。
这天,班主任课——政治。
“同学们,学校定于3月1日文理分班,学文学理,大家回去好好考虑下,好了,现在开始上课。”“果冻”一旦心情不好,经常习惯性地一句话完事。
“啊——?真要分班了?”全班炸开锅了。
“哈哈哈,好啊!分班了!”
“终于分班了!可以不学那没用的数理化了!”
“哈哈,是啊!好啊!”
“我想学文科——你学什么?”
“我还是想学理科,我不爱背东西!”
“我——?我还没太想好啊!”
“为什么要分呢,刚刚熟悉啊!”
“是啊,大家在一起多好啊,刚刚熟悉又要分别了。”
“哎——也是!”
……
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说什么的都有。
“别——吵!别——吵!你们这帮人!就知道瞎嚷嚷!下课再说不行啊!现在开始上课!把书都给我打开!”“果冻”大声呵斥道。
——刚才还好好的,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一直这样,跟鬼天气是的——今天肯定又是心气不顺了,心气顺的时候,一个话题扯一节课常有的事。
——分班。
——分班。
学文?学理呢?
我铁定得学文啊,我的梦想就是考播音主持。
——不知道小雪,彤彤学什,要是都能学文就好了,或许又能在一起了。
……
文理分班,对于我,没有什么需要考虑的,我一直想考播音主持,所以肯定学文科,而且,我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将来参加艺术生考试,考北京广播学院(现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应该不成问题的,为此,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科。
彤彤经过几天的考虑,最后还是选择学了理科。
何昕薇,孙艳,张维嘉都学了理科。
胖子、安然、芳菲、思远学了文科。
小琪是看我学了文科,为了和我在一起,最后也选择了文科——其实,她理科更好一些。
——只有小雪,她文理分科的选择颇费周折。
那天,小雪给我打电话,说让我帮着劝劝她父母,我刚到她家,她爸正嚷她呢:
“李小雪——我告诉你!你要是学文科,你就别上了!下来吧,我们也不浪费那钱了!学什么文科!那是学习不好的人才学呢!”小雪的爸爸气急败坏地说。
“就是,小涵学习那么好,学什么都能学好,你行吗!”——她妈妈见我去了,有意婉转意思说——因为,我选择学文科,他们也知道。
“阿姨,学什么都一样,将来都好找工作,学什么也不是由现在学习状况决定的,是由学习兴趣决定的。”我劝着说。
“不是那回事,我都听我们同事说了,还是学理科的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学文科有什么用,现在干什么不讲究科学,没有科学什么也玩不转。”
“阿姨,科学是讲的,但是,学了文科也不是说将来就不讲究科学了,文科也有文科的科学体系啊。”
“那不一样,文科那些东西就是没用,反正我不同意她学文科,学文科,学这么多年都白费了。”
“是的,小涵,我家和你家不一样,你爸爸是做生意的,妈妈是搞文艺的,他们肯定对文理科没什么偏见,但是我家,我和你阿姨都是搞化工的,深刻知道,数理化的重要性,你说,我们搞了半辈子化工了,她学了文,你说将来,让她干什么,将来,我们要是有个什么关系之类的,她根本都用不上!”小雪父亲说。
“叔叔——没事,找工作还是要靠自己的,你说就算小雪将来借你关系,分在咱们这化工厂又有什么意思啊?一辈子不还是和你们一样,做老本行吗,你不想让她出外闯荡一下啊?”
“女孩子不用走太远,有个稳定的工作比什么都强,有个稳定工作,将来就可以嫁个好人家,这有什么不好?”阿姨也在一边说。
“小雪,小雪,你倒是说话啊!”我推了推小雪说。
“我还能说什么,我的未来都是她们给安排好了,我没有选择的自由!”
“哼,反正我死活也不学理科。”小雪犟着说。
“你敢!死丫头!你要不学,你现在就下来,别念了!”小雪爸爸又喊着。
“哼!不念就不念!正好我还不想念呢!”小雪说着,摔了门就哭着跑出去了。
“小雪!小雪!你干嘛去啊!等等我!”我追了出来。
……
——小雪跑到她家后面树林里,边走边哭,我为了安慰她,陪她走了很久。
这几天,天气很好,外面有点开化了,林子里面的积雪都有点融化了,雪水把泥土浸湿,路面有点泥泞,林子里不时有几只喜鹊飞过,树上的积雪时而掉在头上——要开春了,有股生机盎然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
我与小雪聊了很多,我们想各种对策,但也没有改变小雪父母的想法,几天后,小雪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选择了学理,还在原来班级(十一)班不变。
由于我们班主任——“果冻”是教政治的,属于文科,所以,我们高一(八)班作为文科班保留下来了,其他学文科的都并到我们班,我们班学理科的都并到其他班级。
何昕薇,孙艳,张维嘉,选择了理科,被分入高一(三)、(十五)、(十八)班。
胖子、安然、秦思远,王芳菲、王思雨、小琪和我学了文科——还在我们高一(八)班。
我们这文科,学的人非常少,只分了一个班,60来人,理科分了十七个班。
我们这届文科班有两个特点:
一个是我们班只有九个男生,其他的都是女生;
还有一个特点,这届文科生成绩优秀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我们这届文科班入学的平均成绩是全校最好的,这与往年恰恰相反,这在历年是从来没有过的,学文科的多半是成绩不好的——我们这届彻底打破了“只有学习不好的才学文科的观念”。
我们这届的文科班,被誉为全校的尖子班,被校领导寄予厚望,说是要重点打造。
文理分班——仅仅的九个男生中,让我见到一个让我一生难忘的人——景琰——他改变了我的高中——甚至以后的人生轨迹。
——1996年3月25日
时至此时,整个高中生活的所有记忆元素,都已基本形成了——剧中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都已登场,只是当时我们谁都不知道,自己在扮演什么角色,这场戏,谁是主角,谁是配角儿,情节怎样,结局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