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6900000009

第9章 底层文学:理论与实践(2004—2009)(2)

王祥夫的小说《堵车》、《孕妇》等,写出了底层人生活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而《上边》、《五张犁》则对底层人的内心世界有着深刻而细腻的探索与表现。王祥夫最近的小说中,关注的是当下社会的精神状况,而这又集中表现为对道德的脆弱性的关注。在《驶向北斗东路》中,一个出租车司机捡到了十万元钱,他既想归还失主,又想据为己有,在内心的矛盾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小说通过一幕幕富于戏剧色彩的转折,写出了我们社会当前的道德状况。在《寻死无门》中,一个得了肝癌的下岗职工,在去世前为了给妻儿留下一笔钱,想尽了种种办法,先是想卖肾,后又想撞汽车以获得巨额赔偿,作者在他一次次寻死的冲动与求生本能的挣扎中,写出了“贫贱夫妻百事哀”的无奈,以及底层人在被极端剥夺之后在精神与道德上的困窘状态。《我本善良》也是一篇关注普通人道德状况的小说,在这个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核心是要不要“救人”的问题。王祥夫的卓异之处,在于他抓住了否应该“救人”这一核心问题,在浮世绘式的世象描绘中,以一种戏剧性的情节推进,展现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复杂的道德状况,这同时也是他的拷问与反思。王祥夫将对底层的关注与思考,与叙述的灵动与自然,以及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绘结合起来,继承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世情小说”的传统,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是在2004年引起广泛影响的作品,也可以说是“底层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引入了阶级矛盾的话题,却具有强有力的艺术效果,这个小说细致刻画了存在于踏勘队和两个挑夫间的紧张关系:城里的科技踏勘队来到马嘶岭勘查金矿,是为了给地方造福。然而踏勘队勘测到的金矿极可能被少数权势者霸占,九财叔等普通农民除了出苦力、当挑夫,根本得不到丝毫的好处,在他们眼中这些人不过是高高在上的雇佣者。科考队员对挑夫的粗暴态度以及他们富有的生活方式,一再刺激挑夫们渴求金钱的心灵,因此酿成了最后的悲剧:他们杀死了科考队员。这篇小说涉及了三重矛盾:一个是阶级矛盾,贫富之间的差异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最终酿成了血案;另一个是城乡矛盾,城市里的科考队员与农民们处于不同的位置,所思所想有很大的差异;最后一个是“启蒙主义”的失败,知识分子与普通民众之间互不理解的隔膜。正是这三重矛盾的交错,使小说悲剧性的刻画有着震撼人心的力度,而阶级矛盾的重提,在今天的中国无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他的另一篇小说《太平狗》以民工程大种和他的一条名位“太平”的狗在城市里悲惨遭遇为主线,呈现出一幅发生在城市里的阶级图景,虽然在苦难上过于着力,却将当今社会底层的惨烈体验淋漓地展现了出来。陈应松的小说在写实中融入了浪漫主义或象征主义的一些因素,这构成了他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刘继明早先以写作“文化关怀小说”著称,其小说带有鲜明的先锋性与探索性,然而伴随着《我们如何叙述底层?》等理论思考,他的小说也开始转向现实社会,对底层的深切关怀不仅改变了他的小说风格,也使他的思考更加开阔、深远。刘继明的小说中,引人注目的有《放声歌唱》、《我们夫妇之间》、《短篇二题·茶鸡蛋》等。《放声歌唱》在写农民进城打工的艰苦境况的同时,也写了“跳丧鼓”这一民间歌舞的衰落,这表现了农民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而且在文化上也失去了主体性,对这一现状的揭示,使小说具备了一种更深层次的发现。《我们夫妇之间》描写了一对下岗夫妻的生活困境,小说细致地描摹了在生活压力下正常伦理的崩溃,最后妻子成了一个卖淫的女子,而丈夫则往来接送或为妻子“拉皮条”。故事虽然平常,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0多年来我们社会和伦理的变化,小说以细致的步骤为我们展现了转折的过程,令人触目惊心。刘继明近期小说描绘的多是普通人的生活,他能在思想的观照与历史的勾连中挖掘出深意,小说在叙事的推进上存在一些问题,但结尾总能给人以警醒。

罗伟章的代表作品有《变脸》、《我们能够拯救谁》、《大嫂谣》、《我们的路》、《我们的成长》等。这些小说写底层与苦难,但并没有陷入到城乡、贫富等简单的二元对立之中,而试图以一种更加复杂的视角来把握现实的丰富性。在《变脸》中,陈太学是一个小包工头,面对城市里更大的“头儿”,他献媚、送礼,而面对同样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兄弟,他却克扣工资、拖账赖账,小说并没有对他做简单的价值判断,而是刻画出了他生活的复杂性和内心的分裂,而这种“分裂”正是小包工头在城乡之间尴尬的写照,也是时代的精神“症候”。《我们的路》则描写了两个打工青年的命运,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在城乡之间无所归属的状态,城市无法安身,而“故乡”已经回不去了,他们只好不断从城里逃归乡下,又从乡下逃到城里。罗伟章大部分小说的叙事主人公都是边缘知识分子,他是从农村来的,但又不能融入城市生活的主流,从他的角度去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这样的叙事者既参与故事,又不断反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在这些作家之外,有一些作家也创作了一些以底层生活为描述对象的作品,使底层文学更加丰富多彩,如刘庆邦的《神木》、《卧底》,贾平凹的《高兴》,迟子建的《牛虻子的春天》、《起舞》,范小青的《父亲还在渔隐街》、魏微的《李生记》、马秋芬的《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周昌义的《江湖往事》,李锐的《太平风物》,楚荷的《苦楝树》与《工厂工会》,孙慧芬的“歇马山庄”系列等,而一些青年作家,如张楚、葛亮、鲁敏、陈集益、鬼金、海飞、李铁等人,也以不同的角度与艺术方式关注“底层”,显示出了这一思潮的生命力及其艺术光谱的广泛性。

3、批评“底层文学”的三个角度

在关于“底层文学”的论争中,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意见,主要是知识分子能否为“底层”代言的问题,底层文学是否“抢占道德制高点”的问题,底层文学只有社会学意义而缺乏“文学性”问题,也值得进一步展开。

作家能否代表底层发言?这是讨论较多的一个问题。我们先来谈“代言”,如果极端地说,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为另一个人“代言”,甚至任何一个人都不能为自己代言,因为一个人不同场合想说的不同,不同的时间想说的也不同,甚至想说的和表达出来的也不同。在这个意义上,“人”死了,作为“主体”的“我”不是统一的、透明的、完整的,而是充满了裂隙,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人作为一个存在或社会存在,也是相对统一、透明、完整的,这就是“我”不同于“他者”的理由,所以“我”的发言在一定程度或一定意义上是能够代表“我”的;而且人的本质是其“社会关系的总和”,必然会受到其自身的阶层、种族、国家、性别等方面的影响,他的发言——在意识、潜意识或无意识中——也必然带有自身阶层、种族、国家、性别的痕迹,这就是“代言”可能存在的理由。作家与知识分子能否代表底层发言?我想可以做以下的分析:首先,作家与知识分子当然不能完全代表底层发言,他们之间有诸多差异,这已有不少人说过了;其次,尽管这样,作家与知识分子对底层苦难的关注与表现仍是值得尊重的,至少比对底层漠不关心或持一种蔑视的态度要强;再次,我们希望“底层”直接发言,但底层的发言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他们可能只会注意到底层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与表面利益,而无法关注到“底层”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根本利益,而作家或知识分子的“超越性”,则有可能使他们做到这些。所以我觉得作家与知识分子的“代言”和底层的发言应该互相补充,形成一种关注底层的风气。

关于“底层文学”与道德的关系,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讨论:一、作家是否以个人僵化的道德理想来要求他人,是否因此伤害了作品艺术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如果是的话,那么这样的创作方式无疑是应该否定的;二、道德生活能否作为文学的题材,能否成为文学表现和思考的对象?这一点是毫无疑问应该是可以的,道德生活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为什么不能表现呢?三、作家关注底层是否就表示他道德高尚呢?作家关注底层苦难,并不必然表示他道德高尚,这还要看他在创作时表现出来的人生态度与世界观,如果他对底层的苦难是玩弄或漠不关心的,那么谈不上高尚。如果他抱有真切的同情与强烈的爱憎,那么则是值得尊重的。现在值得深思的是,在中国,有道德感的作家在文坛反而是受到歧视的。那么,不关注底层是否就表示作家道德不高尚呢?在今天的中国,创作题材是自由的,每一个作家都有选择题材的自主性,为这是一种进步,说作家的社会责任就是写出好作品也没有错,但在这里,我觉得将作家的职业道德与社会道德割裂开来了,同时也将艺术与道德对立起来了,如果能统一起来岂不更好,像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这样的作家一样。如果不能统一,坚持艺术性的作家是值得尊敬的,比如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同样有道德感的作家也是值得尊敬的,比如斯坦贝克、福克纳等。

“道德”之所以成为一个话题,与中国文学一直有泛道德化的倾向有关。1980年代以来,“纯文学”思潮对泛道德化有所纠正,其中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米兰·昆德拉关于“道德审判的无限期延宕”的观点,他在《被背叛的遗嘱》一书中说:“架空道德审判并非小说的不道德,而是它的道德。这道德与那种从一开始就没完没了地审判,对所有人全都审判,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审判了再说的难以根除的人类实践是泾渭分明的。这一道德的审判的随意性应用从小说的智慧来看是最可憎的愚蠢,是流毒最大的恶。这并不是说小说家绝对地否认道德审判的合法性,他只是把它推到了小说之外的领域。”19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在“架空道德审判”的思维方式下,回避了对道德问题的关注,似乎文学就不应该关心道德,越不道德,“文学性”就会越高,甚至道德也成了题材的禁区,这就走向了自身的反面,从一种解放性的思想变成了一种压抑的机制。

在19世纪,我们看到“上帝死了”所象征的绝对道德的崩溃,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的作品正是在这一精神困境中的挣扎,在20世纪,我们在伯格曼、小津安二郎等大师的电影中,也可以看到他们对旧道德和新道德的痛苦选择与探索,而在我们中国,从坚守“三纲五常”到“目无纲纪”,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道德标准的剧变可谓“五千年未有之变局”,而今天道德标准的紊乱大概也是空前绝后的,而这些尚未得到作家的足够关注,似乎也很少有人为此感到内心的痛苦,不能不说是十分遗憾的。但需要强调的是,今天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僵化的道德标准,而是对这一历史与现状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在此基础之上道德生活的重建,这对中国与中国文学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现在我们需要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从最基本的共识开始,只有从这里出发,才有可能重建我们的道德准则与核心价值观,而以关注人的心灵为己任的文学,应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先锋作用与独特价值,起码应该正视与关注,而不是一味地逃避。

关于底层文学的社会意义及文学价值,涉及到对“文学性”的理解问题。究竟什么是文学,什么不是文学,其实是个一直没有讨论清楚的问题,可能也需要做历史的而不是“本质主义”的理解。而这种对“文学”理解的变化每次都会给文学带来革命性的转变,在梁启超之前,小说、戏曲不算文学或者被看作低一等的文学,在胡适、陈独秀之前,白话文不算“文学”而只是引车卖浆之流所用的语言,80年代以来,在“先锋文学”的视野中,“现实主义”作品不是文学或“纯文学”,在文体上,像报告文学、纪实文学在整个80年代影响很大,也不被看作是文学或“纯文学”,。现在底层文学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拓宽了我们对文学的理解,有助于我们反思何为“文学性”,而不仅仅是题材或主题上的意义,这就是它的解放性的作用,它打破了我们固定的对于“文学”的理解,把一些以前不被认为是文学的内容或写作方法,也重新纳入到文学的视野之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革命性的变化。

同类推荐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哈佛东方新秀

    哈佛东方新秀

    本书只是想以海雯步入哈佛的成长历程为线索,介绍培养海雯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介绍海雯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和人生设计,以点带面,抛砖引玉,并以我的所见所感为视野,介绍美国的家庭和中小学教育,以及美国的教育体系、教育政策,教学、考试、评估学生的方法和道理等。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陈力丹自选集

    陈力丹自选集

    学科的研究某种程度上是可以服务于国家的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的,但在观念上要明白,学科并不是为政策研究或商业目的而存在的,它是人类对自身活动的一种思维方面的把握,没有功利目的。黑格尔在谈到美学时说过一段话:“科学,作为服从于其他部门的思考,也是可以用来实现特殊目的,作为偶然手段的;在这种场合,就不是从它本身而是从对其他事物的关系得到它的定性。从另一方面看,科学也可以脱离它的从属地位,上升到自由的独立的地位,达到真理,在这种地位,只实现它自己所特有的目的。”这个道理,恐怕新闻传播学也不例外。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热门推荐
  • 七的蔷薇

    七的蔷薇

    一场邂逅,留下的只有一串蔷薇手链当再次重逢,曾经最珍贵的回忆却……
  • 五神器之幻世镜

    五神器之幻世镜

    在时间的长河中,无数纪元不断产、不断毁灭。任何人,任何物皆无永恒,唯独五把神器在这不断轮回中永垂不朽....星源纪元毁灭后,看进入新一轮纪元的星源主宰如何从一个小镇的无赖如何一步步重回主神之境。又看一向不干涉纪元命数的五神器是如何与这新一纪元所结缘,而作为神器的幻世镜为何会对一个人类产生感情。
  • 苍穹倒影

    苍穹倒影

    大道茫茫,以万物为刍狗。星际浩瀚,以苍穹为凭轩。唯物质辩证论,存幽冥离奇事!天地高远任我游,界宽四海尽欢畅!烨云,炫华之烨,星海之云。少年轮回往生,历经劫难,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只为一丝执念,为心中所想,解开心中疑惑而往返轮回。在洪荒蛮种的世界,有兽人、精灵、人族等种族,也有恶龙、蛮熊、黑鲮、荒漠玄蛇等各种魔兽,少年经历过地球轮回,又要经历这修真地界。少年每经历一次次涅玄之劫,便接近真相一些,离目标近一些。这部书,讲述了一个为参透永恒终极奥秘的少年,不断冒险进取的奇幻历程。
  • 神奇的生命之光褚蒜子传

    神奇的生命之光褚蒜子传

    东晋初年褚蒜子(324-384)一生三度垂帘听政的传奇的政治故事和爱情故事,东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人,曾祖褚洽,官安东将军;父褚裒。官卫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追赠侍中、太傅,爵都乡亭侯。出成年以后,晋成帝闻其美丽及才识,将之许配给弟弟琅玡王司马岳,褚蒜子成为琅玡王妃。不久晋成帝病逝,传帝位予司马岳,是为晋康帝,公元342年册封褚蒜子为皇后.
  • 鹿晗世界这么大可我却偏偏喜欢你

    鹿晗世界这么大可我却偏偏喜欢你

    “从机场的相遇,再到咖啡厅的帮忙,也到了你我终于可以更进一步的道路,那便是出道!.......我们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晗钰...你...还舍得走吗?你不要再离开我了好吗?我鹿晗这辈子着爱你一个人!别走好吗?”鹿晗深情的对着他面前的这位美人说话,可是哪位美人确只是一张照片.............
  • 怪谭ABC

    怪谭ABC

    我——艾克,《怪谭ABC》副主编,自封博物学家,民俗学家,号称门门略懂,其实样样不精。我的怪异经历蛮多,倒是颇为符合我的怪谭杂志主编身份。曾有一段冒险经历还记入了一本叫《倪妹魍魉》的科幻小说中。现在又一个新的冒险故事《黑洞敢死队》掀开了扉页,咳咳,不过,故事是从一家精神病院展开的……
  • 寄与你的曾经

    寄与你的曾经

    从第一次分手,到最后一次哭着离开的全记录,写给正在傻傻的爱着一个人的你,或许真的该放手了。
  • 倾城之恋:绝爱王爷我不嫁

    倾城之恋:绝爱王爷我不嫁

    月黑风高,金碧辉煌的皇宫大殿却是灯火通明。她被他禁锢在怀里,不得动弹。他邪魅地勾起嘴角,手指划过她细嫩的脸颊:“洛洛,不如……让我要了你?”“王爷言重了,谁要谁……貌似还不一定呢?”她猛然推开他的怀抱,再用尽全力把他压倒在床上,脸上露出了倾城的笑容。特工重生古代,杀父剁母取亲心脏无恶不作,她,就是新一代古代传奇!
  • 霸气潇洒倾城恋

    霸气潇洒倾城恋

    他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还是纯属巧合?老天爷一次次的戏耍他们,他们又该怎样化解?爱情命运的挑战,正、式、开、始!
  • 最美毕业季

    最美毕业季

    青春是一群人的盛宴,一个人的狂欢!毕业之后,留下的或许是回忆,亦或许是遗憾,在无人问津的角落,拿出破败的心,反复舔舐,然后塞回,笑看明天!好书推荐《冥王来战:最强除妖师》、《盛世豪门:美女总裁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