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59300000002

第2章 郑子瑜家世

在附录一《自传》开篇中,作者以一种冷静、平实的语调,回忆起不幸的童年和家世: “我原生长于福建漳州市,后来跟父亲移居龙溪县石码镇。我们是清代诗人郑开禧的后裔,家境贫寒。我一生出来便在挨饿中过日子,又由挨饿中长大起来,父亲名济川,长年失业;母亲姓黄,名烨。我有一个哥哥,两个弟弟,都在重病时请不起医生活活地死去了。我不知有几个妹妹,但记得都是一生出来便送给人家作童养媳去了。”[5]郑氏是闽省一大姓。民谚说:“林陈半天下,黄郑满街摆。”其意是说,林、陈、黄、郑四姓在福建占有绝对的人口上的优势。

郑氏来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周宣王封母弟友于郑,及韩灭郑,子孙播迁陈、宋间,以国为氏。”又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载:“周后王之少子,宣王之弟桓父友之后也。”由此可知,郑姓源于上古姬姓,周宣王封母弟友为郑桓公(封地在今陕西华县东)。周幽王时,桓公为周朝司徒。他见幽王无道,预感天下有变,经太史伯指点,避祸于今河南中部的虢、郐两国之间的安全、富饶地带,后利用武力占领此处,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桓公后人便是最早的郑氏。但是,因郑姓望族世居荥阳(在今河南荥泽县西南十七里),故往往以“荥阳郑氏”为正宗。旧时郑姓世家常以族中二位名人嵌作楹联: 系出荥阳,家传诗教。(郑玄)

听尚书之履,声响蓬莱;(郑崇)

出通德之门,辉联阀阅。(郑玄)郑姓在中国历史上是赫赫望族,尤其是唐代,崔、卢、李、郑,四门高姓,不可一世,是皇权的支柱。

福建漳州郑姓的先祖也是发源于黄河流域,它是中原士民在迁徙入闽的三次历史性潮流中渐渐在闽南繁衍起来的。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南迁分别是西晋永嘉年间,唐代高宗时期和五代时期。这三次移民高潮促成了中国文化中心的南移。《建瓯县志》卷十九“礼俗条”载:“晋永嘉末,中原长乱,士大夫多携家避难入闽。”《福州府志》卷七十五对上述所言中原士大夫流寓入闽的姓氏做了说明:“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 林、黄、陈、郑、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难怀居,无复北向。”此为第一次郑姓迁闽。以河南为中心的荥阳族后裔,大多为失意士人,在兵燹中为苟全性命遁入闽地;或为中州党争败北者及株连之族人。第二次郑姓入闽是唐高宗时代,即总章二年(669年),玉铃卫左郎将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府兵五千人入闽,驻守云霄漳江。据史料,陈政、陈元光父子属下官佐中有中原姓氏五十八种,郑姓也为其中之一。五代乱离之际,河南光州固始县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兵据闽,公元907年王审知封为闽王。王氏兄弟入闽值第三次中原姓氏迁闽高潮。而闽中姓氏言谱者,都知来自固始。[6]这是开闽地谱牒之先河。此次姓氏南迁因缺少资料,不知有多少郑姓人氏来闽。但从一些零星的史料中仍可见有一些郑姓名人抵闽。如《全唐诗》卷七六三说:“时中原人士杨承体、郑璘、韩偓、归傅懿、杨赞图、郑戬等皆避乱入闽。”荥阳世族的先天优越感,使一些福建居民产生攀附心理,甚至改姓以附会而借以抬高身价。有人曾对福安县甘棠堡数十姓作调查,发现郑姓为三,比例相当大。其祖籍一为清河郡,其二为荥阳郡,分别于唐僖宗、唐季、宋咸淳间入闽,并与林、苏、陈诸姓称霸一方,可见郑姓之势力非同一般。

郑姓是从中州迁移入闽的外来姓,郑姓人氏不但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而且在迁徙过程中培养了向外拓展的能力。这一点正好与漳州的传统文化氛围契合。郑子瑜的先人是否也是由河南迁移来闽?笔者曾致函询问,传主回答颇为肯定,并说“少时家中厅堂悬挂先祖小传虽曾略提到,今已忘。”[7]由于谱牒学在唐末五代大乱中几尽绝灭,至宋代理学家倡导才绝学又继,所以今之言家族史者,一般仅上溯至宋以后。一般近代谱牒仅从清代开始,上溯先祖则泛泛而论。关于郑子瑜先祖史料,现在仅能寻觅至郑元镈为止。今从《漳州府志》中录出郑元镈、郑开禧父子小传:

郑元镈,字蕴席,又字畲田,龙溪人,贡生。十二岁丧父,事母林以孝闻。兄病,躬汤药同寝室,数月无怠。居马洲濒大溪,乾隆庚寅水涨,居人尽避于山。时元镈父柩在堂,乃以约诸楹,立水中号泣数昼夜守之,闻者怆恻。母疾革,遗言外氏微懼乏祀,元镈泣曰,是在儿,乃以田若小附外祖。外祖母栗主于林氏支祖庙,家素贫习,贾财稍裕,均诸兄弟,无纤毫自丰。况兄卒,抚其孤如己子,族诸生鸿英无后,以己田祀之。海澄诸生柯永才偶命,元镈数振其困,柯殁,母老子弱,为醵金立产业使无馁。凡事所当必为之,有施于旋若忘之,未尝言于人。以子开禧为贵。

开禧,字迪卿,又字云麓,元镈子。嘉庆甲戌进士,授内阁中书,转吏部员外郎,历掌稽勋考功二司印,迁文选司郎中。精于吏,奸吏不敢玩法,出分巡广东粮储道,适民寇粤,大兵征讨,军输旁午,临以整暇。事平,又值南海、三水、清远三县水灾,桑园诸基围俱决,淹没民居,流离,饥殍,请赈不及,开禧首先捐舍,设法收恤,全活以数万计。遂力任堤防,永御水患。粤人德之,建祠以祀。大吏嘉其称职,奏署本省运司,为数月,积弊尽除,商贾利之。擢山东都转盐运使之官,道卒。著有《知守斋诗文集》行于世。

郑元镈、郑开禧父子是郑子瑜先祖中较早见于文字记录的。元镈以其古德幽光,又以孝行被载入《漳州府志》,他是中国传统社会中饱受儒学熏陶,又以布衣终其身的楷模人物。其举止言行浸润了中国传统美德。而诗人郑开禧则是在其父精心培养下步入仕途的一员。他除了保持家族中“内圣”的一面,又在“外王”上有所建树。他参与救灾、率先捐金、革除税弊,倡导商贾以利民生,获得广东民众的赞赏,并“建祠以祀”。这在封建社会中对一员地方官吏来说是一种至尊的荣誉。尤其是他在任职期间,能明是非,为蒙受枉屈的“洋贩”平反冤狱。这反映了一种处于朦胧状态的开放意识。他是封建社会晚期忠于职守,恪守儒规,身处东南沿海地带这一特殊区域中十分难能可贵的清官。除此而外,郑开禧又是闽南颇有名气的诗人。据《清史稿艺文志及辅编》载,[8]郑开禧曾著有《知守斋诗初集》六卷、《知守斋诗二集》四卷、《知守斋诗别集》一卷等著作,又编有《虚受斋汇刻诗钞》二十二卷。可见,郑开禧不仅仅以精于吏治为史所载,而其诗鸣于世也为人所称道。漳州郑氏另一先人郑亦邹(?—1709年),字居仲,号白麓,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举人,四十三年曾撰《黄道周传记》(片段存《黄漳浦集》卷首),四十五年成进士,授内阁中书,假归。四十六年被福建巡抚张伯行聘为鳌峰书院学正,与山长蔡璧子世远结为忘年之交,后由张伯行荐入纂修馆,未赴而卒。郑亦邹博学有才名,藏书之富,“几甲郡中”,曾倡建南屏文社,一时云集三百人。其弟子陈先登、郭成郭、郑溥等皆为清初闽中著名学人。郑亦邹著述十余种,仅存《遂志录》,传见于陈寿祺《东越儒林后传》及陈衍《福建通志》。郑氏与洪思有所交游,而洪思曾问业于黄道周,所以郑氏也饱受黄道周学术熏陶。洪思(1633—1704年),另名浩士、阿士、石秋、私谥文晦,为郑亦邹龙溪同乡。其父京榜曾执业于黄道周,参与编校黄氏《榕垓问世》,后又加盟黄氏的抗清义旅,黄氏就义后,返乡隐居,与其子共同搜集整理黄道周遗文。其子洪思十一岁也随父问道于黄氏,曾出席黄道周主持的邱山讲问大会。黄氏亲为之授以《孝经》。后编成《黄子文集》八八卷,《石斋二十书》一九六卷。他去世后,郑亦邹曾撰《洪石秋子传》。郑亦邹所撰著述十余种,仅存康熙四十一年所撰《明季遂志录》以及《黄石斋先生集》五十卷(今佚),据清人陈寿祺比勘,该集比洪思所编《黄子录》多一百二十七篇。该集订正了洪思《黄子年谱》、庄起俦《漳甫黄先生年谱》的疏误,使黄道周年谱体例更趋完整。郑子瑜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日本讲学时,曾为史家叶国庆、谢国桢寻觅到流失在日本内阁图书馆的《遂志录》。

同类推荐
  •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揭开传染病神秘面纱:巴斯德的故事

    本书主要以青少年为阅读对象、介绍巴斯德——这位贡献杰出的医学伟人、法国著名医学微生物学家的故事,介绍他在医学领域的探索、并介绍其为人类创造的一项伟大业绩“狂犬疫苗”。
  •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全传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娇成吉思汗(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素质。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览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
  •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毛泽东和他的父老乡亲(上册)

    本书是一部描述毛主席人际关系,反映毛主席与湖南家乡父老交往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我曾读过一部分,感到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作者通过长期深入采访和研究,掌握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并以庄重的笔触描写了一代伟人毛主席与父老乡亲水乳交融的关系,歌颂了毛主席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大公无私、情系桑梓、,忧天下的高尚品质和伟人风范。我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1959年随毛主席回过韶山,亲身感受到毛主席浓郁的乡情亲情友情。
  •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

    张箭,男,1955年生于成都。1978年夏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读本科,1982年夏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应届考取川大世界中世纪史硕士研究生,1985年夏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分配在川大历史系世界古代中世纪史教研室(今合并为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教研室)工作。
热门推荐
  • 北极星的最后一滴眼泪

    北极星的最后一滴眼泪

    找不到坚强的理由再也感觉不到你的温柔告诉我星空在那头那里是否有尽头
  •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本书从中外公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选择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成功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
  • 恶霸校草夺女笔记

    恶霸校草夺女笔记

    欢迎大家来到最虐心有点H玛丽莎剧情里。这里是高米高学校。因为建这所学校的叫高米高,学校建校不过10年的历史,最大看点:历届的校草都是全校女生全花痴饭后闲淡的一大闪亮点,就是帅哥多的不行。故事剧情:蝉联了两届的校草一米九虐男枫五月,在开学的时候在军训的时候,一群花痴女不顾教官口令围上前去一睹高米高最帅校草的尊容。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不堪太阳暴晒的安妮落单,她得到教官允许靠在树下休息。枫五月走过去稍微瞟了她一眼,皮肤很白。枫五月开了口“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安妮抬头看了声音的来源,枫五月身旁的狐朋狗友:”天哪,G奶的妹子,皮肤又白,五月你可真会挑马子。“枫五月扬起嘴角看着眼前的她一场虐恋拉开帷幕……
  • 大小姐的近身特工

    大小姐的近身特工

    他以前是特工基地里面的王牌人物,却被免职去保护一个豪家大小姐。身边美女如云.他又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故事呢。
  • 九界尊主

    九界尊主

    来自于异界的灵魂,九个不同体系世界的尊主,机缘巧合来到了地球,却得到了其他星系的超级系统,看他玩转社会校园,宇宙称尊。
  • 误惹猫妖

    误惹猫妖

    这个年代盗墓什么的已经不兴了,但是劫富济贫却是永恒的真理。眼见得自己身无分文即将饿死街头,黎忧心一横便向着后山那处日也发光、夜也发光的灵洞里进发。拿点儿啥据说是战乱时期留下来的宝藏,她保证也不多拿只要够撑过这阵子就行!我天!这个毛绒、闪亮亮的东西是啥?何为一直跟着她?莫莫莫……非是白日里见鬼?可是,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好端端的盗个洞,值钱东西没拿到,反倒请了个猫祖宗回来,不单吃喝拉撒地供着,一不开心还拿她那仅有的衣服下爪!最最重要的是,这不知是公是母的家伙……为何如此好色?
  • 灵异历险记之天地阴阳

    灵异历险记之天地阴阳

    本作为灵异历险记的前传,主体思维依然是灵异框架,贯穿道德和世俗情感,开篇前几章节灵异剧情较少,以叙述回忆某事,之后的内容都是灵异故事。感谢大家阅读。
  • 天御星河

    天御星河

    星耀帝国,天骄纵横,英才辈出。九州大陆,诸强争霸,撼天动地。天域苍穹,圣魔争霸,各显神通。无尽星河,乱世相争,血域燃烧。唐家后辈偶遇江湖术士,觉醒天罡霸体,闯入武者世界大时代来临,谁是主宰,谁能凌驾九天十地,斩尽日月星辰,举世震颤!
  • 帝皇书

    帝皇书

    李磐偶然得到帝皇珠,穿越到一个混乱的世界,各国混战不断。李磐凭着帝皇珠携带的帝皇书空间一步步建立自己的势力。与各国争霸,最终统一各国。集齐分散四处的九颗帝皇珠。使得九珠合一。帝皇书空间得以完满。
  • 北京一页

    北京一页

    一个主场地发生在北京的故事,一个关于现实生活的故事。源于生活的真实和对现实无奈,希望能引发读者的共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