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9700000033

第33章 于右任:弹劾宰相、警示皇帝的“御史”(4)

于右任是一个坚持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者,坚决反对蒋家偏安台湾,或借着美国人的势力搞割据。他去台湾后,看到蒋介石“反攻”不成有意培养儿子蒋经国接班,蒋经国没本事继续其老子“反攻大陆”的“伟业”,只打算偏安一隅。于右任担心中华民族难以统一,特地书赠蒋经国一副条幅“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显然他是希望蒋经国不要像其父亲一样,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只想在台湾搞小朝廷,搞传宗接代,而要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和平统一。周恩来总理生前称赞说:“于右任先生是位公正的人,有民族气节。”

回顾往事,于老可谓是高瞻远瞩、预知未来,对蒋介石的“反攻大陆”早就失去信心,也预知了自己必会客死异乡。

20世纪50—70年代,台湾当局一直宣称要“反攻大陆”。到20世纪80年代,民间还是继续喊着要“反攻大陆、解救同胞”的时候,蒋经国提出了一句暗示性的口号:“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表面上“三民主义统一中国”跟“反攻大陆,光复国土”的意思没什么两样,但仔细解读便可以发现,蒋经国已经没有坚持要用武力的方式“反攻大陆”了。

但是兄弟阋墙于内御敌于外,当年于右任先生题赠经国的那副联语,意思是要经国先生别忘了海峡对面的亲人同胞,至今仍可作为我辈的座右铭。

20世纪80年代,祖国大陆实施改革开放。华裔美国人陈香梅是廖承志堂妹的女儿,那时候已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打拼,在美国商界、政界都站稳了脚跟,并进入白宫,与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关系很好。1980年12月31日,陈香梅带着里根写给邓小平的亲笔信来到了北京。廖承志夫妇与邓小平一起会见了陈香梅一行。就在这次会见中,廖承志拿出了那些照片,他对陈香梅说:“给经国捎个话,告诉他,奉化溪口蒋家祖坟已经修葺一新。经国如想派人回来扫墓,我们欢迎。”然而蒋经国终其一生未能回到奉化老家。于右任赠蒋经国的条幅“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还是没能实现。

两岸隔海峡而治,让于老忧愤万分,何时和平统一没有答案。暮年,于先生深恨祖国处于分裂状态,自己不能叶落归根,深念失散多年的祖国大陆的亲人,抱遗憾而痛苦。

所以,他的《望大陆》并非泛泛的家国之情,而是深藏了刻骨铭心的身世之痛。1962年,他已八十三岁,重病缠身,自知不久于人世,不得不考虑后事:“我百年之后,愿葬玉山或阿里山树木多的高处,山要高者,树要大者,可以时时望大陆。我之故乡是中国大陆。”(1962年1月12日的日记)之后不久,于右任先生在日记本中写下了感情真挚沉郁的诗作《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全诗共三小节,主要写诗人想象去世后站在台湾的高山顶上望祖国大陆、望故乡的所见所想。其中怀乡思国之情溢于言表,是一首触动炎黄子孙灵魂深处隐痛的绝唱。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期间,回答中外记者关于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时,曾深情地表示,“说起台湾,我就很动情,不由得想起一位辛亥革命的老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在他临终前写过的一首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这是多么震撼中华民族的诗句……”

祖国统一是诗人一生志在追求的目标。这首感动人心的诗是国民党三朝元老于佑任先生的临终之作,正所谓:“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历经了两党之争的国民党元老,心里很清楚,两岸再怎么吵,也是一家人,一家人不管怎么乱,最终还是要一笑泯恩仇的,包括蒋介石也不过如此。

叶落不能归根,真乃人生一大憾事。第一节,起句“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是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安葬意愿,直白而深沉。“望我大陆”紧承上句,道出作者想如此安葬的缘起和目的。“大陆”前加一“我”字,体现了于先生台海两岸是一家的观念,虽然身在台湾,但是祖国大陆也是“我”的,传达出强烈的爱国感情。

谁“望”呢?是作者的魂魄!祖国大陆令作者如此倾心,以至于死后的魂魄也要去望!死后尚且如此,活着时当然无时无刻不牵挂!这是一份多么执著的苦恋啊!这里,诗人还给我们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会神游祖国大陆,那滚滚向前的千里黄河,那屹立而不倒的万里长城,那勤劳勇敢的人民……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诗人的魂魄在台湾最高的山顶上,凝神远望,可是,他总望不到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哪怕是一点点的影子!面对这样的事实,他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有涕泗滂沱,放声恸哭。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生不能相依,但死后化蝶相依;而于先生,生时眼不能见大陆,死后魂魄依然不能见大陆,这是怎样深重的遗憾!魂魄不是很神奇吗?怎么竟然连祖国大陆都望不见?中国台湾地区与祖国大陆有怎样深远的阻隔!这两句表面上是满腔的痛苦和遗憾,骨子里却是无尽的对分裂制造者的愤慨。

第二节,“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交代了安葬在高山之上的另一个目的——望见故乡。客居台湾十几年怎能不思念陕西老家?怎能不思念结发妻子?怎能不思念失散的骨肉?何况诗人此时已是垂垂老矣!叶落归根,狐死首丘,要知道,人越年老越想回老家。故乡的亲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吗?故乡人民的生活还是他曾知道的那样贫困吗?那些亲手建设的水利工程年久了还能为人民造福吗?他支持关怀的教育事业有无巨大发展呢?故乡的一草一木……然而,“故乡不可见兮”,死后的魂魄依然不能望见故乡,欲归不能,欲聚不成,多么遗憾!一个游子离开亲人和故乡几十年的羁旅之苦,一个游子客死他乡的悲哀尽显无余。所以说,“永不能忘”表达的是无尽的思念和刻骨铭心的痛。

尽管思乡之苦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常见主题,但是于先生的这节诗不同寻常,有大大超越前人的内涵。作者孤魂永不归!我们不禁会问“此何人哉?”这节诗不仅写出个人之哀,更引人思考造成此种哀苦的根由——祖国不统一。作者说“我之故乡是祖国大陆”,所以,我们不能把这节里的“故乡”简单认为只是指他的陕西老家,所以说他的思乡之情比一般之人大气许多。

余光中先生在《乡愁》诗中写道:“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而于右任这节诗所传达的感情要比余光中的“乡愁”更浓烈。

前两节两次出现“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在这两句里作者对死亡没有丝毫恐惧,祖国占去了他整个灵魂,祖国的统一成了诗人牵挂的一切。南宋大诗人陆游的绝笔诗《示儿》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正可作为本诗的注释。它们表达了同一种精神。前两节既明写了情,又暗写了事,给人强烈的震撼。

接下来再看,本想望见的故乡都是望而不见,但这并不是说一无所见。第三节,“天苍苍,野茫茫”正是作者想象中所见,景象苍茫、空旷。这两句本是成句,从手法看是用典。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敕勒川》云:“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写了西北大草原的景色,表现了牧民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经过1000多年的传诵,已经积淀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热爱家乡的代名词。试想,诗人在用这两句描述所见时,能不自然联想到、思念着远在西北的老家吗?此两句景中寓情。

“山之上,国有殇”一句语意双关而寓意丰富。“殇”字解为名词,《小尔雅》说:“无主之鬼之为殇。”这个“殇”指不能归故里的魂魄。“国有殇”化用了屈原《九歌·国殇》中“国殇”一词,“国殇”指为国死难者,南朝诗人鲍照《出自蓟北门行》云“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可为印证。“国有殇”即“有国殇”,意为:有一个为国死难者。为国死难者当然是指作者本人。于右任作为辛亥元老,自比为主义献身之战士,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以“国殇”来自况,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深沉的悲憾。他悲憾于报国的壮志未酬而身先死,悲憾于自己客死他乡,悲憾于祖国的分裂。

面对个人遭遇与国家现状,他定然是死不瞑目!而他个人的悲哀也正是国家的悲哀。若国家统一,他岂能客死台湾?若政治清明,他岂能壮志未酬?“国有殇”在篇末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是前文炽热情感的彻底喷发,是杜鹃啼血式的悲鸣。

第三节用短短四句描绘了一幅图景:一个为国而死的魂灵站在一片空阔里,他孤零零、眼巴巴、泪汪汪的。整个意境是寂寥凄凉的。背景衬托人物,空阔的背景越发使他显得渺小、孤寂与可怜。这一节有景有情,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这首诗虽然短小,但艺术水平极高。

第一,这首诗在构思方面以虚写实,情、景、事有机结合。作者设想安葬,想象死后魂魄远望,想象魂魄恸哭,想象远望之景,想象孤魂寂寥,这些都是虚写,实际上表现生前活着时的痛苦。作者明确实写了自己的悲哀情感,暗示虚写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现状。读者可以通过诗中明确的抒情,在头脑里再现出一个活生生的慷慨悲壮的主人公形象。

第二,此诗在音韵节奏方面特点突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在句式上,长短错落,读来时慢时快,恰当地表达了悲壮之情。

前两节采用了重章复沓的手法,具有很强的咏叹意味。“葬我于高山之上兮”反复出现,表达出愿望的迫切与郑重。诗中的“兮”字起到了调整语速、渲染感情的作用。“大陆不可见兮”、“故乡不可见兮”中“兮”表达了无限的失望与遗憾。这两节中还使用了顶针的修辞手法,“大陆”、“故乡”的意象接连而出,表现诗人一心系之之情。从情感发展上看,“望我大陆”所传达的情与“大陆不可见兮”所传达的情又截然不同,构成突转,发人深思。

第三节每句三字,音步一致,节奏分明。四句诗紧锣密鼓式地排列,读来沉郁顿挫。前两句使用叠音词“苍苍”、“茫茫”,渲染了景象的寥廓,音韵上也具有美感。

整首诗押韵鲜明。首节二四句“陆”、“哭”押“u”韵,低沉郁闷。后两节押“ang”韵,末节还句句押韵,浑厚慷慨。

第三,全诗用语自然生动。如“高”字,出语自然天成,而富于哲理,耐人咀嚼。站得越高,望得越远,这是常识。诗人一定希望葬得更高些,那样会望得更远,了解更多,更能缓解思恋之苦,满足思恋之需。作者情之急、情之浓全被这一字道出。

《望大陆》,声声切,字字悲。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曾以“情激山河的千古绝唱,令世界中华儿女裂腹恸心”来评价,可谓贴切。

于右任先生在久等而最终未看到祖国统一的含恨中去世了,叶落未能归根,国家尚未统一,令人不胜痛惜。其爱国诗作《望大陆》(又名《国殇》)发表于1964年11月10日,是先生在台北谢世之后。

他的这首哀歌震撼着中华民族。愿海峡两岸早日实现和平统一,以慰先生在天之灵!

同类推荐
  •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科学朝圣:世界著名科学家和科学的故事

    《环球艺术朝圣:世界著名艺术家和艺术的故事》主要内容简介:在璀璨的艺术星空中,闪耀着无数著名艺术家的名字他们留给人类一笔笔宝贵的艺术财富,而广大青少年读者应予以继承,而且将从中得到最大的收益。
  • 飘落的风筝

    飘落的风筝

    本书是一本自传,作家在童年的乐趣、相信自己的双手、母亲教我诚实、我有一个温暖的家、花季里的畅想等文章里,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莫泊桑(名人传记丛书)

    在莫泊桑短暂的一生中,疯狂的工作和放荡不羁的生活使他逐渐病入膏肓,但他还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他的小说描写生动细致,刻画人情世态惟妙惟肖,他本人也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本书客观记录了法国作家莫泊桑的一生,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莫泊桑笔耕不辍的创作过程、勤奋刻苦的写作态度,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莫泊桑作品的巨大价值。
  •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国大谋略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安徒生

    安徒生

    在世界文学史上,安徒生是第一个自觉地把童话的娱乐作用和教育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并明确提出要用童话来争取新的一代的伟大作家。正因为安徒生能把童话意义提到这样的高度,所以他才能远远超出以往童话作家们那种只是收集、整理和加工民间故事的做法,独立地“用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创作童话,使其童话创作无论从思想的深刻、艺术的高超,还是从题材的广泛、影响的巨大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一起来翻阅《安徒生》吧!
热门推荐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
  • 吴郡二科志

    吴郡二科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笔书生

    灵笔书生

    书生都是满口仁义理智信,但不注重实际的人.......但这个书生会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 御书凌仙

    御书凌仙

    特工祖师爷,转世星穹界,开创最强势力!踏碎不朽天骄!笑掌天地轮回!成就亘古神话!
  • 组团穿越之玩转异世大陆

    组团穿越之玩转异世大陆

    由于各种我就是不想说的原因,共九人,先后穿越到同一个世界。在异世,他们该何去何从?
  • 民国之望君归

    民国之望君归

    她是南京军阀的亲生女儿,自幼倍受瞩目。一朝,她在学校看见他,他是教导员,她是学生。一暮,她在华灯下偶遇他,他在贴宣纸,她在看灯花。人生得有几个朝暮,自此她追随他的脚步!可是,相爱哪儿有那么容易,党派的南辕北辙,战火的纷争,上一辈的恩怨,处处都阻挠着他们!……当尘埃落定,他们又能否在一起呢?
  • 佛说菩萨修行经

    佛说菩萨修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机器公敌

    机器公敌

    “女神,我可以追你吗?”“听说你那个机器人怀了你的孩子?”“还没呢…我还没找到将她进化成人的方法呢!”“这么说如果进化成人你就会让她怀你的孩子?哼……再见!”“那个……不是,女神……女神……我告非!……骨头妹……出来,变化成女神的模样,让我研究研究!”
  • 古元传说

    古元传说

    古元大陆,以武为尊。武道极致,一念山河移,一年星辰坠。少年云天,为亲人,为朋友,为爱人,为寻身世。励志登临武道极致。元炁,武魂,武者之路,夺造化,倒阴阳。逆天而为,我名云天,我便凌天。
  • 君临云垂

    君临云垂

    一盾挡天地,一枪一世界,一刀一剑生死别,一法星陨落,一舞人再生,一魂化门名轮回。一个少年怀着血和恨走出小村,踏上了修炼之途。故事已经开始……君临云垂粉丝群:556857517(新书需要呵护,点击、推荐、收藏、评价、评论、顶贴、打赏、宣传,一切都珍贵,点滴见人情,总之千万别和我客气,您能做点什么,就请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