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08

第8章 教师应以教育创新为最高追求

做教师的人,多力求素质全面、知识渊博,强调“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创新。

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特征和独有品格,是事物向前发展的核心动力。人类自从摆脱愚昧时代,迈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就具有了创新的要求和创新的本领。社会的发展呼唤创新,教育改革更加需要创新。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明确提出“教育创新”,并把教育创新放到国家创新体系和知识经济全球化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进行思考。进行教育创新,既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当代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 教育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

如何对待“创新”与“传统”,对于我国基础教育来说,一直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在举国关注“教育创新”的今天,尤其需要冷静思考二者之间的关系。“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呼唤着教育创新,但教育创新离不开教育传统”,这应该是我们所坚持的基本观点。“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没有对传统的继承,没有对所继承传统的了解,就不存在继承性创新。且不说早在先秦时代,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良知,“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因材施教”、善于启发的教学方式,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为师之道,就我国的基础教育来讲,也有许多好的传统,比如和谐的家庭教育、规范的常规管理、科学的班级管理、严格的考试制度、传统的自我教育及管理、严谨的双基教学管理、教师的奉献精神、学生勤奋刻苦的目标追求等。这些优良传统都需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先秦教育家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人人应受教育,实际上体现了“一视同仁”的崇高原则。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教育公平仍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也是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坚持教育公平,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正是当今教师必须坚守的良知。

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言,老一辈学者的一些“绝活”也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如梁启超先生给清华大学学生讲课,讲到要紧处,便成为表演,手舞足蹈,情不自禁,或掩面,或顿足,或狂笑,或叹息。讲到欢乐处则大笑而声震屋梁,讲到悲伤处则痛哭而涕泗滂沱。听他的课,实在是种享受。鲁迅先生讲课侃侃而谈,幽默风趣,每一句话都充满感情和力量,使学生感到意味深长。台湾当代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不仅著述颇丰,而且能把枯燥无味的古代哲理文化课讲得趣味横生。据说,他到成功大学讲四书五经(当时学生最不欢迎的课程),不到一个月,他上课的教室人满为患,学校只好安排他到礼堂授课。至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钱谷融先生的授课方式,则更加切合新一轮课改中提出的“以学论教,少教多学”的理念。他曾说过:“我和自己的学生上课的主要方式,就是一起聊天,我鼓励他们发言,往往一堂课下来他们讲的话比我还多。”

需要提及的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的大趋势是融合。所谓融合,是各国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的整合,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全球化与本土化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结合。因此,面对创新,我们必须将外国教育的先进理念、成功经验与本国教育的优势相结合,形成新的理念和做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因此,教育应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教育需要改革,改革需要创新,教育改革与创新,要以继承和发扬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为基础。没有了教育传承,就无所谓创新;离开了民族化,就不存在真正的全球化。

二、 教育创新是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侧重培养考试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创新的抑制。“教育创新”的提出,就是要求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自觉反省、检讨我们以往的教育,要敢为人先,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法国科学家法伯做过一个很有名的“毛毛虫”实验: 他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上,摆放了一些毛毛虫,让它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与此同时,在离花盆6英尺的地方撒了一些它们喜欢吃的松针。由于这种虫天生有一种“跟随”的习性,只见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绕着花盆边缘一圈又一圈地爬行。时间慢慢地过去了,一分钟、一小时、一天……毛毛虫就这样兜着圈子。在连续七天七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筋疲力尽,结果全都死去了。毛毛虫的悲剧在于盲从。其实,只要有一只毛毛虫能“越雷池一步”,打破固有的习惯及跟随的习性,就会逃脱死亡的陷阱。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启示: 创新,必须勇于探索,更须对一些传统的观念和做法进行重新审视。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大凡有成就的教育家无不是教学的艺术家。在教书匠和教学艺术家之间,最大的区别恐怕就是教学的创造性。在一定意义上说,“创造性”和教学艺术是一脉相连的。克莱德·E.柯伦在《教学的美学》中说过,教学“达到了某些要求的创造性工作便是艺术”。特别是现代社会,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谁动了我的奶酪》中有这样一句话:“陈旧保守,不懂得创新,你永远找不到新的奶酪。”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代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个没有创新人才的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现代人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否则会一事无成。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操作者,在教育创新中承担着重要使命。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自己就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一个故步自封的教师,势必不受学生欢迎,势必被时代所淘汰。

有这样一则故事: 一个跨国公司决定辞退一位员工时,这位员工以具有三十年工作经验为由向公司老板申诉,不料老板回答他道:“不,你只有一年经验,只是将它重复了三十次!”这句话耐人寻味。每当有人提及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我就在想: 一个任教三十年的老教师,教学效果为什么比不上只教了三年的新教师?其实,答案也很明确,因为他在三十年里都在重复着一年的教学经验。

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教学实践要走出低水平重复的层次,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面对变化不定的课堂,面对课堂上发生的教学事件,当我们以经验的方式无法化解的时候,就需要通过创新思维和教学反思来提升我们的教育智慧。同时,反思教学会使我们从“日常教学”中觉醒过来。但现实中,一些教师却以正确自居,习惯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行为缺乏理性思考和质疑精神。清华大学的一则案例就很典型。有学生说:“印象中的清华学生,是一届又一届做着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我们还有思考的空间吗?”

因此,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要想真正成为一位名师,首先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或长处,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练就一手绝活,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这个“特”字,就意味着创新。

所以,我一直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没有创新精神。我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个例子,也许对我们会有所启发。一个澳大利亚物理教师任教三十年,在他退休时,有人问他任教三十年有何体会,如何当教师?他说:“第一个十年我是在教物理,第二个十年我是在教学生探索,第三个十年是学生在探索,我在一旁给他们提供帮助。”显然,这是个很典型的优秀教师成长的案例: 三个十年,三种不同的境界。由此,在教师专业发展中,我认为要努力做到“三个转化”,即完成从教书到教学的转化,从以教师为主体的传输知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化,从事务型、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转化。因为,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的需要。

据我了解,“教学”与“教书”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人们通常却把它们给混淆在一起了。所谓教书指的是教教材,出发点是传授知识,强调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而教学就是用教材,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说教教材是基本功的话,那么用教材则更多是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如果一个教师不仅能用教材而且还不受教材限制的话,那么一般讲他更容易成为一个名师、大师。

名师和一般教师不同的是,他们具有一种善于反思和不断创新的精神。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她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教师成长的捷径。同一篇课文,第一次备课时,只关注自我,不看任何参考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接着进行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然后进行第三次备课,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这就是进入了一种自觉的研究状态,这种关注自我、关注文献、关注现实的不断反复,在游泳中学游泳,在教学中学教学,无疑会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快速成长。

当下,对于教师成长有一个很好的概括: 专家引领、自我反思和同伴互助。但作为教师,如果不会反思,没有创新意识,即使再高明的专家,恐怕也不能对其起到引领的作用。“我们可以把马牵到河边,却不能按着马的头让它饮水。”(约翰·杜威)如此看来,教师成长,专业引领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内驱力,教师要有强烈的自主发展意识,要在教育探索与创新中前行。我国著名教育改革人士魏书生曾说过:“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是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发展意识,应该有这样的自我反思和创新精神。

无论是从教育本身,还是从教师的个人发展而言,从来没有任何时候像今天这样强烈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一般地说,创新精神是一种勇于突破已有认识和做法的强烈意识。创新是教师工作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突破。在当今教育改革中,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定伴随制度重建,一定冲破传统观念,一定触及人的心灵。而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当前要做的就是: 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起。有了创新精神,才有创新行为,进而获得创新能力。同时必须指出,创新精神的培养,需要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在一种自由、安全、热烈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才能被及时、有效地激发出来。

应该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有一定的风险。但是创新不等于“全新”,不是什么都从头做起。创新也同样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和实践基础,需要脚踏实地,更需要有远见、有好奇心。面对教育创新,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将教学过程当做艺术创新过程,去探索,去研究,去实践。只有坚持在实践中总结,在研究中提高,在创新中发展,我们才能彻底消除职业倦怠,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创新型”转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名师。

同类推荐
  •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教育研究的批判民俗志:理论与实务指南

    罐装技术尽管在野蛮的战争背景中生成,但这种技术的出现却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于是,我们便一度生活在“罐装”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仅可以随时随地地享用几乎所有经过防腐处理的食品和饮料,而且可以随时随地地欣赏那些能够永久“储存”的各种艺术品。但是,在人们享受着“罐装”技术的泛化所带来的无限便利的同时,却逐渐发现原来这些被封装起来的食物都已失去了原初的味道和色彩,那些鲜活的或朴素的东西已经离我们远去。
  •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

    本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遵循青年学生思想发展的规律,紧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努力体现新世纪新阶段对青年学生提出的思想道德要求。
  •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转移是这一趋势和规律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的重大战略举措。因此,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加快,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的数量将持续而快速地上涨,农民工市民化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
  •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争权夺利智慧谋略全书

    书分“风云际会篇”、“善抓机遇篇”、“随机应变篇”等十部分。内容有:阿基米德鏖战罗马兵、坚持到底就是胜利、富兰克林巧用比喻等。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热门推荐
  • 末世重生之至尊

    末世重生之至尊

    处处杀机,步步刃!末世重生,匕尖所指,皆为吾土!****上面骗你的,其实女主一点也不逗逼。【如果喜欢本书,请多多收藏和投票票!数据好惨,让我静静~
  • 仙缘狐殇

    仙缘狐殇

    仙缘狐殇是一本关于一个狐族和人类女了一恋爱的故事。
  • 江有汜吾等子归

    江有汜吾等子归

    她相貌平平,一无所有,但却有一个深爱她的人,她家庭富裕,吃喝不愁,身边却无一个真心朋友,用她的话说:“耶和华都鄙弃的人,谁还敢要!”但他的出场,令所有翻转,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当命运之神紧紧将他们缠在一起,他们又该如何选择......
  • 择天歪记

    择天歪记

    妖族太子、人族少爷、半魔书生三兄弟嬉笑怒骂在玄天大陆上创造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 娘亲驾到,爹爹快扫榻

    娘亲驾到,爹爹快扫榻

    萧家有女未婚先孕,败坏门风,惨被扔进乱葬岗。再次睁眼,异世霹雳娇娃灵魂强势占入,胆小,无能全都滚蛋,携上小包子,从此踏上强者之路一发不可收拾。没钱,不怕!抢个天下第一首富来当当。没武力,笑话!打的你满地找牙,连爹娘都不认识。没道德,我呸!老子从没听过道德二字。没男人,妈蛋!小包子在怀,天下男人都是浮云。(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

    月圆之夜,不寻常的日子,对她而已更是一个恶梦…一次次的躲避,让她经历种种…四舍…五入…谁舍…谁入…
  • 网王同人之陌路

    网王同人之陌路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得到的早晚会被遗弃。
  • 冷酷王子的冷魅杀手公主

    冷酷王子的冷魅杀手公主

    她们的父亲抛弃了她们,让她们失去了小时候的天真,成为黑道的杀手,变得冷酷无情。她,冷的令人发指,她,淑女,她,可爱。他,一座冰山,他,温柔,他,花心,换女朋友就像换衣服。她们遇上他们之后会重获纯真吗?会不被拆散吗?会信任对方吗?本文有可能会弃!
  • 三河仙府

    三河仙府

    大城,大仙府。小城,小仙府。小河镇,只能称得上是,仙府幼崽。这是一个仙府的世界。修者,真仙,金仙,都要祭练仙府。凭修为铸造仙城,抗天劫。小乞丐柳小怪,身世不明。流落到小河镇上,好不容易活下来了。多吃了几个包子,欠人帐。弄钱还账,被三道老头看出有修仙的根骨。“修仙能吃饱吗?”“能。修一年,顿顿饱。修三年,十人饱。修三十年,你让谁吃饱,谁就能吃饱。”不一样的修仙,不一样的成道。抢宝物,搜奇材,炼仙府。承天仙府出,开辟新界做主宰......
  • 军宠妖娆:霸道娇妻太缠人

    军宠妖娆:霸道娇妻太缠人

    他是铁骨铮铮的军人,为她放弃自尊,低声下气求她回首。她是自命不凡的女人,想要精彩人生,弃他不顾寻找权贵。结果,获得凄惨的下场!重生而来,她只为他,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媳妇,谢谢你出现在我生命里,与我共度一生。”“哥,该说谢谢的是我!是你让我获得了重生。”(此文温馨无虐,讲述平淡的幸福,如想看虐文,请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