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700000037

第37章 殷海光:揭穿皇帝的新衣(4)

李敖为证实殷海光被监禁迫害,还与原告胡秋原在法院互控诽谤。据说台大当局给胡秋原一个公函,说本校从未解聘殷海光先生。另外,警总也给胡秋原一个公函,说本部从未监控殷海光。因为正式公函有法律效力,法官问李敖说:“台大有没有解聘殷海光呀?”李敖说:“殷老师虽然有开课之名,但是,已经不能上课,形同解聘。”法官又问:“警总有没有派人监控殷海光呀?”李敖说:“每当我有事去看殷老师时,他家巷口都有人在那里,我总不能去问人家,请问你是哪一个单位呀?”

李敖又说:“殷海光老师,当年被迫害的经过,殷老师自己有记述。因为他在被迫害时,既未经过法律程序,也未留下解聘的证据,因此,他的家人未能获得任何补偿,在台湾,在自由的台湾,天理何在?!”

殷海光的学生赵天仪等最喜欢在殷海光老师家聚餐,享受师母做的美食,喝咖啡,是他们难忘的记忆。1961年罗素生日,殷海光老师邀请一些台大文学院的学生,在家里喝咖啡,赵天仪也是被邀请的研究生之一。有十位左右,男生女生都有。殷老师养了一只狗,如牧羊犬一样高大,取名为“领袖”,他指挥“领袖”也很有意思。在那一天,他提到在台湾需要来一个像五四一样的思想启蒙运动。

赵天仪还记得有一个晚上,数学系的洪成完与他去造访殷海光老师,那时殷老师正被当局逼着要离开台大哲学系,他拟申请去美国也未获准。殷海光拿出一张蒋介石与毛泽东在战后重庆合照的相片,说这一张照片当年重庆街头就可以买得到,他说他当年也是一个法西斯青年,跟着蒋介石走,现在他了解中国只有走上民主、自由道路才有希望。他一边沉痛地说,一边流下眼泪,他说:“我要自由,我要更大的自由!”赵天仪说:“每当想起殷海光老师,含着泪光,呐喊我要自由,我要更大的自由!”我都不禁悲从中来。”

殷海光被蒋介石整得走投无路,连美国人也看不下去了。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曾正式邀请殷海光赴美作为期两年的访问研究,但一直被台湾当局拖延不予办理离台手续。他曾托朋友设法找关系,甚至计划发动海外人士联名呼吁,然而这些他称为“出笼”的计划都落空了。

在万般无奈之下,殷海光想到了去美国教书谋生。几经周折,哈佛大学终于在1967年5月决定聘请殷海光到哈佛大学,与史华慈教授一起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但殷海光太天真了,国民党当局岂能让他出去!一直到殷海光去世,当局也没有让他走。不过,哈佛方面寄来的在殷海光滞台期间的研究经费倒是帮他缓解了生活上的困难。

但是寄来的书却被管控了,书籍对于殷海光来说是精神生活中的第一需求,在他与友朋交往中关于书的交流是最令他兴奋和看重的事情,他临终前还为他念念不忘的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计划而委托在香港的友人替他购书。

在目前仅存的写给友人的书信中,他开列的书目和对书的评价,可以辑为一本颇有意义的小册子。尤为使人感同身受的是在对书的渴求中,折射出解严以前台湾政治的高压。1968年,殷海光在致美国友人的信中委托买三本书:《孙中山的一生及其意义》、《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研究》和《农民的民族主义和共产党的权力》。他说直接寄这类书籍给他会非常不方便,因此请对方寄给住在他家附近的美国朋友魏君;由于收件人是美国人,当台湾的邮检员想把书扔到海里时,他们必须多一层考虑。

他在给香港朋友的信中时常请求帮他买书、寄书,同时多次叮嘱来信不要谈及所寄书名、作者等,甚至教朋友每次用不同的寄件人姓名和地址,总之是对台湾邮件检查的高度警惕。他说:“在一个自由民主的地区,一个从事著作的学人怎会这样操此类的心!”

更令人唏嘘的是,1969年1月,离他去世只有不到8个月,正被病魔折磨着的他在给香港朋友的信中还反复谈如何寄书给他才能躲过审查扣压、如何向邮局交涉追查,“我们希望不致完全‘石沉大海’”。他在另一信中说到《鲁迅全集》只收到两册,连其他的书共损失14册,“真是损失惨重!”当时台湾思想禁制的高压氛围于上述种种“书话”中可见一斑。

为了买书,殷海光不仅要冒着政治高压的风险,而且因为薪水被减、研究资助中断而承担着很大的经济压力。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给美国友人、学生的信中多次提到不敢多写信,因为“写一次信就影响日常费用”、“一次十元,多了就影响‘民生’啰!”至于买书的钱就更是窘迫。在书信中,他请朋友替他买书通常都言明书款的付还方式,而且对书的价格也多有关注和叮嘱。但是,他的朋友和学生知道他的困境和爱书,常常赠书给他。对此他和朋友商量了一个办法,除了感谢大家以外,制订了所谓的“一人一年一书”(也称“三一制”)制度,即为了顾及朋友的财力和他的真正需求,由他提出想要的书,每一位朋友在一年内赠送一册;对于某些关系特别的亲友,他也会提出一年赠两册的愿望。

由书情而知学人生存景况之大概,殷海光虽然孤傲不屈,但心境的悲凉不难想见:“我如今,头发如霜,现实里的一切,什么也不属于我,连基本的生存也成问题,还要学生朋友来支持,并且还要向那陌生的‘学术市场’出售自己。我的心情,在某些方面,颇似晚年的陈独秀,或流亡墨西哥的托洛茨基。每一念及,心灵怎不感到轻微的震动。”每当读到殷海光书信中的这些文字,一般人都会感到心灵的震动。

说到哈佛大学邀殷海光前往该校研究中国近代思想这件事,台湾当局非但不允许其出境,还污蔑殷海光因言论带有“毒素”,因而再出重手将他逼离台大,与青年人隔离,随后凡是被冠以“殷海光的余孽”的台大哲学系教师也被停聘,人数之多几乎使哲学系关门。

殷海光去世前已陷绝地,但就是这样潜心著述、“形同隐居”的生活也不能见容于国民党当局。作为《自由中国》“首席余孽”的殷海光已经失去了在校园公开演讲的自由,外出活动也常常有“尾巴”紧随。

不久,哈耶克教授来台湾访问,政府禁止殷海光与之晤谈,而且殷海光的生活起居也受到监视。殷海光不堪如此身心双重折磨,1967年不幸罹患胃癌,病中嗜食芒果,并坚持阅读著作不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两年后病逝。

1966年1月,耗费殷海光无数心血的著作《中国文化的展望》出版,此书是殷海光多年的研究心得。此书采用了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的概念及逻辑分析方法,讨论了19世纪以降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从世界架构的视野,检讨思索中国文化的前景。在书中,殷海光呼吁“道德的重建”,鼓舞知识人不畏威权,扛起道义责任的大纛。

当时殷海光的得意门生、“中央研究院”院士林毓生正在美国留学,收到书以后,还写信告诉老师,他看到这部书,第一个感觉是“惊异于您最近功力之勤与深”,也认为“在大学念书的应该人手一册”。但到7月这部书就被警备总部以“反对传统文化精神,破坏社会伦常观念”的理由查禁。

学界认为,一位以教学为职业、以著述为志业的殷海光,为了力行自己的自由主义原则,竟然遭受威权体制的无情镇压,失去教学舞台,也失去了发表思想、言论的自由。在精神上受到的折磨打击,终于成为身体上受病罹疾的原因。三年后,殷海光以五十岁英年,告别了人间。

1966年7月,刚出版的《中国文化的展望》一书被列入禁书之列是对殷海光重大的打击。这还不算,到了8月份,他在台大的教职也保不住了。在随后的三年中,殷海光陷入了贫病交加、孤立无援的苦难之中。按韦政通的说法,殷停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几年,“面临了与斯宾诺莎被教会除名相似的处境”,多年的老友不敢来探望他,有的甚至面对面碰上了都不肯相认。

在如此的困厄之中,殷海光仍不失英雄暮年、壮心不已的斗志。在给徐传礼的信中,他就谈到:“自由之实现是要付出代价的。在这太阳被乌云遮蔽的时代,我之身受,正是为自由所付出的代价。也许还得再付出哩!”

自由思想者殷海光对自由的渴求常伴随着感伤的慨叹,他曾说,“我这半辈子追求自由,当我在院内散步,想到这里,内心有时不免些微感伤”;同时他又是那么坚定无悔:“真不知哪儿来的勇气和顽强。一切狂风都吹不散我心头的那点追求自由的理想和肯定的人理价值。”殷海光在病危期间写下的《自叙》中对生命的眷念执著与对自由的追求同样震撼人心:“我希望我能再度战胜死神的威胁,正如我希望在春暖花开的日子看见大地开放着自由之花。”

殷海光虽未因雷震案入狱,然而围攻、贬抑、监视之氛围十年严逼,他的生活备加困顿。自由主义在强权高压下的挫败带来了寒蝉效应,殷海光亦转向更内在的反思,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发出沉重的感叹:“中国的自由主义者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由于殷海光长期在台湾反极权、反暴政,蒋氏父子对他恨之入骨,并动用党、政、军特对他进行残酷的迫害,仅在报刊上的批判、围剿,就进行了五年之久。1969年9月16日,被病魔折磨了两年有余的殷海光终于走完了他的人生旅程。这天离他五十岁生日还有整整三个月。临终前,殷海光的遗言是:“我死得不甘心,我的思想才刚刚成熟,就在跑道的起跑点上倒下来,对于青年,我的责任未了,对于苦难的中国,我没有交代。”

殷海光虽只活了五十岁,却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作,其代表作有《逻辑新引》、《思想与方法》、《中国文化的展望》等。

殷海光生病主要是被国民党气的,在被看管的那几年,他身体非常不适,写不了、也登不了任何奋发之作,他只有生闷气,每当泡澡完了,精神抖擞,就往那个巷口一喊:“那个帮国民党站岗监视的特务,滚!”

殷海光被软禁很呕气,在家里生闷气,一吃饭的时候就呆坐在那里。李敖回忆,殷老师啊,就骂蒋介石,骂了半天,筷子一丢,也不吃饭了,最后得胃癌死掉了。胃癌形成的原因很多,可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心情不高兴,哲学家得胃癌死掉,这是不相称的。如孔子所说,“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他过世之后的第二年,坐牢十年的“政治犯”雷震出狱了。刚出狱,雷震就来殷家探视。夏君璐说,她仍记得身材魁梧的雷震一进门就大喊:“你的先生被蒋介石气死,我就没有!”当年他硬生生被蒋介石剥夺教职后,每天都坚持做点体力劳动。

殷海光一生极不善于应酬,交往的朋友不多。尤其是在20世纪60年代屡遭围攻、迫害的日子里,他的处境是很孤独的。在去世前一年,他在书信中说:“我的门早可罗雀了不说,我偶然上上街,十几年的老同事碰见了,有的似点头非点头地交臂而过,有的明明看见,转脸做购物状。任何地方,一听见‘殷海光’三字,就像瘟神到了,避之不及。这一点也不能错怪这些人。良以二十年来统治的恐怖形成的空气,所以,相对于我而言,台湾已成‘绝地’,无法谋生。”

而且,殷海光为人率直,经常受骗。他自己对此总结得很有意思:“简直太容易相信人了。在过去,来者只要吹三句自由、民主,谈点罗素,附带骂骂唐君毅头脑如浆糊,钱穆是义和团的历史鼓手,我便立刻引为知己,马上把心肝五脏都吐给他。哎!这类受骗的事太多了。所以,我现在变得对不够熟识的人谨严起来。”最严重的一件事发生在1961年,当时在雷震案发生后,台湾当局密谋以所谓的“除三害”计划引诱殷海光下水,再以“谋害台湾地区领导人罪”将其惩办。后来计划落空,但是殷海光的一位朋友却被诬告下狱。

胡学古就是被派来做那事儿的特务,最终却成为他的朋友,胡学古是跟随国民党部队来台的湖南人,曾任职于世新大学,因投稿《自由中国》与雷震、殷海光成为好友。他受过高等教育,却被派来做跟踪殷海光的狗腿子,自己也不是滋味。

殷海光与雷震都在《自由中国》发表尖锐文章得罪蒋介石,雷震于1960年9月被捕后,警备总部又打算陷害殷海光,编了一个殷海光密谋暗杀蒋介石的故事,打算逮捕殷海光。而胡学古在特务堆里被排挤,几次惨遭上级同事的诬陷,想把他打入狱中,胡也无时无刻不想反击。特务想暗杀殷海光,所幸被胡学古识破而拒绝合作,殷海光得以保命,但胡学古却成了“代罪羔羊”。1964年6月2日,胡学古被警备总部以“非法之方法颠覆政府”的叛乱罪判刑七年,证据只是一把打不死人的枪。更令人痛心的是,他还在狱中被整瞎一只眼睛。因为胡学古是个大近视,却被指控与台大教授殷海光密谋刺杀蒋介石并担任枪手,他们的案件本身,其实也见证了当年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恐怖统治下胡乱制造政治案件的荒谬。

殷海光遭到国民党政权的高层的迫害,根据他自己所说的“基本原因”,是他二十年来“不接受专制制度,尤其不接受法西斯型模的思想”,“显然,这是借‘反共’和‘反攻’来维持残余权势的集团所不能容忍的”。

9自我定位:自由思想者

同类推荐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死后,还会背上“窃国大盗”的帽子。他一生处心积虑,就为了把任何事情做得圆滑灵通,没想到天不遂人愿,他终究还是做了反面人物。客观地回顾袁世凯一生,我们会发现,他既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也不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相反,他是一个能力特别强,手段特别灵活的人。袁世凯一生历经大风大浪,总能像变色龙一样随时随地揣摩和适应着环境和潮流,为的是总站在正确的一边,他的站队艺术和应变心机很值得借鉴。畅销书作家姚尧将为读者揭秘袁世凯的发迹之路。
  • 我与鄂尔多斯学

    我与鄂尔多斯学

    本书作者在鄂尔多斯生活多年,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史料进行了搜集和研究,分创新认识、专题探究、永远牵挂、草原情深四部分,最早提出了创立鄂尔多斯学学科体系的立论。
  •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鞋道:汪海思维 行为探究

    作者在满怀激情地赞美汪海以及双星集团所创造的业绩的同时,也没有避开使他们引起争议的一些问题,比如:借用佛教文化的某些说法来加强企业管理,请观音菩萨的佛像为双星信团值班站岗,以及在《鞋道》的最后一章“双星走好”进而提出的供汪海思考的若干忠告,等等,都写得妙趣横生,而又颇有深度。
  • 中国皇后传

    中国皇后传

    本书力求通过她们的详细传记,科学地评价其功过是非,如实地反映历代宫廷制度和生活,以及与皇后有关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事件。皇后作为寄生于封建统治权力的顶峰:皇帝周围的一个群体,她们对封建政治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尽管封建史学家或为皇后作纪,或为皇后立传,但是记载或失之简略,评论或失之偏颇,无论在史实还是观点上,都有重新研究的必要。不了解皇后,也不大可能全面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鉴于此,我们编写了《中国皇后传》一书。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热门推荐
  • 跌进兽世:撩美男,生崽子

    跌进兽世:撩美男,生崽子

    所谓人生如戏,充满无数意外。然而一屁股跌进不按套路出牌的兽世,这意外能吓屎人……这里,雄性帅炸天,雌性丑死人,校花级的冉筱曦,蹭蹭成为最最美腻的雌性。于是乎,雄性全来求结侣交配,冉筱曦表示消化不起。那这样:你,今晚来;你,明晚来;你…还是算了,太那啥了……再数数,二四六八十…天!生多了,肿么破?木事,有法子!你,来养自己的;你,把自己的领走;你…没有…木事。晚上记得来!
  • tfboys之遥不可及的梦

    tfboys之遥不可及的梦

    “王俊凯,你一直都住在我的心里,可是我却从来没有真正走进过你的心!”“源源,对不起,我辜负了你的爱!”“千玺,欣怡,祝你们幸福!”“陈思荣,放手吧,我们已经回不到从前了!”……李柔颜只是一枚平凡的四叶草,从来都没有奢望过与他们相知,更别说是相恋了……
  • 侠在当下

    侠在当下

    我能够杀掉任何人,却救不回自己在乎的人;我能够拿当权者的脑袋当夜壶,却不能够让这个世界幸福。侠,多少少年向往的字眼;江湖,多少豪杰梦幻中的家园。侠与江湖,绝不仅仅是快意恩仇。侠之重,可比天下。尤其是在那个已经不见侠的时代。侠,一直都在。
  • 上古世纪之英雄时刻

    上古世纪之英雄时刻

    怒吼,染在黄沙的血嘶吼的咆哮!征战,吹响鸣笛是那前进的号角!杀戮,只为曾经那一份唯一净土!哭泣,亡灵的魂谁又能够来救赎!英雄,内心中的信念挥舞着大刀!战记,永恒国度创造和平的世纪!
  • 这些破破烂烂的忧伤

    这些破破烂烂的忧伤

    有一些忧伤,注定不完整,但是回忆纠缠不清的时候,也许破烂不堪的忧伤才美得一塌糊涂
  • 活学妙用心理学

    活学妙用心理学

    《活学妙用心理学:最神奇的30个心理法则》介绍了最神奇的30个心理法则。作为普通的社会人,也许我们并不熟悉那些被冠以各种名称的心理法则,但是我们却经常在不自觉、无意识中接受来自他人或环境的心理影响,同时我们也在不自觉、无意识之中运用心理法则对他人施加影响。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那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那个冬天,我不再寒冷

    一个在外地打工的男孩被一个叫雪儿的女孩用白色的谎言欺骗。。。。。。
  • 白骨飞仙

    白骨飞仙

    一万年前,他以绝情之法修炼,修为登峰至极,开大宗称天帝。一万年后,他身躯尽毁,记忆盗失,一生修为毁于一旦。失态变迁,物是人非,万年前跟在自己身旁的小女孩,如今已然成了女帝。万年前发誓要守护自己的属下,如今安然享乐。失了记忆,少了绝情,多了羁绊,,携美踏上主宰之路,踩着白骨飞升成仙,找回当年丢失的一切。而然,一场危机再次到来……
  • 梦回当年古战场之辰星大陆

    梦回当年古战场之辰星大陆

    问苍天,好与坏可有用?问苍天,你可分的善恶?问苍天,正与魔可有用?问苍天,人死可能复活?问苍天,你可分的善恶?问苍天,你既然不分要你何用?既然苍天,不分好坏、善恶、正魔、要你这天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