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 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孔子有一次到卫国去,弟子冉有为他驾车,路上师生有番对话。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 冉有就问:“人口已经多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孔子说:“让他们富裕起来。” 冉有又问:“已经富起来了,下一步又该怎么做?” 孔子说:“教育他们。”这就是孔子“先富后教”的思想。但如何做孔子还没有落实,孟子却提出了具体的设想。
孟子的设想就是以“恒产”来换取老百姓的“恒心”。所谓“恒产”,指稳定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在当时说来就是拥有一小块土地;所谓“恒心”,指一个人正常的道德行为。以“恒产”换“恒心”的理由很简单,老百姓如果没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作为其稳定的生活来源,就不可能有正常的道德意识,就会违法乱纪、无所不为。如果统治者不能保障人民必需的生活来源,等他们犯了法,再去行惩罚,那等于在陷害百姓。至于具体如何来换,孟子认为,统治者在政治上要减轻刑罚,经济上要轻徭薄赋,要鼓励民众努力劳作,这就能让百姓的衣食生计得到保证;然后加强对民众的道德教育,让他们在家能孝亲,出外能尊上,同心同德。孟子不无天真乐观的认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即使是一个地方百里的小国,即使武器装备都很差,也完全可以战胜像秦、楚这样的军事强国。
孟子以“恒产”换“恒心”的思想,肯定了物质生产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对于人的思想意识及道德行为的决定作用,无疑是正确的,在当时来说有很大的进步意义。他强调首先必须满足老百姓自然生命的需要,然后再重视教育,否则的话,连救人活命都来不及了,哪还有什么闲功夫去讲究礼义道德?这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观点。
这一思想,一方面可说是对孔子“先富后教之”思想的继承发挥;另一方面,也可说是对管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思想的阐发。可以认为,孟子的主张,是中国人历来普遍认同的想法,并非就是儒家的“独门心法”。进一步说,这一思想在今天仍有其重大意义。因为不管哪个时代,吃饱穿暖总是人的第一需要,有了这个起点,才能继续谈其他发展,否则一切都会成为空话。这也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马、恩不也说过:“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孟子论“恒产与恒心”时,特别强调了“士”的作用。孟子对读书明理的“士”要求很高,认为只有他们才能够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这与孔子“士志于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的思想一脉相承。孔、孟对读书人要求高,自有其理由。因为在中国古代,是“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和制度,读书人就是国家官员的预备队,将来他们是要做官的。所以必须对他们有严格要求,让他们能真正成为百姓的表率。这当然是一种理想化的诉求,现实中未必就能完全做到。可要求必须严格,“法乎其上”还“仅得其中”。因此这是读书人应努力的方向,至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还须指出,孟子对读书人或曰知识分子的要求,只是作为特殊情况和相比较而言的;反之,他说老百姓“无恒产则无恒心”,却是从一般情况来说的。这一点必需要分清,否则容易引起误解。因为,有些知识分子也有可能是“无恒产则无恒心”的(现在可是不少啊),而有些老百姓也可能做到“无恒产而有恒心”,这都是相对而言的,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绝对化。
原文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士:这里指读书明理之人。放辟邪侈:放荡,歪门邪道,不守法纪,胡作非为。罔民:让人民陷入犯罪的罗网中。今译
没有固定的产业,而能坚持向善之心的,只有读书明理的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就不会有一贯向善的心思。假如没有一贯向善的心思,那歪门邪道,不守法纪,胡作非为,什么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施加刑罚,这等于设下网罗陷害人民。哪有仁爱之君在位,可以干出陷害人民的事呢?
原文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梁惠王上》)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 (《孟子·梁惠王上》)
今译
现在规定民众的产业,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养活妻儿;即使年成好也一年到头困苦,遇上凶年饥岁更免不了要饿死。像这样,连救性命都还来不及,哪有闲功夫去讲究礼义道德?
原文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尽心上》)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尽心上》)
注释
易:治。田畴:田地。税敛:税收。菽粟:泛指粮食。菽,豆类;粟,谷类。
今译
整治耕地,减轻税收,可以使百姓富足。按时饮食,依礼消费,财物用之不尽。百姓没有水和火是活不下去的,黑夜敲门向别人求觅水和火,是没有人不会给的,因为水火家家都很多。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家有粮食如有水火那样多。粮食如水火那样多了,百姓哪有不仁爱的呢?
原文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弟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
易耨:耘田除草。制:提,拿。
今译
如果能对人民实施仁政,减省刑罚,少收赋税,督促人民深耕土地,去除杂草;青壮年在农闲时修习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尽力和待人诚实的道理,在家时用来奉事父兄,出外用来事奉长辈和上级,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即使拿着木棒也足以打败秦、楚这种装备精良的军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