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31000000007

第7章 墨子之经学(一名墨子之六艺学)(3)

简朝亮云:“于时言方者,盖方正其时也。贞,正也。《易》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明万民之各正也。故虫曰贞虫,互文也,亦可言贞兽百虫矣。《易》所以言物与无妄也。允,信也。及者,若《易》言‘信及豚鱼’也。今于飞鸟言信及者,是百鸟以贞矣。其信及走兽昆虫可知也。亦互文也。比,相次也。方者,正也。《易》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盖正则方矣。隹古通惟,盖文之叚借也。葆古通保。盖商书叹言古者有夏之时,方其未有祸也,百走兽昆虫之贞,以与飞鸟皆信及之无不相次以正焉。况惟人面,其信及者亦何敢异心乎?故山川鬼神其信及者亦无敢不安也。是共信也。所谓共允也。有夏以能共信者。合天下,保下土。其时则未有祸矣。非能共信,无以合天下;非合天下,无以保下土。盖保下土者保天下也。今我商若能共信乎?则惟天下之合,惟下土之保;言保合大和,如有夏之时也。”按墨子引此,继之曰:“察山川鬼神之所以莫敢不宁者,以佐谋禹也。此吾之所以知《商书》之鬼也。”盖墨子以山川之鬼神能佐禹,以为有鬼之证也。

《明鬼·下篇》,“《禹誓》曰: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有曰:注:孙诒让云有读为又。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若不共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此盖引《尚书·甘誓》之文也。《甘誓》云:“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予则奴戮汝。”

《墨子文》与《经文》略有不同。盖《墨子》之文,既多笔录口语,而所见亦有异也。俞樾云:“葆士无义。士,疑玉字误。葆玉即宝玉也。”俞说是也。《墨子》之且,即《经文》之嗟,古声同也。《经文》攻字,《墨子》作共,盖共攻声近之借。墨子引此而下即继之曰:“赏于祖者何也?言听狱之事也。”王念孙云:“事者中之坏字”,是也。墨子盖以祖与社能使刑赏之中,以明鬼神之为有也。

《非乐·上篇》,“先王之书,《汤之官刑》有之,曰:其恒舞于宫,是谓巫风。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乎二伯黄径。乃言曰:呜呼!舞佯佯,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降之百,其家必坏丧。”

此《伪尚书·伊训》之所袭也。伪《伊训》云:“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敢有殉于货色,恒于游畋,时谓淫风。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惟兹三风,十愆,乡士有一于身,家必丧。国君有一于身,国必亡。臣不下匡,其刑墨。具训于蒙士,呜呼!嗣王只厥身,念哉,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尔惟德罔小,万邦惟庆;尔惟不德,罔大,坠厥宗。”

《讹书》之文盖袭《墨子》而增益之。《墨子》所引“其刑君子出丝二卫小人否似二佰黄径乃言曰”十七字。孙诒让云:“此文有捝字。《伪古文·伊训》采此而独遗其刊以下数句。盖魏晋时传本已不可读,故置不取。《非命·下篇》,节引下文。作《大誓》。疑此下文乃言曰以下。自是《周书》。与《汤刑》本不相蒙,因有捝误,遂淆混莫辨也。”“舞佯佯,黄言孔章,”毕沅云:“舞当为橆,橆与谟音同。《孔书》作‘圣谟洋洋。’‘黄’《孔书》作‘嘉’是。”王引之云:“毕说非也。‘舞洋洋,黄言孔章,上帝弗常,九有以亡,’即下文之‘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也。此承上文言耽于乐者,必亡其国。故下文云:‘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东晋人改其文曰:‘圣谟洋洋,嘉言孔彰,惟上帝不常,’则与《墨子·非乐》之意了不相涉。而毕反据之以改原文,真矣。”孙诒让云:“王说是也。‘黄’疑当作‘其’。‘其’篆文作‘’,‘黄’古文作‘’,二字形近。《非命·下篇》引《大誓》云,其行甚章,与此语意略同。下文上帝弗常四句,彼引《大誓》亦有之。”简朝亮云:“佯佯犹洋洋也。《诗閟宫》云:‘万舞洋洋。’‘黄’者簧也。古笙中之簧,以黄金为之。《诗考言》云:‘巧言如簧。’‘殃’古通‘’。《诗召旻》云:‘今也日蹙国百里,’此日殃之类也。夫黄言者乐恒舞者之言也。非嘉言也。故上帝以是亡之。今伪者乃反其辞乎?”按观王简诸说,可以知《伪书》之失古意矣。“似二伯黄径”句。疑本为以二帛黄经?“以”“似”声音俱近而讹。“帛”“伯”古通作“白”。故误为“伯”。“径”“经”亦形音俱近而讹。“二帛黄经”与上文“出丝二卫”,“二卫”与“二帛”相类,“丝”与“经”亦相类也。墨子引此而继之曰:“察九有之所以亡者,徒从饰乐也,盖以证明乐之足以亡人国,以为非乐之本。”

《非乐·上篇》,“于《武观》曰: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磬苋以力。湛乐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开于大。天用弗式。”

北《五子之歌》之逸文也。今《伪尚书五子之歌》不袭此为文。盖或不明其义也。“启乃淫溢康乐,”惠栎云:“‘启乃’当作‘启子’‘溢’与‘泆’同。”江声云:“启子,五观也。启是贤王,何至淫泆。故知此文当为‘启子’。‘乃’,字误也。”孙诒让云:“此即指启晚年失德之事,‘乃’非‘子’之误也。《竹书纪年》及《山海经》皆盛言启作乐。《楚辞·离骚》亦云:‘启九辨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不顾难以图后兮!五子用失乎家巷!’并古书言启淫泆康乐之事。淫泆康乐,即《离骚》所谓‘康娱自纵’也。”简朝亮云:“《史记》曰:夏后帝启崩。子帝大康立。帝大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盖作歌以刺五子也。《周书·尝麦篇》曰:‘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斯足征矣。《楚语》云:启有五观,盖‘武’者‘五’之声近也。武观即《五子之歌》也。故皆有韵焉。启,开;乃,汝也。《说命》云:‘启乃心,’此言‘启乃’者不同,其为文可借而反观矣。盖先王未有此焉,今开之自汝尔。或曰:‘启乃’当作‘启子’,非也。如曰‘启子’,不当称启子某乎?今徒称启子,是父名而子反不名也。”按简说近是。“将将铭苋馨以力,”孙诒让云:“‘将将铭’疑当作‘将将锽锽。’《诗周颂执竞》云:‘钟鼓喤喤,磬管将将,’《说文·金部》引《诗》‘喤喤’作‘锽锽’;《毛传》云:‘喤喤,和貌也。将将,集也。’《说文·足部》云:‘,行貌,’引《诗》‘管磐,’则‘将’亦‘’之借字。此‘力’虽与上文‘食’及下文‘翼’‘式’韵协;然义不可通。且下文‘酒’‘野’亦与‘力’不合。窃疑此当为‘将将锽锽,管磬以方。’‘方’与‘锽’自为韵。‘力’‘方’形亦相近。《仪礼乡射礼》郑《注》云:‘方,犹併也,’‘管磬以方,’谓管磬并作,犹《诗》云:笙磬同音矣。”“章闻于大,”惠栋云:“大当作天,”按此文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乃叙事之文。将将锽锽以下,乃歌文。“铭”当从孙说作“锽锽”,“力”当从孙说作“方”,锽方韵。下文“酒”字读敛音,酒野韵。翼式韵。惟上为叙事,下为歌文;故野于饮食,与渝食于野,不为重复也。墨子引此而继之曰:“故上者天鬼弗戒,下者万民弗利,”“戒”当从孙诒让改作式,即蒙上文引《书》“天用弗式”之文。盖以明淫于乐则天弗式,民弗利,以见乐之当非也。

《非命·上篇》,“于《仲虺之告》曰:我闻于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伐之恶,袭丧厥师。”

此与中下两篇所引略同。中篇云:“于先王之书,《仲虺之告》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布命于下;帝式是恶,用阙师。”

下篇云:“《仲虺之告》曰:我闻有夏人,矫天命于下;帝式是增,用爽厥师。”

以上三文对勘,上篇所引之“袭”,即“用”字之音借。中篇所引“用阙师”,“阙”“厥”亦声借。惟“阙”上当捝一“布”字。“爽”与“丧”亦声近通借。其余“伐”之或作“式”;“恶”或作“增”,“增”与“憎”通;文虽异而意则同也。《伪尚书仲虺之诰》本之。其文云:“夏王有罪,矫诬上天,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式商受命,用爽厥师。”

简朝亮云:“《墨子·非命篇》云云,盖‘爽师’者失众也。今伪者袭而窜之。伪传云:‘爽,明也。用明其众言为王也。’其相反有如此者。”按墨子引此而继之曰:“此言汤之所以非桀之执有命也。”盖以桀执有命之说而亡;而汤非而伐之,所以代兴,以见命之当非也。

《非命·中篇》,“武王以《大誓》非之,有于三代不国有之曰:女毋崇天之有命也。”

此盖《尚书》百篇外之逸文也。苏时学云:“所引盖《逸书》,不字疑误。”孙诒让云:“‘不’疑当作‘百’;三代百国,或皆古史记之名。《隋书·李德林传》引《墨子》云:‘吾见百国春秋。’”

《非命·中篇》,“于召公之执令亦然,且敬哉无天命。惟予二人,而无造言。不自降天之哉得之。”

此亦《尚书》佚文。在百篇与否,今不可考矣。毕沅云:“‘且’当为‘曰’,”孙诒让云:“‘于召公之执命于然。’疑当作‘于召公之非执命亦然’,‘自降天之哉得之’,疑当作‘不自天降’,自我得之。”柱按疑当作“不降自天,自我得之。”“降自”误倒作“自降”,“之”“自”音近,“哉”“我”形近而讹。

《非命·下篇》,“禹之《总德》有之曰:允不著,惟天民而不葆。既防凶心,天加之咎。不慎厥德,天命焉葆。”

此亦百篇以外之书也。苏时学云:“《总德》盖逸篇书名。”孙诒让云:“‘著’疑当为‘若’,‘允不若’,信不顺也。”按墨子引此,盖以为不慎其德,则天命不能葆,以见命之当非也。

《非命·下篇》,“《太誓》之言也,于去发曰:恶乎!君子!天有显德,其行甚章!为鉴不远,在彼殷王!谓人有命,谓敬不可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上帝不常!九有以亡!上帝不顺,视降其丧!惟我有周,受之大帝!”

此《伪尚书·泰誓》之所袭也。伪《泰誓》中云:“谓己有天命,谓敬不足行!谓祭无益!谓暴无伤!厥监惟不远,在彼夏王!”

《泰誓》下云:“上帝弗顺,祝降时丧。中略。惟我有周,受多方。”

盖《伪书》之文,分割列甚矣。《墨子》“于去发”三字,孙星衍云:“或太子发三字之误,”庄述祖云:“去发当为为太子发。武王受文王之事,故自称太子,述文王伐功告诸侯;且言纣未可伐,为《太誓》上篇。”俞樾云:“古人作书或合二字为一,如石鼓文‘小鱼’作‘’是也。此文‘大子’或合书作‘’,其下阙坏,则似‘厺’字,因误为去耳。”按俞说虽言之成理,然下文“武王为《太誓》去发以非之,”若改云“武王为《大誓》太子发以非之,”则于义为不可通。疑“《太誓》之言也于去发,”本当为“于《大誓》之言也。”“于大誓”三字误倒在“也”字下;又以形相近而误“大”为“厺”,声相近而误“誓”为“废”;学者不解,又以下文所引为今《伪泰誓》之文,故于“之言也”之上,又加“泰誓”二字;于是下文“于去发”三字遂不能知其为倒误矣。下文“武王为《泰誓》去发以非之”,“去发”二字同此衍误。“受之大帝”,陈乔枞云:“‘商’字作‘帝’,非是。此节皆有韵之文,作商则与上文叶,今订正之。”陈说是也。《墨子》引此,盖以《纣》执有命而亡;武王执非命而兴;以见命之当非也。

《公孟篇》,“故先王之书,《子亦有》之,曰:亓傲也出于子不祥。”

此亦《尚书》逸篇之文也。戴望云:“‘子亦’疑当作‘亓子’。‘亓’古‘其’字‘其子’即‘箕子’。《周书》有《箕子篇》,今亡。”按《墨子》引此文而继之曰:“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盖言鬼神之能赏罚祸福,亦明鬼之义也。

以上所引《墨子书》之《尚书说》,盖大略尽于此矣。顾尚有一事,为自来诸家所未注意者,则《明鬼》下篇所谓“尚书《夏书》,其次商周之书”之云,是也。王念孙云:“‘尚书《夏书》,文不成义,’‘尚’与‘上’同,‘书’当为‘者’,言上者《夏书》,其次商周之书也。”王氏改尚书为尚者,不知尚书二字本不讹,且可据此而明《尚书》之定义也。自来释《尚书》之义,大约不外三说:

“一,郑玄云: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

“二,王肃云:上所言,史所书也。”

“三,《伪孔传叙》云:伏生以其上古之书,谓《尚书》。”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本书在体例上将曾国藩家书分为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交友、为政、用人、养生、军事诸篇。选编时对多个版本进行比较,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和对当代人极具参考价值的篇章。按时间排序,酌定标题,进行注释和点评。在內容上每篇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如下所述:修身篇所选的家书旨在反映曾国藩在保身、进德修业、息心忍耐、有恒心、谨慎、自立自强等方面的內在修为。劝学篇所选的家书包括教弟写字养神、劝弟学业宜精、阐述求学之法、教弟注重看书、读书要有恒心等內容,反映了曾国藩“读书、立志、有恒”的治学思想。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花影集

    花影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何典

    何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暖暖的你

    暖暖的你

    如果重新来一次,我想还欠你一句话,一句结束我们执念的诀别。
  • 甜恋——从游戏开始

    甜恋——从游戏开始

    因游戏结缘,携手走过一生,平平淡淡有何不好。
  •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凰傲天后,改造完美神君

    新文火爆连载中:《落跑囚妃,暴君我要离婚!》http://novel.hongxiu.com/a/1245457/,欢迎入坑~===========她被当做人质送到九重天宫,第一次见面就把天族的太子调戏了。她是尊贵却没有地位的魔族尊神,他是高冷的天族少主,他们简直是天底下最不可能的一对。但是,狂傲随性的野丫头,遇上了神界里最完美的木头,从此相互纠缠,相互折磨,相互不放过。~(八卦版:)魔族犯下滔天大罪,导致冥界崩坏,从此三界变成了二界。万众敬仰的新任天君重整了天界和地界混乱的秩序之后,却又传出了与魔尊的绯闻。一时之间,天界神祇、四海龙神、八荒妖魔、九州人族,全都又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大家都在纷纷议论,但到底是魔神弃恶从善,还是天君助纣为孽,看来这一切只能由天定了。而最近,九重天宫盛传天君正在专心研读《二十四孝训夫手册》,以博得未来天后的欢心,此举更是让二界的大好男儿们人人自危。其中,光是四项基本原则,就足以证明天君已经彻底的归顺了魔尊。二界的芸芸众生都唯恐再次引起一场浩劫。四项基本原则如下:第一项、夫人想去的地方,东南西北都是顺路。第二项、夫人想吃的东西,酸甜苦辣都是美味。第三项、夫人想见我,我随时随地都有空。第四项、夫人想揍人,小心手会疼。总之,夫人想怎么样都行。
  • 霸上天降小萌妃

    霸上天降小萌妃

    她是无忧无虑的妖,祸从天降,误入魔界,成了他的妃;他是腹黑冷酷的魔君,却对她一见倾心,霸王留心也留人。妖魔感情纠葛,会谱出怎样逆天的爱情?
  • Tfboys之再也不分离

    Tfboys之再也不分离

    一次车祸让一个只有8岁的小女孩失去了挚爱,8年后发现他们再次相遇,他们相爱,却因为种种原因再次分离。
  • 我的初恋是梦

    我的初恋是梦

    许梦之一直以为自己有个初恋,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了。等他长大了,看不到初恋。他却一直当她存在着。心痛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 半里江山为聘:镇国女将军

    半里江山为聘:镇国女将军

    她说:“我伫立于繁华三千间,等待你归来的承诺。”她说:”你不在,这江山我来为你守。“她说:”我好累,你快些回来吧。“她说:”你在不回来,我便嫁与他人。“她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她为他,抛开了女儿家的柔弱。她为他,守着这江山守了三年,战功无数,伤痕累累,她却从来没有怨过他,只因她爱他。
  • 无双世界之圣世

    无双世界之圣世

    在一次机遇下,一个普通的小混混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一个神秘的大陆!他到到底是走向堕落还是世界巅峰!敬请期待!
  • 麒麟变

    麒麟变

    金陵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雄霸,今天我等就和你算尽恩怨。”一身古装的步锦云说到。“成也风云,败也风云,我呸,”雄霸一声怒吼冲向了风云二人,一道气力把二人打飞,聂风变身麒麟魔,手握雪饮刀,二人合力杀了雄霸风云二人归隐江湖,在认识了第二梦之后被傲决奸计所擒,步锦云为救聂风独战傲决,傲决因手里的魔剑之威,使得步锦云没有还手之力,天剑无名赶到,与魔剑同归于尽,至此魔剑只剩下了一半,不知所终,天剑被灭,聂风因变身麒麟魔而无法复原被封印,第二梦守卫着聂风老死。聂风冲出封印时已完全变成麒麟,因冥冥之中的感应来到了地球,被修仙者所杀,元神附身在了武魂世家最后一子武明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