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人的效能取决于充分发挥优势,团队的效能取决于高度整合以补足短板。
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了著名的“短板效应”,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水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
但是进一步思索,我们还可得出:虽然每块木板长短不一,但是水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例如我们把水桶向长板方向倾斜,其储水量就会增多;或者为了暂时地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水桶的长久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各木板的配合紧密性,配合要有衔接,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不能出错。如果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会导致漏水。
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关键取决于是否能充分地发挥出来。管理者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让合适的人员以合适的程度参与到合适的岗位中去。取长补短、知人善任、优化配置,以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因此,优化团队配置不仅是对下属角色的重新塑造,更是提升团队绩效的有效途径。
进庙门的时候你会发现,迎面看到的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其北面是黑脸的韦陀。相传,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座庙里,而是分管着不同的庙宇。那么为何后来他们会身居同一屋檐下呢?
天性热情、快乐的弥勒佛很受人喜欢,但是他总是粗心大意,没有做好财务管理,所以总会入不敷出;管账好手韦陀虽然精打细算,但由于他整天阴着脸,也使得香火断绝。
在佛祖查看香火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就让他们住在同一座庙里,让弥勒佛负责公关,确保香火大旺,让铁面无私的韦陀负责财务,做好严格的把关工作。由于二人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庙宇从此以后也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下属是否能有效发挥自己能干的一面,关键在于管理者是否能做到知人善用,是否能为其准确地委派任务。
冯梦龙的《智囊补》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马不小心吃了别人的粮食,粮食的主人一气之下扣下了孔子的马。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费尽口舌却还是无功而返,孔子认为这件事情不适合子贡做,并派马图找那户人家说情。马图对粮食的主人说:“如果你没有出去耕田,而是专心守护粮食,我也没有贪图游玩,而是认真管好我的马,我的马又怎能去偷你的粮食呢?”主人听后,将马还给了孔子。子贡虽然文质彬彬,喜好舞文弄墨,但是不懂得与粮食主人这类人打交道,倒是马图懂得至情至深,讲粮食的主人听得进去的话。所以,冯梦龙称赞孔子道:“圣人达人之情,故能尽人之用。”
要做到知人善用,首要的是了解下属,发现下属的长处,为其提供和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其长处得到充分发挥。下属日益增长的优势也会渐渐抵消其短处的影响,或是弥补其不足。
同时,还要根据下属特长的领域性确定其适合哪个领域,让下属的特长与岗位需求吻合。要因人而用,而不是为用责人,更不能削足适履,强制性地要求下属改变或放弃自己的特长去做他不熟悉的工作,造成人才浪费。
此外,在团队对人才有新的需求时,也不应忽视对团队人才的重新审视,不妨进行一次全面、详细的调查,鼓励有能力的下属毛遂自荐,以免舍近求远,浪费招揽及培训新人的时间、精力和资金。
韩信投奔刘邦后,一直得不到器重,于是就觉得照这样浑浑噩噩地待下去会永无出头之日,便随众将逃亡。萧何尚未请示刘邦,就擅自去追韩信。而后刘邦质问萧何:“为何逃跑的将领有数十人,你却只追韩信呢?”萧何答道:“如果大王只想称霸汉中,韩信自然无用武之地;但若大王想赢得天下,除了韩信别无二人。”于是,刘邦任韩信担当大将,才将天下揽入怀中。如果萧何没能认识到韩信的能力,韩信也只能在平凡的位置继续平庸下去,或是做一个一无是处的逃兵。
请记住,无不可用之才,只要将下属的岗位安排得当,人人都可以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