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900000033

第33章 王一亭:不该被遗忘的海派文化传播者

王一亭:不该被遗忘的海派文化传播者

对于前辈、先人的认识和评判,往往体现了一种思想境界、历史理念、人文情怀和文化姿态。在中国现代史上,被称作“海上奇人”的王一亭(1867—1938)不仅是一位海派书画家的领军人物,同时在工商金融经营、创办慈善机构、组织赈灾救济、佛学弘法研究、现代艺术教育等领域筚路蓝缕、贡献巨大。而在对外文化交流方面,他也多有开拓创建、成就卓然。可以这么说,对这位海上先贤的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一、独有的对外文化交流资质和地位

文化人类学家约瑟夫·本斯曼和伯纳德·罗森勃格在《当代社会进展》一书中就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作用指出:“一个人如果要作为其社会的一个成员,加入到其他人的行列,他必须掌握一系列结构复杂而又难以理解的技能、信仰和价值。只有在他掌握了这些技能、信仰和价值以后,我们才能说他已经社会化了。”从中可见,如果一个人要实现其社会化,并使这种社会化的程度更高、社会化的能力更强、社会化的影响更大,就必须掌握相应相关而又复杂艰难的一系列的“技能、信仰和价值”。王一亭正是在这方面身体力行,经过长期的社会磨炼和不懈的事业开创,使自己实现了高度的社会化,从一个寒门子弟成为一介社会名流,为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具备了资质、条件、地位和人脉。

王一亭的社会身份是多样的:首先,他是一位功力深厚、造诣独特的书画家;其次,他是一位声誉良好、颇有作为的实业家、金融家、慈善家、佛学家、社会活动家,同时他还担任着不少社会职务:豫园书画善会会长、上海商务总会会董、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委员长、中国佛教会执委、世界佛教居士林林长等。正是王一亭在艺术、实业、经济、慈善、佛学等的社会铺垫、雄厚实力和前期准备,使他在对外交流上能得到各方的支持和支撑,显得长袖善舞、多向推进。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本人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化意识和觉悟,高度自觉的奉献精神,从而具有综合的优势和能动的势态,体现锐意的进取和勃发的能量,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海内外的好评。

二、日本高岛屋吴昌硕个展的历史意义

日本的高岛屋是档次、品牌、质量、信誉、服务的标志,由阪田七郎创立于1829年,至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历史。然而早在八十多年前,日本大阪的高岛屋画廊就为一位80岁的中国书画家举办了个展,这位书画家就是海派书画领袖吴昌硕先生,而这个展览的策划者与实施者就是王一亭。由于本次展览作品精湛、题材丰富、准备充分、推介扎实,因而声誉良好,反响热烈。高岛屋能为吴昌硕举办画展,不仅证明了吴昌硕的艺术档次和地位声望,在更大意义上标志着海派书画艺术走向国际化迈出了开拓性的步伐。而这也是现代中国艺术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华彩乐章。

王一亭所开展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很注重程序和方法,可谓循序渐进、由点到面,从个体到群体。六三园,是日本长崎人白石六三郎经营的上海最大的日本私人花园,系一处高级会所,位于虹口公园北侧的江湾路,是日本政要、商界接待贵宾的宴庆地。1912年4月,孙中山来上海时,日本人宫崎滔天曾在此设宴招待他。1914年王一亭为吴昌硕在六三园举办了生平第一次个展。正是这次展览,使吴派艺术开始为日本艺界所推崇,不少日本名流、藏家开始注目缶翁。东亚同文书院院长山田谦吉先生曾说:“(昌硕)先生书画篆刻,天然自成一宗派,可以表现东方之艺术的真精神,绝对非西方人所能领悟。”1926年,王一亭在大阪高岛屋为吴昌硕举办了第二次个展,并出版了《缶庐墨戏》,缶翁艺风由此风靡扶桑,从此在国际上形成了吴昌硕作品收藏热。

三、对中日书画家群体交流的策划组织

在成功地推介吴昌硕后,王一亭又致力于中日书画家群体间的组织性交流。1920年4月,中日美术协会在上海成立。1923年改为会员制,由此拉开了中日书画家大交流的帷幕。历史地看,中日美术协会自1921年起,成功地组织了五次“中日联合美术展览会”,使中日两国的文化艺术交流达到了一个历史制高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王一亭凭借着自己的社会声望、经济实力、艺术地位及人脉关系,是这五次展览中国方的领导者、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他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积虑,事无巨细,亲自操持。第一届中日联合美展于1921年11月在北平举行,发起人为吴昌硕、王一亭等8人。名誉赞助会员为徐世昌、黎元洪、陈宝琛等8人。当时展出中国画42幅,日本画69幅。第二届于1922年5月在日本东京商工奖励馆举行。王一亭本想赴日,但因直奉战争而未能成行。第三届于1924年在北平、上海举行,5月16日日本画家团抵沪,王一亭以东道主身份到火车站迎接。17日开幕后的中午,在上海“功德林”设宴招待日本画家团。本次画展共展出中国画281幅,日本画144幅。第四届于1926年6月、7月分别在日本东京上野公园内的东京美术馆、大阪国之岛的中央公堂举行,规模甚大、规格甚高。第五届于1929年在上海、大连、沈阳举行。为筹备这次展览,王一亭于1928年11月亲赴日本东京,参加中日协议会,会议明确上海一方由王一亭为主任,庞莱臣、狄楚青、成鹤逸为协助。1929年11月1日,展览在上海康脑脱路(今康定路)徐园大礼堂开幕,王一亭致词:“今日,中日两国现代绘画展览于上海徐园,集两国艺术界之精英,聚会一堂,诚盛举也。”此时,吴昌硕已故,王一亭已成海派书画的领军人物,实际上行使着领袖的职能。此次展览共展出中国书画作品455幅,日本书画作品214幅,为历届规模之最,也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规模盛大的中日第五届绘画联展,使王一亭看到了中日文化交流的巨大空间及中日书画家间的深厚友谊。他和叶恭绰于1930年春组织了“中日艺术同志会”,以直接加强和促进中日两国书画家的交往。参加该会的中国书画家有王一亭、狄楚青、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56人。第二年元月,王一亭以“中日艺术同志会”的名义在自己的“梓园”宴请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和画家渡边晨畝等,中方有书画家、名人赵叔儒、李平书、杨度等,共同策划筹备在东京举办《元明清名画展》及《中日现代绘画联展》,席间气氛融洽,所谈甚欢,并商定在当年樱花盛开的时节,由王一亭率中国书画家访日。

1930年4月25日,日轮“上海丸”载着以王一亭为团长,张大千、王个簃、郑曼青、吴仲熊、钱瘦铁等为团员的中国艺术家访问团离沪赴日。随行的还有书画大收藏家庞莱臣、周湘等。4月28日中日绘画展在东京上野展出,日本各界人士参观,盛况空前。5月16日,日本皇太后光临参观达三小时,并选购了几位中国画家的作品。其后日本天皇裕仁接见了王一亭。

从1929年第五届中日绘画联合展到1931年中日绘画展,由王一亭领导策划的中日文化艺术交流达到了鼎盛期,然而由于后来日本军国主义者燃起了侵略中国的战火,九一八事变后,王一亭被迫停止了中日文化交流。日军入侵上海后,逼迫王一亭出任伪职,王一亭不顾年老体弱,抛家别业,决不合作,毅然出走香港,体现了一种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他为中日两国人民及艺术家所作的大量的文化艺术交流工作,却是功不可没、载入史册的。

值得一提的是王一亭在上海南市的花园住宅“梓园”,这是他进行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他时常在这里会见海内外友人。1922年11月13日晚,王一亭在梓园设宴招待了爱因斯坦夫妇。开宴前,爱因斯坦夫妇以极大的兴趣欣赏了王一亭收藏的书画珍品,在酒宴上,爱因斯坦致辞时仍激动地讲:“今日得观多数中国名画,极为愉快,尤佩服者是王一亭君个人作品。”

王一亭的对外文化交流还包括了他与欧洲艺术的交往等,而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和所取得的成就,也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同类推荐
  •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与颜体

    颜真卿在书法史上被称为“第二书圣”。多少年来,他的名字和他的一系列气势磅礴的碑刻书法一起,声名远播,走进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寻常百姓家。他的书香和风骨传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颜真卿以他正直、坚贞、刚烈的崇高人格和雄强伟岸、端庄肃穆、浑厚壮观的书法风格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颜真卿与颜体》介绍了颜真卿的家世背景、生平事迹、书法创作历程,对颜体也作了概要。
  •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

    《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新时期改革题材电视剧研究》重点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艺术叙事”、“现代性体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等几个主要方面来揭示和阐述改革题材电视剧审美现代性的内涵与特质,是中国电视剧艺术研究的新探索和新尝试。改革开放30年是当代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发生巨大变化的30年。作为现实题材电视剧的一种典型形态,改革题材电视剧以其影像表意系统,生动、形象地表征了世纪转型期人们精神历练的诗意轨迹,成为了“中国现代性”的影像书写。
  •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黑白·永恒的魅力:首届新世纪中国黑白木刻版画学术研讨会文集

    木刻是在木板上刻出反向图像,再印在纸上欣赏的一种版画艺术。版画,也是中国美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古代版画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古兵器、乐器鉴赏及收藏

    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 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戏剧入门指南

    戏剧入门指南

    知识扫盲: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提供最基础的戏剧知识,比如戏剧的分类、当今世界戏剧发展状况等等,也覆盖入门级的戏剧爱好者较关注的话题和存在的疑惑,比如中国戏曲和话剧的联系和区别,先锋戏剧究竟是什么……有了这些知识储备,走进剧场就更有底气了。 观剧指南:这里将提供希望亲近戏剧艺术的你最为实用的观剧攻略:从剧场礼仪到选剧宝典,从名剧团及代表作盘点到戏剧鉴赏指南……挑戏、看戏、评戏一网打尽,让你迅速进阶,姿势正确地领略戏剧的魅力。
热门推荐
  • 太极

    太极

    “练太极,养身体”已经成为风靡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上班族的日常自我保健方式,在纽约、在东京、在首尔,在更多的城市,清晨或黄昏,公园里,清幽处,一不小心就会撞见比划太极的人。已经不止老人,生活在城市里的上班族,正在成为这种来自东方的古老太极的忠实拥趸。据国际权威统计机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世界练习太极拳的人数超过3.5亿人,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的修身运动。什么是太极?能够用它解决什么问题?……根据自己的大量实践,结合太极秘传养生术、《黄帝内经》、《周易》、《延年养性录》等中华秘笈,我专门为都市人群编创了一套简单易学的太极体操。
  • 魔宗大工程师

    魔宗大工程师

    一个联邦受益大工程师穿越到修真世界的故事
  • 另一个世纪的你

    另一个世纪的你

    他是一个雪人,一个会融化的雪人,一个冰冷的雪人,但是因为这个女孩,他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
  • 陨落家园

    陨落家园

    浩瀚宇宙,万物轮回,由生而起,至死而终巨型陨石直击地球,神秘物质带来无尽末日,所有规则尽皆打破之下,人类已不再是食物链尖端的那个人类方天,一家小公司的普通技术员,将何去何从人类,曾经的食物链王者,又将何去何从。变异,进化,逃亡,求生,为生存而战!为尊严而战!不yy,不脑残,不种马,不过于腹黑,不烂好人,力求真实,一部末日求生的宏大世界即将展开。。。
  • 七宗罪

    七宗罪

    2009年,轰动嘉市全城的612案件在嘉市的头版头条之上占据了整整一个礼拜之久。一个女人的脑袋被放在蒸笼里面蒸了整整一个月,凶手还残忍把这个女人的皮肉烹煮成一道道黑暗料理,案发现场残忍至极各方媒体争相报道,可以这么说,这案子一经公开,嘉市的市民瞬间就炸开了锅。可外界谁都不知道,这件案子的起因,就仅仅只是一个失踪案牵扯而带动的。
  • 断无绝

    断无绝

    看腻了千篇一律的剧情?看够了法宝灵兽?不如尝试一下清新的武侠风,不一样的剧情,不一样的风格,处处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跟我一起见证一代大侠左笑凡的成长之路可好?我唯一能保证的是你绝不会后悔!
  • 凤龙庄

    凤龙庄

    追忆历史,记录乡愁,探究先辈们在清末民国年间的真实生存状态,一轴斑斓多彩、气息浓郁的西北农村画卷就此铺开。清末民国年间,在西北一个叫平襄的偏僻地方,有一个叫凤龙庄的小村庄,聚集着董、汤、王三姓人家。主人公少年艰辛,偶遇神鸟,神秘的序曲预示着兴旺。数个家庭三代子孙,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天灾人祸,为了繁衍生息,他们分裂、团结、分裂、团结,周而复始。…清帝退位、复清会复辟、军阀更替、三年内战,凤龙庄翻云覆雨,王旗变幻…我们从何而来,又到何处而去?
  • 恶劣女生VS拽男生

    恶劣女生VS拽男生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偶然)撞了人,不道歉就算了,连扶一下也奢侈极了!还冷冷地瞪着她,招谁惹谁啦!还一副痞子拽样若无其事从她身边酷酷地走过去。真是欠扁到了极点!以为自己很帅呀!还时装表演,又不是MODEL。(根本与一只蟋蟀长得没两样)。跌了个狗吃屎的我,誓立-要-报-复!
  • 傲视传奇

    傲视传奇

    江湖之上从来没有公平,拳头就是规则,实力才是筹码!公平?那只是强者的游戏!被灭门,与妹妹相依为命的少年,名门之后,投靠朝阳城花莲凤,少年是选择在强者的庇佑之下,苟延残喘,还是崛起,杀仇人、逐美艳,成就一代传奇。
  • 剑骨仙魂:若能爱必深爱

    剑骨仙魂:若能爱必深爱

    携一缕春风,装饰此生的半帘幽梦,将前世的眷恋盈入剑骨,谱就一曲惊艳时光的梵音。与他们邂逅怦然心动的瞬间。一筱耳语温婉绵长,零落的花瓣散发淡淡幽香,一颦一笑一心足;一悲一喜一生误;只因仙魂的一世情缘,半生流离,愿为相思睡,不忍相思累。情义之毒,穿肠蚀骨;若此生再过,必定执着不悔;金戈相争,仗剑于世,救世传说;多年后再回首,只等风雨湿过,桃雨纷纷。看满楼红袖招,物是人非事事休,苍茫大地利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世间只剩仙侠传说…(结合仙剑,古剑,及其它神话融为一体,外加新鲜内容的玄幻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