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写作动机,源于我很长时间以来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以及近年来对于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变革过程中所承担使命以及具体表现的困惑。说到我对此最早的关注,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的80年代。当我在读硕士的时候,就萌生写一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的念头,而且已经搜集了很多资料并写好了提纲。后来渐渐有些自知之明后,我觉得这个题目不是自己所能把握,就放下了。但在我内心,则一直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情有独钟。最终,我意识到,以我等才力,是无法如此宏观地讨论这个问题的,倒不如另辟捷径,从一些更具体更小的角度切入。而文人的日常生活,不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研究角度么?
自然,必须承认,我对民国文人日常生活的关注,受到了“西马”有关理论,特别是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影响,但同时这也和我近年来在阅读一些民国文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过程中的感受有关。因为在阅读那些在常人看来是极端乏味的文人日记、书信时,我确实很有兴致,甚至在我看来,阅读它们时的快乐,一点不比阅读优秀小说时的少。我最感兴趣的问题一直是:那些看起来与普通人们一样经历单调、乏味或者动荡不安之生活的文人,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他们那些感人文字或者是经典学术名著的呢?他们的确是如某些理论家所断言的那样,是试图借此表现对日常生活之重复、单调以及目标的过于实际的反抗么?如果说等待着我们所有人的命运其实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话,则这种反抗的意义何在?真的有什么价值么?或者说穿了也不过是玩一个自欺欺人的游戏而已?
生活和居住在杭州多年,逐渐感觉到这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确实有它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对于文人也许会被成倍放大。这些年来我的很多朋友来过杭州,当陪伴他们行走在西子湖畔的时候,他们都会对西湖之美发出由衷的感叹,也会因此产生对历代文人在杭州生活的诸多评价。由此,我也慢慢产生想要了解这些文人在杭州生活状况的兴趣,特别是那些生活年代距离今天较近的文人——因为他们的故居还在,有的其后代就生活在杭州,他们的音容笑貌似乎还触手可及,他们赞美西湖的声音似乎还在西子湖畔飘荡。
所以,我开始认真考虑,从探讨民国时期文人特别是浙籍文人之日常生活入手,也许我能对那个时代文人群体的精神世界有更加具体深刻的理解;通过触摸他们的音容笑貌以及走进他们的日常生活,也许我能慢慢接近他们的灵魂,甚至最终和他们的心灵沟通——我知道,这也许仅仅是我的一厢情愿,但我还是愿意尝试。
本书的得以出版,首先要感谢浙江省民国浙江史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没有他们给予的出版资助,本书的出版将可能遥遥无期。还要感谢我所任教的杭州师范大学长期以来对我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支持。此外,作为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的成果,本书的部分内容已经先期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浙江大学学报》和《书屋》等期刊上发表,在此也向有关刊物的编辑表示谢意。再就是本书的少数内容,曾经被收入我的其他著作,这次从文人日常生活角度,我以为仍然有再被重新认知和分析的必要,所以也就被纳入本书的整体框架之中,自然,我对这些内容进行了改写。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此除在正文中以注释方式说明和在书末列出参考书目外,我也在此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最后,要感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是他们在学术著作出版日渐困难的今天,毅然拍板决定出版此书。本书的责编黄越先生,则为该书的出版付出了艰苦的劳动,我们的合作一直非常愉快,在此也谨向黄越先生表示我诚挚的谢意。
我的几个研究生如卢建军、苏翔、卢俊颖和朱碧璐等人,也多次为我查找资料,有的还参与了个别章节初稿的写作,也在此感谢他们付出的辛勤劳动。我知道还有一些朋友,一直喜欢我的文字,在默默地支持我,心灵的能够相通,在今天已经越来越难得,所以我对他们亦心存感激。
杭州一向是没有秋天的,常常昨天还是烈日炎炎,今天就冷风嗖嗖,大有初冬景象,这是我对这个城市唯一不满意的一点。今年因为是2012年而格外为世人关注,杭州的气候似乎也有些反常。尽管我不相信什么世界末日的说法,但我也不时在猜想: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发生如此之多的自然灾害和重大事变后,我们这个世界在剩下的两个月中,还会再发生些什么?我无法想象。但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大自然是没有责任的,应该责怪的是我们人类自身——我们在自认为是世界主宰的时候,是否过于自私、自信和狂妄了呢?如果要等到所谓的末日来临才有所反思的话,那么等待我们的怕就只有“悔之晚矣”这几个字了罢。那么,也就只有感慨了:
这个夜晚注定不能安宁这个夜晚我们不看夜空
这个夜晚有人感到寒冷
这个夜晚谁的灵魂在疼
窗外的世界一片宁静
静寂中透出几分狰狞
知道明天一切依然如故
唯有那远方有朝霞飞升
看着你看着我看着这静静
一切的一切纳入清风
抛弃吧珍惜吧鄙视吧收藏吧离去吧归来吧消逝吧再见吧,吧,吧,……吧,……吧,……吧我不知这是怎样的人生2012年10月底于西子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