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237500000013

第13章 中国篇(12)

杨七公公过年

——叶紫

稻草堆了一满船,大人、小孩子,简直没有地方可以站脚。

杨七公公从船尾伸出了一颗头来,雪白的胡须,头发;失掉了光芒的,陷进去了的眼珠子;瘪了的嘴唇衬着朝天的下颚。要偶然不经心地看去,却很象一个倒坚在秧田里,拿来吓小雀子的粉白假人头。

他眯着眼珠子向四围打望着:不象寻什么东西,也不象看风景。嘴巴里,含的不知道是什么话儿,刚好可以给他自己听得明白。随即,便用干枯了的手指,将雪白的胡须抓了两抓,低下了头来,象蛮不耐烦地说:“为什么还不回来呢?”

“大约快来了吧!”

回话的,是七公公的媳妇,儿子福生的老婆。是一个忠实而又耐得勤劳的,善良的农妇。她一边说话,一边正是煮沸着玉蜀黍浆,准备给公公和孩子们做午饭。

“入他妈妈的!这家伙,说不定又去捣鬼去了啊!不回来,一定是舍不得离开这块!老子……老子……”

一想起儿子的不听话来,七公公总常欲生气。不管儿子平日是怎样地孝顺他,他总觉得,儿子有许多地方,的确是太那个,那个了一点的。不大肯守本份。懵懂起来,就什么话都不听了,一味乱闯,乱干。不听老人家的话,那是到底都不周全的哟!譬如说:就拿这一次不缴租的事情来讲吧!

“到底不周全啊。”他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思象乱麻似地老扯不清,去了一件又来一件。有很多,他本是可以不必要管的,可是,他很不放心那冒失鬼的儿子,似乎并非自己出来挡一下硬儿就什么都得弄坏似的。因此,杨七公公就常常在烦恼的圈子里面钻进钻出。儿子的不安本份,是最使他伤心的一件事情啊!

孙子们在狭小的中舱里面,哇啦哇啦叫着要东西吃。福生嫂急忙将玉蜀黍浆盛起来,分了两小碗给孩子,一大碗给了公公。

喝着,杨七公公又反复地把这话儿念了一回:“不听老人家的话,到底都不周全啊!”

远远地,福生从一条迂曲的小路上,一直向这边河岸走来。脚步是沉重的,象表现着一种内心的弹力。他的皮肤上,似乎敷上了一层黄黑色的釉油。眼睛是有着极敏锐的光辉,衬在一副中年人的庄重的脸膛上,格外地显得他是有着比任何农民都要倔强的性格。

几个月来的事业,象满抱着一片烟霞似的,使福生的希望完全落了空。田下的收成,一冬的粮食,凭空地要送给别人家里,得不到报酬,也没有一声多谢!

“为什么要这样呢?越是好的年成,越加要我们饿肚子!”

因此,福生在从自己要生活的一点上头,和很多人想出了一些比较倔强的办法:“要吃饭,就顾不了什么老板和佃家的!”可是,这事情刚刚还没有开始,就遭到了七公公的反对,一直象连珠炮似地放出了一大堆:“命啊!命啊!种田人啊!安份啊!”

福生却没有听信他的吩咐,便不顾一切地同着许多人照自己的意思做了起来。结果,父子们伤了感情;事情为了少数人的不齐心,艰苦地延长到两三个月的时间,终于失败了。而且,还失去了好几个有力量的年轻角色!

“入他妈妈的!不听老子的话!不听老子的话!我老早就说了的!”七公公就常拿这件事情来对儿子卖老资格。

现在呢?什么都完了,满腔地希望变成一版烟霞,立时消灭得干干净净。福生深深地痛恨那些到了要紧关头而不肯齐心的胆小鬼,真是太可恶的。没有一点办法,眼巴巴地望着老板把自己所收成下的东西,统统抢个干净。剩下来一些什么呢?满目荒凉的田野,不能够吃也不能够穿的稻草和麦茎。

“怎么办呢,今年?”大家都楞着,想不出丝毫办法来。

“到上海去吧!我老早就这么对你们说过的,入他妈妈的,不听我的话!”

七公公的主意老是要到上海去,上海给他的印象的确是太好了啊!那一年遇了水灾,过后又是一年大旱,都是到上海去过冬的。同乡六根爷爷就听说在上海发了大财了。上海有着各式各样的谋生方法,比方说:就是讨铜板吧,凭他这几根雪白的头发,一天三两千是可以稳拿的!

福生没有什么不同的主意,反正乡间已经不能再生活了。不过,这一次事情的没有结果,的确是使他感到伤心的。加以,上海是否能够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也还没有把握。他有些儿犹疑了;不,不是犹疑,他是想还在这失败了的局面中,用个什么方法儿,能够重新地掀起一层希望的波浪。这波浪,是可以卷回大家所损失的那些东西,而且还能够替大家把吃人的人们卷个干干净净!

因此,他一面取下那四五年前的破板儿小船来,钉钉好,上了一点石灰油,浸在小河里。然后再把一年中辛辛苦苦的结果:一百十捆稻草都归纳起来,统统堆到小船上面。“到大地方去,总该可以卖得他几文钱的吧。”他想。另一方面呢,仍旧不能够甘心大家这次的失败;他暗中还到处奔跑,到处寻人,他无论如何都想能够再来一次,不管失败或者还能够得到多少成功。可是,大家都不能齐心了,不能跟他再来了,他感到异样的悲哀和失望!

沿着小路跑回河边来,这是他最后的一次去找人,想方法活动。一直到没有一个人理会他了,他才明白:事情是再也没有转机了的。

“完了哟!”当他带着气愤的目光和沉重的脚步,跑回到自己的船边的时候,他差不多已经气昏了。杨七公公,老拿着那难堪的眼色瞧着他,意思好象在说:“你不听我的话!到底如何呀!”

停了一会儿,他才真的开了口:“你打算怎么办呢,明天?”

“明天开船!”

福生斩钉截铁地这样回答了。

从水道上离开这破碎的家乡的,不止杨七公公他们一伙。每到冬初秋尽的时候,就有千万只船象水鸭似的,载着全家大小向江南各地奔来,寻找他们一个冬天的生活,这,这差不多已经成为惯例了。

现在呢,时候已是隆冬,要走的,大半都走了。剩下来的,仅仅只是杨七公公他们这破碎了巨大的希望的一群。带着失望的悲哀,有的仍旧还架着那水鸭似的船,有的就重新的弄了几块破旧的板子,钉成一个小船儿模样。去哟!到那无尽宝藏的江南去哟!

一共本来是三十多个,快要到达吴淞口的时候,已经只剩下五六个比较坚牢的了。有的是沿着长江,在镇江、江阴等处停住着,找着个另外的可以过冬的工作。有的是流在半途被大江抛弃了,破了船,坏了行船的工具,到陆上去飘流去了。

福生的船,虽然也经过几次危险,总算还没有完全损坏,勉强地将他们一家五日渡到了这大都市的门前。七公公的老迈而又年轻的心,便象春天似地开放了:“好哟!入他妈妈的,四五年来不曾到上海!”

五六条船拼命地摇着,象太阳那样大的希望,照耀在他们的面前。黄金啊,上海!遍地的黄金,穷人们的归宿啊!

突然地,在吴淞镇口的左面:“靠拢来!哪里去的草船!”

“到上海去的!”大家都瞧见了:那边挂着一面水巡队检查处的旗帜。于是,便都轻轻地将船靠了拢来。

“妈的!又是江北猪猡!”

“带了什么好东西到上海去!”

“逃难!没有什么东西哟,先生!”大家回答着。

每一个船上都给搜查了一阵,豪无所获的费了检查先生们好些时间。于是,先生们便都气愤了:“打算怎么办呢?你们!”五六只船都给扣下来了。

钱是没有的。东拼西凑,把每个船上的残余玉蜀黍统统搜刮下来,算是渡过了这第一层的关隘。

“唉!穷人哟!”

只叹了一声气,便什么都没有讲了。每一个人都把希望摆在前头,拼命地向着那“遍地黄金”的地方摇去。

“你们到什么地方去呢?”七公公在白渡桥的岔口前向大家询问。

“浦东!”

“我们到曹家渡。”

“我到南市,高昌庙。你们呢,七公公?”

“我们么?日晖港啊!”

“日晖港,”这个地方是特别与杨七公公有缘的。以前,每一次到上海来,他都是在那儿讨生活。那里他还有好一些老留在上海过活着的同乡。徐家汇的乐善好施的老爷们,打浦桥的油条,大饼!

穿过好些外国大洋船,一直转到日晖港的口上,又给水巡队的先生搜查了一回。玉蜀黍已经没有了,祗好拿了十多捆稻草下来,哀告着先生们,算是暂时地当做过关的手续费。

天色差不多近夜了,也再没有什么关口了,杨七公公便开始计划着:“就停在这桥边吧,让我上去。小五子,六根爷爷,祗要找到他们一个,便可以有办法的,他们是老上海了哟!”

杨七公公上岸去了。福生夫妇都极端疲倦地躺了下来,等候着公公的回信。

深夜,七公公皱着眉头跑回船来:“入妈妈的,一个也没有看见!”

“明天再说吧,爹爹。”福生对七公公安慰着。

第二天,七公公一老早就爬了起来。叫福生把船摇到打浦桥下,他头也不回地就跑上了岸去。福生吩咐老婆看住孩子们,自己也跟着上去了。

“早上,他们一定是在什么茶棚子里的。”七公公想。祗有三四年没有到过上海,上海简直就变了个模样。房子,马路……真是大地方哟!

每一个露天小茶棚子里都给他探望过,没有!“是的,他们都发了财了哟!”七公公的心儿跳了起来:“发了财的人怎么会坐小茶棚子呢?”

又继续地看了好一些茶棚子,当然是没有的。忽然,在一个用破船当做屋子的里面:——

“六根爷爷!你好呀?”

“谁呀!啊,杨七公公,你好呀!几时来这块的?”

“今天呀……”

六根爷爷的面容憔悴得很利害,看不出是发了大财的人。

穿的衣服破得象八卦,象秋天的云片。说话时,还现出非常骇异的样子:“你们为什么也跑到上海来呢?”

“乡下没有饭吃了呀!”杨七公公感觉得非常不安,照光景看来,六根爷爷怕也还没有发什么大财的。杨七公公的希望,便象肥皂泡似的,看看就欲消灭了。

“我们还正准备回去呢!”六根爷爷说,“听说乡下今年的收成比什么年都好呀!

“好!”杨七公公象有一个锯子在锯他的喉咙,“入他妈妈的!越好越没得吃!”

“上海就有得吃么?”

七公公没有做声了。他可不知怎样着才是好的。同儿子闹着要到上海来的是他;劝同乡们都到上海来,说上海平地可以拾到金子的也是他。现在呢?连老资格的六根爷爷也要说回乡下去,那真不知道是一回什么事情啊!

“上海不好了吗?我,儿子,一家人都已经跑来了呀?怎么办呢?”

六根爷爷沉默了一会儿:“那么,你们的船在哪块呢?”

“在桥下。”

“我同你去看看”

七公公把六根爷爷引到了桥下,老远地,便看见了儿子同一个象警察模样的人在那块吵架。

“我们又没有犯法!”

“不行的!猎猡!”拍!——儿子吃了一个耳光。

六根爷爷急忙拖着七公公跑过去。他一看,就知道是那么一回事情,六根爷爷连忙陪笑地说:“对不住,先生!他是初来的,不懂此地的规矩!”

“不行的!这是上面的命令。六月以前就出过告示:这儿的河要填,不能停泊任何船只。”

“这块不是有很多船吗?”福生不服地瞪着眼睛。

“不许你说话!”六根爷爷压制着福生。接着便陪着笑脸地对那位警察先生说:“他们初来,不懂规矩,先生!不过,先生!一时候,怕,怕……罗!只要让他们把这些草卖了!嘻!先生,算我的,算我的!嘻!”

警察先生把六根爷爷瞧了一眼,知道他是一个老人:“依你!几时呢?”

“十天之内!先生。”

“好的!你自家有数目就拉倒。不过,十天,十天……就不能怪我的了!”

“不怪先生!嘻!”

福生和七公公不知道是怎样一回事情,老向六根爷爷楞着。

六根爷爷:“唉!总之,你们不该来!不该来!”

接着,便讲了一些上海不比往年,不容易生活的大概情形给七公公听。并且替他们计划着:既然都来了,就没有办法的,应当拼命地想方法活!活!

临了,他要福生和七公公不必过于着急。明天,他再来和他们作一个大的,怎样去生活的商量。

杨七公公的希望仍旧没有完全死灭。他想着:“上海这大的一个地方,是决不致于没有办法的。”

听信了六根爷爷的吩咐,把稻草统统从船上搬下来,堆到那离港边十来丈远的一块空坪上。小船是不能浸在水里过冬的,并且还有好些地方坏了,漏水了。一家人,既没钱租房子住,又不能够马上找到生活,小船是无论如何不能抛弃的啊!

她在沿港的很多同乡人都是这样:船破了,就将它拖上岸边,暂时地当做屋子住着,只要是潮水浸不上来,总还可以避一避风雪的。福生便在这许多沿港的船屋子中间,寻了一块刚刚能够插进自家的小船的空隙地,费了很大的力气,把小船拖上了岸来。

怎样地过生活呢?一家人!

六根爷爷也皱着眉头,表示非常为难的样子。的确的,六根爷爷是六七年的老上海了,他仅仅只是一个人,尚且难于维持生活,何况一家拖着大小五六口,而且又是初到上海的呢?因此七公公就格外地着急。他象小孩子向大人要糖果似地朝着六根爷爷差一点儿哭了起来:“难道就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吗?”

六根爷爷昂着头,象想什么似地没有理会他。福生用稻草在补缀船篷顶上的漏洞处。孩子们,四喜子和小玲儿,躺在中船里,滚着破被条耍狮子儿玩,媳妇埋着头,在那里计算今天的晚上的粮食呢!

同类推荐
  •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雪野茫茫俄罗斯:勃留索夫抒情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象征主义诗歌盟主勃留索夫的诗歌精选,译者按年代从勃留索夫的诗集(含未出版诗集)中选译(共141首),分为十辑。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罗斯文学与文化生活中,勃留索夫是个非同凡响的人物,被誉为“青铜和大理石”铸就的诗人。在诗坛上,勃留索夫还以诗歌理论家著称。
  • 诗经里的植物

    诗经里的植物

    认识《诗经》里的植物,能够让人不经意间想象出中华文明曾经生成的场所:心里的一爱一恨、容颜里的一擦一笑、山风里的一呼一吸、雪雨中的一飘一落,虽然已 经相隔两千多年,伴随这样的心路历程,让我对生活于其中的家乡土地、山、河流,比所看的,要更为厚重,更为缥缈,更为神秘。因此,在这种亲切感里,爱的心也更真实一些。
  • 星星诗库:山中随笔

    星星诗库:山中随笔

    山中随笔 一 整个苏坝小镇似乎就我一个人醒着,或者,就我一个人活着。我听不到一个 人的声音,当然,我也看不到空绰的街面上行人的踪影。 人们都跑到何处去了呢?如果说人类懒惰到极致的方式之一就是午眠的话, 那午眠就是人类莅临死亡已不远的征兆了。如此亮丽的夏天,瞧瞧阳光的力度、 空气的透明度和风的温柔度都不能使人产生好奇、亲近和愉悦,人们反而乐陷于 一张床榻,一件廉价的电器鼓吹的热风和两三个小时
  •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

    《被淘空的村庄》,这部二十多万字的散文集,字里行间弥漫着浓郁的南方工业生活气息,有着厚重的乡土情怀,工业生活气息来源于作者在南方多年的漂泊经历,乡土情怀并不是传统意义上对乡村田园牧歌式生活的赞歌和怀旧,而是深入到当下乡村生活的内部,对工业时代下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乡村精神肌理和生存境况的剖析。
  • 夏娃的花环

    夏娃的花环

    该书是作者马季的第一部散文随笔集,所收录的文章曾陆续在高端文学报刊发表,其中有优美的文化散文,细致的作家研究,客观的网络文学现象分析,新颖的阅读心得,敏锐的社会观察和专业的艺术赏析等。是作者十多年散文、随笔写作的结晶,分为:京城文化、品尝生活、边走边读、作家现场、文化视野和社会万象等六个部分。作者本人从事文学编辑和文学创作多年,艺术经验与思想积累丰富厚重,文笔清新、流畅。作品的特点是从细节人手,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富有原创精神与鲜明的文学追求,可读性很强。
热门推荐
  • 战神之二郎真君

    战神之二郎真君

    天若欺我我灭天,地若凌我我撼地。问一声天上地下谁之最。唯吾战神----二郎真君。
  • 孟子的智慧

    孟子的智慧

    《孟子》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儒家经典。《孟子》原文七篇并无上下之分,亦无章次之别。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怀着治国平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觉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弘扬仁义,宣传德治,同情民苦,抨击暴政,志在匡世救民,兼济天下,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思想家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孟子》一书的总体特色是感情充沛,气势奔放。他激荡着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又言辞犀利,呈现出凌铄一切之势。
  • 流觞祭

    流觞祭

    流觞,指的是古人每逢农历三月上已日于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游放置酒杯。杯随水流,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杯把酒喝下。叫做流觞。然而人生恰如这流觞曲水的盛筵,命运的酒杯流转于谁的面前,谁就只能将眼前的这杯酒一饮而尽,不管是痛苦的,还是欢乐的。故事中的所有人物无不是自己选择着命运,自己又被命运所选择。他们都来自于我的生活之中,我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开始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有那么多的迫不得已。而他之所以成为他,也并非一朝一夕。
  • 末世宇宙商盟

    末世宇宙商盟

    残酷的末世一切都变成现实的末日世界能让人体再度强化的基因药剂能让人类走进宇宙的神秘科技宇宙商盟将一切化为可能……
  • 天庭采买办

    天庭采买办

    经历了数次天地大劫的动荡,天地灵气在无止境的消耗后,也终究走向了湮灭。做为万界主宰的天庭,虽然仙神无数,但是平日修炼的那一点点仙力也仅仅让他们维持一下自身府邸的门面问题,根本无多余的灵气去显圣、除妖。所以,为了天庭在万界统治的稳定,玉皇大帝提出了让天庭现代化用以节约仙神平日里的仙力消耗,从而让仙神有余力去处理各界的问题。而我们的主角杨宇,则阴差阳错的成为了这个天庭采买办的第一任主任。
  • 乱世情缘

    乱世情缘

    他身上早已不见了那日宫外所穿的白银盔甲,卸下盔甲的他虽然少了那天晓碟初见时犹若天神般的炫目,却多了一份可触可摸的真实感觉。晓碟痴痴的望着他,他似乎毫无察觉,只是目不斜视的盯着自己的脚下的地面。是了,这宫里的女人都是皇上的女人,他人岂敢染指?便是看一眼也是失礼的。晓碟心中怅然若失。再抬头时,他已跟在太子身后远去,只留给晓碟一个潇洒帅气的背影。那日,后宫中,一个少女情窦初开,但她思慕的对象,却是一个永远都不能对人说的秘密。
  • 妖帝傲琴:景家世子太傲

    妖帝傲琴:景家世子太傲

    景傲琴,一代假世子,一朝换魂,她不再是那个人尽可欺负的小世子了!妖帝,是万物的皇!寒少熙,生得一副如女子般的花容月貌,和她前世的男扮女装的姐姐竟一模一样!姐姐晚上总是变了灰狼怎么办,景傲琴表示前世想上她床的男人多了去了,他算老几!?“琴儿,我想你了。”“嗯?”“我不想分床了!”“......”
  • 小刀的疑惑:贪婪

    小刀的疑惑:贪婪

    血海深仇!有的人放不下,心中总有执念。有的人放得下,但求寻得真相。执念是痛苦的,让人癫狂。真相是残酷的,让人迷茫。求不得,放不下,只因人性中隐藏着的卑劣:贪婪。
  • 爆笑穿越:王妃呆萌太倾城

    爆笑穿越:王妃呆萌太倾城

    “七羽,药好苦。”某王爷坐在病床上,可怜兮兮地对眼前的小狐妖说。“良药苦口利于病,你又不是小孩子了”小狐妖好嫌弃地说,可马上就被那人一把拉进了怀里“吧唧”就是一口。“嗯,亲亲七羽就不苦啦~”小狐妖气的脸红,大喊“凤初阳你个无赖!”她是刚修炼成人的小狐妖,意外的穿越到了这个奇怪的时代,法力全无。国舅猪蹄子逼她做第38房小妾。她逃跑被抓。猪蹄子要把她下油锅,是他救了她。他权倾朝野,俊美无双,无数少女对他口水流三丈。可他却独“宠”她一人。药苦亲她,睡不着就抱着她,累了还要她给他讲故事……天!他是有多幼稚!【1v1甜宠萌文】『本书原名:爆笑穿越:萌妃亦倾城』
  • 英雄斗罗大陆

    英雄斗罗大陆

    爱打lol的宅男,偶然之间穿越到了斗罗大陆邂逅一位位不可思议的lol英雄,发生一段段难以想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