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8400000007

第7章 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和专业发展(2)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教师发展”已成为教育界的关键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教师现状不容乐观,不仅教师的学历、技能等职业手段不尽如人意,而且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创新能力也令人担忧,有的教师甚至连“教书匠”都做不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些教师成了只会低头拉车、不会甚至不愿抬头看路的“死干家”,他们不求崇高的师德修养和高深的教学方法,只求“短平快”和省心省力的填压灌方式提高成绩。所以,要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打破教师的思想桎梏——由单纯知识的“传递者”走向“研究者”,由“经验型”教师走向“反思型”、“专家型”教师。

理念决定行动。但在研究中笔者发现,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源于新的教育理念,更是教育规律的内在需求。所谓“术业有专攻”,就是要求教师具备从事教育专业生活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同时,教师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即师德。然而,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师德的要求却往往被忽视。其实,师德是教师职业之魂。一名教师如果师德不高,即使业务能力很强,也教不好学生。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活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

当然,精湛的教学艺术水平是良好师德的精髓。所以,当一名好老师,必须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有学者认为,被誉为“天使”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与其他职业有所不同,教育是一项充满灵性和智慧的创造性劳动,教师要胜任工作必须有过硬的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当代教师素质的精炼的概括。

尽管如此,但有一点也成为我们的共识:“专业发展”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核心要求。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付出和奉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将与学生共同成长和发展,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和体验自身的生命价值。

三、 读书与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知道,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充满着困难和艰辛的过程,需要“内外动力”的激励和助推。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动力支持系统作为一种外在条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内驱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首先,教师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他人学习。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向能者、善者学习,与智者对话,这是为师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其次,要做“反思型”的教师。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一道公式: 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所谓经验,是指教师由教学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反思,是指教师对实践中的教育问题和情境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只有学思结合,才有可能逐步从自发提升为自觉,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我国语文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常常检讨,紧紧把握,天天创造。”正是怀着这种“常常检讨”的精神,陶行知不仅自己时常反思,而且还要求学生“每日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其实,我们今天的教师,要想每天都有进步,也同样需要“每日四问”,同样需要进行反思。实践证明,没有反思的经验是靠不住的,它不能给教师的行动以合理有力的指导。而且,单纯的经验积累对教师的教学来说也是不够的,往往出现“十年的经历可能和重复十次的一年扭曲经历的价值相当”,这种情形极大限制了教师的发展。

记得一位特级教师曾经说过:“教师如果不能在高层次的知识、智能、情意引领下勤奋创新,而是囿于低层次的环境呕心沥血,充其量只能‘呕’出低水平来。”的确,长期把教师束缚在“知识传递者”的位置上,将教师脑力劳动性质变为简单的“熟练工种”,显然不会取得真正意义上的进步和发展。因为我始终相信,学习是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素。有一句话说得好,“停止学习,就意味着拒绝成长”。今天,谁也无法指望一次职前的专业教育和单纯的经验积累就能满足一名教师全部职业生涯的需要。我们的教师需要终身的专业学习和发展,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创新。著名作家王蒙说过这样一段话:“学习是一个人的真正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创新也是学习的恩泽。学习是让我们更上一个层次的重要途径,而阅读是适合教师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21世纪是阅读的世纪,如果没有书,我们就不知道生活还有一个维度叫深度。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人要读书,最好要读经典,读大师。尤其是教师,能够抽出时间,静下心来,读一些教育经典著作,与名师大家对话,在阅读过程中,一些苦苦思索的问题会豁然开朗,一些模糊的想法会变得越来越清晰。如我们从陶行知著作中读了“真教育”三个字。“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他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解放儿童的创造力”等教育思想与实践都是“真教育”这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上结出的硕果。在苏霍姆林斯基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体系中,闪耀着一个大写的“人”字。他告诉我们:“教育,这首先是人学!”叶圣陶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诲是:“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虽然这三位教育家的著作中从未出现过“素质教育”四个字,但在我的心目中,他们堪称素质教育的先知先觉者和先行者。由此,我想,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比如阅读和写作,任何时候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基本途径。正如肖川教授所说:“造就教师书卷气的有效途径,除了读书,大概就是写作了。写作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的。”因而,教师应该把阅读和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阅读,要养成手不释卷的习惯,包括经典教育理论、古典文献书籍、教育报刊、中外文学作品以及中小学生生活的书等都应该在我们的视野之内。写作,也应该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但现在的教师,包括语文教师,不会写文章的绝非个别。这不正常。在几十年的治学过程中,我笃信《论语》中的两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按我个人的体会,写作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实践的过程。当然,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要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因为,“教育变革的真正‘秘密’正隐藏在日常教育经验之中,并且教师们的日常教学实践也在不断地赋予教育变革以真实的意义”。时下,有一种教育叙事研究,已走入教师的日常生活中。叙事法(narrative)是“当事人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充满意义的生活故事”的方法。杜威曾说:“教育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是一种行动的方式。”在学校中,教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过程,更是一种生活的过程。教育过程可以形象地叙述。教育者的智慧更多的是体现在教育过程之中,具体说,就是体现在故事中。因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教育感悟的方式。在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有的教育论著中,最有影响的是《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等等,全部在其中了。因此,我们可以运用经验叙事的方法,研究教师的生活故事,从而挖掘并认识隐含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中的深层规律。教师的故事通过解说者的叙述而得以实现,解说者可以是教师自己,也可以是研究教师的研究者。事实上,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讲,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哪怕仅仅是记载自己每一天的教育故事都是很有意义的。如此坚持三年、五年,任何一个普通教师都可以成为真正的教育能手乃至教育专家。

由上所述,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正确的角色定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教师需要发展,发展是教师的第一生命,但教师的发展最终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在当今课程改革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教师如果不能从“专业化”的角度来正确认识自我,反思自我,任何有关自身学习和发展的目标与追求都会流于空谈。在一定意义上说,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平凡工作变成一项具有无限魅力、值得终身追求的事业,专业发展才会成为可能。作为教师,当我们把平凡看成平淡、平庸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现象;当我们把自己看成挑战者,不断超越自我的时候,我们就能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并在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的过程中获得职业的幸福感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成就感。

同类推荐
  •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儒家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从儒家智慧的海洋中,撷取到最宝贵的明珠.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本书通过选取经典的儒家故事,以修身做人、处世智慧.正视心欲、直面名利、谦孝美德等篇章淋漓阐释儒家的博大智慧。目的就是通过撩开儒家思想神秘的面纱。
  •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社会政策与社会管理:理念与实践

    本书内容分三个方面:一是阐明社会政策与经济政策、公共政策、社会管理之间的关系;二是介绍西方国家两种社会福利模式及其理念的来源和演化,以及社会政策的主要实践方面,即社会保障政策;三是在回顾我国1949年以来社会政策的基础上,探讨我国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完善和创新,阐明了追求社会公平和坚持把保障人民生活放在最重要地位的理念,正是我国社会政策、社会管理得以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重要原因。
  •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2007—2008年甘肃省舆情分析与预测

    舆情是民众和国家管理者在中介性社会事项的作用下不断互动的过程。它不仅具有相对稳定的性质,同时又经常随各种社会事项的发生具有变动不居的特点。2007年呈现给大家的舆情蓝皮书所反映的情况和问题,同2006年相比,其发展态势具有新的特点。细心阅读该书并同2006年的情况做对比,对我们了解社情民意,进一步做好改善民生的工作,是有帮助的。
  •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一线教师的修炼之道

    本书内容涉及心理修炼、自我修炼、课堂修炼、教学修炼、真爱修炼和创新修炼六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永存阳光心态、让微笑伴随左右、优秀教师的三大特质、组织管理好课堂等。
  •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中国都市卫生风险与社会治理

    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加快了“高风险社会”的来临,市场失灵、社会道德缺失等则令形势更加严峻。作为后发展国家,中国都市所遭遇的治理危机的挑战更为复杂和严峻。构建高效型城市和维护城市生态文明必须强化卫生风险的监测预警,推进卫生危机的事中处置和善后修复,需要各级政府从国家安全的高度共同重视卫生风险的防范和危机的治理,强化危机治理过程中的国家、市场和社会的良性互动,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热门推荐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星战:红男爵

    星战:红男爵

    玩乐之作,请尽情的吐槽。一个普通的开荒青年,遭遇一次事故,从此踏上了一条不归路。星战:种族之争外传,欢迎观看本传。
  • 斩春秋

    斩春秋

    逆流而上斩春秋,斩了一个算一个;我从民国杀到明末;又从明末杀到宋末;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反正我要杀春秋别名——屠夫
  • 幻化城

    幻化城

    幻化成是一座被灵兽称为的城市,这里的人类浑然不知。安小星是个幼稚态灵兽,所谓的幼稚态,就是儿时会幼稚些,但长大后,将会更聪明,更有潜力。安小星到了入学的年龄了——幻化学校。只有通过幻化的考试,才可以幻化为人。小星必须到幻化学校学习。她要成长为有前途的灵兽
  • 我的天空,四分是你

    我的天空,四分是你

    亲们,见过这样的女孩吗?每次买饮料都要两根吸管,而且总要折成心形;去公园占着一张双人椅,既不答应别人一起坐,还不用来睡觉;独自一人出门遇上下雨,她一定会拒绝各位怜香惜玉的男士的好心。没错,我们的女主——冷馨就是这样的人。别人问起她这是为什时,她总是淡然一笑:“只是一个改不掉的习惯而已。”然而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她说这话时眼中的伤。再次与他相遇,她是否会抓住不放呢?若前世的爱恋只为今生的邂逅不愿过奈何桥不愿喝孟婆汤化作一缕孤魂陪着你寂寞陪着你燃烧
  • 中日兵事始末

    中日兵事始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灵魂叹歌

    灵魂叹歌

    自古人死之后有地府收纳,重入轮回,地府制六道轮回,统三界秩序,天地人三界经无数年轮回,却出漏洞,致使人轮回而不得其门,出新魂而难入六道。滞留阳间之魂黑白无常锁入地界,日游夜游之神,巡查阳间,却有一魂,不入轮回,不脱三界,不生不灭,地府难断,委以阳间巡视。至此引出为灵魂而鸣,为冤魂而歌
  • 逆战之异种病毒

    逆战之异种病毒

    天外陨石带来异种病毒让人类变成僵尸,世界混乱,医生刘浩为了妻子和孩子还有人类寻找克制病毒的方法,他会成功吗?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毒医特工

    毒医特工

    夏雨娴,医药世家的传人,聪明漂亮,个性鲜明,敢爱敢恨;黎志轩,富二代一枚,看似玩世不恭,游戏人间,实则内心细腻,爱上一个人,却不知道如何表达。
  • 齐家治国

    齐家治国

    老婆孩在热坑头,我之所欲也百里至尊,我所欲也承天领命,我所欲也当逢末世你有何求?是热血争霸?还是混迹明间?是做当朝救星?还是承袭冯道之髓?欢迎加QQ群讨论:49862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