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详解
一、古诗词特征
诗歌分为古体诗(又称“古风”)、今体诗(又称“格律诗”),还包括由诗发展而来的格律较诗自由的词,以及由词发展而来,格律更自由的曲。
1.古体诗: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前的除“楚辞”以外的所有诗作,也包括“今体诗”出现以后的除“今体诗”以外的所有诗作。“歌、行、吟”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汉乐府《长歌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今体诗:分为律诗、绝句。律诗每首八句,有五律(五字)、七律(七字)。由首联(一、二句)、颔联(三、四句)、颈联(五、六句)、尾联(七、八句)组成,颔联、颈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五律如杜甫的《春望》、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七律如崔颢的《黄鹤楼》、陆游的《游山西村》,五绝如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鹿柴》,七绝如杜牧的《泊秦淮》、赵师秀的《约客》。
3.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词又称长短句(句子字数不等、长短不一)、诗余(由诗歌发展而来)。根据词的长短,词又分单调(也叫小令,一般认为58字以内)、中调(一般分上下阙,58—96字)、长调(96字以上,三阙以上)。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如李煜的《相见欢》、李清照的《如梦令》、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曲:即散曲,依长短分为“小令”和“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盛于元的一种新诗体。曲与词的最大不同,是曲可在词规定的字数中增加衬字,从而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自由灵活地表达思想与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二、古诗词常见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抒情)诗、记事(咏怀)诗、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田园(山水)诗、边塞(征战)诗等等。
1.写景诗: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经常接触,毋须多说。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柳宗元的《江雪》。
2.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发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杜牧的《赤壁》和《泊秦淮》。
4.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是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涵。
5.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6.边塞诗:描写边塞生活与民族矛盾,还有一系列与边塞有关的东西形成于盛唐,最高成就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三、诗词中的各种风格流派
1.“风格”是指诗人在选择题材、塑造形象以及语言运用等方面形成的创作特色。如陶渊明的诗恬淡平和,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
2.流派主要指诗歌的流派和词的流派。
(1)诗歌流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①现实主义: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精确细腻地描写现实,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源头:《诗经》。代表作家:杜甫、白居易、陆游等。
②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2)词的流派:豪放派、婉约派。
①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②婉约派:笔调柔和,感情细腻,委婉缠绵,韵味深远。代表人物:李煜、李清照。
典例分析
1.下面诗句表现的自然季节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下列各项中,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一项是
A.万紫千红总是春B.万家忧乐到心头
C.千锤万凿出深山D.万户争传新乐府
以上两题都是通过选择形式来考查古诗文,它要求学生在积累、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判断。如第1题中ABD描绘的都是春天的景象,最易混淆的是C句,该句中“春风”一语具有迷惑性,没有正确理解原诗而机械背诵的学生会误以为此句是表现春天的景象,其实是运用新奇的比喻描绘了冬天的雪景。第2题考查了范仲淹的名句“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以选择代替默写,学生只要有一定积累,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此类题型在中考中已日趋淡化。
3.(1)采菊东篱下,。
(2)醉里挑灯看剑,。
这类题型是考查学生古诗文积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但在考查感悟运用方面颇不足,有死记硬背之嫌。其特点是:或提供上句,或提供下句,要求写出与所给诗文相应的下句或上句。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背诵积累,就能比较容易地写出正确答案。当然,这类题目默写要求较高,不能写错别字,否则不得分。
答案:(1)悠然见南山(2)梦回吹角连营4.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两句诗,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
与续句型考查相比,该类题型最鲜明的特点是摒弃了“囫囵吞枣、死记硬背”的陋习,突出了对学生理解、感悟能力的考查,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默写题。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原诗的记忆、理解能力,也考查了学生对题目提供的具体语境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学生的迁移联想能力。因此,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理解中积累,在感悟中积累。当然,这类题型限制了具体出处,限制了难度,只要学生平时能留心课前的阅读提示、书下注释、背景材料,就能得心应手。
答案: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7.大自然美丽的湖光山色涤荡了我们的心胸,让我们心清如水;愉悦了百鸟的性情,使它们在山林间尽情歌唱。这真是“,”(填写常建《破山寺后禅院》的诗句)
8.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所说的“,”。
该类考查形式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它不仅考查学生的积累,更侧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体现了由书本走向社会,由积累、感悟走向运用的思想,切实促进了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默写题。它要求学生对提供的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在获得各种信息的基础上比较归纳出主要信息,并恰当地用诗句作出诠释。
答案: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古代有很多的送别诗句流传至今,请写出自己喜欢的两句并注明作者(课内外均可):,。作者。
这类题目具有知识归类的特征,具有较大的开放性、灵活性,答案不唯一。只要平时记忆时注意比较归纳,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答题时会游刃有余。
答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10.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人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所称道,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1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优美怡人的风景画,画中分别描写、、和四种景物,突出了它们的。
(2)这首诗作于杜甫入蜀以后,从第四句中的“归”可以看出,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对下列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过零丁洋别云间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的是ing韵。《别云间》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四联八句,押的是an韵。
B.《过零丁洋》诗多运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别云间》诗中“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联点明自己被捕,过了三年漂泊的生活,今天又成了囚徒。同时表明自己要像楚人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志。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惘。
我们知道,语文学科的考试水平分四个层级:A识记,B理解,C应用,D欣赏评价。这类题型属于D欣赏评价,具有一定难度。该题—般选用有定评的历代传诵的名作,考查内容包括作品的思想感情、景物描写、“诗眼”、“词眼”、名言名句、艺术手法等。试题具有综合性,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文化知识,并具有—定的赏析技能和相应的表达能力。第10题考查了作品的思想感情和“词眼”;第11题侧重于作品景物描写和思想感情的考查;第12题虽为选择题,却从作品体裁、押韵、修辞、内容、名言佳句等多方面作了考查,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答案:10.(1)感时忧国,思念家人。(2)用词凝练,—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11.(1)江、鸟、山、花;鲜明的色彩。(2)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2.D中考预演
一、基础积累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选出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不恰当的一项。
A.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B.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根据课本,给下列古诗文补写上句或下句。
(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