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更多的时刻,诗人仿佛无限忧郁。这忧郁如流水一般,把他团团围绕在水中央。只有诗人知道,他的内心依旧澄明如灯。黑暗的时刻,水声依旧潺潺如流,它们甚至如悦耳的音符一般令诗人陶醉不已。于是,诗人诗兴勃发,他奋笔疾书的那些时刻,他的子民就顺利衍生了,诗人的忧郁也于顷刻间随之烟消云散。
这种废寝忘食、昼夜不分的时刻,往往令诗人迷醉不已。那样的时刻,诗人仿佛真正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祇了,即使他只能拥有一些虚幻的子民,也无动于衷。那样的时刻,诗人无疑是最为快乐的了,他甚至已忘了回归的路途,而来时的路更是早已迷糊。诗人想,诗歌就是他最后的皈依,即使豁出性命也在所不惜,时间的羁绊更是无从谈起。诗人认为,那是早晚的事。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意志坚定,视死如归的诗人!
他的信仰是如此高贵,我们望尘莫及。我们只会在风尘仆仆的路途之上唉声叹气,望着诗人跋涉的那些英勇的足迹,我们力有余而心不足,只能把诗人望成一尊渐行渐远的丰碑,屹立于心中,风雨不动,安如山!
不得不承认,我们是一群卑微的诗人的子民!不,我们甚至连他的子民都不如!我们整日沉溺于现实中迷醉,花天酒地是常有的事!行尸走肉是我们的代名词!诗人啊!我们最伟大、崇高的君主,请赦免我们的罪!我们甘愿追随你一生一世,即使只是你诗中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也在所不辞!
诗人啊!请从我们沉重且卑贱的尸体上践踏而去,朝圣的路途之上,请不要有所顾虑!皈依将是我们最好的结局。
四、一个先解构后结构的情感历程
诗人说:“诗歌,放飞语词的翅膀对意象自由地追逐,一个先解构后结构的情感历程。”然而,诗人还未结构完情节的整个过程,它们就犹如精灵一般飘飞了起来,漫天飞舞,令人眼花缭乱。一开始,它们的意象朦胧,即使周身闪烁着微妙的光芒,却令人扑朔迷离,感到些微的头昏脑胀。但诗人的情感却明晰异常,一如暗夜的灯光,捕捉住心仪的对象只是早晚的一天。
这是一首有关爱情的长诗。它的诗句显得有些晦涩不明,却受到了诗歌女神异常的垂青。诗歌女神因此召见诗人时,他已垂垂老矣,往昔的光彩早已不复存在。他甚至连提笔的气力都没了,那首名为《皈依》的长诗,几乎耗费了他所有的精力。但是,诗人的情感依旧在不断地萌发与蓬勃,他觉得它们仿佛用之不尽,取之不竭,如流水一般滔滔不绝了。
当诗歌女神驾临诗人的宫殿时,它已摇摇欲坠,有些部分已经凋零为废墟。在草长莺飞的那些日子里,有些鲜花却开放得异常美艳。诗歌女神的驾临无疑令诗人的宫殿蓬荜生辉,纸醉金迷。
诗歌女神对诗人说:“放飞你的灵魂吧!它们将让你获得永生!”
诗人答说:“我丰沛如水的情感,将阻截我灵魂的飞升!”
诗歌女神说:“鲜花插在牛粪上也能获得滋润!相信这是个必经的历程,谁也阻挡不了你的前程。
诗人说:“我的归途即将被坦荡的春水弥漫,鲜花一如春天的翅膀,带着我不断飞翔。”
诗歌女神说:“那么,皈依如流水一般无可阻挡!”
……
诗人与诗歌女神对答如流,丝丝入扣,最终赢得了诗歌女神的青睐。诗歌女神只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诗人憔悴苍老的容颜,他就瞬间容光焕发了,诗人恢复了往昔青春的容颜。在镜子中,诗人似乎看到了另一个诗人。他青春洋溢,只是不知道是否才华依旧横溢。这同时令诗人感到矛盾万分,喜忧参半。
想到这些,诗人的手指不由颤抖了一下,诗歌女神瞬间就凭空消失了。诗人从睡梦中惊醒,黎明已经走完了下一半的路程,天大亮了。诗人依旧没有听到梦中流水潺潺的声音,倒似乎听到了一些温柔的脚步声在缓缓地远离,一如天色一般清亮。诗人的脚下是那卷还未写完的长诗,此刻,它自由地铺散在地面上,一些乌黑的文字像是一些蚊蝇一般栖落于其上,一动也不动。显然,它们还未苏醒,还依旧在梦乡之中流连忘返。
奇怪的是,诗人随后竟在清晨的镜中看到了自己青春的容颜,那些丝丝缕缕的皱纹仿佛在一夜之间通通弥散而去,使他显得油光满面。诗人开始感到了饥饿的侵袭,如洪水猛兽一般无可阻挡。回归现实的诗人,顷刻间笑意盎然,感到无比舒畅。流浪似乎远在远方,与他毫无任何关联。
而眼下,他必须得先填饱饥肠辘辘的身体,即使是一杯清水,也能令他重新点燃诗歌的火焰。诗人相信,这确实是个必经的历程——一个先解构后结构的情感历程。
五、皈依如流水一般苍茫
诗歌的花朵燃放空阔笔墨的时刻,诗人彻底迷醉了。于是,诗人当即奋笔疾书,把连日来淤积的所有情感挥霍殆尽,但当诗人一气写完长诗《皈依》时,他还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疲力竭。那时,诗人脚下所有娇艳的花朵却全都枯萎了,只余一朵鲜黄的菊花在熠熠闪光,它似乎对诗人绽放出了笑容。诗人在它的笑容中看到了梦寐已久的女子的笑容,那似乎就是诗歌女神的笑容。
深秋的时节,诗人在萧索的野外,无意中发现了一卷典籍,那是一本古老得有些面目全非的书籍。但里面记载的内容却让诗人触目惊心,其中惊心动魄的几句是:“诗歌结束了自身的旅程,诗人的使命也就此完结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诗人在这个世界上可有可无,他们就犹如一些消逝的时间或者流水,我们无需挽留。”那时,早已日薄西山,诗人都怀疑自己是否患了眼疾。诗人想,昏黄的光线就宛如菊花金黄的光芒一般风韵犹存。
那么,太阳的光芒什么时候闪现,并且完全笼罩诗人,让他也随之焕发出万丈光芒,如诗歌无可亵渎的神祇一般,接受痴迷世人的顶礼膜拜?这似乎是个永远解不开的谜,显得越发扑朔迷离。
诗人再度来到自己的宫殿时,宫殿已经完全幻化成一片废墟,里面空无一人,荒草凄凄取代了所有美好的事物。诗歌女神美丽的芳影亦早已消逝,只余她身上那特有的芬芳隐约从远方飘散而来,弥久不散。诗人不禁热泪盈眶,他所有的血液似乎如流水一般瞬间从他身上抽离,诗人可以感知到自己越发冰凉的呼吸。闭上眼睛,诗人似乎可以看到那些他诗歌中所有的文字向他显露出了同情或者是鄙夷的神情。
宛如太阳破碎的光芒,诗人照见了自己的死亡,无可羁绊。诗人决定把自己埋葬在皈依的路途之上。无论是荒无人烟的山岗,亦或是时间分割前程的地方,只要诗人的灵魂能够自由地高唱,皈依就将如流水一般苍茫。
诗人说:“故事在一个即将结束的地方重新蔓延,我的灵魂漂泊如烟,它已经刻画了一个情节的梦幻。诗歌没有远方,它远在咫尺,近在瞬间,而眼下就是我最美的容颜,无需任何呼唤与装扮。”
诗人在诗歌中行走,终究会走到路途的尽头。然而,诗歌却永远没有尽头,总会有诗人前仆后继地对它投怀送抱,他们心甘情愿,至死不渝。从这个意义上讲,诗歌就宛如至真至纯的爱情那般令人生死相依,永不分离。看到自己身后风尘仆仆,怀着虔诚的心境,前去朝拜诗歌女神的人们,诗人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诗人终于可以含笑九泉,死而无憾了,不论他的诗歌是否能够百世流芳,乃至是千古流传。
诗人对诗歌说:“皈依没有方向,我情愿选择死亡。”
诗歌对诗人说:“死亡只是又一个故事的开端,皈依如流水一般无可羁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