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4100000044

第44章 网络比毒品更可怕吗

网络成瘾症在如今是人尽皆知的话题,但在早期,研究大多集中在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心理危险因素、症状管理和治愈后。网络成瘾在美国并不被认为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而在亚洲,尤其是我国和韩国,媒体报道认为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具有流行病学意义的问题。

而在治疗方面,哈佛医学院附属McLean医院率先成立了专门针对网络成瘾的治疗中心,并引领了一系列医院跟进与关注这一现代化与信息化带来的问题。

2012年7月20号凌晨,美国科罗拉多州奥罗拉市“世纪16”电影院放映厅的观众们正在等待《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的首映式,突然,一位名叫霍姆斯的美国学生全副武装地站在台上,手握机枪对着观众们扫射,最终造成了12死58伤的惨剧。

对于霍姆斯的作案动机,警方并没有做出明确声明。但犯罪心理学家们指出,霍姆斯可能患有网络依赖症,他长期沉浸在一些大型网络游戏中,这导致了他具有高度的自闭和妄想倾向,并对整个社会充满了仇视。

我们都知道,海洛因作为一种毒品,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负面作用。现如今,随着网络的普及,不少专家学者将电子游戏、网络色情和暴力等不良内容称为“网络海洛因”。实际上,通过类似霍姆斯这样的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同毒品成瘾相比,网络成瘾带来的危害有过之而无不及。

网络成瘾症

网络成瘾症(IAD),又叫做网络依赖症或病态计算机使用症,泛指各种对计算机的过度使用,以致影响到人们正常生活的情况。

网络成瘾症最初是由高登柏格在1995年提出的一种精神错乱症,他以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上病态赌博的定义来比照,确定了网络成瘾症的概念和理论。但目前为止,网络成瘾症并没有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诊断统计手册收录,是否被划为心理障碍仍然存在争议。但不管怎样,随着新闻媒体有关其网络成瘾症负面影响的报道的增多,网络成瘾症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现如今,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沉迷于网络的人也与日俱增。《渥太华太阳报》曾经引述一份在1996年发表的英国研究报告《精神治疗的进展》,指称有相当数量的未成年人士有过度上网的行为。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台湾、韩国和中国大陆,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为数不少的未成年人成了上网成瘾者。韩国首尔的儿童精神病专家、汉阳大学医院精神科教授安东贤对韩国的网络成瘾状况进行了调查。在这项由政府资助、为期三年的调查中,未成年人中有约30%(即240万人)很可能会成为网络成瘾者。为此,有关当局为这些青少年设立了复康中心,希望他们能够从沉溺上网中恢复过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6年6月的数据,中国有1.23亿人上过网,其中14.9%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还有学者指出10.6%的中国学生有互联网成瘾现象。在中国台湾,研究者周和萧报告说,台湾大学生网络成瘾发生率为5.9%。

那么,专家们是如何诊断网络成瘾症的呢?

起初,高登伯格制定了判断网络成瘾症的标准,他的评估标准有9项。

(1)每月上网超过144小时,也就是一天4小时以上。

(2)头脑中一直浮现和网络有关的事。

(3)无法抑制上网冲动。

(4)不敢和亲友说明上网的时间。

(5)可能因上网造成课业及人际关系的问题。

(6)上网比自己预期的时间还久。

(7)花许多钱更新网络设备或用于上网。

(8)要花更多时间上网才能满足。

(9)上网是为逃避现实、解除焦虑。

在这套标准中,只要符合5项以上,就说明已经上网成瘾。

另一位网络成瘾症领域的专家金柏莉·杨编制了网络成瘾症的诊断问卷,被测试者要求对问卷上的问题做出“是”或者“否”的回答,答一个“是”得1分,最后得分5分以上者(包括5分)确认为上网成瘾。问卷的问题如下。

(1)你是否觉得对互联网着迷(也就是说,想着先前的上网活动或者期待着下一次的上网时间)?

(2)你是否感觉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

(3)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

(4)当你准备下线或停止使用网络时,你是否感到烦躁不安、无所适从或者很容易动怒?

(5)你是否将上网作为摆脱烦恼和缓解不良情绪(如紧张、抑郁、无助)的手段?

(6)你是否对家人或朋友掩饰自己对网络的着迷程度?

(7)你是否由于上网影响了自己的学业成绩、某项工作或朋友关系?

(8)你实际上网的时间是否经常比预计的要长?

对网络成瘾症的争议

前面已经提到,其实网络成瘾的概念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有些反对者认为,“成瘾”一词专指个体对某种药物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依赖,比如吸毒等,而网络成瘾者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这种化学依赖。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被心理学家们过于夸大了,心理学家们只把人们在网络上花很多时间看做是一种成瘾,然而,有些人在阅读、看电视和工作上也花很多时间,并因此忽略了家庭、友谊和社会活动,却没有人把这些行为称为成瘾。

精神病学家伊凡·戈德堡认为,网络成瘾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瘾。成瘾定义过于空泛而令每种补偿行为都能被称为上瘾。例如,某人长时间地与朋友用电话交谈,以宣泄不愉快的情绪也可以说成“电话上瘾”,同理,喜欢上网其实跟渴望与朋友交流无异。

来自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及人机互动系教授莎拉·基斯勒教授认为:所谓网络成瘾症,只不过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潮流病。在她看来,电视成瘾症比这更严重。她正在进行一项有关互联网成瘾者的研究。在研究里,她发现在一年之后,大多数使用者都把他们花在上网的时间大幅减少,这显示了网络成瘾者是能够自我改正的,这是他与心理疾病不同的地方。这些自我改正的策略包括:安装内容过滤软件、调整上网内容、减少上网时间等。

此外,有人认为,许多患者过度或不适当地使用网络,只是他们抑郁、焦虑、冲动的表现。就像进食成瘾症一样,患者暴饮暴食只是抑郁、焦虑等的体现方式,而非是真正的进食成瘾。

还有人指出,部分与网络有关的行为如沉迷网络购物、线上游戏和色情视频等是病态行为,但这并不能说网络本身就会令人上瘾。像电子邮件、聊天、浏览信息这样的行为和病态赌博有很大的差异。这些行为有利于个体的生存,而沉迷赌博被视为对个体毫无贡献的行为。另外,对于有些人来说,网络也是另一种工作形式,他们需要长期使用网络,从这点上看不使用网络反而是病态。

不过,尽管学术界对网络成瘾症是否是心理疾病存在诸多争议,但大家在一点上达到了共识:由于过度使用网络而导致心理、社会功能受损这一行为已经存在,并严重影响到网民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甚至影响到整个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摆脱网络成瘾症

下面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网络成瘾者摆脱网络成瘾症。

(1)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利用互联网

第一,上网要有目的。上网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有针对性地浏览信息,避免漫无目的地上网。第二,要合理控制上网时间。每天的上网时间不应超过两小时,连续操作一小时后休息半小时左右。必要时可以设定强制关机时间,准时下网。

(2)多发展自己其他的兴趣爱好

对于利用网络来休闲的人来说,我们应尽量用其他爱好和休闲娱乐方式转移注意力,以此取代网络的诱惑。例如,喜欢体育运动的人可以通过打球、跑步等方法有效地转移注意力,以减少对网络的依赖。

(3)形成面对网络的成熟心态

治标要治本,拥有正确的心态才是最有效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有关,一定的人格倾向使个体易于成瘾,网络只是造成成瘾的外界刺激之一。因此,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学会合理宣泄,正确面对挫折,只有这样才会形成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不会一味地躲在虚拟世界中逃避失败与挫折。

(4)及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若发现自己网络成瘾,难以自控,应该及时寻求专家的帮助。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一方面,成瘾者可以获得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增强积极性,树立治愈的信心;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的介绍,成瘾者也能正确认识网络成瘾形成的原因和危害,从而树立面对网络的良好态度。

同类推荐
  •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女性最爱做的180个心理游戏

    情的起伏,性的困惑,归宿的迷茫。使身处情感漩涡中的女人几多彷徨,几多疑虑。 穿梭在时尚和流行之间,你对时尚能否取精去芜,能否让自己的性格气质和内在精神追求,从时尚中升华而出? 相比男人的豁达和洒脱,女人也一样拥有成功的资本。那么,你发现自身独特的优点了吗? 本书中的“心理游戏”就是一把解开你心中疑惑的钥匙,它能够帮助你发现一个全新的自我,找到心灵迷宫的出口,拥有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本书校正了认知科学中的这种褊狭,它为人类经验的自发和反思的维度提供了一个独特而精妙的理解瓦雷拉、汤普森和罗施认为:只有在科学的心智与经验的心智之间达成一种共识,我们才能更完整地理解认知 为了创造这种共识,他们在认知科学与佛教心理学之间开展了一场对话,并把这个对话置于同现象学和心理分析等其他传统的关系中。
  •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过目不忘的记忆法》通过讲解和生动的举例,对记忆的原理进行了详细解读,使读者可以快速了解记忆的种类,判断出自己的记忆类型、记忆等级,本书中,作者抛开繁杂深奥的理论,利用生活小故事层层激活你的大脑,带你突破记忆力极限,检测记忆训练效果,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18岁后闯社会,你必须懂点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为:闯社会先定位,你的青春不迷茫——18岁后认清自我必知的心理学常识,战胜世界的你,先从内心强大起来——18岁后要审视你的心理问题等。
  •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最有趣的101个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也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心理学的科学领域已深入到每个人的生命之中。哪里有人,哪里就会有心理学。 这些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既有现场实验,也有实验室实验。涉猎了较广泛的心理学分支领域,有认知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通过这些妙趣横生的实验,不仅可以了解心理学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更可以学到不少有用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阅读本书,你会理解心理现象,从而领悟人生真谛。
热门推荐
  • 千灵世纪

    千灵世纪

    伴随科技发达,各大玄幻异世界都产生了变化,但是有这么一个世界,它保留了大部分古武,机甲、武道、灵师、争霸!让我们一起踏入虚空之门,来到大千生灵的世界与各种稀奇古怪的事一起经历吧!和让主角们带你进入不一样的世纪!千灵带你普渡异世界。
  • 妖孽小姐,古墓道士下山

    妖孽小姐,古墓道士下山

    她,21世纪的考古学家,他,道家的唯一传承人。他和她的世界,是冒险和爱情。勇敢走过枯萎化身成纪念,下一次的牵手会在哪条街,反复上演,又再见。偶然机遇,她成了妖,他是除妖人,他和她,还能在一起吗?花,在空中飘落,一片一片,拼凑不成花朵,心,在风中飘落,零零碎碎,到下个世纪末。
  • 神算小道士

    神算小道士

    会讲话的黄皮子?!关灯无意中得罪了将要神仙的黄皮子,竟招来疯狂报复,幸好祖坟显灵,得到关家阴魂保护,才幸免于难。却也走上了驱魔斗法的道路,经历了一个个诡异事件:老僧死后虹化、成吉思汗墓诅咒、四川南充百年清朝僵尸、活了256岁的人……
  • 追梦之魂

    追梦之魂

    我有着我的梦想,我有着我的自由。我要成为这世界上力量最强的人!战吧,梦想就在眼前,即使路上有着无数的坎坷,有着难以忍受的痛苦,都无法阻止我那颗向往梦想的心!
  • 最好的青春幸运有你

    最好的青春幸运有你

    谁都有青春,不是吗?青春的流逝,会决定这一生,然而,他们,也有着自己将要经历的一切……他们之间的邂逅,又会发生怎样的趣事呢?……
  • 风舞皖妆戏天下

    风舞皖妆戏天下

    一次穿越,她成为丞相府的嫡女千金,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讽刺的笑:“废柴?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废柴逆天!”
  • 超级海岛

    超级海岛

    抠脚男杨光意外车祸,来到一个类似于地球的平行世界,历史的轨迹发生偏移,世界的舞台因为他的到来而颤抖。。。
  • 宠妃倾城

    宠妃倾城

    倾城作为公主,这辈子所会的一切都是苏墨弦教的,读书写字是他教的,弹琴画画是他教的……他却独独没有教过她杀人。然而,当她的国家被他篡去以后,她削骨易容,重回他的身边,却只为杀他而生。
  • 与卿共合欢

    与卿共合欢

    他用二十年去复仇而她用一生偿还许是命定,不该分离的人就算辗转几程也不会分离缘分未尽,不会结束的感情就算强迫也忘不掉放不下“沈归意,你记住,我们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娶你是你的福气,也是在偿还你爹十二年前造的孽。”“我曾经说过,娶你是因为你爹曾经造的孽,可如今我改变了初衷,我只想和你好好的过一辈子,唯愿年年如意,岁岁合欢。”喜欢的小可爱可以加群175386864= ̄ω ̄=
  • 穿越后宫之旅

    穿越后宫之旅

    张落雨看古代剧时离奇穿越……接下来会怎么呢?