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67100000038

第38章 林衡道与福州杨桥巷朱门忆旧

郑行泰

福州自古即有“八闽首邑”的美称,建城历史悠久。城中的三坊七巷,分布于南后街两侧。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吉庇巷、宫巷、安民巷、黄巷、塔巷、郎官巷、杨桥巷。有诗云:“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这诗句指出这一地区的文化景象,足以和北京的琉璃厂相提并论。

回顾历史,早在明朝年间,福州人即已和台湾有来往。移民给台湾带去了手工艺和庙宇宗教,也提供了不少垦荒劳力;两地交往频繁,通婚自然增加。清光绪年间,福州知名太傅陈宝琛因事到台,结识台北板桥林氏家族,后来结为亲家,而累代通婚亲上加亲。

一、门当户对亲上加亲

林衡道,祖籍福建龙溪,六世居住台北县板桥,曾叔祖维源,《福建通志.列传》也有他的传记。祖父林尔康,字镜帆,官淡水候选知府,娶福州螺江陈太傅宝琛次妹芷芳。光绪甲午(1894)年,台湾沦于日本统治,他举家迁居厦门,嗣住福州城内杨桥巷。父熊祥字文访,娶螺江舅氏陈太傅之女儿为妻,生下林衡道。

换言之,林衡道的父亲既是陈宝琛的外甥也是女婿,而陈宝琛和他的妹妹,则分别是林衡道的外公和祖母。这种门当户对、累代通婚、亲上加亲的现象,在过去的三坊七巷中实属寻常。

二、三坊七巷历史悠久

三坊七巷近千年来,都是福州官家名门聚居之地。林衡道记忆开始的地方,正是在这深宅大院中。从小在雕梁画栋中生活,他就听说过许多关于当地的传说典故。七巷中以黄巷最有名。相传其得名是因为唐朝黄巢之乱,逢人就杀,来到此巷,听说名儒黄璞就住在巷子里,一时兴起善意,使此巷免于焚掠,居民庆幸得救而命名。其他如吉庇巷、安民巷,也有和黄巢相关的说法。虽然这些都是传说,但却证明三坊七巷的历史悠久。

三坊七巷的建筑,是以四合院为基础,随家组织发展,向后方和左右扩增三、四、五进,形成一个庞大的居屋群。在屋子中,“五子登科”、“六子科甲”、“世进士”等牌匾琳琅满目。

由于福州是杉木的集散地,加以四面环山,因此木材石料易得又廉价,巨宅古厝满目皆是高大木柱和大块石板,非常壮观。一层楼往往比之台湾支厝高上一到两倍。这些巨宅古厝左右通常建有马鞍墙,又称“封火墙”,作为防火、防盗、防风之用。由于木材质地好,福州的一般古厝门窗梁柱都以原色呈现,不加油漆;只有门房的屏风门漆上红色。整个房屋庄严典雅,一点也不俗气。

因为三坊七巷家家户户的背景同质性高,逐渐自成一个文化体,在风俗习惯上与一般平民家有所不同,规矩、称谓也特别多,例如女佣和丫鬟在东家面前穿好鞋袜,不得化妆,冬天要穿黑裤灰衫,夏天要着黑裤白衫。东家唤丫鬟名字,如珍儿、巧儿、平儿,加个“儿”字,据说是为了掩人耳目,因为清朝禁止蓄奴,所以把丫鬟叫做女儿或者义女。林衡道这个孙少爷有个奶妈唤作陈厝。“厝”的意思即如《红楼梦》里叫“鲍二家的”那样。另外,看门的叫“门伯”,在门口递名片那个穿长衫的称“大爷”。一家十几二十口,从裁缝到打杂的佣人倒有四五十人。

三、林衡道口中他祖母生日

生命的旋律指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仪式和规律。休闲生活等都包括在内,其中为大人庆祝生日更是我们家每年的大事,尤其是祖母的寿诞前后可以热闹好一阵子。

祖母的生日是农历五月十五日。约五月初时,亲友就陆续送“包面”来给祖母祝寿。福州的包面和上海、台湾的包面不太像。福州的包面有很多样式,高度也很高,它的形状大概是底部为一锡制圆座底盘,上面排满一层层线面和寿桃包子,插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很多人像,既精致,又美观。送来的包面总有几十副,摆在头落大厅里与二落厅堂上。宣统废帝在每年祖母过生日时也会派人送贺礼来,礼物是几盒藕粉和饼,吃起来并不好吃。皇帝的礼物很普通,听说是因为太监不敢拿好东西给他吃,免得皇帝日后想吃的时候买不到而挨打。日本的皇室据说也是这样,所吃的都是容易买到的糕饼之类食物。

为了庆祝祖母生日,家里自然需要布置一番。平常我们家的大庭挂着两盏高照灯,一盏写着“紫禁城骑马大臣”,另一盏写着一个斗大的“林”字,非常漂亮。祖母过生日时大厅挂满红幛,并且点上红烛。正中央挂麻姑进酒以及八仙过海之刺绣,都非常美观。有一年宣统废帝送来“福寿”两字的牌匾,家里把它刻匾悬挂,上款写“御笔赐一品命妇”,下款写什么已忘了,上面最中央是一方宣统的印章。此外,整间屋子都铺上地毯,方便拜寿的人行跪拜礼,以免弄脏衣服。按照福州的习俗,拜寿者在主人家拿铺地的红垫出来前,就要赶快跪拜,以表诚意。为此,遂改为屋内铺地毯。

五月十四日是暖寿。是日中午亲戚全到齐,在此之前先拜祖先,然后再向祖母拜暖寿。我们一家人拜寿完毕后,换家里佣人拜寿。佣人来拜寿时都换上正式的服装,男的穿长袍马褂,女的穿裙,男先女后,照满洲规矩磕头跪拜。男的需要打千,女的需要挽裙,叫做万福。来拜寿的佣人都可以拿到红包,退下后就把正式的衣服卸下,换上平日做事服装。从这一天晚上开始,二落厅的天井里演戏一个星期,内容是三国演义、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因是生日祝寿尽量避开战争砍杀场面,但关公、曹操交战还是要演的。

十四、十五两天客人很多,家里叫厨房师父准备酒席、点心招待。茶水则由专门茶担负责供应。若有乡里邻人来祝寿送礼,不请他们到屋子里来,由账房先生在外面的馆子设酒招待他们。

祖母生日过后,农历七月十日是我父亲的生日。父亲不喜欢过生日,但是祖母要他过,他不得不庆祝一番。我母亲的生日是元宵节前一天,即正月十四日。母亲喜欢讲排场,过生日很铺张,唯有热闹胜过父亲的生日,她才觉得满意。

四、全家性的活动——鼓山避暑

春、秋两季,祖母常带家人到福州郊外游乐,全家一起坐轿子出门,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我们最常去的地方是西门外西湖的开化寺,另外也去怡山西禅寺。外出游玩时我们自己携带餐点,不去吃馆子。

每年夏天到福州城外的鼓山涌泉寺避暑也是全家性的活动,我们由山下坐当地人抬的无盖轿子上山。由于地方贫瘠,男人大都至南洋谋生,抬轿子的轿夫是女人。山路是由石板铺的石阶,沿路泉水淙淙流下,水声不绝于耳。路边有很多亭子,可供歇脚,我们休息时就先泡茶,然后边吃胡桃片等糕饼边喝茶。在半山有一半山亭,比一般的亭子大约十倍,亭内可以排轿子十余顶。再往上走就到“更衣亭”了。据说当年闽王王审知前往涌泉寺参拜,在此处脱下龙袍换上和尚僧服再入寺,“更衣亭”因此得名。不远处有一座牌坊,上面刻着“石鼓名山”4个字。继续前行就到“头亭”,其旁为“达摩亭”,轿可径入。再稍远又见一牌坊,写着“渐入佳境”,即达涌泉寺。未进入大门,右边便见一大水池,水池一端是两座楼阁,一名回龙阁,一名观音阁。另一端是两间红砖建造的洋楼。我们一家住在回龙阁,祖母招待她娘家的亲戚住在观音阁,姑丈和姑姑住在洋楼。我们一行在涌泉寺回龙阁至少住一个月,度过凉快的夏天。

五、福州的丧礼风俗习惯

祖母过世后,我父亲一切按照古礼办事,所以祖母的丧事可当做一个丧礼的典型。那年我20岁。

根据古风俗,祖母死后由账房先生出面通知亲友,通报纸用一张麻色的牛皮纸书写,不用信封。讣文只能用折的,不能用钉的,因为铁是凶器,不吉利。办理丧事时,全家的门柱、墙壁都贴白纸,灵堂设在二进厅堂。从最外面的大门到头进和二进的厅堂全部打开,非常壮观。这时另外开一个大房间,将所有女眷集中,用锡箔纸折做元宝,福州话叫做“折箔”。在第一进房子的左右两边则请茶担各摆三担茶水,客人来了随时可以款待茶烟。

大门口外面站立负责报告有客来访的人,福州称为“大爷”。只要客人来,大爷就朝屋内喊一声:“客!”声音很洪亮,直达第二进。孝男、孝妇听到后马上去跪。客人进来后,女人在一旁,由孝男叩首谢礼。孝男的打扮为穿麻衣,持孝男杖;持杖意谓父母死亡很伤心,须拄杖才能站立。孝男跪下后,由两旁的人扶起来,意谓太伤心无法独自站起来。祖母死后,我父循古礼,穿灰长衫,著草鞋,蓄胡须,并且搬出卧室,到书房睡觉。

丧事期内虽和尚诵经,却天天准备牲礼祭品,平常仍然吃荤,到了做“七旬”时吃素。至于棺木的处理则每一旬油漆一次,要重复油漆7次。

父母的棺木做完七旬就要入葬的,那是没钱人家的做法;有能力的人家至少要过一年至三年才入土,表示子女舍不得很快让父母的棺木入葬,所以祖母的棺木先摆在家里的后厅。祖母的墓地在鼓山的山麓下院,那是她生前选好的地点。祖父棺木停在鼓浪屿府十数年,此时运来福州与祖母合葬。因为出葬那天我没参加,并不晓得细节。

林本源家族的生活模式约可分为福州和厦门两系统。厦门因有万国公地(即租界),又是侨乡,思想观念较为开通,生活礼俗较为简单。厦门这一系统以林尔嘉这房为代表。林柏寿这房虽住鼓浪屿、香港,礼俗似厦门系统。林松寿那房住在上海,亦近厦门这一系。我们福州因为曾是朱子讲学之地,很重古礼。礼俗颇为繁琐,而我们所讲的自是福州一地所呈现的面貌。

六、鼓山之麓福人福地

1988年6月,笔者第二次还乡探亲。福州月刊社发行人程法望,林衡道教授之托,趁回榕之便往东门外鼓山之麓山兜村,探视其暌违40年的祖父母墓地是否安好。笔者受人之托即同族叔郑竹和与胞弟行康一行三人驱车前往。我们先到石工所查询,工人说这间就是台湾厝,上去数十米就是台湾林墓地。我们称谢而去。笔者先到墓园拍摄林镜帆居士与陈氏夫人墓与塔。据当地人云:去年起已有人侍扫及压纸钱。照片笔者返台时交与林教授。

据传说,该墓地为“仰天狮子”,右有蛇岑成虎砂过案,左为鼓山廨院月爿山,龙臂高耸。墓前小溪,流水向西。俗语云:“福建难得水流曲”,真乃爱国之士福人福地也。

七、特建芷亭以慰怀思

台北县五股乡龟山岩,又称观音山外岩,有一西云禅寺。寺之两旁山林皆辟为坟地。台北闻人墓园林立,其间有板桥林家墓园一所,葬前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主任林熊祥(文访)先生。园内建有福州马鞍式之纪念亭,乃林熊祥哲嗣林衡道以纪念其祖母陈芷芳太夫人,造于1973年。当时因两岸隔绝,祭扫无从,特建“芷亭”,以慰怀思,同时,他还在亭中勒刻一联:“淡江水连闽江水,龟山云接鼓山云”,以纪念含饴盛德。芷亭中尚有一联:“石鼓云迷陟屺慕亲爱泽永,山亭意远表阡述德孝思亲。”联为陈太太次女慕兰所撰。陈太太乃严复先生之媳,辜振甫、叶明勋两先生岳母。该报导登载于1988年7、8两月《福州月刊》第九、十两期,并寄福州市台湾事务办公室前副主任郑宗乾先生,报请有关单位将林衡道祖父母之墓地列入保护范围,免遭开发商迁坟。神人安妥,功德无量。

同类推荐
  • 皇冠下的小人

    皇冠下的小人

    戴上皇冠,成就皇帝梦想,无数豪杰为了皇冠梦想竟折腰,一位心机不正的小人物,却瞅准机会,成为中国的现代皇帝,因为他无知野蛮,令广大人民受尽生活的磨难。本文戏说民国首脑蒋介石的身世生平,揭示小人得志的逆反现象,提醒人们!防止心眼不正的小人偷梁换柱,戴上权力的皇冠,从而祸害人民于水火中。
  • 十八条好汉

    十八条好汉

    本小说讲的是历史,运用的是武侠写法,如同一剑西来,落雪飘飘,剑法招数有如下:一、场面宏大;二、轻松幽默;三、情感悱恻;至于出神入化、身临其境、如诗如画等等四五六七八招就待读者大大自己去慢慢体会与发现……笔者承诺有三:一、此书经典;二、此书就算不赚也是经典;三、此书如若完本更是经典!
  • 史记论丛

    史记论丛

    本集收录公元2011年5月在中国苏州市举办“孙武子与《史记》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届年会”研讨论文,学术讨论的重心是孙武子,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两代吴王称霸的业绩,以及孙子的业绩。
  • 贞观小男人

    贞观小男人

    大唐贞观,圣皇李世民带领着一干能臣在奔向世界第一大国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时。斜卧冬阳下,只为混吃等死为终极目标的叶小天打着哈欠懒散道:“陛下,别太累了,大家一起跳个广场舞嗨一嗨呀。我会唱‘小苹果’哒!”
  • 帝瞳三国

    帝瞳三国

    东汉末年,朝纲混乱。内有巨奸权倾朝野,专横跋扈;外有黄巾军起义,撼动社稷。时有曹操虽好人妻然韬光养晦,欲为国除害。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刘玄德三人组不忘社稷,四处游走打野与诸侯之间,却不幸遇到了同为汉室宗亲的独孤信义,信乃光武后裔,度辽将军刘进伯之孙,誓要扫平胡虏,封狼居胥,何其壮矣!身着苎麻现代样式风衣,头戴自磨墨晶眼镜,清爽短马尾,放荡不羁乃我本性,以我大汉逍遥王之名。
热门推荐
  • 天鸣灵修

    天鸣灵修

    门前有槐,百鬼夜行,少年叶天在树老的指引下来到天鸣大陆,一个灵力的世界。修灵力。寻五决。叶天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向强者之路
  • 天亮以后是花开

    天亮以后是花开

    这是一本以爱情,流浪,宿命为主题的小说。书名是《天亮以后》,故有作者先注册了,无法再注册,现为《天亮以后是花开》,内容不变,敬请为谅。
  • 明末海商

    明末海商

    吴孝堂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古韵十足的房间里,在确定了当下的年代后,吴孝堂满心踌躇。当他真正的见识了这个时代的残酷血腥,见惯生死的吴孝堂也感到不寒而栗。于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吴孝堂对着这个乱世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路径:建构与超越

    文化是识别一个民族的基因,创意是发展一个国家的动力。历史进入21世纪,在产业经济的作用下,“文化”和“创意”的结合萌生出了一种新型的产业形态——文化创意产业。2006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也首次正式出现在党和政府的这一重要文件之中。
  • 尸情华意

    尸情华意

    江华就读的大学遭丧尸血洗,心爱的美女班长更是惨变丧尸,被男友抛弃。是像其男友一样将其抛弃,还是舍生取义,为了心中那最真挚的情感?末世降临,尸乱横行,人心难测。究竟人性纯良,还是人心险恶,一切尽在《尸情华意》!
  • 身边有它

    身边有它

    它的存在并不是所以人都认为,但它却超越了时空的界限,窥视着世人心中的秘密,它是幽灵还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吧!
  • 锦囊世界

    锦囊世界

    一个21世纪的年轻人因为感情上的失败,而选择跳楼,谁知他没有死,而且还穿越重生在一个有这许多妖兽的世界,那些妖兽还可以被人收服在一个神奇的锦囊里面,看主角如何拥有厉害的妖兽,如何站在世界的顶级
  • 冥雨

    冥雨

    “呐,你说,幸福是什么?”“你在我的身边,我也在你身边。”背叛的誓言和血染的人,一切好像梦一般。虚幻,飘渺。于是那天天上下着雨,最讨厌的雨。
  • 天际流火

    天际流火

    这里没有斗技,也没有魔法,有的只是一种叫做星耀的本源,传说这是神赋予人类的先天能力,可以是五行,可以是二律……这里信奉剑道,这里修炼纵横之术,这里是落下天际流火的星耀大陆。
  •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

    十六岁花季的我们,都应该有一个美好的花样年华,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一场拐角处的邂逅、一次释放的洒脱、一场倒追戏。爱情是美好的,我们彼此路过对方的世界,可最后却迷茫在分岔路口的交接点,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拥抱你,拥抱错过的勇气,曾经想征服全世界,到最后回首才发现,这世界滴滴点点全部都是你,曾经的疯狂只是冷漠的开头,曾经的那些年,我们错过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