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5个年轻人相约创业,把汗水与激情都写在了腾讯的历史上。12年后,努力终有回报,腾讯以3248亿港元市值,总市值全球互联网业第三、中国第一的业绩迎接着自己的辉煌。如今5位年轻的创始人都已结婚生子,已近不惑。
12年来,腾讯的成长令人眩晕。从最初的即时通信软件到门户网站,从小游戏平台到网络游戏,再到社区游戏,从聊天室、空间、邮箱到相册、音乐、视频,从移动QQ到手机游戏、音乐分享平台,从拍拍、财付通到返利,再到团购,这只企鹅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服务领域,并大部分获得成功,同时也成了“全网公敌”。在外人看来,这只企鹅眼中,世界没有门槛。
其实,这只企鹅在成长之初并不具备那么宏大的视野。由于他们自身的严格要求,才逐渐形成了一种专注产品、注重体验的基因。正是这种内敛甚至有些僵化的基因,让腾讯以QQ这一即时通信工具,一步步扩展成一个边界广阔的产品群。
面对那么多的荣耀,马化腾的心情却异常沉重。腾讯一路走来,危机感都如影随形,而这次却异常强烈。马化腾意识到,原有的成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容纳不下QQ日渐魁梧的身躯。目前,腾讯QQ的注册用户超过10亿,同时在线人数突破1亿。以现有这么庞大的体重,腾讯原有的基因还能继续支持其高速增长吗?腾讯以QQ带动新产品拓展,而新产品反哺QQ的模式还能支撑多久?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都摆在了马化腾的眼前。
毫无疑问,腾讯拥有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最强的产品能力,而这种能力成就了腾讯过去的辉煌。但是,随着其自身规模的不断壮大和互联网格局的变化,以前依靠不同产品来圈地的成长模式遇到了瓶颈。另外,作为最大的中国互联网企业,腾讯还没有形成与自己体重相符的价值观认同,以及在中国互联网生态系统中更强大的正向影响力。
前一段时间与奇虎360的纠纷,让腾讯公司为此饱受诟病,有褒赞支持,也有责难辱骂。虽然在政府的调停下,战火已经平息,但这场生死攸关的“安全危机”对于马化腾的内心影响有多大没人知道,腾讯上下都背负着沉重的压力。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也促使马化腾陷入深深的反思,重新去思考腾讯未来的发展道路,去寻找“再造腾讯”的新的力量与智慧。
2010年11月11日,在腾讯12周岁“生日派对”结束后,马化腾心情复杂,独自回到办公室,给全体员工写下一封后来广为流传的公开信:《打开未来之门——十二年之际的感悟》。
“这段时间,我们一起度过了许多个不眠不休的日日夜夜。当我们回头看这些日日夜夜,也许记住的是劳累、是委屈、是无奈、是深入骨髓的乏力感。但是我想说,再过12年,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
如履薄冰的腾讯,始终担心用户的抛弃。马化腾说:“真正的危机从来不会从外部袭来。只有当我们漠视用户体验时,才会遇到真正的危机。只有当腾讯丢掉了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用户服务的文化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灾难。”
“过去,我们总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但是现在,我们更多地想一想什么是能被认同的。”
的确,互联网行业是最为开放的行业,用户有自由选择的权利,这是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互联网公司必须时时刻刻把用户放在首位,客户永远是对的。当马化腾重新审视这一段风波时,他想到的是要在文化中更多地植入对公众、对行业、对未来的敬畏。这也是马化腾给业界及网民的一个信号:腾讯将更加宽容,而且走向开放!
素来不善言辞的马化腾以邮件的方式为员工指明了今后的路:放下愤怒、保持敬畏,打开未来之门。他号召下属保持宽容的心态,对这段痛苦的经历充满感激:“或许未来有一天,当我们走上一个新的高度时,要感谢今天的对手给予我们的磨砺。”最顺利的时候,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最糟糕的时候,或许也正孕育着新生的力量。“再过12年,我们将会对这段日子脱帽致礼。”他要求员工严于律己:“没有最好的时刻”、“没有最坏的时刻”、“让我们保持敬畏”。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马化腾反思绝不仅仅是一些心灵的感悟。他在思索:度过12周岁的腾讯,将走向何方?腾讯的“未来之门”,将向哪一个方向开启?
令人欣慰的是,马化腾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尝试在腾讯未来的发展中注入更多开放、分享的元素,更关注产业链的和谐。以往,腾讯一直都在默默低头发展,只关注自身业绩的增长,而这次终于将目光投向了业界,投向了开发者。这次危机让马化腾意识到了企业要生存,不仅要处理好与客户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竞争对手的关系。
马化腾坦言做企业不能只考虑自己本身生意好,未来腾讯会在发展时考虑更多的问题:“企业不能独立生存,一定要和行业、环境融合。”马化腾说,“我们在反思的是,很多事情是不是一定要自己做,如何与竞争公司合作,如何培育产业链。”
也许,风雨过后,马化腾更加干练、稳健了。他对境界有了更深的理解:“我对境界的理解就是仰望星空和脚踏实地完美结合在一起。”2010年11月17日,“中国创业家峰会”召开,会后马化腾在论坛上发表了一则“腾讯要据时势调整”的讯息。从这则讯息我们能清晰地看出,腾讯公司正式吹响了产品结构调整的号角。
马化腾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一个“云组织”。在这片由广大网民联合起来的云中,一切不断变化、动态发生的事情和需求,都能得到及时的满足,但实现这个设想需要搭建一个平台与需要它的人对接。下一步马化腾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简单的聊天、兴趣积累变成结构化、可编程、可管理、可展示、可应用的组织形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发布自己的创新成果,然后通过整个开放的网络共享资源。
他预计,半年内将推出完善的开放平台,将腾讯实力最强的社区开放给中小企业分享。此外,腾讯在支付、微博和游戏方面也将提供更多开放平台。马化腾已经从腾讯2010年180亿元的收入中拿出至少40亿元分给了合作伙伴;占一半收入的网络游戏,其中接近60%~70%的收入由腾讯和内容供应商共同获得,仅从绝对值来看,腾讯分出去的收入是最多的。
目前,归属腾讯旗下的康盛创想已经在测试Discuz!社区的QQcon-nect插件。这个插件发布后,互联网创业者就可以借助Discuz!Ucenter和BBS接入到腾讯大平台(open。qq。com)上,这对于互联网草根创业者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机遇。对于那些有创意、重体验的小众应用来说,腾讯的开放平台无疑可以帮助那些应用开发者开启“世界因小而美”的时代。
另外,马化腾正在考虑开放QQ本身,把QQ用户群向中小企业分享。?在开放的腾讯平台上,用户不仅可以选择腾讯自有产品的应用,更可以选择其他接入腾讯应用平台的软件进行使用。比如在QQ社区开放平台中,用户可以选择酷6网的第三方应用作为分享组件,WebQQ2.0的平台还可以让用户将自己喜欢的应用随意添加到应用栏。
可以看出,腾讯的开放平台中受益最大的无疑是用户本身,因为用户可以在腾讯平台进行各种个性化的选择。
在用“完善用户体验”将自己变好的同时,腾讯也正在用“开放包容”让别人变得更好。马化腾对腾讯所有员工许下了诺言,并让竞争对手、所有网民共同见证,腾讯在未来的12年中,将用行动践行“开放”的互联网精神,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社会的尊敬。在自己发展的同时,多考虑公众的感受,多关注和带动行业的发展,让腾讯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公司。这是腾讯的奋斗目标,也是马化腾的梦想。
马化腾带领着成长中的腾讯正在用开放和分享打开未来之门,这扇未来之门不只属于腾讯,而是属于整个中国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