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4300000085

第85章 董振堂“高台为你著荣光”

董振堂,字绍仲,1895年12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新河县李家庄一户殷实的农家。19岁时高小毕业,考入冀县中学。22岁时,到北京报考保定军官学校预科——清河预备学校,被录取。

1919年12月1日董振堂从清河预备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边防军第一师炮兵团充军官候补生。6个月后,他决定进保定军官学校深造。因其数学成绩突出,且钻研过炮兵技术,被分到第九期炮科。1922年春董振堂从保定军官学校第九期毕业,与另外13名同学被当时的北京政府陆军部派到陆军检阅使冯玉祥部下当见习官。当见习官时,他不惧下层军官的艰苦生活,自愿要求到学兵团炮兵连当排长,到1927年时,董振堂升任师长。

当时军阀部队中的高级军官,大多有奢靡习气。但是,当了师长的董振堂,月薪200多块大洋,却依然十分简朴。然而对下级军官和士兵,他却非常大方,无论谁有困难,总是慷慨地解囊相助。他每月的薪饷发下之后,全部让警卫员代管。属下中谁有困难了,他让警卫员从自己的薪饷拿钱给慰问。但却从来不往家里捎钱。一次师部参谋郭如岳病了,吃饭的时候,董振堂让警卫员拿出自己的钱给郭参谋买病号饭,过后,他又送给郭参谋20块大洋,让他补养身体。董振堂重义轻财,关心下级,所以,当时军中有人把董振堂叫“傻司令”。

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西北军失败,冯玉祥出走。次年,蒋介石将这支吃了败仗的队伍调往山东济宁地区,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路军,下辖第二十五、第二十七师。改编后,董振堂所部改编为第二十五师第七十三旅,董振堂任旅长。

1931年初,蒋介石下令调第二十六路军南下江西“剿匪”。第二十六路军到江西后,奉命参加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第三次“围剿”。国民党发动的第三次“围剿”失败以后,又命令第二十六路军困守宁都——实际上是被红军包围的一座孤城。蒋介石对这支杂牌军队原本就歧视,供给和医药条件极差,又加上水土不服,许多人都染上痢疾,部队官兵心情苦闷,都想着离开这里,希望尽快返回北方去。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东三省沦陷,第二十六路军广大官兵要求北上抗日,保卫自己的家乡,并联名写信给总指挥孙连仲。孙连仲也想借此摆脱困境,遂一面电报蒋介石请示,一面下令全军北上。蒋介石不准部队离开,派出重兵阻拦,第二十六路军只得重返宁都。此后,孙连仲到上海去治牙病,日常军务转由参谋长赵博生主持。

回宁都后,董振堂陷入矛盾之中,他不愿继续跟红军打仗,想返回北方,又此路不通。他在思考着这支部队的出路到底在哪?这时,他也想起了大革命时期他曾接触过刘伯坚等许多共产党人。董振堂多次闪出要追随这些人参加红军的念头。

随着第二十六路军的地下党组织工作的展开,赵博生等人被发展为共产党员。由于当时党的纪律,董振堂不可能知道赵博生已经是一个共产党员。但他们是长期共事,在政治倾向、思想品质和生活作风等方面基本相同,几乎无话不谈。所以,党的主张,能够通过赵博生这条渠道,灌输给董振堂。

经过精心策划,赵博生提出了以第二十六路军第七十三旅为主举兵起义加入红军的计划,并提出争取第七十四旅一道行动的设想,得到董振堂的坚决赞同。

董振堂下定了起义决心后,内心便再也不苦闷彷徨了。他把第七十三旅旅部搬到了第七十四旅旅部的东边。从此,赵博生、董振堂和季振同的来往更加密切。为了不引人注目,他们经常利用相互借阅书籍和打猎的机会,进行密谈,并决定抓紧部队的军事训练,让部队出操、上课,积极做好部队起义的准备工作。

1931年12月14日晚,赵博生以参谋长的身份设宴请客,大摆酒席。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的小楼上招待的是团以上军官,楼下招待的是他们的侍卫随从。楼上,赵博生向到会军官讲明了当时国内的形势和第二十六路军的处境及出路,并当众宣布起义加入红军。个别企图反抗的军官,当场被解除武装抓了起来。对不愿起义的军官,缴下了他们的武器和私章,以他们的名义分别下达命令,调动他们的部队按指定的时间、地点集合待命。接着,预先布置好的警卫营士兵一举解除了卫兵们的武器。总指挥部的行动胜利结束后,几声清脆的枪声划破了夜空,这是预先约定的全城行动信号,各支起义部队按预先指定的目标行动起来。15日清晨6点钟,宁都城里的战斗全部结束。第二十六路军起义部队1.7万余人携带2万多件武器,全部汇集在宁都城南水口塔下,宣布起义成功,并将部队开往中央苏区。

12月16日上午,刘伯坚代表中革军委,向全体起义官兵宣布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的命令,并颁发了委任状。季振同为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为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为红五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为红五军团第十五军军长;同时任命萧劲光为红五军团政治委员,何长江、黄火青、左权分别任三个军的政治委员。

董振堂由一个有正义感的旧军人,迅速成长为一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根据他的表现与要求,1932年4月经何长工介绍,党组织批准他为中共正式党员。

宁都起义后成立的红五军团,经迅速整编后,参加了中央苏区的第四、第五次反“围剿”,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主力军团之一。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五军团经常执行断后、掩护任务,打了许多恶仗、硬仗。紧要关头,红五军团指战员往往手持大刀上阵,与敌军短兵相接,杀得敌人血肉横飞,闻风丧胆。被称为“铁流后卫”。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为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936年10月,第三十、第九、第五军次第渡过黄河西进。11月8日,过河部队正式称西路军,董振堂所率领的第五军(由红五军团改称)仍然担任后卫。

西路军渡过黄河以后,董振堂指挥红五军接连打了一些胜仗,并于1937年1月1日接连攻下甘肃省临泽县城和高台县城,但随即陷入了马步芒、马步青部队的重围之中。“二马”以5个旅的兵力,猛攻红五军驻地高台县城。董振堂不顾个人安危,镇定自若地指挥战士们奋力反击。激烈的战斗从12日一直持续到20日。20日凌晨,敌人冲上城墙,守城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董振堂带领剩下的战士且战且退至东城,钻进东南角的一个双层碉堡里坚守,但终因寡不敌众,随即又陷入包围之中。他支撑着满是伤痕的身体,手举两把盒子枪,与敌人展开了最后的搏斗,战斗中不幸大腿中弹。他站立不了即蹲下继续战斗,直到身边的战士全部牺牲,这时,他手中仅剩一颗子弹。为不让敌人生俘自己,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进自己的胸膛。

董振堂在高台牺牲后,党中央在延安召开了追悼大会,深切悼念这位坚贞不屈的无产阶级英雄,并且决定将他的家乡河北省新河县命名为“振堂县”。

毛泽东对董振堂和红五军团作了极高的评价,曾满怀深情地说“路遥知马力”,赞誉董振堂是“坚决革命的同志”。

(撰稿赖宏)

同类推荐
  •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明德善道: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书命名为“明德善道”,就是我们对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把握与阐释,也是我们进一步做好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宗旨与追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亦即秉承以德立校的理念,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地把德育放在首位,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培养政治合格、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论

    人民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完善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都要靠人民去发展。《人民史观论》是从历史篇及现实篇等三方面论述了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 记忆变迁

    记忆变迁

    本书内容以典型的事件、具体的人和故事生动地反映了普通群众在改革开放30年的切身感受,忠实地记录了改革年代的社会变迁、成就和人们的感悟。在内容编排上,“改革足迹”和“百姓生活”是以新疆为背景反映时代发展和生活变迁的纪实,“旧闻新看”是对各个不同时期国家和新疆本土发生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回放,“流行语”汇集了特定时期和特定背景下产生的特殊文化符号。“大事记”是国家以及新疆本土的重要历史事件的简明回顾。
  •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美国与反共主义:论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外交

    本书从美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背景谈起,探索美国人为何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如此敌对的态度,美国政治文化为何同马克思主义格格不入。本书还纵论美国在冷战期间和冷战结束之后的反共主义如何表现在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之中,指出美国在国家利益受到严重威胁时,意识形态的诉求会让于实际利益的考虑;在国力强盛的状态下,在对手的意识形态诉求也十分强烈的情况下,则在外交中强化意识形态色彩。
  •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问题研究

    党员主体地位与党内民主在实践中是互动互促与辩证统一的。政党民主持久健康发展,既需要制度保障,也需要动力支撑。党员主体地位在党内民主发展中,属于主体性动力,有内在性,广泛性,根本性的动力特点。本书内容的重点,是在厘清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体地位理论来源与实践进程的基础上,从制度建设与动力合成有机统一的视角,立足党员主体动力产生的来源、动力体现的重点、动力效能检验的关键,探寻推动党内民主制度改革完善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热门推荐
  • 别等到一万年以后

    别等到一万年以后

    那一夜,闭目在经殿香雾中,不求参悟,初闻谁诵经的真言;那一天,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求超度,触及谁冰凉的指尖;那一次次叩首,我翻山越岭修来世,不求长生,只为你笑泣间轮回甘堕。
  • 倾城九重天

    倾城九重天

    一次车祸,她意外地穿越了,遇到了和前世男友一模一样的人。一对琉璃耳环,一段穿越时空的爱恋,究竟是那三生三世桃花劫,亦或是,那三生三世倾城恋?异世相聚,许你如画江山,成就你凤业天下。可是,当凤凰真正傲飞九天,却陷入了将近五年的长眠。再次苏醒,面对的,却是一场巨大的离别,还有爱的背离。他曾说“丫头,我以江山天下为聘,你随我可好?”“丫头,我许你一生一世一双人”如今,却只有冷眼相待。转身,却不曾见到你潸然泪下。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她回复了她尘封千年的身份;他们,亦是如此。且看,他们如何玩转九天,睥睨天下,笑看红尘!
  • 神魔七千乱

    神魔七千乱

    本书缩名:冬遇夏花。散文随笔,短篇小说。
  • 农业科技

    农业科技

    本书为科普通鉴的第12卷,介绍了从远古到现今的农业科技的由来、演变及发展历程,内容包括六大部分,分别介绍了作物育种技术的发展、土壤肥力与化肥的发展、农业灌溉技术的发展、农药的发展、从农具到农业机械的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 本书适合青少年阅读,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农业科技的发展,应该以科普知识的形式,普及给每个青少年甚至成年人,因此,本书适合各种年龄层次的广大的者作为必备的科普读物。
  • 天篆记

    天篆记

    一次神奇的邂逅,岳天被天极门门主收为入门弟子并将掌门之位传于岳天,从此岳天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一些未知生物和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并屡屡化险为夷,最终岳天发现了天极门《天篆书》的神秘机密,走上了与命运抗争的道路。。。。。。
  • 妖卿

    妖卿

    妖魔鬼怪,同是天地自然衍生之物。妖:非人,物的精灵魔:人,非人道鬼:死人,人灵怪:人非人,物非物其中力量最强大的莫过于妖魔,妖聚集天地之灵气,魔由自然最高生物之灵气魔化而成。因信仰不同而矛盾不断,最后矛盾激发,战况惨烈。因此一站,妖魔损失严重,元气大伤。恐后继无人,继而纷纷往其他时空送族人,两族都知对方继承人送往异时空,展开一次次激烈的对决。一个普通的时空,出生了一些不平凡的人,身怀绝技的他们最后还是陨落,魂力四散,为了找回魂力,来回不停的穿越时空,历经各种人生,见识到千奇百怪的人和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控物师

    绝色控物师

    她执行任务的时候意外丧生,本以为死得其所,但是上天却给了她一个重生的机会。来到新大陆,人生地不熟,但是却难不倒在无数危机下存活的她。他是她最爱的人,却为了所谓国家利益,不惜让她成为随时都能殒命的奸细。原以为就算是短暂的分别,依旧可以拥有幸福的结局,却不想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他,是敌国之皇,甘心付出所有,换得她回眸一笑,只是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他,是身处高界面的顶尖高手,本对这些蝼蚁不屑一顾,却未曾想过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最后付出了自己最宝贵的真心。他,是神圣的象征,淡漠于世,早已封闭了七情六欲,却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碰到这样一女子,让他甘心付出一切,不求回报。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网络

    网络

    我们不是神,所以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我们不是神,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活着,以及如何死去。
  • 易烊千玺:流年夏末

    易烊千玺:流年夏末

    夏叶的人生,因为他,变得不一样。王源,王俊凯。他们,是她世界里的全部阳光,而,他,是他无法触及的黑暗。但是,他爱她,她也爱他。(作品可能改名哦~)
  • 家有鬼妻

    家有鬼妻

    冥门开启,入冥门,红尘已断,混迹在鬼域,却为何,接连出现迎亲队伍,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鬼婚?鬼门大开,百鬼夜行,遗失的记忆,等她找寻。一件件诡异的事接踵而来,看她如何拨开迷雾,解开隐藏在背后的阴谋。当她真心乐于做鬼之时,她却发现自己并非死得其所,遭人暗害?呵,就以她那睚眦必报的心理,能安然不出?这一世,她只想与他安稳一生,却为何有那么多波折。报复?保护?她必让曾经的预言成真!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