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成天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好像这个世界欠了他许多一样,而这个群体的成员,有可能是我们的亲人朋友,也许这个人也正是曾经的我们自己,他们看不到明媚的阳光,看不到青青的草地,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他们喜欢阴郁的黑暗,喜欢把自己沉寄于孤独的黯伤里。他们往往痛楚地读不懂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而只是看到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其实,只是因为他们不会正视自己。
人,不论是谁都兼备长处和短处。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都有短处;反之,多么不好的人也会有长处。唯其如此,方始为人。一个人,不要总是拿自己的短处去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这样你就会因为比较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而马上失去了自信,懊恼烦躁。
纵然从道理上理解这个问题,若一旦涉及自身,往往只看到自己的短处,甚至为之忧心忡忡。尤其是有一些人,他们往往存在以下的倾向:小心谨慎,内向,自卑感强,非常计较别人的评价。这些倾向自然也都成为影响他们生活的弱点、短处。而这些人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简直让人束手无策,即只要一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便感到十分悲观。自己不行,毫无出息。不仅如此,只要看到与自己的性格相反的人,如大胆、豪爽、直率开朗型的人就感到十分羡慕,总想自己也像他们那样;有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还硬给自己规定了不切实际的修养课目。因而,其结局当然不尽如人意,这样也就更加悲观、消沉了。
其实,每个人都有潜在杰出才能,只不过有时自己和别人没有发现而已。知道自己在某个方面很优秀,不仅使你充满自信,而且会让你拥有一块立身之地。因此,不要丢掉自己的兴趣和长项,否则你会处处不如意,以自己的短处去谋生,你会被贬得一文不值。
有这样一个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失业人数陡增,工厂效益也很不景气。一家濒临倒闭的食品公司为了起死回生,决定裁员三分之一,其中清洁工、司机、无任何技术的库管人员首当其冲。这三种人加起来有三十多名。经理找他们谈话,说明了裁员意图。清洁工说:“我们很重要,如果没有我们打扫卫生,没有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工作环境,你们怎么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司机说:“我们很重要,这么多产品没有司机怎能迅速销往市场?”库管人员说:“我们很重要,战争刚刚过去,许多人挣扎在饥饿线上,如果没有我们,这些食品岂不要被流浪街头的乞丐偷光?”经理觉得他们说的话都很有道理,权衡再三决定不裁员,而是重新制定了管理策略。
最后经理令人在厂门口悬挂了一块大匾,上面写着:“我很重要。”每天当职工们来上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我很重要”这四个字。不管一线职工还是白领阶层,都认为领导很重视他们,因此工作也很卖命。这句话调动了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几年后公司迅速崛起,成为日本有名的公司之一。所以任何人只要认为自己很重要,那么他就有可能创造出奇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只看见自己的短处而看不见自己的长处,或者夸大短处而缩小长处,都是自卑的表现。拿自己的短处去跟别人的长处相比的话,那么任何人都无法自信起来。卡耐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要总去算自己的不足,而要看看自己比别人强的地方。”打个比喻: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较,就等于本来适合马拉松赛跑的选手,因羡慕短跑选手而去拼命地练习短跑。适合搞长跑的人,却偏要同短跑选手比赛100米,其结果必然输给对方。因为想要进行这种比赛的本身就是毫无意义的。完全没有必要为不善于短跑而感到自卑。而真正需要的是调整心态,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个方向上来,即要对长跑充满自信:若是马拉松赛跑,必操胜券无疑。正如格言所示:“人皆唯其长处所用,不问其短”。
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着我们去唤醒它。上天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会给我们每个人无穷无尽的机会去充分发挥特长,只要我们能将潜能发挥得当,我们也能成为爱因斯坦,也能成为爱迪生。无论别人如何评价我们,无论我们年纪有多大,无论我们面前有多大阻力,只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潜能,就会有所成就。事实上,世界本来属于我们,只要抹去身上的浮灰,无限的潜能就会像原子反应堆里的原子能那样充分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会有所作为,创造奇迹!
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生来说,各有各的精彩,生命的本质并不是竞争性的,一个人不必把超过别人看得高于一切,只要心怀坦荡地去完善自我,心情愉快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就一定会拥有一个充实而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