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0年跻身广播界以来,到如今已经整整走过十个年头了,高深的道理我没有,只能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十年来做节目的切身体会和感受。其实在工作的同时,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和总结,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重要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尤其像我这样一个曾在大学啃过四年物理的人,想必更应该懂得什么叫能量积累。但在做广播之前,我却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看似与现在工作无关的经历,比如电气工程师、国际新闻编辑等,只是在考上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研究生之后,才算摸到了我所钟情职业的门槛,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后来我才发现,这里面的哪一段经历其实都在为我现在主持制作《行走天下》积累着必不可少的能量,比如:理科生的逻辑性和理性分析能力,记者的快速捕捉新闻和采访能力,以及编辑的统筹运作和策划能力等等。另外,曾经的电视工作经历还让我对广播的听觉画面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受,因此常常可以把一个广播节目做得就像你能用眼睛看到的一样。
我自己曾这样解读过《行走天下》,叫“行不行,走着瞧,天天做事,下工夫。”要做到这些,靠的不仅是“牛的力气”,还得有“十年磨一剑”的那份坚持。日积月累的量变,就会发生质变。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是过去成功的节目形态也需要与时俱进,增加新的创意和不断挖掘总结的勇气,如果总是一成不变,老调重弹,总有一天会被听众或观众淘汰的。
由于访谈具有互动和交流性强、题材广泛、制作成本较低等优势,目前广播电视里的访谈类节目已多如牛毛,要想脱颖而出,一定要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个性化道路。个性化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的个性化
访谈节目应随着整个国家形势和社会热点,在话题选择上推陈出新,必须充满创新意识,提出人们关心和深层次的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不能人云亦云,千篇一律,即便是大家都关注的热点新闻,也完全可以挖掘新闻的不同视角,从而引出有个性、有特点的选题来。
2.形式的个性化
电视访谈节目由于具有画面传播优势,在节目的形式上经常会有一些创新,比如《咏乐汇》中,主持人李咏经常会在访谈过程中让嘉宾品尝现场烹饪的菜肴,并在访谈中穿插情景剧的方式来活跃现场气氛;《实话实说》节目中现场乐队的出现,丰富了节目形态。而对于广播节目来说,有时候也可以做一些形式的创新,比如《行走天下》节目曾经做过主持人和嘉宾角色互换的尝试,起初双方都有一种新鲜感,但谈着谈着,角色不由自主地又换了回来,最后主持人和嘉宾相视而笑,充满了默契。这有点类似于陈佩斯和朱时茂表现的小品《主角与配角》,扮演叛徒的朱时茂最后仍然以“地下党”的身份处决了“打入我军内部的坏人”陈佩斯,其喜剧效果不言自明。
3.主持的个性化
访谈节目是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节目”,其风格主要取决于主持人的风格和魅力。不论是《实话实说》的崔永元,《超级访问》的李静与戴军,还是《鲁豫有约》里的鲁豫,我们一想到这个节目,就会与主持人的风格联系到一起。与国外相比,我们国家的主持人在知识结构、社会阅历、幽默感、亲和力等方面略显逊色。但是主持人是访谈节目的灵魂,主持人的个性决定了节目的个性,主持人的知名度决定了节目的知名度。只有好的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人才能够抓住受众的视线,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4.嘉宾的个性化
嘉宾对于访谈节目的成功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国内人物访谈节目选择的嘉宾有四类:一类是占据很多优势资源的名人,由于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而广受听众和观众的关注,这些名人经常成为《实话实说》、《超级访问》、《艺术人生》、《鲁豫有约》的节目的座上宾;第二类是新闻事件的当事人,是因事而知名的普通人,比如由于维护自身清白而防卫杀人的邓玉娇,被别人冒名顶替上大学的罗彩霞,对这些人物的访谈一般都会直接针对相应的新闻事件来进行;第三类是对某些领域有研究,掌握较权威观点的专家,这类嘉宾是《行走天下》节目合作最频繁、也是最密切的嘉宾,其身份更多地类似于新闻评论员,即通过专家的眼光来告诉听众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第四类则纯粹就是普通人,由于他们适合于节目的话题而被主持人请过来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和交流。
不论是哪个种类的嘉宾,前面我曾经说过,“能说的,能说得好,而且愿意说的”的嘉宾也就是最好的嘉宾,当然嘉宾的语言除了本身的个性魅力之外,还是需要和主持人形成一致的风格,达成默契的配合,否则嘉宾和主持人你说东,我说西,总是踩不到一个点上的话,节目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广播电视领域,做好访谈节目,需要不断地克隆和创新。最后我还是想借花献佛地引用那一句我认为是很经典的话,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应该达到一定的高度,那就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悲天悯人的情怀和俯仰天地的境界。希望您在做节目的同时,耐心积累和总结经验,这样的高度也就会逐渐接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克隆”中积累经验,在“创新”中发掘特色,我相信有一天,你也能拿“金话筒”!
路标·大学悟
年近不惑始读《大学》,可谓迟焉?
为问心吾上千年而求索,可谓痴矣!
然初读一二句便不能前行,咂磨个中滋味,竟于三伏酷暑突感冷气直冒。原来,如此孔氏遗书在“大学之道”中竟深悟“止”道之学,求学求证了半天,原来求到个“止”,求到个“不学”,莫不荒唐可笑。
荒唐就荒唐吧!曹雪芹的“荒唐之言”不也惹得多少书生扼腕,霓裳喟叹!再多一个理科生这里无病呻吟的,不过充当一份笑料罢了!
书中说,大学之道,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叫“在止于至善”。这个善不是指一般的善良,而是指明白事理,而“至善”,朱熹说“乃事理当然之极也”。还有,关键是这个“止”字,什么是止?顾名思义,是“停止”的意思,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可是人家的解释比咱高明得多,“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哦,原来“止”不是“不学”,而是咱达到一个目的就好了,什么目的呢?“至善”!综合来说,就是等咱把事情的道理搞明白了就可以歇了!原来是这样!
儒学讲“中庸”,不也就是这么个理儿吗?大学,“大人之学”学什么,“过犹不及”。不能“过”,因为“过”就不能“止于至善”了;也不能“不及”,因为没到“至善”也不能停!
那到底怎样才能把“止”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为大人之学,才能“至善”呢?
我接着读到了这些话,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简单的解释就是说,等你明白很多很多事理了,就能知道停止,就是知道哪些事可做、哪些事不可做;然后,知道了停止,自己的志向就能定了;志向定了,心就能“不妄动”,能静下来;心静下来了,就能够安于自己所处的位置;安于自己的位置,就能精确详细地考虑事情了;而考虑事情,就能够有所得,有所收获。
再往后是什么呢?最重要的,其实是你要知道自己得到的是什么;《大学》中说的是“得其所止”;就是说得到自己停止在的那个地方,什么地方呢?在“止于至善”,就是停止在明白事情的道理上!
咦?又回来了!让我们好好想一想,其实非常有道理,因为这就是一个认知的循环上升过程。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中找到自己对应的状态。比如很多人说:“哎呀,我好烦哪!”烦就是心不静,原因在哪?我们从上面那句话往回找,原来在志不能定。志为何不定?在理没有明。理为何不明?在没有停止。为何没有停止?因为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为何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在没有思考?为何没有思考?在没有安于自己的位置?为何没有安于自己的位置,在没有静下心来。怎么又回来了?
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觉得这就是《大学》的真谛。它告诉我们,答案就在我们现在自己的身、心上。
所以,我们只需要审视自己,哪不静,就静哪,哪不定,就定哪,哪不止,就止哪,哪不虑,就虑哪,哪不安,就安哪……;随之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再加上“得其所止,止于至善”。其实一切都非常简单!
这就是我这两天悟出来的一点疯话,自以为是本阶段的至理名言了。于是又能看见太阳的美丽、听见鸟儿的啾啾声、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都显得那么勃勃生机!
于是心下坦然,了无挂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