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箴言:俗语云:“富不过三代。”什么意思呢?是说祖辈们努力工作,创造下一份家业之后,常常因为没有选对接班人而使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秦始皇将自己称作始皇帝的寓意是希望以后皇帝的位子可以传到千秋万世,可是他的儿子却是个草包,导致秦始皇一世英雄,统一了天下没几天,政权就被一帮农民给推翻了。
刘备也是如此。这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中的大忌,企业需要不断进步,不断更新,任何时候裹足不前都意味着消亡。
三国故事:西蜀政权在诸葛亮死后江河日下,当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苦口婆心地教导后主刘禅,鞠躬尽瘁地辅佐他,临死前还念念不忘给后主写信,叮嘱他要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连接班人都给一一安排好,恨不得给他安排到千秋万代。可是这些接班人即使再能干再忠心,哪里比得过诸葛亮?最让人痛心的是,刘阿斗是个扶不起来的主儿,终于,蜀国很快就让魏军攻了过来。后主在成都听到消息,说自己兵败如山倒,吓得半死,赶紧召集文武百官来商量。
开会的时候,有大臣就报告说:“城外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哭声震天,都忙着逃命去了。”把后主更是吓得惊慌失措,忽然侦察兵又回来报告说:“魏兵已经兵临城下了。”于是心怀鬼胎的大臣们纷纷商议说:“我们的实力太弱了,实在对付不了魏军,不然趁早放弃成都,投奔南中七郡。那地方地势险要,至少守得住,将来再跟少数民族的部落借兵复国。”光禄大夫谯周说:“那可不行。南蛮一直就不安分,我们对他们也不怎么样,现在要去寻求他们的帮助,肯定是要遭殃的。”于是又有人提议去投奔当年的盟友东吴,谯周又反驳说:“从古到今,就没听说过投奔到人家那边还想做皇上的,我估计魏最终能灭了东吴,但是东吴却没这个实力灭了魏,我们如果投降于东吴,反而是种折辱。其次,将来等东吴被魏所灭的时候,皇上再向魏投降,就等于被侮辱了两次。我看不如早点儿投降魏算了,将来也许他们还能封圣上个官当当,这样也能保证上上下下性命无忧。”
刘阿斗听了谯周的话觉得很有道理,正要出去投降,却被自己的五儿子痛骂一顿。他的儿子个个像他,懦弱无能,只有五儿子还有点儿骨气,坚决反对举国投降,他说:“如果拼死保卫,西蜀还是有希望的。就这么投降,不是太对不起祖宗了吗?”后主却大声责骂他说:“你小子懂个屁!这是天运!”他儿子大声痛哭,说:“就算命当如此,我们父子君臣也应该拼死一战,一起为国家死了,以后也好在地下见先人。”刘阿斗根本不听,让身边的侍卫把儿子推到外面去,赶紧命令谯周来写投降书,准备举城投降。
这边魏军大将邓艾还没打呢,就听说对方要投降了,然后马上就看见城头上立了降旗,把他高兴坏了。不一会儿,刘阿斗派来的三名大臣到了,齐刷刷地跪在台阶下,恭恭敬敬呈上西蜀的玉玺。邓艾很高兴地收下了,并写了回信,让他们回去安顿人心。三个人回来见了刘阿斗,并向他呈上了对方的回信,后主一看回信,心也安定了,这回不用死了,赶紧准备投降。
刘阿斗投降之后,被司马昭狠狠地骂了一通,司马昭说:“你小子荒淫无道,从来不知道怎么治理国家,按道理杀了最好。”阿斗吓得面如土色,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幸好有一帮大臣做好做歹地劝司马昭,阿斗才没被杀。之后司马昭封了他个“安乐公”的名号,并分给他别墅,给他吃穿用度和服侍的人,另外赏赐美女若干。其他一帮投降的大臣也都有收获。
第二天,刘阿斗亲自到司马昭府上来拜谢,谢什么呢?大概是谢不杀之恩,还有这许多好处吧。司马昭设宴款待他们,先让人表演魏国的歌舞,再让人表演蜀国的歌舞节目,所有在场的蜀人全都流泪了,而刘阿斗却像以前一样,喜笑颜开。酒喝到一半,司马昭跟身边人说:“一个人怎么能无动于衷到这个地步,我今天算是见识到了!这种没出息的主子,就算是诸葛亮还活着也帮不了他,何况是姜维那些才能不如诸葛亮的人呢?”然后司马昭故意问阿斗说:“你想不想念蜀国?”阿斗回答:“在这个地方就很快活,我想念蜀国干什么?”一会儿他起来出去的时候,一个大臣教导他说:“您怎么能说不想呢?如果司马昭再问,可以一边哭一边说,我祖宗的坟墓都在蜀地,我每天想起来心里都很悲伤,没有一天不想的。这样他们就肯定能放您回家了。”阿斗牢牢地记住了。回来又喝酒,喝到有点儿醉了,司马昭又问:“想家吗?”阿斗想到大臣的话,想要照样子回答,却无论如何哭不出眼泪来,只好把眼睛紧紧闭着。司马昭早已听到他们的对话,忽然问道:“是不是就像刚才那人教你的那样说?”阿斗惊讶地睁开眼睛说:“就是。”左右哄堂大笑。简直是一出滑稽戏,后主刘阿斗的愚钝荒谬,真是无人可及。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登上胜利宝座的人就拥有了话语权、支配权,最重要的是生杀大权。失败者一旦投降,就等于把自己的小命交到了对方手里,自己把脖子伸到案板上,成为一只名副其实的待宰羔羊。不过古往今来,像刘阿斗这样昏聩愚蠢、没心没肺的人实属罕见,无论换了谁,阶下囚的日子都会过不下去的,一旦稍有不慎,就会死得很惨,历史上另一个后主李煜就是如此。
李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词人,他天性柔弱敏感,才华横溢,后人说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这样的生长环境能培养出什么性格的君主呢?所以李煜一生只知道念念诗词,享受生活,这样的人来统治国家,迟早是要灭亡的。他继承大位的时候,南唐已经降了大宋,他这个后主,只不过躲在个小角落过点儿小日子而已。但是宋太祖有句名言叫做:“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意思是说,我的宝座旁即使有你这么一只小跳蚤我也是不安心的。所以到底在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南下攻打,第二年十一月破城之后,俘虏了李煜而去。
李煜到了汴京的日子很不好过,被赵匡胤封了个“违命侯”的称号,这哪里是个爵号,这简直是个莫大的嘲讽,但是估计李煜也就捏着鼻子忍了,还得下跪山呼谢万岁。后来宋太宗赵光义即位后,更悲惨的事发生了,李煜的老婆小周后经常被赵光义侮辱。这种日子,性格柔弱的文人李煜也就只能受了。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夕是李煜的生日,诗人嘛,到了节日和生日,当然会有很多感慨,他喝了酒,写了一首《虞美人》抒发了一下自己的感情,就是那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词传到宋太宗耳朵里,他刚开始还觉得写得不错,后来一想,不对啊,李煜这小子明明是贼心不死、妄图复辟啊。对于这一斗争新动向,赵光义不能忍受了,心想:“我本来是好心让你过生日,既然如此,明年的今天就是你的祭日!”于是派人给李煜送去了牵机药,这种药古代也叫八步断肠散,人服此药后,头尾相并,蜷如蠕虫。最后,这位更适合当词人的皇帝死得很惨,小周后也在不久之后自杀。这正应了那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李煜和小周后,一个入错行,一个嫁错郎。
评古论今:刘备的儿子刘阿斗,用民间的话来说叫做“黄鼠狼下耗子,一代不如一代。”他的儿子没有过人的才能不说,最要命的是连成长的意识也没有,只觉得目前就很好。这种性格做个村夫倒也不容非议,可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万万行不通的。
相比较而言,李煜做一个文学青年是非常合格的,他有满腹的才华,只是他的才华不适合用来治理国家。李煜是命里注定要成为一个皇帝的,他如果选择放弃,自在地去做一个词人,也许不会落得这样惨烈的下场。可是他贪恋权力带来的享受,却不想为维护自己的权力而奋斗。作为一个管理者,他们所要学习的都太多,而拒绝成长和学习,就等于原地等死。一旦有外敌来袭,就迅速把自己送进了坟墓之中。
经典案例:蒙沃公司的失败也证明了这个教训,那就是——不成长是不可能成功的。不同的公司可能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然而,却造成同样的损害。导致公司濒临破产的主要错误来自于过度扩张。等到竞争激烈时立刻就风雨飘摇,危态毕露了。不过也有少数的公司,他们失败的原因不是过度扩张,而是零成长。
1939年到1955年间的蒙沃公司就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由于零成长,蒙沃丧失了与对手施乐百竞争的机会。在这些错误的判断之中,管理当局的立意本是好的,主要高级主管也认为他们的判断是正确的。当然,未来是一种确定的状况,一个人不可太过于乐观或保守。在1945年到1952年间,也就是二次大战后的几年,没有一家蒙沃的新分店开张,却有27家分店被关掉,使得蒙沃的分店由632家减少到605家,在1952年到1955年间又有37家不赚钱的分店被关掉。而在这段时期竞争厂商施乐百却很积极地将其店面从610家扩张到684家。
在过去,蒙沃一直将店面开在小的乡下社区,这是为了配合农村消费者。这些农村消费者在二次大战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市场的主力。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的增长大部分集中在主要的都市地区和其周围的郊区。购物中心正处于萌芽阶段,并且正在把生意从市中心及小型商业区那儿抢过来。但在购物形态产生重大改变的时候,蒙沃却不愿扩张,有意地将战场让给施乐百、百尼,以及其他的竞争者。
为什么有这种安定而反对成长的固执观念?是因为公司没有足够的财物资源来支持一个积极成长的计划,还是管理人员短缺?事实上,蒙沃既不缺财物资源也不缺管理人员。公司窖藏了千万以上的资金,有一位副总裁甚至表示:“蒙沃可说是美国拥有店面群的最佳银行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蒙沃也拥有许多有能力的高级主管。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它的失败?答案就出在自1932年以来就一直担任蒙沃董事长的史威尔·艾佛瑞身上。他一直坚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公司会不景气,他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不景气为依据而作此判断的。艾佛瑞预测当工业由战时物资的生产转换为和平时期的生产,再加上上百万的退伍军人涌入人才市场,这种从战时调整为和平时期经济的阶段会使国家陷于一时的困境。
艾佛瑞预测“经济状况将恶化到前所未有的地步”。他还说:“我们(蒙沃)现在绝不妄动,我们正在保持警觉。”假如当时艾佛瑞的预期正确——就是说战后的三四年间果真发生了严重的经济萧条,那他必然会成为一位英雄人物,他可能已获得“美国最机灵的生意人”的头衔。蒙沃所拥有的现金与流动资产将使其能在大家被迫紧缩的时候以低价格收购别人的店面来扩张自己。但是年复一年,这种原地踏步的策略愈来愈值得怀疑。
艾佛瑞于1874年生于美国,父亲是富有的木材商人。艾佛瑞20岁从密州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他父亲的石膏厂工作,22岁时成为厂长。1901年,这个小石膏厂被美国石膏公司收购,4年后艾佛瑞成为美国石膏公司的总裁。《时代》杂志形容他是“优雅而出色的超级推销者”。在1932年的大萧条时期,推销者艾佛瑞被蒙沃的董事及债权人们征召过去挽救这个在1931年产生了870万美元巨额亏损的公司。艾佛瑞招募了许多敏锐的年轻主管。他在蒙沃的货品项目中加入了奢侈品。他说:“我们不再依靠乡巴佬,我们不再只卖工作裤、橡胶鞋之类的东西。”他进入了时尚界,并关闭了70家不赚钱的店面。艾佛瑞以铁腕方式统治蒙沃公司,而未顾念到手下员工及主管们的感受。他也是当时全美国最著名的劳工压迫者与反罗斯福者之一,当他从公司的最高领导层地位下台时已经83岁高龄了。
蒙沃的竞争对手施乐百公司是在1886年成立的,公司当时主要业务是以邮寄方式销售手表。在1902年,施乐百的销售额超过了蒙沃,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一直不大,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施乐百才将差距拉开,遥遥领先于蒙沃。
在早先的50年里,蒙沃公司是纯粹经营邮购业务的,就像施乐百一样。蒙沃公司曾经在美国威州美瓦市设立分店,但两年后即宣告失败。最后,在1921年,蒙沃开始尝试在每个邮购业务工厂的地下室设置出货商店,主要用来出售堆积或过时的货物。1920年到1921年间的萧条时期,蒙沃在工厂以外的地区成立了另外两家出货商店,这两家分店没有挂蒙沃的招牌,且以比邮购更高的价格出售货物,结果彻底失败。那些设在工厂地下室的出货商店却仍在赚钱。
到了1926年,蒙沃已经在很多小城镇成立邮购代理店来促进邮购业务,这些代理店内只陈列商品的样品而不出售。当时公司怕影响邮购业务,因此很不愿意开零售店。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公司开始采用走向零售店的销售方式。由此事件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需求最终还是能超越公司所设的障碍的。下面所述者,便是此事件。
在印地安纳波利斯的一家邮购代理店里,一位顾客坚持要买下一把陈列在柜台里的锯子,经过一番争斗,代理店的经理终于把锯子卖给了他。消息传开以后,代理店里本来不卖的样品都被抢购一空。代理店只好向邮购工厂再订购一批商品来陈列。
当公司的总裁发现普利市的代理店竟然直接销售商品时,大为震怒。但是看到直接销售带来了大量的订单,蒙沃的高层管理者终于完全被说服了。蒙沃的管理当局当时之所以被说服,主要是因为施乐百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开始零售店的业务。1927年,施乐百正在营运的店面有27家,这个数目是1926年的3倍。而蒙沃的行动更快,1927年底时已经有37家店面开张。在往后的几年里蒙沃和施乐百都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他们的销售店的数目。
蒙沃尽量想办法在施乐百之前打进那些经过挑选的城镇里去。这两家邮购业巨擘在销售店的位置选择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蒙沃喜欢进入人口在40000到75000之间的城镇,而施乐百则选择大型的城市。1929年底,蒙沃已经开了500家店面,甚至有在一周内开张25家的纪录!在这时候施乐百的店面数量也达到了324家。
20世纪30年代初期,萧条时期来临,蒙沃和施乐百都采取紧缩政策,关掉了不赚钱的店面,对新店的开张则更加慎重。大战期间,扩张计划暂时搁浅。但是当战争一结束,施乐百立刻开始了自20年代末期以来最大的扩张行动。施乐百将3000万美金投入到战后的扩张行动中。结果战后的两年,施乐百的营业额由10亿美元激增到20亿美元。在同一时期,蒙沃的董事长艾佛瑞却选择了毫不扩张的政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并没有如艾佛瑞所预期的大萧条发生。此外,艾佛瑞还犯了其他的错误。这些错误所造成的恶劣的组织气候,使公司损失了许多重要主管。
艾佛瑞以铁腕作风来经营蒙沃,只要是他的意见,就不容许有任何异议。他在位期间,共有3位总裁、24位副总裁及无数的高级主管相继离开公司。离开的人之中有不少后来成为Lord&Taylor和W。T。Grant公司的经理。艾佛瑞的独裁作风实在使那些有能力且爱好自由和积极决策权的主管们望而却步。
在原地踏步及保留大量资金的过程中,店里的费用被降至最低,改善设备的经费也被取消。公司原来做发行要花费600万元,于是艾佛瑞命令不准用职业模特儿来展示衣服及装饰品。结果省下了6万元模特儿费用,却使产品的品质及吸引程度降低了许多而影响了邮购业务。
由于采取压低工资的政策,代表蒙沃几家工厂员工的工会与蒙沃产生了对立。工会觉得他们所提出的诉求没有得到公正的处理。经过几个月的协商,艾佛瑞宣布,工会并不能代表大多数员工的意愿,所以蒙沃拒不承认工会的地位。结果工会告到国家战时劳工局,要求澄清此事,并威胁要进行罢工。
艾佛瑞拒绝由政府干预劳资冲突,于是工会进行罢工。其他的工会也声援此次罢工。联邦政府束手无策,因为假如国家战时劳工局的建议不被采纳的话,可能导致劳工局的威信受损,进而造成全国劳工的不安或暴动,而那时正是1944年大战最艰苦的时候。最后联邦政府下令由军队接管蒙沃,以迫使其采纳国家战时劳工局的建议。艾佛瑞竟然向美国总统的权威挑战,亲自坐镇拒绝军队接管芝加哥工厂,后来军方只好派人把艾佛瑞从办公室里架走。除了上面提到的成本节约策略之外,艾佛瑞也不愿意注销或折价出售那些过时的存货。
蒙沃的零成长哲学验证了美国企业的基本法则:一个公司不能停止不动,它要想生存就必须成长。顾客、供应商、管理者都会被成长导向的公司所吸引,因为大家都可以通过公司的成长繁荣而获益。超过公司本身的财务与管理资源范围的成长与完全不成长同样危险。扩张必须是适度的才可以。一个公司应当有改变策略的意愿,不能为了遵守原则而固执地错下去。艾佛瑞的战后策略也可能是对的,然而在经过五年而预期的经济萧条尚未发生时,就应该重新评估与调整策略。
竞争的环境是动态的,假如一个公司想成功的话,就必须不断地进行重新评估。竞争者的行动不容忽略,虽然蒙沃认为其不扩张策略最后一定会被证明是对的,他们还是要采取反竞争的行动,而不该让施百乐在毫无挑战的情况下肆意扩张,最后再也无法赶上。独裁式的统治在组织内是最值得怀疑的,若所有事情都必须靠一名决策者的正确判断,实在太危险。如果能采用弹性的方式,对市场的回馈能保持敏锐的感觉,那才是更好的方式。对主营零售业务的公司而言,完全的贩卖原则是不容忽视的。商品周转、适时折价、新颖干净的货品,在供应商眼中都很重要。但这些常常被高级主管所忽略,尤其是那些不是搞贩卖出身的主管(艾佛瑞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最后,蒙沃终于又将自己拉回了积极成长的形态中,然而那些失去的岁月再也无法挽回。差劲的判断让公司陷入悲惨的境地之中。一个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陶醉在杰出与成功之间的人,将蒙沃带到失败的悬崖上。公司的领导者不能不引以为戒。
锦囊妙计:一个长跑运动员什么时候跑得最快?答案是身后有一头狼追赶的时候。即便他已经筋疲力尽,也能在有狼追赶的时候突然爆发出惊人的能力,跑出前所未有的速度。是什么给了他这样的力量?答案是危机。对,危机可以给人出人意料的能力,创造出新的纪录。
一头狼出现在跑道上的概率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危机在身后出现的机会却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商场之中。我们的神经永远不能有完全放松的一天,不能陷入麻痹状态。要知道,危机永远存在。因为世界一直在变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智慧也在不断增加,每天都有新的情况发生,每天都有无数的竞争对手加入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中,而每天也都有无数的同行因为放弃了学习和进步而被淘汰。这像是一场逆水而行的帆船比赛,看着有人力争上游,看着有人后退千里乃至翻船,这时更要提醒自己,不成长是不可能的。
多读书,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修养和精神境界。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句话就是要告诉我们,学习是我们向上的永恒动力之一。其次,要始终保持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关注每天的最新动态,不要被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