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里的小学
话说山西老解放区的贤腰村,自从送走南下干部后,似乎平静了一阵子。不久,前线也不断传来太原运城等地解放的好消息,村里也抽调了一些民兵支援前线、抬担架、送弹药物资等。
开春后,农民们都忙着春耕,施肥播种。上顶子院周家,老二南下,老三参军,是村里的军属。到农忙的季节,村干部都派人轮流义务帮工代耕。祖父虽然六十多岁了,身体还很硬朗,又是村里干农活的行家里手,各项农活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再加上村里的义务帮工代耕,日子过得挺丰足。
村小学的院子,就在上顶子院的下边。小双元经常坐在自家院子的门口,观看下边院子的小学生排队、唱歌、做体操和玩各种游戏。于是他也模仿小学生的样子排队、喊口令、唱歌,有时还跑到学校的院子里观看小学生上课、做游戏。
学校的王老师看见小双元很可爱,就半开玩笑地说:“你要不要来上学?”小双元点点头说:“要!”又问他:“念书好不好玩?”小双元又点点头说:“好玩!”王老师就说:“你回去跟你家里大人去说好吗?”
小双元一转身就跑回家,见到祖母就说:“奶奶,我要上学,我要上学。”祖母笑着说:“你这么小,还尿床呢,怎么上学!”小双元又跑去找他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我要上学。”妈妈看他这么爱念书,就说:“我得去问王老师看行不行?”
过了几天,小双元的妈妈看到王老师就问:“王老师,我家娃吵着要来上学念书,你看行不行?”王老师说:“还不到五岁,年龄是太小了点,不过你家娃挺精灵的,天天都在我们学校的院子里玩,又是我们老村长的娃,我看等下学期开学了就叫他来试试吧!”
小双元妈听了满心欢喜地盘算着,现在五月份,再过几个月就下学期开学,小双元就可以上学了。回到家里跟两位老人说了小双元上学的事,两位老人也都同意去试试看。
于是,小双元妈准备着娃上学用的书包和文具。她用自家织的布,按当时的时兴,染成淡灰的颜色,缝剪成可挎的书包,还在书包上绣了一匹飞奔的枣红色的马,又托人到城里买了一块写字用的石板和一包石笔。这石板和石笔,是当地农村孩子念书常用的文具,写了字可擦掉再写字,既省钱又省时,很是实用。
九月份新学期开学了,小双元背着书包,兴高采烈地上学了。因为他的穿着和书包特别鲜艳,也是小学最小的一个孩子,所以孩子们都用异样的眼光注视着他。
一年级只有十来个孩子,小双元坐在最前面的位子上,他的两个亲哥哥,一个七岁,一个十岁,也同他一起上一年级。王老师对小双元特别疼爱,也许是因他年纪最小,又很乖巧精灵,或许因为他是老村长和南下干部的儿子,王老师处处都护着他。一个学期下来了,王老师对小双元的妈说:“你家的娃念书还行,可以跟上,就这样念下去吧!”
当时小学学的拼音还是老式拼音,语文开头几课的内容也很通俗,如有:“一个人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工人、农民”等。
小双元家的院子有六七孔窑,很宽敞。大人们都忙着做农活和家务,他放学回来就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有时大声念着拼音和课文里的内容,还用石板和石笔写着学过的拼音和字。
上顶子院周家,自从抱养了小双元,家里热闹了许多。老祖母格外疼爱小双元,有时看着小双元的样子,就自言自语地说,你看这娃走路和坐在炕上盘腿的样子,越来越像他爸。有时小双元不听话,他妈要打他,老祖母就一把把娃抱在怀里,拉着脸说:“别打我娃!”在夏天,老祖母穿着布背心坐在炕上乘凉,后背上有一粒肉痣露在外头,小双元就靠在身旁玩祖母的痣。有时躺在祖母怀里撒娇唱儿歌。小双元还从别的孩子那里学来一些歌谣,也念给大人听。有这样两段:“肚子疼,没说的,屙上一股碌装鳖的”;“三天不打,上房子揭瓦”。大人们听了都哈哈大笑。
二、庆祝大会上的演出
转眼间,小双元就上小学二年级了。全校四五十个学生,每天都要集合排队、点名、唱歌。有次,王老师试着叫小双元喊口令指挥唱歌,他也毫不胆怯,做得有模有样的。于是,王老师就指定小双元和四年级一位同学轮流喊口令和指挥唱歌。村里的一些大人,有的也站在学校院子旁,观看小学生排队、唱歌和做各种活动,看着小双元领队、喊口令和指挥唱歌的样子,都称赞这娃有出息。
有次区里要开庆祝大会,要求各村都要出一个文艺节目参加大会。村干部就找小学王老师商量。王老师考虑后说:“时间比较紧,我看由我编写一个快板,指定两个学生去演练,然后根据演练的情况,选定一位学生参加区里的庆祝演出。”王老师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编写出快板,让小双元和许家的一个孩子去背诵,并指导他们在台上表演的动作:如何走路,做手势、表情,声音轻重快慢等。
两个小学生不辜负王老师的期望,在一孔窑洞里,他们关起门来,一方面熟背快板的句子内容,另一方面按老师教导的做各种表演动作。经过三天的演练后,王老师又请村干部来观看,村干部看后很满意,并选定由小双元参加区里的庆祝演出。
快板的开头一段是这样说的:“诸位老乡听我讲,听我把快板表一表,话说贤腰道贤腰,全县有名的好地方,东西圪塔场埝里,地势平坦土地沃,盛产小麦玉米谷,牛羊肥壮骡马多,东西沟里泉水涌,泉水甘甜口味美,槐树繁茂高又多,农民生活乐哈哈!乐哈哈……”
在区庆祝大会的广场上,搭着一个大戏台,台下挤着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约有八九百人。庆祝大会开始后,首先是区领导讲话,然后是各界代表讲话,最后是文艺节目演出。小双元表演的快板,安排在第一个节目。在戏台上,他一边踏着节拍,左右来回走动,一边做着手势,活龙活现地讲着口词,博得台下一阵阵掌声。大会结束后,区里发了一张奖状,以资鼓励。村干部也买了两小包水果糖,送给演出的两个小学生。
在村里的小学,小双元已小有名气,王老师似乎要把小双元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在小学里处处叫他做领头,上课常点名提问他。有次乡里全学区进行考试比赛,他的成绩竟然超过他的两个亲哥。村里一些人都把他作为榜样,教育自家的孩子向小双元学习看齐。
三、农忙
小双元家里喂养着三十多只羊,平时都是由大表哥放养,大表哥不在就由祖父放养。祖父放羊时小双元就吵着跟祖父去。当地放羊都要爬山越岭到五六里外的一带山上去。祖父毕竟年纪大了,手脚不灵便,小双元跟着去也可做个帮手,于是就同意小双元跟着去放羊。
小双元高兴极了,要把家里大黑狗带去,要爷爷把大黑狗打扮一下。爷爷找了个铜铃铛拴在皮带上做成一个圆圈套在狗的脖子上。大黑狗戴着铜铃铛威风极了,一边走路,一边“叮当叮当”地响着。
每天放羊都是午饭后走,天黑后才能回来。在放羊的路上,小双元帮着爷爷赶羊,防止羊乱跑或偷吃庄稼。爷爷都把好吃的白面馍馍给小双元吃,自己却吃窝窝头。小双元不解地问:“爷爷,你为啥不吃白馍馍?”“白面馍馍太干,爷爷咬不动,还是你吃吧!”爷爷微笑着说。
有次放羊天黑回来的路上,有只狼偷偷地跟踪在羊群的后头窥探,在离羊群一百多米时,被大黑狗发觉,“汪汪汪”几声飞追过去,狼闻声逃窜,大黑狗追了一阵子才被主人唤回来。
夏季,收割小麦的时节到了,在东西圪塔和场埝一带,金黄色的麦田,在微风和阳光下波浪起伏,像金色的海洋。村民们收割麦子,除亲戚帮忙外,一些村民也会自愿互助。今天你家收割麦子我来帮忙,明天他家收割麦子你去帮忙。夏季天气炎热,天蒙蒙亮就下地开锄,等到中午天气炎热时都要基本收割完。只要给帮忙的管上两餐饭就可以了,这在当地已约定俗成,大家都很乐意。
村里的孩子们,在收麦的季节里也挺忙碌,自家地里收麦的时候,就帮家里大人往地里送水、送点心干粮,还要看护已收割的麦子以防被人偷走。自己家里没收割麦子的时候,孩子们就结伴去拾麦穗。大人们为了鼓励孩子们拾麦穗,就将孩子拾的麦穗一把把捆起来,堆在一个地方,以后麦穗碾成麦子卖的钱就给孩子买自己喜爱的用品,所以孩子们都很积极卖力地拾麦穗。
小双元也跟着大孩子们去拾麦穗,拾的麦穗堆在关牲口窑洞的土炕上,大人两胳膊一抱都可以抱完。小双元经常看看自己拾的麦穗,心里乐滋滋的。
有一天,西边院二嫂家在场埝里收割麦子,小双元也跟着去麦地里玩。他的几个大哥和大人们都忙着往回担麦子,他就跟他大嫂和二姐在地里看麦子。太阳已下山了,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突然有一只狼窜到收割的麦地里,围着小双元转来转去。小双元赶紧躲到大嫂和二姐的身后,牵着大人的衣服哭叫起来,大嫂和二姐一人抓着一把麦秆,阻挡着狼靠近。那只狼也许以为妇女儿童可欺,一点也不怕人,一直冲着要咬小双元。大嫂和二姐一边叫喊着:“狼来了,狼来了!”一边用麦秆挥舞着,就这样与狼在麦地里周旋着。担麦的男人们返回到麦地,听到叫喊声,就用扁担追赶狼,狼才落荒逃跑。
大嫂和二姐看到狼被男人们赶跑了,这才一下子瘫坐在地上抱着小双元喘气。
上顶子院小双元的妈妈,看见天黑了,还不见孩子回家,这时也寻到麦地里来。看到这般境况,也后悔自己没看管好孩子,赶紧背着孩子回家去了。
四、父母离婚
且说周尚祥已南下两年多了,到1951年底,从福建写信回来说,现在福建省全境已解放,新的政权已巩固,社会也安定了,组织上决定把南下干部的眷属接来团聚,以解决干部的后顾之忧。他说明年春天组织上就会派人回来接南下干部的眷属,要家里做好准备。家里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欢欣,说这下老二媳妇和娃,可以到福建和老二团聚了。
老祖父就叫人到区、县政府打听落实情况,打听消息的人回来说,南下干部在福建的当地组织,已和咱县的党政组织联系好了,有三十多个南下干部要眷属去,有带孩子的,也有不带孩子的,明天开春天气暖和了,就会派人回来接。
老祖父还是不放心,心想邢马村一个郭姓的南下干部,到福建不到一个月就被土匪杀害了,小双元母子俩去行吗?考虑了两天后就说:“这样吧,叫老二媳妇明年先去,等去安顿好了,过年把再带双元娃去。”老祖父一言九鼎,就这样定下来。接着就是准备盘缠路费,卖了五六只羊,还卖了几担粮食才凑齐路费。
第二年三月份的一天,区里派人来通知说,要去福建的南下干部家属,定在三月二十八日在县城集中,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要走的那天早上,小双元哭着也要跟妈妈走,家里人好不容易连哄带骗地把他劝住。村干部和本家几个兄弟把老二媳妇送到县城。在县城已先后集中了三十多个南下干部的家属,其中,有十来个五六岁的孩子。
从福建回来带南下干部家属的一个干部,向大家介绍了福建新解放区的情况和路上要注意的问题。在县城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就乘车到临汾。在临汾等待的时候,带队的干部接到福建的来电,通知老二的媳妇暂时不要去,也没有说明什么原因。于是老二媳妇在临汾休息了两天后,由县干部再带回家。后来听县里干部说,可能是老二媳妇的娘家成分是地主,所以暂时不能去。
又过了半年多,周尚祥从福建来信说,组织上已批准他和媳妇离婚,现正在联系办理离婚的手续。不久,县法院就通知老二媳妇到县城办理了离婚手续。两位老人对老二与媳妇离婚也很惋惜,但相隔这么远,又不能团聚,只好顺其自然。在办理离婚分割财产上,也尽量多照顾些给媳妇。媳妇后来改嫁到临村,还经常回来看望两位老人和孩子。
这年的年底,周尚祥来信还寄来一张合影照,说他已在福建结婚了,女方是当地的一位女乡长,她现已调到区里工作了。两位老人看了也很欣慰,说老二这下在福建安家了,以后更难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