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5800000029

第29章 参考文献(2)

王树新:《北京市人口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4期。

王泽淮:《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王滨:《养老保险存在问题及对策》,《现代商业》2011年第18期。

王静:《新时期我国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与应对策略》,《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6期。

王慧红:《从人口老龄化论我国养老保障问题》,《陕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王保真:《人口老龄化呼唤老年医疗保障》,《社会保障问题研究》2001年第7期。

王莉莉:《中国老年人参与社会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17期。

吴仙:《探析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有效途径》,《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王学义:《健康老龄化:人口老龄化的对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徐寒冰:《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谢安:《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及完善养老保险体制的研究》,《开放导报》2006年第8期。

徐小玲:《我国老年人权益法律保障的若干问题探讨》,《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原新、李志宏、党俊武、孙慧峰:《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6期。

姚发展:《我国城市集中养老问题研究》,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杨秀莲:《城市社区照顾视角下的养老服务》,《城市理论前沿》2009年第12期。

杨家英:《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孝文化的关系研究》,《平原大学学报》2004年第8期。

伊志宏:《当前养老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模式的选择》,《财贸经济》2000年第10期。

杨宗传:《再论老年人口的社会参与》,《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杨淑芹:《论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张辛梓:《构建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以山东济南市为例》,《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张晓璇:《中国城市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河北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张青:《关于发展企业老年文化的思考》,《工会论坛》2000年第5期。

张静:《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及对策》,《黑河学刊》2008年第1期。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曾小五、朱尧耿:《老年人的价值及其价值的实现》,《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

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1期。

张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式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决策咨询通讯》2007年第6期。

张运刚:《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新文、尹奋勤:《关于加强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赵巧云、张金明:《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彭希哲、邬民乐:《养老保险体系可持续性与劳动生产率增长》,《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2期。

李兵:《效率老龄化:未来老龄政策建议》,《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7期。

申曙光、龙朝阳:《要更加重视老年经济保障体系的建设》,《纵横经济》2010年第9期。

吴霞:《中日韩三国老龄化问题的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3期。

蔡昉、孟昕:《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2004年第10期。

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杜鹏、武超:《中国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与变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1期。

郭志刚、刘鹏:《中国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需求满足方式的因素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李绍华、汤质如:《日本介护保险制度对我国老年医疗保障的启示》,《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年第5期。

宋宝安、刘雪:《城市老年人健康需求与医疗消费的社会学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0期。

张晓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福利》2007年第8期。

李培林、王思斌、梁祖彬等:《构建中国发展型的社会政策》,《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程森成、李扬:《试论我们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理论月刊》2005年第4期。

Chi,Iris:《积极老龄化》2002年9月1日在北京大学的演讲。

苗红培、王世靓:《瑞典的养老保险制度》,《理论学习》2006年第12期。

董英申:《瑞典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状况》,《社会保险研究》2002年第3期。

陈维佳、丁建定:《社会民主主义福利国家福利紧缩研究——以瑞典养老金改革为样本》,《兰州学刊》2011年第5期。

蒋岳祥:《瑞典政府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其启示》,《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刘志英:《英国和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性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6年第9期。

姜德琪:《美国雇主养老金计划及对中国企业年金制发展的启示》,《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9期。

廖理、赵锋:《美国社会养老保险改革评述》,《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12期。

陈伟诚:《美国政府介入养老金制度的实践》,《经济导刊》2006年第1—2期。

郑秉文、史寒冰:《东亚地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与经济发展》,《世界经济》2001年第10期。

杨红燕:《发达国家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启示》,《国外医学(卫生经济分册)》2004年第1期。

陈杰:《日本的护理保险及其启示》,《市场与人口分析》2002年第8期。

刘云娥、王志红:《日本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启示》,《护理研究》2008年第5期。

尹成远等:《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6年第2期。

林姗姗:《“介护保险制度”与日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4期。

陈竞:《日本护理保险制度的修订与非营利组织的养老参与》,《人口学刊》2009年第2期。

仝利民、王西民:《日本护理保险的制度效应分析》,《人口学刊》2010年第1期。

岳瑛:《外国老年教育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韩树杰:《美国老年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启示》,《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司荫贞:《中美日三国老年教育发展概况》,《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吴亦明:《香港的社会工作及其运行机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丁华:《整合与综合化——香港养老服务体系改革的新趋势及其借鉴》,《西北人口》2007年第1期。

李征:《论香港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原因及启示》,《理论探讨》2006年第6期。

彭嘉琳:《香港的老年服务特色》,《中国民政》2001年第9期。

Gail E.Russell、陶红、郭宏晶:《美国老年医疗卫生保障系统概况》,《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4年第3期。

吴茶香、邵晓寅:《积极促进社区老年文化建设》,《前沿》2003年第10期。

李建新:《社会支持与老年人口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老龄健康专辑。

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差序格局”》,《南方人口》2000年第2期。

岳俊芳:《浅谈我国老年休闲市场的开发》,《成人高教学刊》2005年第1期。

陈敏:《创建社区文化,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科技信息》2007年第29期。

杜鹏:《人口老龄化与构建和谐社会》,2008年湖南老龄化问题学术研讨会发言。

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大学报》2003年第3期。

陈虹霖:《老年义工.老龄工作新视角》,《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7期。

陈茗、林志婉:《老年志愿者活动的理论思考和实证分析》,《人口学刊》2003年第4期。

彭慧、傅华:《上海城区老年人组织参与及社会支持调查》,《医学与社会》2009年第7期。

黄淑萍:《论社区老年教育与老年社会化》,《成人教育》2008年第9期。

刘长茂:《中日两国人口老龄化再比较研究》,《南方人口》2003年第2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安宝丹:《从政府作为来看老年产业的发展》,《社会工作》2007年第1期。

韩伟:《中国统筹养老金缴费率优化研究》,《经济问题》2010年第5期。

王桂新、沈甜:《上海人口少子高龄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邬沧萍、王琳、苗瑞凤:《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过程、前景和对策》,《人口研究》2004年第1期。

肖严华、左学金:《中国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改革及其风险转移》,《学术月刊》2008年第12期。

左学金:《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中国养老保障:挑战与政策选择》,《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3期。

曾毅:《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2001年第5期。

李兵等:《老龄经济学分析:退休、消费、储蓄和宏观经济反应》,《上海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韩红:《日本的退休适应性培训》,《中外企业文化》2005年第3期。

司荫贞:《中、美、日三国老年教育发展概况》,《开放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年第6期。

姚远:《非正式支持:应对北京老龄问题的重要方式》,《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同类推荐
  •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酷短信之爱情攻略

    这是一套最新、最酷、最炫的沟通手册。发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幽默逗闷的搞笑专家、情意绵绵的爱情攻略、温馨感人的祝福满堂,随时随地幽默搞笑,时时处处富有哲理。轻点拇指,传递无限情谊吧!
  • 债权人维权妙招

    债权人维权妙招

    本书是探讨建立在法律范畴内的自然债务的催讨办法。是针对那些赖账的债务人心理讨债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希望大家能够从这里受到启发,把自己不能解决的债务顺利解决。本书虽然是第一手案例,但是为了避免对当事人的隐私和声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我们都进行了技术处理。所以,大家不必要去对号入座。只要是对我们讨债有所帮助,就达到了我们编写这本书的初衷。
  •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011(2)

    本书集结2011年学术界在“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方面的优秀论述,话题涉及传播技术研究、传播理论研究、传播艺术研究、传播实务研究等。
  • 楚辞选评

    楚辞选评

    本书是对伟大诗人屈原作品的研究和介绍。其方式是除对各篇作品作题解和简注外,并对作品分章逐节地加以点评,具有较高的学习及研究价值……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热门推荐
  • 婚姻的颜色

    婚姻的颜色

    热恋时如胶似漆、分手时毅然决然、走进围城时期盼、突围时肝肠寸断……,面对无休无眠的值班、加班、夜班、拖班……,一分钟前接受锦旗、表彰,一分钟后,又深陷纠纷、痛苦纠缠,揭密白衣天使面临恋爱、婚姻、家庭的各种考验,在社会的大熔炉中书写另类人生。
  • 大小姐的童养老公

    大小姐的童养老公

    他是绝世强者,小时候说要保卫世界和平,可后来知道他只是苏家养大的女婿,他认命了,伺候好冰山美人,混吃等死,可是,当一个接一个的美人征服他之后,他终于向天下美女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还有谁?”
  • 假凰还巢:冷王独宠弃妃

    假凰还巢:冷王独宠弃妃

    她本是盛世庶女,因着嫡母宠溺,为世不知天高地厚;而他为病弱王爷,由着母妃亡世,从此一朝受人凌贱。重生一世,他说要带她看遍这盛世风光,却又在她着好嫁装之时,弃她于间。若是无法守诺,当初为何承诺。苏长素:如果只能这样,从此再不相见。
  • 龙影迷踪

    龙影迷踪

    我叫何朝宗,是个打工仔,混成今天这一步,是我咎由自取,因为,我寻龙!
  • 降临大将军

    降临大将军

    阿拉德大陆上从天界降临一名天界大将军,精通战术,淡漠待人内心却温柔多情.
  • 天荒帝道

    天荒帝道

    郑宁被父母遗弃在荒域之中,收留他的部落也被妖兽覆灭殆尽大劫至,他一个人,万座阵,崛起于大荒,镇压九幽之敌不过这一切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雷源附体,大阵融身,仙道无情,那就杀出个朗朗乾坤,战出个天荒帝道!---------------------------------------
  • 此彼:缱绻依旧

    此彼:缱绻依旧

    这是四界公主之奇遇的第二部,第二部主要讲述几位公主的爱情:你输了。愿赌服输。我对他一见钟情了。可一见钟情钟的不是情而是脸。那日久生情生的是情还是习惯……你有绝世武功,有爱你的姐妹,而她什么都没有,只有……只有你对吗?所以就因为我所拥有的比她多你便要离我而去吗?
  • 创世烟火

    创世烟火

    创世的光芒,如一场烟火,还得从宇宙大爆炸说起。
  • 茶笺

    茶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男配,交个朋友呗

    快穿之男配,交个朋友呗

    ?程倩倩怎么也没想到,她会被一个极品帅哥给撞死,而且,那帅哥撞了人居然一路狂飙走了……虽然她有些花痴如命,可她就这么躺尸大街似乎有些不地道呀!带着一丝怨念的她,不知怎的就飘到了一个奇怪的地方。“签了这个,你就可以重活一次哦!”“……”????“你还可以玩遍大千世界的哦!”????“……”“你可以看到很多很多帅哥,并且与他们亲密接触!”????“我签!”虽然她是被帅哥撞死的,但她那颗心还是悬系在美男身上的。可是,这个什么破任务系统是什么鬼?为什么她是恶毒女配而不是女主,还有,这些帅哥这么凶真的好么?不是应该怜香惜玉的么……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