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学生就由“统一要求写”逐渐养成“自觉写”的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消除了怕写作文的心理。在学生的日记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辨别能力、表达能力不断加强。由此可见,写日记在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
练是关键,练说练写
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这次习作的总要求中,突出了练笔的性质。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中练笔是关键,要练说练写,只要心中优化想说,就应该提起笔来。“练”是关键,“练”是帮助学生打开作文之门的金钥匙。那该如何引导学生“练”呢?
(1)联系课文,适当摩仿
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模仿。仿写是作文的起步,是创造性写作的开端,它在作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即使一个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最初也是撷取别人的长处,变为自己的东西。
仿写的范围很广泛,既可以是课内精品、名人佳话,也可以是学生习作饿优美范文。虽然仿写是模拟他人之作,但成于自己笔下,同样会有发自内心的快感,这样,写作兴趣会逐渐培养起来,久而久之,会自然在仿写的基础上有突破、有创新。
(2)练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就是“用笔说话,说真话,说实话”,没有必要刻意去求新,属于自己的东西,就是最新的,关键在于以真为本。《庄子·渔夫》中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意思就是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感动人,写文章要辞以情发。
作为教师,若能在面对学生真情流露的文章时,无论优劣对其表达的真情实感加以肯定,并帮助他全面地看问题,效果就会好得多,学生的作文兴趣定会大增,写作文的过程就充满乐趣。
(3)展开想象,多练写想象作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
比如,在观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随意地去想它的过去和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重视作文讲评和批改
在当前的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重视作文前的知道,而轻视甚至忽视作后的讲评,修改。其实,讲评、修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作文后的讲评、修改也要同样重视才行。
(1)作文讲评、修改的重要性
作文讲评是对本次习作的分析和评价。它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既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加深,又是习作讲评的巩固和提高;既是地本次习作情况的总结,又是对下次习作训练的指导,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讲评是作文教学中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也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点和缺点,并从中受到怎样写好作文的启发。
通过批改,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的实际,便于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也可以搜集素材,为作文讲评做好准备。
(2)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教学中经常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教师要转变观念,“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时间训练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每完成一篇作文后要认真读,修改其中的字、词、句等,在定稿。其次要处理好批与该的关系,以批促改。
在教师认真批改后,要引导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有时,组织学生每几个人一组,共同讨论修改一个同学的作文,在互评中,发现别人的优点,指出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表达能力。
对于写作有困难的学生,要当面指导修改。最后在作文讲评中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讲评课上,教师读范文,批改示范,在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条件。只有时时刻刻不忘作文讲评,作文修改,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不管是昨天的应试教育,还是今天的素质教育,学习语文,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要想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非一日就能成功的,只有循序渐进,长期训练,并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4.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近年来,语文教育工作者在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显着的成绩,但“作文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众多的学生,究其原因,是老套的作文教学模式首当其冲,未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视野过于狭窄及其他诸方面的因素。
怕写作文,认为作文难写,是不少初中学生的共同心态。其实,写作文并不难。回忆一下,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把这些感受想清楚,写下来,就能成为一篇好作文。问题是我们处在这个“唯物”时代,“实用”的力量太大了。
在环境的重压下,大家都习惯于另样的写法,无论什么样的写法,什么样的作文题目,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用适当的格式来完成一篇作文。因此,要写好作文,就必须打破常规格式,摆脱思维定势,回归作文的本身。用叶圣陶的话说,就是要“写自己诚实的话”。
传统的作文教学,存在着形式单一,训练无序和量少的弊端,远远没有调动起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一切有利因素。加上多年来语文教学“讲风”盛行,各类练习题泛滥成灾,学生的课内阅读能力培养不够,课外阅读少书报,少时间,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以往的作文训练主要是:教师先讲述这次作文的写作要求及步骤,再命题,让学生在这个圈子里完成写作任务。随后是教师的精心批改,如有半点越轨,便视为不合格。这样大大约束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拓宽,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设计新作文训练模式。
紧密联系单元教学内容,根据本单元所学课文,仔细研读,模仿训练,边看边练,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结合课外资料,吸取精华,模仿其新的立意和巧妙的构思来谋篇布局;教师提供范文,让学生有一个可借鉴的模式。这样,各种课型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起到互补与调节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
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
构建初中作文教学序列,主要是依据初中作文教学大纲,依据语文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写作训练安排;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写作基础,生活范围。还要参照其他学科的内容,考虑宜采用的训练形式和课型。
从文体序列来说,初中作文教学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一二两个学期,以基本表达能力培养和记叙文写作为主;主要训练观察能力。第二和第三阶段,要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能力,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第四阶段主要训练分析综合能力及联想、想象和创造能力。
构建作文教学序列,有助于教师统一筹划作文教学,做到目的明确,训练有序。科学调动各种积极因素,从而避免作文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加强三个联系
针对语文教学与作文训练脱节的现象,提出语文教学要把作文训练作为单元教学重点目标之一,贯穿教学始终。要发挥重点单元、重点篇目的写作范例作用,进行仿写训练;做好课后片段练习;根据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实际情况,加强语言教学,改变只注重内容和写法进行分析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训练只有与学生生活联系,才会找到源头活水。为加强这种联系,我们要求作文命题必须紧扣学生的生活,同时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进行观察指导
观察有利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更是写作素材积累的重要途径。就从初一开始,就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参加观察活动,让观察活动从室内到室外,从物到人,从现象到本质,从不自觉到自觉,并引导学生始终对人的观察为重点。通过对人的了解来了解社会。进一步促使学生写观察日记。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通过活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动口、动脑、动手的能力。
(3)为课外阅读创造必要条件
阅读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素材,借鉴美文,把别人的东西与自身经历结合起来,就会写出好文章。
加强作文训练与其他学科内容的联系。初中“思品”课本中有“勇于开拓进取”等篇目,借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作文训练中可以借助于这些内容,以这些课题为文题,进行小议论文训练。还可将数、理、化、生物课中的某些引进来进行说明文训练。这样就有利于拓宽命题范围,增强写作兴趣。
写作训练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拓宽了写作材料的来源,使学生感到写作材料无处不在,作文训练无处不在。
写作心理能力的训练
写作心理能力,指的是人们从事写作活动时表现出的个性心理特征。主要指在写作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以及兴趣、意志、情感、注意力等心理因素。它是影响写作的基础条件;而兴趣、意志、情感、注意力等是非智力因素,它写作主体的动力系统,二者互相联系,相互制约。
作文过程实际是写作主体由感知到内容,进而达到外化的过程。感知的过程,就是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个人情感、意志等因素对感受对象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文源;内蕴是文章构思于脑际的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主观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个人的兴趣、创作的激情,推动着写作过程。
可见,写作训练有素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因素,还要注意非智力因素,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近几年来的教学经历看,学生作文的困惑主要有:作文内容脱离实际,无米下锅;对作文无兴趣,没有激情。这种情况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
(1)克服消极心理来提高观察水平
心理定势指人们受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影响,在解决问题时具有倾向性和心理准备。心理定势的消极作用主要指用经验套用新事物,而产生一些误解,影响对这些事物的正确认识。
由于这种消极定势的影响,学生们把观察景物当成是“老一套”而走马观花。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周围一切事物的变化,做生活的主人,让其萌发探索事物奥秘的愿望,写出感人的文章来。具体操作措施如下:
第一,采用定向观察法,提高有意注意水平。心理学指出,有意注意就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个大门,如果没有他,外部世界的所有东西都无法进人的心灵”。只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才能得到提高,而提高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定向观察法。
第二,再现作文情境,提高学生的观察水平。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有的学生对客观事物看得不仔细。这时,就采用再现作文情境的方法,由师生对生活中的某些场景进行现场表演,然后再写作,这样,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特别是通过老师的演示,学生观察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随时都处于亢奋状态,更有利于进行写作。
(2)培养学生的生活体验能力
专家们把写作过程分为:形成作文概念、酝酿成文、修改定稿三个阶段。在日常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写作技巧,还要结合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实践,只有通过这一步,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作文过程。
上述写作形式,是针对学生没有东西可写,“无米下锅”而采取的有效措施。它是在老师的指引下,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某一方面的实践,随后进行写作的。这一系列的作文特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实践的依据。有人形容这一代学生是在影视中、无端的崇拜影视明星和乌七八糟的游戏节目的熏陶下,活得分外洒脱,但这种洒脱是没有创新,没有生命力的洒脱,是一种寄生式的、畸形的洒脱。
只要在学生中稍作调查便会发现,生活方面的琐事大部是父母、亲人包办的。这种生活上依赖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好的影响,学习起来就不肯动脑筋,作文多数靠改编,甚至用原来写过的作文来应付差事,为了使学生的生活和作文走出依赖的“围城”,要让学生我实践。
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远远不只这些。对于不同的学生个体,要适时地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训练,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5.中学生作文能力的影响因素
如今,尽管中学生的作文能力普遍不高,然而,却并非每一个中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也并非每一个中学生都乐意按照老师的指点去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