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淡化审题不等于不要审题,并不意味着写作时可以天马行空。事实上,这几年来,还是有不少考生在审题上出了差错。我们应该有一种意识,任何类型、模式的作文,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审题这一关,我们应该主动地戴上无形的“镣铐”,再去“跳舞”。
话题作文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高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命题人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考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命题者的一些意图,如对作文范围与立意的某种限定等。因此,在审题时,首先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命题者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二) 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考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四) 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最后,将话题作文的审题总结为一个32个字的口诀:“材料主题、关键语句、话题内涵、反义近义、前后扩展、结构关系、提示要求、限制范围”。希望广大考生牢记,并能够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写作训练与高考实战当中去。
命题作文
(一) 考点解说
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在最近几年的全国高考作文题中可看到一种趋势,就是命题作文越来越多。2005年,有4份高考卷的作文是命题作文;2006年,有7份;2007年,有9份;2008年有7份。因此,加强命题作文训练是势在必行。
(二) 命题类型
1. 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等等。
(2) 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
(3) 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
2.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 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 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2006年江苏卷作文《人与路》:有人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有人说,世上本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没有了路。还有人说……
请以“人与路”为题写一篇文章。
3. 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 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 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割,如北京高考卷的《说“安”》《谈意气》。
(3) 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考场》。
(4) 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树木·森林·气候》。
(三) 审题思路
A. 添加语素,构成语境
有些命题,如词语或短语式命题,审题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构成语境”的办法来完成审题,即在所给定的词语前或后添加词语或短语。要尽可能多角度添加,以便自己有筛选的余地。
(1) 例如《尝试》:
可以在词语前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危险的尝试、成功的尝试、失败的尝试、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一次难忘的尝试……
可以在词语后面添加一定的内容:尝试投稿、尝试游泳、尝试自立……
(2) 再如《北京的符号》:
可以在短语前再添加内容,使命题更明确,如“留住北京的符号”“创新北京的符号”“设计北京的符号”“什么可以称为北京的符号”等;也可以在短语后添加内容,使命题更具体,如“北京的符号是什么”“北京的符号有什么特点”等。
2. 虚实结合,虚实相生
有些命题比较具体实在,我们需要化实为虚,抽象概括;有些命题比较抽象,我们需要化虚为实,找到抓手;还有些命题可能虚实兼备,我们则需要虚实结合。
(1) 例如《肩膀》:
“肩膀”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属于虚实兼备的形式。
实指时,我们可以通过“添加语素”的办法来确定立意,在它前面添加必要的定语,如“父亲的肩膀”,写一曲亲情的颂歌。
如果“肩膀”虚指,则要理清它虚的内涵。比如:①依靠;②承担责任(“身肩重任”“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③团结协作(“并肩作战”);④基础(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 再如《我想握住你的手》:
命题中的“你”既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
实指时,“你”就必须是一个具体的、身边的事物或人物,如“父亲”“同桌”“友人”等,来抒写动人心魄的亲情、友情乃至书写美好纯真的爱情等。
虚指时,“你”就应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超越时空限制的事物、人物。如由虚处着墨,写想与某位历史名人握手,想握住某部文学名著主人公的手,或是握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甚至外星人的手;也可以想握住“节约”的手、“诚信”的手或“青春”的手,等等。
3. 把握内涵,梳理关系
对于关系型命题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要在把握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找准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梳理出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关系。
如《索取与贡献》,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绝不能单纯地议论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贡献”。
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在在审题之意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就是切合了题意。
4. 由表及里,揭示寓意
有些命题采用比喻、象征手法,审题时不能照字面意思去理解,而应该抛开表面意义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寓意。
例如《过河小卒》:这道题很显然是不能够照“过河小卒”的表面去理解、构思的,必须准确揭示出它的真正的指向,也就是寓意。俗话说:“过河小卒胜过车。”由此我们可以明白:未过河的小卒微不足道,但过河小卒力量强大,因此,小可以变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审题过程中,以上几点往往需要我们综合运用。
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命题作文,有文字供料、图画供料。新材料作文,不限话题,指向宽泛,允许考生自由解读。
(一)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原则
1. 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 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 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二)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