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说为主的第二课堂也一样,爱国主义主题讲演,配乐诗文朗诵会是简便易行、众人都能参与的形式。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畅所欲言的时事辩论会,为学生创造充分表达感情和见解的条件和机会,让爱国主义教育,能力的培养都潜移默化地统一在活动之中,达到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持久深入的目的。
14.对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广大青少年是教育的重点。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是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
爱国主义教育应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其中历史教学担负着重要任务,爱国主义教育应是贯穿历史课教学的一条主线,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学不但要从知识、理论、技能诸方面培养、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还需要从情感、意志、素质等方面为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了解文化传统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一国的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愈深,愈是能激发他的爱国心。”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只有对祖国悠久的历史传统有深刻的了解,才能产生对祖国优秀文化的崇敬之情,进而产生对创造祖国灿烂而悠久的文明和现代经济政治生活文明的人民热爱尊敬之情。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人才辈出,群星璀灿,在创造物质财富对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同时,还创造了不朽的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而且蕴含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道德;不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军事家,而且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史迹、经典着作,这笔丰厚的文化遗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资源。
通过讲授大量丰富的史料,教育学生在祖国优秀的文化宝库中不断汲取营养、陶冶情操,进而体验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及其对整个人类的卓越贡献,同时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确立学生对祖国的自尊、自信、自强的进取心,学习继承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并使之发扬光大。
牢记革命传统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知道并牢牢记住中华民族近代的屈辱历史,不忘国耻。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肆无忌惮地撕扯这块肥沃而又贫穷的土地,镇压敢于抗争的人民,中国人民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可爱的中国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几万万同胞在水深火热中呻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中国人怀着“振兴中华”的豪情,艰难地探索着一条能够指引中国步入光明的道路。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开始了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到辛亥革命,虽然经过了英勇的斗争,还是失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
从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到土地革命,从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运用坚强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和英雄的人民军队这三大法宝领导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中国人民才最终推翻“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当家作主人。
新中国的诞生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这是后来人难以体验到的。它是千万志士仁人经历了无数次曲折磨难用鲜血和生命探索得来的真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中国革命的丰功伟绩将永垂史册。共和国将永远记住李大钊、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等无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
在教学中,循着历史的发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压迫、反抗腐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前赴后继,浴血奋斗的精神和业绩,特别是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建立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崇高精神和光辉业绩;使学生知道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是极好的革命传统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感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搞了频繁的政治运动,影响了经济建设的速度,尤其是十年动乱,使我们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得更大了。爱国主义不是闭关自守,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把中国这艘几乎撂浅的航船引向了辽阔的海洋。三十年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我国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和事业大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物资丰富,职工收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走向小康。从每个家庭的变化中都可以看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实践证明: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通过这些讲授,使学生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培养他们对祖国政治经济发展前途的关切感、使命感,以及报效祖国养育之恩,今后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做贡献的责任感。
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通过历史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虽然有过诸侯林立,有过三国鼎立,但统一是大趋势,是长期的,搞分裂是不得人心,注定要失败的。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人民都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做出过不懈努力和历史贡献。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曾经饱受外国侵略欺凌的中国人民十分珍惜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具有悠久爱国主义传统的全体中国人民一定要完成中国统一大业。
现在,香港、澳门的回归指日可待,这是洗刷民族百年耻辱,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重大事件。港、澳回归之后,解决台湾问题,完成中国统一大业,将突出地摆在中国人民面前。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任何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图谋必将受到中国政府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把台湾同胞的利益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对立起来的任何图谋都是不会得逞的,祖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不可抗拒,不久的将来,台湾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我们中学生将来要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做出自己的贡献。
感谢家乡养育情
热爱养育自己的家乡是热爱祖国的出发点。很难想象一个对家乡没有感情的人会对祖国有深厚的情感,热爱祖国与热爱家乡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初中生,大多十五、六岁,他们生长在比较优裕的环境里,对老一代开发家乡艰难历程,对祖辈、父辈艰苦创业的经历知之不多,对有些事情甚至不相信,有的怕苦怕累等。然而,建设更加富裕、繁荣的新家乡的任务将历史地落在他们肩上。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通过历史课教学,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15.高职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对其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旋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培养四有新人的基本要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国一项基本的国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主题。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提高爱国主义觉悟,对其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提高学生素质的基础工程
爱国主义教育是全民教育,重点是青少年,而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同样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物质利益、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市场经济活动存在的弱点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反映到思想意识和人与人的关系上来,容易诱发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在校学生绝大部分是青年,他们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成熟阶段,学习任务又比较艰巨,加之多年来接受的“填鸭式教育”,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中流砥柱,他们的思想素质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的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觉悟,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利益与国家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为国家和民族而刻苦学习。
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
高职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从学生自身情况来说,由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又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加之学时比较短,完成学业已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有的人认为在高职院校学生中再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业,殊不知这种认识是严重的“本末倒置”。青年学生不应该只是“埋头拉车”,更应该“抬头看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激发青年学生报国之志,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成为促进学生完成学业的动力。
当前大学生对祖国是缺乏深刻的了解,一些调查资料表明,他们对祖国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传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确实知之不多、知之不深。因此,他们对封建主义旧中国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本质缺乏认识,对历史和现实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时不能科学地分析、正确地对待,容易产生种种偏见。
因此,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帮助大学生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以此激励大学生珍重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相信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WTO的认可与加入,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中国已成为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这个舞台上,如何成功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立于不败之地,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他们必须先从思想的高度上认识面临的局势:我们国家虽有辉煌的文明,但仍处于落后的状态;我们国家虽已取得了成就,并得到世界的认可,但仍有部分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制度十分仇视,因此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维护已取得的革命成果与建设成就,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目前,世界已进入以智力和知识作为资源和生产力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面对这一机遇与挑战。他们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广泛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学习知识的方法与理念。
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在高职院校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必须整体规划,贯穿始终,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文化氛围,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随时随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
首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途径,做到结合教学讲历史、讲传统;结合教学讲爱国民族英雄和科学家、艺术家的卓越贡献;结合教学讲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结合教学讲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无比正确;结合教学讲爱国主义理论、远大理想和奋斗精神,等等。
其次,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学院各项活动之中,形成浓郁的校园氛围。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教育,养成教育。在坚持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同时,还要使其它活动中的爱国主义教育规划化、经常化、系统化。除课堂教学之外,要举行一些活动,如结合班校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建设成就;指导学生收看新闻等电视节目,开展社会调查,使学生感受祖国四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等。创造一种浓郁的爱国主义氛围,使学生常常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的感染、熏陶,必将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培养和习惯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