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8100000002

第2章 远古到上古时期

闽侯是古代闽县与侯官的合称,历来是福州郡、州、府治的中心,是闽中使帅的驻节地。福州城邑因其历史与文化的特征,而有许多雅名或别称,如闽中、晋安、长乐、三山、福唐、榕城、合沙、冶、冶城、东冶等。其历史自建都立邑以来已逾两千余年;若追溯史前,则远在五六千年之前。其间人口繁衍、土地开辟、经济发展、文教昌明、社会民生,纷纭复杂,千姿百态,难以尽述,唯有撮其要而叙其事,使人知乡邦史迹,而生热爱桑梓之心。

一、史前闽中自然地理

福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负山面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丘多平原少,河谷盆地错落。海岸线曲折,海域面积大,沿海多港湾岛屿及海涂、沙滩。闽江是省内最长最大的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贯省境的中北部,自闽清水口以下,地势渐缓,河面渐宽,奔涌入海,形成下游流域,是为古代先民集中活动的区域。

中国历史上的远古时期是指原始社会时期,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而上古时期一般指所谓三代,即夏、商、周时期,这在福建历史上还是属于所谓“史前时代”,也就是在有历史记载以前的“蛮荒”时代。福建进入国家历史记载,是在汉代司马迁《史记》的《东越列传》中。在此之前,只有《山海经》、《国语》、《周礼》等书有十分简略的记述,人们的解读还不尽一致。

福建古称“闽”,“闽”通“蛮”,因为它是远古南蛮人的居住地。福州古称“闽中”,前人认为它“居闽土之中”。秦设闽中郡,其后相沿作为王都、郡州府治和省会。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水流平缓的中心地带。这里丘陵绵延,与平原交错,河流支系交织,港湾河汊密布。宽阔平坦的海湾沉积平原及大大小小的山间谷地错落连绵;气候温润,土地肥沃,山海资源丰富,为古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如果说闽江是福建历史文化的母亲河,那么闽江下游就是孕育福建古代文明的摇篮。从远古时代开始,闽人就在这块热土上开拓洪荒,建设家园,世代传衍,生生不息。

根据地质地理学研究,在1.5万年至5千年前,中国大陆东部沿海曾经历过多次巨大的海侵,海平面数度上升。此后海面下降,逐步趋于稳定。海水后退,加上河流泥沙的沉积,迨至1800年前,海面接近于现代海面的高度,海岸线逐渐稳定在现在的位置上,河湾出露成陆地。

世界性的海洋变迁与气侯变化,对远古闽侯地区的水陆变迁影响是巨大的。考古发现的资料印证了海洋、生物与人类的沧桑巨变:从今日的闽侯荆溪镇至小箬乡的闽江两岸,人们发现了多处贝壳堆积,这是海侵时期生长的水生物,经古人类捕捞食用废弃后形成的堆积,一处处形如小山丘,故称贝丘遗址。

根据地质学与考古学资料推测,远在5000多年以前,今福州地域处于庞大的海湾之中,越王山、九仙山、乌石山周围是一派水乡泽国景象。随着后来的海退与泥沙淤积,逐渐形成现在的地形地貌。城内三山及城郊许多以屿称名的地域,证明了大海湾中曾经有过大小的岛丘。

考古研究证明,距今5000多年前,闽江下游两岸植被繁茂,以喜温的蕨类(植物)占大多数,热带植被如百里属、水龙骨科以及喜温的木本植物也占一定的比例。闽侯溪头、昙石山等古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明显属南方型和森林色彩浓厚的动物种群如象、水鹿、叶猴、犀牛等骨骼。

5000多年前,闽江下游江海交汇之区,出现古人类族群活动,孕育了福建历史的最初文明,其最具代表性者就是闽侯昙石山遗址。

二、远古先民社会

福州地区先民的生活遗迹,最先发现的是闽侯县甘蔗街道昙石山遗址。它坐落在闽江下游北岸一座相对孤立的山丘上,经历10次考古发掘,其文化面貌基本清晰。遗址堆积包含四个历史阶段:

下层距今5000至5500年;中层距今4300至5000年;上层前段距今4300至3500年;上层后段距今3500至3000年。它们是连续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遗存,极具考古研究价值。

下层至上层前段,均属于新石器时代,上层后段则已跨入青铜时代。其中层的遗存最为丰富,发现陶窑、墓葬、壕沟、灰坑等遗迹,出土石器、陶器、骨器、贝器等文物数以千计。类似的遗存还见于闽侯竹岐庄边山、白沙溪头、小箬牛头山和福清东张等遗址。由于此类遗存具有典型的地方性群体特征和代表性时代意义,因而在考古学中被命名为“昙石山文化”。同类分布的地域,集中于闽江下游流域,向南向北分别延伸至粤东和浙南沿海,向东则影响到台湾等岛屿,是中国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重要的考古学文化之一。遗址出土的人骨遗骸,经鉴定在体质上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相接近,即具有亚洲黄种人的南方沿海地区特征。其男性平均脑容量为1521毫升,女性为1485.6毫升,男性平均身高163.5厘米,代表了福建地区远古土著居民的基本体貌。

昙石山文化处于原始社会晚期的发展阶段,其社会形态属于父系氏族公社,已经孕育着私有财产的观念,出现社会地位等级差别的现象,过着没有阶级与剥削的集体生活,具有公共的氏族墓地。男子主要从事渔猎和农耕生产,女性则从事采集、纺织等辅助性劳动。妇女处在从属性甚至是被奴役的社会地位。原始氏族公社正逐渐向阶级社会过渡。

昙石山先民以部落群体的形式,活跃于江河湖海和丘陵森林地带。其社会经济结构,以采集、渔猎占生产劳动的主导地位。同时出现了原始的耜耕农业,种植水稻和一些薯芋类根茎植物。先民们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聚落,居住在河滨或溪畔的山丘上,搭盖椭圆形半地穴式建筑,或长方形的由地面起墙式建筑。其渔猎经济向农耕时代过渡的最终完成要落后于黄河和长江流域。

昙石山先民,还开始圈养猪、狗等家畜,有了简单的家庭畜牧业和纺织业。其制陶手工业比较发达,陶器的烧造水平,已经脱离原始露天堆烧的阶段,掌握了窑烧技术。

昙石山先民还冲破惊涛骇浪的险阻,与台湾史前文明时期的人类进行交流。考古发现证明,与福州地区新石器文化年代相近或晚出的台湾圆山文化遗址,分布于台湾西北部,同样是贝丘遗址类型的堆积,自然生态环境相似。圆山文化的先民也以采集、渔捞为主要经济手段。两地遗存的生产工具石器型制相似;陶器皆以夹砂灰陶和细泥灰陶为主。圆山的卵点纹彩陶与昙石山的极为相像,应是两地先民交往沟通的佐证。

台湾中、南部沿海的凤鼻头文化,陶器纹饰与昙石山上层前段相似,可知它们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文化联系,住民房屋形式也有半地穴式起造和干栏式的。其发展的主流是相同的。从宏观上看,闽台两地同属华南史前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台湾与大陆的血缘关系及文化联系源远流长,不可分割。

三、闽族先民与黄土仑文化

距今3000年前后,中国中原地区进入商周王朝时代。据先秦典籍《周礼》、《国语》、《山海经》等记载,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存在被中原人称为“闽”或“七闽”的部族或方国。“七”为七个部落方国之数,“闽”是对南方蛮族之称。《山海经》记载:“海内东南陬以西者,瓯居海中。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一曰闽中山在海中。”显然,瓯、闽所指即今福建及与其毗邻的地域。所述地形,也与昙石山先民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大体相近。因此,昙石山文化时期,可视为闽族及其先民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至商周时期,他们已由原始氏族部落逐渐发展形成原始民族和早期方国。随着与中原王朝的交往,开始进入华夏王朝的历史记录。《周礼》还记述:闽族曾向周王朝派出“闽隶”,为王宫养鸟、牧畜、服劳役和守卫宫禁。表明闽方国与中原王朝存在着贡属与朝觐的关系。《逸周书?王会解》篇记载“东越海蛤”为向王朝进贡的贡物。福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也在闽侯地区的考古发现中得到印证。

闽侯黄土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质地坚硬,装饰云雷纹、方格纹或刻画几何纹、锥点纹等,造型系参照中原青铜礼器并加以革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装饰的陶器群。此类遗存,还广泛地分布于闽江下游的江河支流区域,以及闽西、闽东与闽南地区。“黄土仑文化”的繁盛年代相当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正是闽族或闽方国活动的年代。因此可以说,闽族先民创造了福建的青铜时代文化。

从黄土仑文化遗存看,其时社会经济中的农业生产已普遍进入锄耕阶段,同时也保留着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渔猎生产仍占相当比重。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黄土仑陶器中仿青铜的各种器皿,多与饮酒器有关,“清醠之美,始于耒耜”,表明当时粮食产量比以往有较大增长。据传春秋时期(约前770—477),欧冶子曾在福州冶山铸剑。故《史记》称今福州为东冶。

黄土仑陶器中的鼓形器,反映了闽族先民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陶鼓起源于古史传说中的神农时代,先秦典籍《礼记》称之为“土鼓”,商周王朝的王宫专门设有执掌土鼓的乐师。《周礼》记载:每年二月、八月的寒暑易节与十二月,都要使用陶鼓等乐器进行击奏,以祭祀掌管农事的神灵,祈祷丰收年景。黄土仑陶鼓的发现,表明闽族先民已经从中原引进祭祀的礼仪制度。

先秦闽族青铜时代的物质文化遗存,以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少量青铜器为特色,青铜铸造业远不如中原发达(也可能因为铜器资源发现少)。从形制与装饰上看,可能受到吴越文化的影响。从文献记载结合考古资料分析,商周时期的闽族社会,很可能尚处于青铜文明的初始阶段。

同类推荐
  • 清末1894

    清末1894

    祖上疑似大明皇族的朱不疑穿越了,穿越时,带着自己设计的游戏也穿越了,来到了清末,可是刚来这里的他忽然发现这里貌似不是亚洲,也不是欧洲,更不是美洲,这里是澳大利亚,于是,占领澳大利亚,贩卖奴隶,暴打日本,灭八国联军,推翻清廷,再续大明皇朝,再到一战横扫欧洲诸国。(注:平行世界,由于系统原因,可能会出现一些原创历史人物,别较真啊)
  • 水浒龙蛇演义

    水浒龙蛇演义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降世!北宋末年,青州临淄县,一道流星划过天空……“我穿越啦,还是个捕头!非常好!”“什么,捕盗任务?不就是抓贼嘛,小意思。”“有没有搞错?派我去抓妖道!你知不知道我刚死在妖道手里?新手任务就让我去推满级BOSS?”“还好,我有水浒好汉相助。”……穿越者在水浒世界的故事,就从抓捕妖道开始。
  • 五胡明月

    五胡明月

    当匈奴人(黄种人,夏朝遗民)在公元前五世纪终于整合了蒙古利亚所有的游牧民族并击溃了已经占领了整个欧洲和西亚的雅利安人(印欧白人),接着吞并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二十六国的白种人,但随着时间的流失,新生的白种匈奴人占据了匈奴的上层,自称胡!单于遣使于华夏: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从此,匈奴与华夏的战争从未间断过:犬戎(属于匈奴)攻陷镐京,周平王无奈东迁,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击败林胡,李牧大破匈奴,秦始皇收复河套,汉高组被围于白登,狼狈逃回,吕后只能委曲求全以待修生养息,汉武帝一扫前耻,不断击溃匈奴,但战争却一直延续到晋朝......西晋“八王之乱”后,华夏精锐殆尽,匈奴首先乘机发难,羯,氐,鲜卑,羌也随之作乱,“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而可怜的主角偏偏诞生在了西晋末,阴差阳错下只能不男不女的苟活着......谁来带领汉族走出灭亡?谁能再次阻止白种人的侵略?谁又愿意生在这样的时代……
  • 我主曹魏

    我主曹魏

    穿越三国,神鬼乱志。得太平三卷,谋天下大势。只身入曹营,定北魏江山。我辅曹操,我主曹魏!
  • 王爷难猜

    王爷难猜

    【简介】桌案上摆着昨日才开的木槿花,几抹细微的风透过青色纹古的窗棂钻进来,从案头拂过,吹起若有似无的淡香。殿内静默无声,呼吸可闻。他深邃的目光仍胶在她身上。玉瑾搁下墨洗,低垂着眼轻声问,“王爷当真……问心无愧吗?”刘安陵转过头,向来温和的面容微微覆上一层冷。他抬眼静静看着前方。建章宫的侍婢早已悉数退下,整个大殿显得有些空寂。过了许久,他才淡淡开口。“你到底还是不信我。”
热门推荐
  • 九龙之祖

    九龙之祖

    修真界大乱,龙族九条龙拼死护送最后的子嗣穿越时空裂缝来到2020年的中国,重生在一个孤儿身上,他的一生就改变了,且看他如何泡校花,统一黑道,重回修真界的壮举吧!
  • 神星闽纪

    神星闽纪

    不公是存在的,在沧海桑田,万族之中,实力是一切,他赵铭,只是一个跨服弟子,虽是废材,但有战天之心,和坚毅的信念,星魂的出现打破了命运,故事开始于一个小城。
  • 英雄传之影流之主

    英雄传之影流之主

    英雄联盟中影流之主小时候的故事,在此书中很多英雄都会露脸。
  • EXO之就是赖上你

    EXO之就是赖上你

    【EXO】为了逃避婚约,她只身一人来到韩国只为自由,她以为她会一直逃避家族压力,不料一次意外让她不小心撞了人气偶像,并加入了SM成为了练习生。她以为她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完成梦想,可是在看见那群为了梦想而闪闪发光的男孩们,她发现一切并不晚.她以为她们会一直不分离,岂料到最后她不得不离开。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也是一段深刻的爱恋。〖我喜欢的东西很多,但怎么可能全部占为己有。所以,我宁愿远远的看着你。〗本文过程np,结局不详,不喜误入!「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那些年觅尘

    那些年觅尘

    烦恼即菩提。我莫名其妙出现,我没有记忆,没有烦恼,也没有菩提。为证悟菩提,我踏入尘世,向烦恼自投罗网。烦恼,撑过了,是菩提;撑不过去,是苦海。那一年,我远道而来,要寻一个没有近处的地方。我初入江湖,对酒当歌······
  • 男神你别闹:娇妻有毒

    男神你别闹:娇妻有毒

    独立自主可爱灵动的小女生碰到帅气迷人唯我独尊的总裁会发生什么样化学反应呢
  • 金雷劫

    金雷劫

    一道誓言,十重金雷难觅魂,一场劫难,恨将郎君付他人。
  • 你的智商已欠费

    你的智商已欠费

    别人眼中的何榛榛:优雅的……花瓶。事实上:吃吃吃,睡睡睡,污污污。别人眼中的顾安城:高冷、难接近、不苟言笑。事实上:喜欢小动物、会画画风诡异的恶搞漫画、被微博粉丝敬称为娇花。某日,何老爸看不下去自家女儿混吃等死的状态,就把她扔给了某人调教……
  • 陛下,妾要为后

    陛下,妾要为后

    本想穿越图个安静,却一不小心入了“狼窝”,天天被几匹“色狼”欺负不说,还得处处讨得他们欢心。哼!本小姐不干了!包袱款款,准备出逃。当一切收拾妥当,他们竟早早守在门口,难道她就栽进去了?
  • 觉醒,破晓之光

    觉醒,破晓之光

    假使你身处绝望,是否会期盼一楼曙光照耀梦想。假使你无力前行,是否期待一双手伴着你风雨无阻。如果有一天,稚嫩的肩膀,被赋予使命,小小的梦是否愿意放手一搏。流过血的灵魂才会绽放最美的曙光。照耀着前方,坚定不移。握紧手中的梦想,直到希望之花完美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