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极端竞争的时代,你不但要成功,而且要及时成功,否则就是失败。100年前,你可以靠科举考试而一举成名天下知;30年前,你可以大学毕业而雄纠纠、气昂昂;10年前,你可以混个硕士而不愁找不到好工作。如今,你拿到博士学位,都还可能失业。因为你一心读博士,“出道”落在别人后面,等学位拿到时,或许只能给中学毕业的老板打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所有人都在追求成功,如果你不及时成功,等到你取得成功时,在别人的眼里,或许你已经不算是成功了。也就是说,你的人生,延迟的成功与失败并无两样。
同样,你的工作,延迟的成功也是一种失败。老板今天要结果,你明天才能完成。尽管你把任务完成得很漂亮,可你觉得老板会满意吗?要知道,晚一分钟完成任务,都是执行不力。
很多人常说“最近太忙了”“朋友要结婚”“要陪老婆逛街了”或者“旅游回来实在太累了”。总是以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作为借口,而不肯努力工作。认为反正有的是时间,工作慢慢做就是了。大不了今天晚上加个班,明天交给老板就行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某企业老板要赴国外公干,当天早晨,各部门主管前来送行。有人问其中一个部门主管:“你负责的文件打好了没有?”这个主管胸有成竹地回答道:“今天凌晨3点时,我熬不住睡去了。反正我负责的文件是以德文撰写的,老板只懂英文,又看不懂德文,在飞机上不可能复读一遍。等他上飞机后,我回公司把文件打好,再传真过去就可以了。”
正在这时候,老板驾到了。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问这位主管:“你负责预备的那份文件和数据呢?”这位主管按他的想法回答了老板。老板闻言,脸色大变:“怎么会这样?我已计划好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与同行的德籍顾问研究一下自己的报告和数据,别白白浪费坐飞机的时间呢!”这下,轮到主管的脸色大变了。
我们这个时代中,商业世界行进的节奏,正以令人炫目的速度高速运转着。为了生存和发展,几乎所有的老板都变成了“急性子”,他们恨不得把一秒钟都掰成两半来使用,按他们的速度预算,罗马三天建成也算慢。自然,他会要求自己的员工跟上自己的步调。
如果你是一个聪明人,当然应该明白,作为企业这个大团体中的一员,任何时候,都不能自作聪明地设计工作期限,希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自己的计划而后延。优秀的员工都会牢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自己必须按时完成任务,否则就是执行不力。
如果要让老板白花时间等你的工作结果,比浪费金钱更让他心痛,因为在失去的那一分钟内能想到的业务计划,可能会价值连城。没有哪个老板能长期容忍不能按时完成工作的员工。不要愚蠢地等到老板开口,问那句“你什么时候做完那件事”时,才开始四处寻找借口,并匆忙上阵,仓促处理未完的工作。当你的老板向你提出苛刻的工作期限时,不要反驳,不要抱怨。与其这样,不如把它当作对自己能力的锻炼。
在工作中,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地让老板等待,你在他心中的地位肯定会越来越低。千万不要把昨天能完成的工作拖延到明天,人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这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积极的紧张有很多形式,如必须赶在某一期限之前完成工作,认识到你的工作将受到评定,工作业绩将和别人的比较等。为了督促自己高效率地工作,尽快完成公司交给自己的任务,你可以在工作开始之前,审慎地制定工作进度表。
任何事情如果没有时间限定和进度规定,就如同开了一张空头支票。只有懂得用时间给自己制造压力,到时候才能完成。所以,你最好为某一工作定出较短的时间,不要把工作战线拉得太长,而是尽快完成某项任务——当然,也要保证完成工作的质量。如果不这样做,你对待那些困难或者轻松的工作就会产生惰性,因为没有期限或者由于期限较长,你就会感觉可以以后再说。如果你只是从工作而不是从可用的时间上去着想,就会陷入一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危机之中。你会巨细不分,且又安慰自己已经把某项(实际上是次要的)工作做得很完美,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主要的目标落空了。
“凡事预则立”。你应该在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间来临之前制定一个计划,仅仅20分钟就能节省1个小时的工作时间,牢记一些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能制定一个高明的工作进度表,你就一定能真正掌握好时间,在限期之内出色地完成老板交付的工作。
当你能够做到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时,不要满足。紧迫感告诉你,你还应该提前完成任务。这一要求看来好像很苛刻,但却是保持恒久竞争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唯一不会过时的东西。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公司里,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员工都必须奉行“把工作早一分钟完成”的工作理念。一个总能提前完成工作的员工,永远是成功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将会征服所有的老板。
微软老板比尔·盖茨说过这样的话:“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事务的人能够生存。”假如你想让自己更好地生存,进而拥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甚至征服老板的心,那么当老板给了你一个苛刻的工作期限时,不要抱怨,不要反驳。以老板苛刻的工作期限为基础,主动给自己再制定一个新的、苛刻的工作期限吧!想想看,当老板询问工作进展时,你回答“我已经全部完成了”,会不会比“我抓紧时间,争取明天完成”更能让他满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