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跃进”的时候,纺织行业也受到当时急于求成思想的影响,一度片面地追求速度。原来正常开机为三百多转,而当时我们厂和别的纺织厂普遍把机器开到四百转,机器开得太快就来不及接头,或者一接就断,会纺出许多废棉花,造成很大浪费。可能后来有人把这个情况反映上去了,中央察觉到这个情况,开会时碰到周总理,记得他只说了一句话:“裔式娟,你回去要做做工作。”以后才逐渐把机器速度放慢了。
国家还是挺照顾劳模的,1952年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造好,我分到一间13平方米的小房,卫生间与灶间公用,卧室还铺着地板,居住条件一下改善了。不久,妹妹来上海照顾我的生活,我工作太忙,家务几乎都由她做。那时,外地人落户到上海还不像现在那么难,所以她的户口也落下来了。1954年,党号召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街道来人动员,我想自己是组织培养的,也不好拖后腿,妹妹就到郊区插队去了。好在妹妹以后有机会参军,复员后在上海结了婚。她现在过得蛮好的,我们还时常碰头。
后来妈妈住了过来,并带来了二弟的一个女儿。由于妹妹已去农村,她们也就可以落户在我家。1960年我国经济困难,厂里工资照发,但买不到什么东西,食堂菜很少,常做卷心菜酱油汤。那时家里只有我和母亲及侄女三个人,母亲也是苦日子过惯的人,所以日子还过得去。当时粮食是定量供应的,我的定额是二十九斤,平时能节约就节约点,省下粮票还上交给国家。二姐在乡下结婚,她生了三个小孩,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大跃进”时乡下搞“极左”,老百姓都必须到公社食堂吃大锅饭,后来办不下去了,就重开小灶,分给每人二十斤稻子。二姐家小孩多,粮食更不够,二姐总是把稠稀饭留给孩子吃,自己吃点清水米汤,身体慢慢垮了,她患上肺病,又怀上葡萄胎,不久就大出血死了。二姐的大女儿生病,来上海看病后没有回去,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后来户口也落在我家。没结婚时我的负担不算重的,因为那时纺织女工的待遇都挺不错,一般工作都是五六十块一个月,而纺织女工可拿到七十几块,50年代我的工资是七十七元四角,后来进修纺机维修回来,我当上副工长,工资涨到九十几块,因此可以帮帮家里,有时还可拿点钱接济一下弟弟。
口述者在工作中
为了工作,我直到三十四岁才结婚,那么晚结婚是因为想到纺织厂女工多,结婚对工作有影响。我的丈夫是亲戚介绍认识的,他有文化,读过业余大学,还当过兵,在轻工企业工作。我们工作都很忙,就写写信交流一下。他工资不高,我们结婚很简单,买了点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既没有请客,也没有拍照片,就直接去登记,婚事都是丈夫一手操办的,我连婚假都没请。本来喜糖也不准备发,因为那时糖太贵,后来大家说糖一定要发,才临时去买来发发。结婚后,家里的事情丈夫管得多,他样样都会做,“买汰烧”全是他来,我的心思仍然主要放在工作上,他一直很理解和支持我,也没什么意见。直到38岁我才生下第一个孩子,在家庭生活中,不仅丈夫照顾我,母亲也帮过很多忙。我们育有两个女儿,她们现在都很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我就被批斗了,厂里贴出许多大字报,给我加的罪名是“黑劳模”。他们在我的脖子上挂一个铁牌子,然后把我带到会场,逼我跪在台上,还有人揿我的头。当时积极造反的人其实不少是原来工作表现不好的人,他们认为党委干部都是不好的,都走资本主义路线。而我没有起来造反,他们就批斗我说:“毛主席要搞文化大革命,你为什么不投入?为什么不起来造反?你对得起毛主席吗!”我心里想: 在厂里见过毛主席次数最多的人是我,我多次参加全国人大会议和全国劳模大会,中央的许多会议也都参加过,这些荣誉都是来之不易的,这么多年我一心想把工作做好,我哪里对不起毛主席呢?我实在想不通。我不是掌权的人,群众关系也很好,所以在被批斗时吃的苦头少一些,总算没挨打。有一位工友还对我说:“侬要经得起一点!”意思是要我坚持住,不要走绝路。后来厂里两派斗争很激烈,国棉十四厂的人也到我们厂参加武斗,听说把人拖到地下室殴打,打死人也没人管,当时曾看到有人拖着铁棍从我的面前走过,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我白天被批斗,晚上还要上晚班,我不会搞阶级斗争,就一门心思放在生产上。有人来问我参加什么组织,我回答说:“我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只有一个组织,就是党组织。”
直到粉碎“四人帮”,邓小平上台,原来的老劳模才抬起头。“文革”时,工厂被搞得乱七八糟,那些掌权的人既不为国家做事,也不为老百姓谋利益。文革结束后中央直接派人到上海恢复总工会,组织上到各厂挑人,被选中的不少是原来的劳模,还把“文革”期间爬上去的造反派弄下来,这就是所谓“拨乱反正”,关键是要将权力还到工人的手里。我在国棉二厂做了三十年,1978年起,担任了十年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分管职工生活和女工事宜。
重新开始正常工作之后,我们工作的重点是搞好生产和关心工人生活,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生产方面,总工会分部门组织生产技术交流,以求提高产品质量。我主要负责生活方面,想要生产好,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嘛。在市总工会的领导和工会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生活后勤工作搞得很有起色。我们首先关心工人的吃饭问题,工人劳动是很辛苦的,如果吃不好,大家心里有气就没劲头干活了,所以办好食堂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求食堂的饭菜必须是热的,并尽量使饭菜可口,倡导食堂做点心,还组织各个食堂进行“操作比武”,也就是比赛谁做得好吃。记得上海自行车三厂的食堂漏水没钱修,我向上级反映请求解决,最后拨下一笔改造设施的费用,然后派厨艺最好的工人到食堂工作,结果这个厂的食堂办得很好。除此之外,还要帮助解决工人的住房问题,设立厂办托儿所和幼儿园,等等,总之要关心群众生活。为了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市总工会牵头创办了上海市总工会幼儿园。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女职工,想办法维护女职工的权益。当时全市有两百多万女职工,我常去家访了解女职工的情况,搞调查研究,然后写报告向领导汇报,建议市政府讨论制定一些对女工有利的条例。比如说关心经期、孕期的女职工,让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调工种,让她们多休息或减轻工作,产假原来只有五十几天,也在这时增加到九十天。
1989年,我办了退休手续,以后又被总工会返聘为市退工会顾问。返聘期间,我的主要工作是关心退休工人和退休的劳动模范,了解他们的生活,做一点调查。在上海仅全国劳模就有一千多人,还有更多的上海市劳模,那些劳模为国家作了贡献,但现在生活确实有了困难,于是总工会牵头将情况向市政府反映,最后由政府解决他们的困难。我在厂里就常去工人家家访,这时也仍然常去下面调查。有一次,居委向我反映,机电局的老劳模周国发特别困难,他搞技术革新,工作特别努力,两个儿子发高烧都没顾上带去看医生,以致落下聋哑残疾。我去他家一看,境况真是很糟糕。二十年过去,两个儿子都长大了,他把一间房子拦成两半给两个儿子结婚,老两口没地方住,只好在窗户前搭出一个几平方米的违章建筑,这个危房连门都没有,老夫妻就每天从窗户爬出爬进,冬天极冷,他就把破麻袋铺在地上。我觉得很辛酸,当即叫来记者采访,不久,照片和报道在《劳动报》上登出。这个报道反响极大,引起了总工会和机电局领导的关注,后来市长也去他家慰问,了解情况后,给他分了一间房子。
幸福的晚年
工会不断向各部门领导呼吁关心劳模,请求解决他们的各种困难。有一年,我和部分劳模在市总工会的支持下,给市领导写信反映退休劳模的困难。市里挺重视的,把我们叫去开座谈会,干部们都说:“老劳模都是苦出来的,不关心说不过去。”后来,市政府批转了市总工会、财政局等部门写的有关意见,解决了上海退休劳模的生活津贴问题。
1999年,我正式退休,至今已经十多年了。我和小组的姐妹及上海的老劳模还保持着联系,相互打打电话。现在我每天都锻炼身体,做点家务,看看报纸,有时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生活很规律,也很充实。看到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巨大成就,我感到十分高兴。
对年轻一辈,我有很高的期望。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老一辈开创的事业将由你们年轻人继承和发展,希望你们能继承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努力取得新的成绩。你们不要认为现在的幸福是理所当然的,还要继续奋斗,踏踏实实地建设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