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四川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人好问,有人不问;有人主张有疑就问,有人主张三思再问。问天问地,问古问今,“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请以“问”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不得抄袭。
试题分析
2006年是改革开放后四川省的第一次自主高考命题,而话题作文“问”则是独辟蹊径、平中见深的好题。它属于传统的“启发型”话题作文题目,既有继承创新,又显得宽泛深刻,想得高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首先,从导语来看,导语共有两句话,第一句概括地指明了“问”在生活中存在的种种情状:好问与不问,有疑就问与三思再问;第二句话则进一步将文意引向纵深,不但指明了“问”的范畴,而且还强调了“问”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自古至今,文明之发展、社会之变迁等等,无不始自“问”,发至“问”,终“至”问……总之,该话题范围宽泛,不管是写“问”的方式、“问”的对象(例如,身边勤学好问的人、古今名人事迹等),还是“问”的内容(例如,日常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深奥的天文地理疑问等等);不管是讨论“问”的性质、目的、意义,还是作用,都是合题的。考生写作时需抓住导语,深入挖掘,选择一个角度或者多个角度,按照试题要求阐述自己的观点。
写作思路提示
可以有两种写作思路。一、贴近日常学习生活,选择亲身经历的事情来写。“好问”有何好处?“好问”之人有何表现?有何值得褒奖的品质?有何值得弘扬的精神?如何才能变得“好问”?“不问”又有何坏处?“有疑就问”好吗?是盲目轻率的表现吗?“有疑就问”就是好的表现吗?而“三思再问”对吗?“三思再问”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坏处?等等。二、可以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目光投向历史苍穹,写古今中外名人事迹等。例如,孔子学问渊博,可是仍“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求教;爱迪生一生共有3000多种发明,申请专利的就有1300多种,这既是他勤奋的结晶,也是他凭借“好问”的本性而获得的灵感。全文可采用单向思维,或正向思维,抑或深入一步,采用双向思维、多向思维来写作。
满分范文
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四川一考生)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
——题记
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我知道这个道理,是在昨天。今天,我更懂得,世上有些时候不妨多问,有些时候不妨静思;有些东西随处可问,有些东西却无从询问。
顾城说得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仓颉造字,告诉我们“问”得将嘴关在门内,就是说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必须学会用眼睛、用头脑去思考,学会“问”的技巧,不要盲目地有疑就问,要三思后再问。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站在汨罗江畔的屈原,你苦苦找寻着挽救楚国的途径,你问天问地问世人,然而,尽力呐喊无人听,豺狼当道天欲倾。能回答的只有你那“九死其犹未悔”的心,能做的只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一个胸怀大志,满腹经纶的政治家诗人。你才华横溢,本可以兼济天下,命运却将你贬到偏远的黄州。你举杯问天,把酒望月,然而,天空阴云密布,月亮深藏宫中。能回答你的,只有你那颗扑扑跳动的为民之心,只有你那宽广豁达的胸襟:不公的命运,何须去问;不幸的遭遇,何必操心——一蓑烟雨任平生。
我“问”自己,却听到了历史苍凉的声音;我“问”自己,更听到了现代的强音……
面对黑暗的社会,毛泽东“独立寒秋”,“问苍茫大地”,大地无语,湘水北去。面对失败,毛泽东向世界发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苏联人说,“城市包围农村”。再次失败,毛泽东无语,他问自己——革命的出路在何方?无数次血的教训终于在他心中凝成一句强音:农村包围城市……
在那条曲折的小路上,有一个老人在踽踽独行。他目光深邃,心情抑郁。社会主义已走了二三十年,为什么中国经济长期停滞,人民生活长久窘困?他问。云不语,草萋萋,鸟儿无忧无虑……小路上留下他一行行坚实的脚印。终于,一个声音震撼了神州大地——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在,中国经济崛起,令世界称奇。然而,外国人说:最好的工厂在中国,最先进的技术在我们手里。说得好,说得对。求佛求仙求神灵,不如求自己;问天问地问别人,不如问自己!最先进的技术何处去问?要拥有只有靠自己,靠创新。培养创新人才,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去寻找光明;上帝给了我会说话的嘴,我会用它去问自己,问他人,问人生。
是啊,万物有道,知识无边,学海无涯,好问是帆!心中时时有风,才能像庄子一样游得逍遥自在;人生路上处处善问,我们才能够渐行渐远!
得分点评
该文主题鲜明,结构严谨;事例典型而翔实,精彩而有力;文章起承转合,灵活自如;辞采飞扬,铿锵响亮,表现出考生之深厚语言功底。
名人名言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经典事例
仓颉造字、屈原、苏轼、毛泽东领导的革命道路、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等
问生命
(四川一考生)
滚滚逝水,亦如生命之流!浩浩之典,亦如生命之树!问逝水,问典籍,亦如问生命。
——题记
站在大河之畔,望滚滚逝水,我叩问生命:成,你能否有朗月照花,深潭微澜的美艳?你能否有不计逆顺,不计成败的超然?你能否有扬鞭策马,登高望远的旷达?败,你能否有滴水穿石,汇流入海的意志?你能否有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傲岸?你能否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倔强?
一、逝者之魂
历史,总是这样的承重,它载负着古往今来的沉淀,让后来者鉴照不断轮回的人生。
还记得汨罗江畔那踽踽独行的屈子吗?那浊世中纵身一跃的悲壮,使多少人在阵阵清波涟漪中明白了何为“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就是那个江边徘徊的身影,沧浪间翻滚的灵魂,在“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年代,执著地求索着生命的皈依,“质本洁来还洁去”,他用香兰般的身躯筑起了一个神圣的祭坛,让生命在献身的高贵中不朽!
心而无色,何能示如此之鲜红?人而无格,焉能矗如此之巍然?
至今犹记,那茅屋前振聋发聩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呐喊,“漂泊”如“沙鸥”般潦倒的生命何以能有如是与黎民苍生共温暖的情怀?即使生命之途总是“旅夜”“孤舟”相伴,韧然孰视岁月如流,浮华万千,“处涸辙以犹欢”,“诗圣”杜甫用那不屈的精神鼓胀了一面“济天下”的帆。诠释生命的要义,让多少匍匐者在跪拜中腐朽!西子湖畔,那白铁铸就的佞臣就是对漠视生命尊严的严正警示!
继往开来,后行者在不断地攀登。吹拂八面来风,衣袂飘飞。站在历史的祭坛上,追问生命的归属。
念天地之悠悠,前有古人,我们大声叩问:后来者何?
二、生命之淀
查看历史的典籍,我们叩问世间所有的生命,才惊奇地发现,每段生命的生长方式都不会相同。有的一如瓦缝间的蒿草,有的一如峭岩边的孤松,有的亦如蚌壳间的珠粒,有的亦如天空中的流星。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美的过程。在继承中沉淀,在升华中涅槃,让生命蜕其浮华,变得纯粹而厚重。
许是千年漫漫风沙过,堆砌了大漠中的雕塑;许是万里滔滔江河流,涤荡了心灵间的神气。蓦然回首,生命之淀竟是如此之厚重!
三、魂兮归来
当亘古的《国风》吹过,当千年的玉门箫起,我们问茫茫寰宇,万里之遥的塞外,是谁在挥舞着大汉的旌节向东眺望?铁马冰河,孤村僵卧,是谁在弥留之际幽然长叹?昔我往矣,日月曾几何,而生命之约不改!
峰峦如聚,江山如簇,是谁挥舞着巨手,在茫茫天地间擎柱主沉浮?南极风光,皑雪飘飘,是谁在异域他乡抒写炎黄之骄傲?渺渺苍穹,浩浩乾坤,是谁向寰宇作睥睨之俯视?
那是黄河灌注的血脉,那是轩辕传承的子孙,那是方正的汉字教会了我们顶天立地!
爱吾之所爱,彰显千年的精魂,我们将迎来蛰伏腾飞的盛世中华!
得分点评
文章以“问生命”为统领,配以题记和三个小标题:“逝者之魂”、“生命之淀”、“魂兮归来”,通过问屈子,问杜甫,问秦桧,问历史典籍,问茫茫寰宇,对比反衬,彰显了人杰生命的伟大崇高。该篇气势磅礴,作者目光犀利,感情真挚,言辞肯綮、佳句迭出,不能不令人颔首称是!
精彩文句
心而无色,何能示如此之鲜红?人而无格,焉能矗如此之巍然?
每段生命的生长方式都不会相同。有的一如瓦缝间的蒿草,有的一如峭岩边的孤松,有的亦如蚌壳间的珠粒,有的亦如天空中的流星。生命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美的过程。在继承中沉淀,在升华中涅槃,让生命蜕其浮华,变得纯粹而厚重。
名人名言
苟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经典事例
屈原负石投江、杜甫、秦桧等
问,与探索同行
(四川一考生)
大千世界充满了无数未知的领域,在人类面前形成一个个谜团。天性探索解密的人往往不服输,调动一切智力、毅力、体力,只为探索、征服未知的世界。
问,始终与探索同行。面对光怪陆离的世界,面对芸芸众生,我们问天问地,问自己也问他人,以求探索出那些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真理。
我们问天问地,从包罗万象的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灵感。18世纪中叶,维也纳一名叫盎布鲁格的医生诊治一位奄奄一息的病人,始终查不出症结所在。病人死后,经过解剖尸体才发现胸腔内挤满了脓水。他问自己,以后再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最后他从用手指关节敲击酒桶的情景上得到启发,探索出胸部疾病和叩击音变之间的关系。
我们问自己问他人,从自己和他人的经验中深入探索。亚里士多德认为:推一个物体,当不再推它时,物体会归于静止。一千多年后,这个似是而非的论断让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他用理想实验推翻了这个结论,奠定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
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明确的目标。问,引发了思考;问,牵引着思考。问,是荒漠中水草丰美的绿洲,始终激励着饥渴地穿越在荒漠中的旅人;问,是暗夜里永远悬在北方的夜空的璀璨的北极星,为在无畏的探索中迷途的勇士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