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74000000010

第10章 善于借助外脑

天下之事,虑之贵祥,行之贵力,谋在于众,断之在独。

——[明]张居正

“外脑”,是相对于领导者的“本脑”而言的,指为领导者出谋献策的人。“外脑”可以是单个的人,如副手、秘书、参谋、顾问和专家,也可以是集体,如专家组、顾问团、智囊团、咨询机构、智库等。相对于不同的个体,它可以是外单位的、外部门的,也以是外地的、外国的。作为领导者,既要勤于思考,善于谋划,习惯动脑,重视自己“内脑”的作用,又要善于利用他人脑力,借助集体智慧,发挥“外脑”的作用。

(1)成功需要借助“外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领导者不是神仙,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需要“外脑”的弥补,借助“外脑”的支持有效地解决问题,拓宽视野,增强能力,做出更大的业绩。

在这方面,汉高祖刘邦是个高手。刘邦曾经说过:运筹帷幄,吾不如张良;决胜千里,吾不如韩信;平息混乱,吾不如萧何。可就是这样一个自称是才疏学浅的人,竟开创了大汉王朝400年的基业。刘邦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能够礼贤下士、用人之长和充分借助“外脑”,发挥集体的力量。

智慧是成功的能源,而人脑好比是电池。一组电池比起一个电池来,当然能提供更多的能量。和谐互助的一组头脑提供的思考能量,要比单一头脑所提供的多,正如一组电池比单个电池提供的能量多。

一个人的精力、智力是有限的,一个人的思维总有片面性、局限性、狭隘性,领导者不可能事必躬亲。高明的领导者,必须善于用秘书、参谋、咨询班子的集体智慧使自己的思维延伸,即发挥智囊人物或团体的决策参谋作用。

智囊人物古已有之。在我国,运用具有一技之长、一得之见的人才辅佐领导工作的做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如齐桓公曾供养游士80人,称做“养士”,请他们周游四方,号召天下贤士来齐国共举大业。历代统治者都懂得,要巩固自己的基业和扩大自己的统治,单凭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因而不少统治者广纳贤士、贤臣、谏臣,如秦始皇招纳李斯、韩非等人才;刘备更是“三顾茅庐”,请求诸葛亮出山。这些历史上著名的谋士都为当时的统治者贡献了巨大的智慧。

智囊制度在国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17世纪30年代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在他的军队中,以非正规的形式设置了咨询助手。17世纪中叶,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军队中,就有了参谋长的职位,他为军事首长出主意、想办法。19世纪初,普鲁士军事改革家香霍斯特,在军队中建立了参谋本部制,用参谋的集体智慧协助军事统帅进行决策。1829年上任的美国总统杰克逊,把一些杰出人士安插在他的周围,这些人虽没有官职,但对总统却有很大的影响,杰克逊常和他们在白宫的厨房内讨论国事,决定大政方针,被人们称为“厨房内阁”。

如今,不但领导者要注重延伸外脑,政府也要借用智库的智慧参与决策。智库也称“思想库”或“智囊团”,是指由专家组成、多学科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的公共研究机构。智库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思想创新的源泉,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体现。

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加快,领导者个人根本无法迅速接受所有的新知识,需要智囊团予以帮助。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智囊团的帮助,任何一位领导者也难以做出科学的决策。“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领导者日理万机,难免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如果没有智囊人员的参谋,就难免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况,在处理重大问题时,也不可能对它的前因后果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因此,任何高明的领导者都需要借助智囊的智慧。

(2)科学决策需要集体智慧

从本质上来说,决策就是一个思维过程,而决策者要增强自己的思维能力,必须善于利用在他之外存在的思维能力。而智囊人物就是决策者的思维外脑。智囊参与决策对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起着积极的作用。

一个开明高明的领导者应该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善于集中集体的智慧,巧于借助别人的大脑来进行管理和决策,精于利用众人的智慧加快发展。索罗维基在其著作《群体的智慧》中指出:“在适当的条件下,集体在寻找解决方案,甚至预测未来结果方面,都被证明具有非凡的能力。”

现在,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决策时注重发挥“外脑”的作用。有些地方,为了在改革中迈开新的步子,把一些经济名流请来,发挥他们的咨询作用;有的重视研究部门和参谋咨询部门的作用,在政府重要政策出台之前,请他们参与讨论研究,从专业角度提出意见。这些都是改变过去拍脑门决策、凭老经验办事的老办法,是先进的领导方式。

进入21世纪之后,政府和企业面临变化加剧的环境,决策要比过去复杂得多,一位领导者不可能有三头六臂,更不可能无所不知,所以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前面,他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决策,关注“外脑”的作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打开思维的空间,找到最合适的方案、项目或目标,从而实现科学、正确的决策。

尤其对专业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善于借助“外脑”进行科学决策。要有科学的态度,讲究科学的方法,特别是对那些牵涉面广、科技含量高的重要规划、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应当聘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科学论证。

(3)如何用好“外脑”

智囊工作非常艰苦,而且很花脑力。领导者对智囊必须给予充分尊重。但是,在决策中智囊只能起辅助的作用,而不能越俎代庖。领导者必须用良好的判断力去做出决策,必须合理地、正当地处理好自己与智囊的关系,才能保证决策的不断完善。

第一,合理选定“外脑”。领导者除了要把领导班子成员、秘书等身边工作人员作为自己的外脑之外,还要扩大视野,合理选择和确定自己的智囊。智囊人员的素质要具备以下素质:一是专业造诣较高,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政策水平。二是头脑敏锐,思想解放,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有较强的创新精神。三是综合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强,善于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善于认识复杂事物,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四是正直诚实,勇于反映真实情况,敢于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意见。五是谦虚谨慎,实事求是,有服从真理、探索科学的精神,善于同上下左右协作配合。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能弥补领导者的短处和不足。

第二,尊重智囊的独立性。一般来说,咨询研究的问题都较为复杂,一个明显的最佳方案很难得到。智囊人员的重要责任,就是做深入的调研、客观的分析、科学的综合,全面地对所有的可能方案都进行认真的描述,以自己的科学结论,向领导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在研究过程中,智囊如果不坚持实事求是,不坚持原则,而是看领导的眼色行事,为印证领导主张去收集事例,去查找理论,那么就从根本上失去了智囊的存在意义。因此,领导者应当尊重和吸取智囊研究的独立性、客观性,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彻底性。

第三,允许智囊唱对台戏。智囊对决策的设想是来自他们对客观事实的分析,来自各种专家长期研究和相互辩论的思想结晶,而不是来自某些领导的意志。有些领导喜欢让专家、智囊人物整天围着自己转,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喜爱听赞美、顺耳的话,这是科学决策中最忌讳的。对于智囊的不同意见,领导者更应当细心倾听,认真分析,如果真有道理,那就要服从科学和真理,不要怕丢了权威和面子。要知道,相反意见本身,正是决策所需要的另一种预选方案。智囊的意见,无论领导者采不采纳,对于决策都有重大意义。如果智囊的意见和方案有1/3被采纳,就是一个有用的智囊团;如果有一半以上的意见被采纳,就是高明的智囊团;但如果百分之百的意见都被采纳,那么不是专家们“越位”,就是领导者低能。

第四,摆正自己的位置,防止被越权。决策的成功,不仅要有“外脑”的参谋,更主要的是要有“内脑”的善断。“外脑”之责在于谋,“内脑”之责在于断。谋是基础,断是关键。“外脑”是决策的参谋、条件,是第二位原因。“内脑”是决策的主体、根据,是决定成败的第一位原因。这是因为:首先,决策者处于领导地位,他们站得高,看得远,能驾驭局势,统揽全局;其次,决策者具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他们富有政治远见和洞察风云变幻的能力,有战略眼光和较强的分析能力;最后,决策者有丰富的决策经验和决策素养,能够应对复杂局面。所以,领导者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职责,否则,很难做出科学的决策。

“外脑”的作用是帮助领导决策,但不能代替领导决策。领导者是决策的主体,处于主导地位,方案有多种,主意还得自己拿。领导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分析判断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认真的分析,做出科学的总结归纳,最后集中正确的意见,否定片面的和错误的意见。

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既要善于利用“外脑”,在智囊们工作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同时又要有自己的“头脑”,牢记自己的责任,不为智囊们所左右。

同类推荐
  • 领导三忌

    领导三忌

    在竞争激烈、变化万千的当今社会,领导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问题。能否有效地驾驭复杂的局面,取决于领导的自身素质。领导不能犯错误,在实际工作中,错误的代价是高昂的,一次错误就葬送你长期努力的成果,甚至使你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
  •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世界五百强企业的“纪律”法则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为职业人应该了解的职场纪律和我们应该有的规则意识、纪律意识。
  • 管理革命

    管理革命

    本书将中外企业在管理上的历次变革,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归纳和结,并对每一次管理变革给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实例剖析和合评述,从而为现代企业在管理制度、管理策略和管理工具等方方面面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思想架构、客观的利弊鉴证和历史性的方法指导。业管理必须进行不断的改革,而改革必须有史可鉴,有理可循,有规可因此,相信本书对于锐意图变图强的管理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执行力的80个黄金法则

    什么是真正的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的能力。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和个人是否能尽快地实现自身价值。现代社会中,公司、企业的成功是团队的成功,而他们的成功与较强的执行力是分不开的。工作中,团队执行比个人执行更加重要,更加有效。任何团队中都由各类人才构成,如果这些人中的每个人执行力很高,但是不善于和其他同事配合,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十分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团队中没有合作精神。在成功的团队中,领导将团队执行能力的高低看得比团队成员是否拥有专业知识更重要,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很多工作不再是仅仅靠一两个能力超群的员工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要有团队的配合。
  •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电子商务用户接受:理论和实证研究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用户接受研究的理论基础、电子商务的用户接受研究、电子商务网站用户接受模型的研究设计等。
热门推荐
  • 凤惊天下:拐个邪王当夫君

    凤惊天下:拐个邪王当夫君

    一朝穿越,成了萧府大小姐。现代的她精通医术,身手了得,还是娱乐圈的宠儿,多重身份的她神秘重重。而那个懦弱的萧府大小姐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她。且看她如何在这个异世,收获友情和爱情。他,冷酷嗜血,狠戾残酷,修罗般的存在,却独独对她展现万千风华。他,邪魅妖娆,却只倾情与她。他,等待千年,只为与她重逢。而她的心,又给了谁?看她如何,凤逆天下!
  • 假面权妇

    假面权妇

    为了可以接近这个她暗恋了七年的男人,宋乔恩不惜整容。她以未婚妻的名义守他一年,却还是抵不过无情和背叛。三年监狱生活,彻底磨灭她的幻想和痴情。当她义无反顾的撞向那辆车时,她就知道,一切都画上了句号!“现在开始,我不会再爱你了……”再归来,她成了一线大牌女明星,有帅气男经纪人的守护,传媒公司顶头Boss的追求,他的视线中除了她再也容纳不下其他女人!她却傲气的和他擦肩而过,“勒庭琛,你不配被爱!”
  • 重生之落之樱

    重生之落之樱

    一个人,穿越了五千年,却是另一种方式与结局。
  •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如若有你一生远宁

    爱情,不是说来就来友情,不是说走就走亲情,我不配拥有你
  • 无限之虚假与存在

    无限之虚假与存在

    梅陨本是一资深宅男穷困潦倒的他进入了主神空间,一个剧情人物的安排让他去获得主神权限,踏上了追求巅峰的道路。然后······揭开一场惊天骗局
  • 涅槃重生:邪帝的狡诈妃

    涅槃重生:邪帝的狡诈妃

    她是隐藏在二十一世纪的女娲后人,把所有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职业演绎至完美,却因万世轮回结束,回归女娲故乡龙吟大陆。她是龙吟大陆玄武国废材二小姐,任人宰割,任人欺辱,被庶妹推入池塘,淹死。当她变成她,一切改变,装痴呆,整庶妹,鞭贱婶,踹贱叔,将恶毒亲戚给惩治了,善良亲戚送温暖。这一切都被一双闪着精光的眼瞳看在眼里,可怜的她一点都不知情......最终,英雄能抱美人归吗?【六姐妹花系列之一:血樱】
  • 小小茶肆

    小小茶肆

    小小茶叶店,卖的是茶,藏的是妖,品味的却是人生
  • 鬼道化神

    鬼道化神

    鬼道奇才,修真奇才,还是泡妞奇才,一切均是未知之数
  • 一入红尘深似海

    一入红尘深似海

    南安,青苔巷,飘落胭脂泪。巷尾,云烟楼,道尽过往事。浮生茶,逍遥镜,回首一生,不过虚梦。为了救活云烟楼圣主,青梦履行着千百年来每代楼主所重复的使命。可不期然的,北城雪闯进了她淡漠无痕的生命中,逐渐唤醒她心底深处的感情。但爱得再深又如何?终究,逃不过宿命的安排。
  • 血族王座

    血族王座

    当他成为血族之时,凭着他阳光,坚毅,隐忍,不甘,努力,奋斗与过人的天赋,他一步一步的往上走,直到坐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血族王座“待我成为血王之时,必是血族翻天覆地变化之日。吾乃血王!”——叶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