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李清照《醉花阴》)
(4)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5),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6)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4.理解填空。
(1)晏殊《浣溪沙》中“情致缠绵,音调谐婉,对仗工稳,宛如天成”的两句是:,。
(2)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的“山气日夕佳,”的从容,是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的生机;和谐是“己所不欲,的境界……
(3)人生是什么?人生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是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人生理想,是龚自珍“,”的奉献精神。
(4)游子思乡是我国古代诗歌永恒的主题。元人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来表达游子远离故乡的忧愁,唐人崔颢在《黄鹤楼》中则用“,”抒发暮色四合时登高远眺所引发的乡愁。
(5)王维的《使至塞上》极写大漠之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美景。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表达了自己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8)奉献是什么?奉献是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坚贞不渝,奉献是龚自珍“ ,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人生态度,奉献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的英雄气概,奉献就是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而今,奉献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9)从逆境中走出的人,常常会吟诵陆游《游山西村》中很富哲理的名句:,。
(10)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仿照示例,写出你所积累的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古诗文名句。(任选二个节日)
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
①
②
(11)读《春望》,我们会被“,”所表现出的诗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所感动;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我们钦佩于“,”所表现出的崇高理想与兼济天下的济世情怀。
(12)参照示例,运用古诗词的相关知识,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句。
示例:梅对杏,李对桃,芍药对芭蕉。春分对夏至,水远对山遥。青鱼潜绿水,白鹤上碧霄。烟火万家人两岸,春江一曲柳千条。
优对劣,丑对佳,肃静对喧哗。光明对黑暗,异卉对。知音存海内,朋友。黄梅时节家家雨,。
(13)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对联题。
①如今世界已成为一个大家庭,一国发生灾难,别国大力支援已成为国际惯例。
2008 年5 月12 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造成建筑垮塌,人员伤亡的重大灾难,国际社会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据此情境完成下面对联。
上联:邻难我援,播撒中华大爱;
下联:。
②对对联很讲究情境,有些看起来很难对的对联,一旦有了某种情境,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清代有一书生一次在湘江边游玩,看到橘子洲(也叫“水陆洲”)边停泊着一只小船,一会儿小船划走了,于是书生出了这样一个上联:水陆洲,洲停舟,舟行洲不行;
因上联有许多同音字,还运用了顶真修辞,书生一时也对不出下联来。过了一年,书生进京赶考,在京城里看到一座高楼,挂着一个匾额叫“凌云阁”,阁的飞檐上落着一只鸽子,下面游人嘴杂,鸽子受惊而飞,书生触景生情,马上对出了下联:。
二、诗歌鉴赏
1.(2008怀化)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2008黄石)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题目。
【甲】 绝句【乙】夜雨寄北
杜甫李商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甲乙两诗都借景抒发了诗人之情。
(2)甲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乙诗既写了眼前景“”,又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2008黄冈)阅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完成下列题目。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
①思想感情:
②哲理:
4.(2008赤峰)阅读下面的绝句,完成下列题目。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应用你的知识体验,说说前两句诗歌蕴涵了怎样的自然现象。
(2)诗歌的后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述表达效果。
5.(2008大连)阅读下面的绝句,按要求完成试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6.(2008恩施)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用自己的话生动地描述这首诗优美的意境。
(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7.(2008崇左)阅读下面的一首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品读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8.(2008广州)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下列题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找出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9.(2008杭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题目。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销”同“消”。
(1)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意蕴。请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积累
1.jì2.D
3.(1)病树前头万木春(2)醉里挑灯看剑(3)人比黄花瘦(4)又恐琼楼玉宇(5)劝君更尽一杯酒(6)为有源头活水来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2)飞鸟相与还谁家新燕啄春泥勿施于人(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0)示例: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节)③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元宵节)④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1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12)奇葩(奇花/名花/凡花);遍天涯(满天下/满天涯/共天涯/在天涯/隔天涯/比天涯);青草池塘处处蛙(13)示例①:我灾邻助,收获人间真情。示例②:凌云阁,阁落鸽,鸽飞阁未飞
二、诗歌鉴赏
1.(1)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心中无形的愁苦比作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具体形象。(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痛失家国的无限愁绪。
2.(1)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2)拟人;巴山夜雨涨秋池;想象景(未来景)
3.(1)B(2)①此联表现了诗人身经危难,仍保持坚定的意志和积极乐观的精神。(或“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意思对即可)②告诉人们:旧事物必将消逝,新事物必将发展起来,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如回答“包含着新陈代谢的规律”亦可)
4.(1)地理位置的差异,对花开的先后具有一定的影响。(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通过“归”“觅”“转”三个动词,赋予了春天具体可感的形象。
5.“排”字写出了白鹤直冲云霄的气势,“引”字写出了作者看到白鹤冲天而引发出来的豪迈乐观之情。
6.示例:(1)在一个烟雨迷蒙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直到半夜,诗人也没有等来他约请的朋友,只好一个人伴着昏黄的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震落了灯花。(2)不能。因为“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7.(1)野花开得十分杂乱,令人眼花缭乱;野草生长得相当茂盛,已经可以遮住路过的马蹄了。(意思对即可)(2)春日郊外,花繁草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景色美丽。(意思对即可)
8.(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2)这句诗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在山水之间寻找,忽然眼前一亮的惊奇与惊喜之感,并且后来从中引申出了在绝境的尽头,往往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的哲理,具有很好的励志作用,因而被人们广泛引用。(大意相同即可)
9.(1)“白玉条”句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的立足点是在远处,和颔联相呼应。(2)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凸显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