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文史资料》第20辑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日军为争夺平头山、螺蛳山等阵地,曾以四五倍兵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进行强攻。吴展亲临1连、3连防守阵地指挥并组织逆袭与敌鏖战,短兵相接,阵地失而复得,反复多次,双方胶着,尸横遍野。11月8日江东地区沦入敌手,敌强渡漓江攻入城内盐街,渗透至桂东路、正阳路、王城及独秀峰,截断城内交通通信联络,破坏我军指挥首脑,桂林城内遂陷入混战状态。9日下午,韦云淞司令召集紧急军事会议,决定以131师余部孤守城池,电令第31军军部、179师及直属队向西突围后于桂西的两江地区集结;并电令担任正面阵地防御的吴展392团做掩护,待城防司令部过阳江开始突围后跟在后面担任后卫……”
这份资料中所说的131师余部,其实就是392团余部,因为391团和393团已经伤亡殆尽。而392团余部,其实也只剩下了1连和3连,因为防守各处阵地的其他连,也伤亡殆尽。
这份资料中所说的阳江,现在叫桃花江。
131师,只剩下了两个残缺不全的连。就是这两个连,担负起了掩护全军撤退的任务。
当时,这两个残缺不全的连,腹背受敌,孤立无援,背水一战。吴展当时一定知道,担负掩护任务,就意味着死亡。所以,他将仅剩的战士集中在一起说:“事已至此,唯有与小日本拼死一战,连长阵亡,排长代理;排长阵亡,班长代理。我们战至一兵一车,也要掩护司令部撤退。”
392团仅剩的两百名战士厉兵秣马,等着与日军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候,传来了131师师长阚维雍自杀殉国的噩耗。
《广西文史资料》中记载,阚维雍将军自杀殉国的日子是1944年11月9日。
这天下午,桂林城防司令韦云淞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阚维雍参加了。回到师部后,阚维雍交代了突围事宜,并对师部所有人说:“桂林保卫战虽然失败了,但是中国是不会亡的。我决心与桂林共存亡,假如我死了,由副师长代为指挥。”
随后,阚维雍把随身携带的牛皮背包交给卫士,里面装着毛巾、牙刷、牙膏等生活用品,还有一块小手帕,上面有他用钢笔写的字:“大忠大孝,成功成仁。”他又把用手帕包着的一张纸交给了参谋。接着,阚维雍走进了电话机房,所有人等候在外。几分钟后,电话机房里传来了一声枪响,所有人冲进了房间里,看到阚维雍神情平静,脸色通红。大家抱着阚维雍哭喊着:“师长,师长……”
阚维雍交给那名参谋的手绢里,包着一张纸,上面是一首诗:“千万头颅共一心,岂肯苟全惜此身。人死留名豹留皮,断头不做降将军。”
郭炳祺少将和师部参谋人员,找来一口棺材,将阚维雍入殓后,埋在了散兵壕里。
然后,师部匆匆转移。
桂林失守后,131师被俘士兵向日军提出要求,将阚维雍将军从散兵壕中起出,重新安葬,日军被阚维雍将军的忠勇感染,派一名大尉陪同被俘士兵重新安葬阚维雍将军,日军还在坟茔上立了一块木牌,上书:“支那陆军师长阚维雍将军之墓。”
阚维雍将军自杀殉国后不久,陈济桓将军也自尽了。
最后一次城防会议结束后,陈济桓将军拿出两瓶一直舍不得喝的好酒,和大家分享了,然后,拄着拐杖,握着手枪,拖着一条嘎嘎作响的残腿,一瘸一拐地来到炮兵阵地和高射机枪阵地,叮咛将火炮和高射机枪全部损坏,不要留给敌人后,缓步离开。
桂军守军开始全线突围。
这时候,桂林城已经被日军团团包围,想要突围出去,又谈何容易。在激战中,陈济桓和司令部走散了,他带着身边仅有的几名士兵一直走到了猴山坳,手臂和嘴角都已受伤,血流如注,无力行走。
战士们要背着陈济桓一起突围,而陈济桓坚决不要,他支开士兵们后,看着愈来愈近的日军,含笑自尽。
陈济桓将军自尽殉国几小时后,吕旃蒙将军也壮烈牺牲。
吕旃蒙将军牺牲在德智中学旁。
170师副师长巢威那天得知守军撤退的命令后,还带着两营士兵向日军逆袭。当时,日军又占领了德智中学,巢威率领士兵击退了日军,然后在德智中学召开会议,分配逆袭日军的任务。巢威亲自带领特务连担任攻击前锋,不幸面部两处受伤,牙齿也被打落大半,满口鲜血,倒地昏迷。
士兵们抬着巢威,继续向敌发起猛攻,无奈日军越来越多,战士们激战彻夜,几乎全部战死,仅有数人力竭被俘。
时为11月11日上午8时。
巢威为桂林保卫战中,桂军中被俘的最高将领。
日军俘虏巢威,如获至宝,逼迫他组织汉奸政府,为日本人服务。后来,巢威趁日军看守松懈,翻越墙壁逃脱。
目前所能知道的是,31军参谋长吕旃蒙将军也牺牲在这场战斗中,他牺牲的地点也在德智中学附近,然而,想要查找到吕旃蒙将军牺牲的更多细节,却所获甚微。巢威将军在以后的回忆文字中,也没有提到吕旃蒙将军。可能吕旃蒙将军是在巢威将军负伤后,来到德智中学接着指挥战斗的。又由于两个营的战士几乎全部牺牲,所以后人就不知道吕旃蒙将军牺牲的更多情况。
现在,桂林市普陀山的博望坪有一座“三将军墓”,合葬的就是在桂林保卫战中牺牲的三位将军:儒将阚维雍、黑将陈济桓、悍将吕旃蒙。******、李宗仁、白崇禧皆有题词。
吴展团长率领着392团仅有的两百名战士一直在坚守,掩护司令部和师部撤退。
在得知司令部和师部已经渡过了桃花江后,392团坚持到了夜晚,才决定趁着夜色突围。
突围途中,392团遇到了一支部队,双方发生了遭遇战,听枪声又不像日本的三八大盖声音。于是,392团打出信号枪,对方回应,这才知道桂林保卫战中的另外一个师——170师一直在坚守。
170师也所剩无几,131师也只剩下392团最后的人马,两支守卫桂林的英雄部队合兵一处,一共只有三百多人。
三百人边打边退,退到了桃花江边。这时,司令部和师部已经全部渡过江去,江上浮桥也被破坏,而后面追兵又至,情况万分危急。
断后的部队还在坚守,而浮桥却已经被拆断,可见当时的指挥系统有多混乱。底层官兵在奋力拼杀,而上层当官的,为了自己能够逃脱,不顾断后士兵们的死活,竟然拆掉桥梁,把断后部队丢给日军。这种行为实在令人寒心。
这时候,一些战士看到附近有被炸塌的房屋,便将那些烧焦的木梁抬来,用绑腿把两三根木梁绑在一起,做成木筏,不会游泳的战士趴在上面,抱着枪支,会游泳的战士在后面推着,就这样,有小部分战士渡过了桃花江。
日军追来,来不及渡河的战士拼死抵抗,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渡过桃花江的战士,在吴展团长的带领下,继续向西突围,拂晓时分,部队再次与西线的日军遭遇,激战中,吴展团长为了掩护突围的战士,壮烈殉国。吴展团长身上还有一封遗书,遗书上写着:“我等誓与桂林城共存亡。”
这时候,桂林保卫战中,守卫桂林的两个师,几乎全部战死。
392团准尉黄孟奎渡过桃花江后,查点人数,看到全营只剩下了十个人。
与日军遭遇后,这十个人边打边走,趁着夜色来到了一座山中。这时候,天色放晴,山下日军开始聚拢搜山。战士们商议,要突围出去,只能走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